APP下载

对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2015-04-14徐春燕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徐春燕

【摘 要】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加强,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从加强预算管理,会计人员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完善

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经过多次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的特征更为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也趋向多元化,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新财政体制下,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会计人员配备不规范

有些事业单位在会计人员配备上不符合现行制度的要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乡镇,一人多岗,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调动频繁,流动性大,严重影响了会计队伍的稳定,有的会计素质偏低,知识老化,会计基础薄弱,缺乏对新政策新制度的学习和运用,依靠旧思想和知识进行财务操作,难免会出现错误。

2.预算编制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执行不够严谨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有着重要意义,而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管理上有以下几个问题:⑴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在编制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未能与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缺乏实地考察和可行性研究,导致编制粗糙,项目不细,脱离实际。⑵预算执行存在随意性,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合理规划,如有些部门预算指标追加存在随意性,领导主观意志占很大比例,预算完成后,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脱离预算,不按规划进行,特别是在项目支出方面,未按照工程序时进度支付款项。

3.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包括报销制度、差旅费管理规定、预决算制度、现金存款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等,财务规章制度是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有些事业单位对财务规章制度重视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未能有效梳理本单位业务流程,确定关键控制点,特别是工程项目立项环节上,未进行充分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导致资源浪费。二是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文件停留在纸上,缺乏监督落实,“说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没有很好贯彻落实。从中央纪委监察网站案件通报情况看,有的单位财务制度健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偏离了内部控制目标,不相容岗位分离措施无效,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重分配,轻管理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履行政府职能,完成上级部门交待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对履职情况,完成效果如何,未形成一个综合系统的评价体系,总的说来,绩效评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难以确定,由于事业单位公共目标的多元化,很多支出项目难以量化,因而有的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难以确定。二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一定限制。事业单位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行业的特殊性及地域的不同,使得同一个指标在不同部门可能有不同理解,导致取值也不同,从而部门间绩效难以比较。三是从事绩效评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5.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首先,从国家整体环境来看。國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各级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归属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这些资产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资产流失和闲置现象严重。其次,从法律制度层面来看。由于目前仅有《预算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无其他财务规章制度可循,造成在实际的财务支出工作中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的局面,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三是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来看。当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损耗浪费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再加上财政预算控制,使得事业单位在今后可能面临财政资金运作失控的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改变预算观念,及时了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水平,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对专项支出偏慢的情况,重点分析支出进度,查找影响支出进度的因素,减少年终结转,有效地加快专项支出进度,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尽量减少结转结余资金,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发挥预算资金刚性约束性,避免铺张浪费。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事业单位本年度的预算外收入可依据自身业务的发展目标来确定,加上运用科学方法测算出预算内收入,即可确定当年的全部收入。2、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以往年度内部人员经费支出和商品与服务性支出等支出项目,来确定当年度的全部支出。3、尽可能细化预算项目,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新的会计知识体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实行轮岗,明确轮岗周期,对不具备轮岗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专项审计等内部控制措施,轮岗前,应对轮岗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使其业务水平能胜任新的岗位。规范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管理,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努力提高会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大对会计人员惩处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而且还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格守“不做假账”原则。对一人多岗,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会计人员应及时清理,理顺关系,做到专岗专职专责,确保履行会计职能,配合完成单位责任目标。

3.完善内部财务制度

(1)制定明确的支出标准及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以及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支付标准要求制定的标准要做到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支付标准的合理性可以参照历年的支出水平以及具体情况来制定,可操作性强则要求相关的支出标准划分不宜过细。而建立一套与支出标准相适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完成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2)建立和完善财务审批制度。为了加强事业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设置一套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并且要建立相应的财务公开制度,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对于每一项支出,都必须严格执行本单位相关的审批权限和财务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价是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实绩和效果实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按照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统一,绩效管理与责任目标考评相统一,探索采用内部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即“单位内部自我评价+审计部门评价+专家评价+社会公众评价”模式,防止现有绩效数据指标过于单一,充分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新财政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应当立足实际,与国家的新制度相适应,与时俱进,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革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效,才能确保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3)

[2]巴艳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3(5)

猜你喜欢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