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何以需要审美
2015-04-14石蓉
石蓉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
语文教育何以需要审美
石蓉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
探讨语文教育审美性,一是我国传统儒家艺术教育早已有的精髓所在,二是语言哲学视角下语文重建的内在召唤,三是遵循语文教育学科内在规律的必然选择。
语文;审美;人文
在各学科交互视域下关照语文教育前景,是语文教育研究走向开放、持续发展的历史选择。不管是以何种视野何种理论作学理支架,都必须遵循一个核心,即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特殊性出发,保持语文教育自身本体位置。实现语文教育内容囊括百典、包容众家,使理智与情感得以双向发展,为个体敞开丰富的人生意蕴世界;不仅获得语文基本应用能力,还要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态度的培养,进而实现个体生命精神的超越、人格的完善;突显语文自身诗性魅力所在,关注过程本身所浸透的人文价值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学会挖掘和享受语文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审美价值与文化精神,实现个体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归。这一语文教育理想便是语文审美教育的精髓所在。
1.儒家艺术教育的传统精髓所在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以“仁”为本体的教育理念。他所提倡的“‘仁’本身是审美的,即它具有非概念所能确定的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1]。因为在孔子那里最终归落在一种以“爱”为核心的心理情感本体,李泽厚先生称它为人性的自觉。他指出,氏族血缘是孔子仁学的现实社会渊源,孝悌是这种渊源的直接表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而孝悌的表现在于心理情感,即把仁归结为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人类心理情感。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基于动物(亲子)而又区别于动物(孝)的人性的自觉[2]。基于这种情感本身,礼乐教化获得了其内在本质和生命所在。以仁来统摄礼乐,使客观的礼乐原则向主体之仁或人本体转化,从而赋予礼乐以新的生命。
礼乐传统,落实在人间,其本质是对人性自觉和人道情感本体的追求。说到对人格的培养,就离不开礼乐教化的理想人格——君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致要经历“诗”“礼”“乐”三阶段的循序渐进,方能抵达。他将礼乐教化从制度层面拉回现实,变成一种纯粹的教育内容,变成一种礼乐文化精神,以此将外在的规范制度,通过礼的形式美(如礼器、仪仗)和人体舞蹈动作(如进退俯仰、周旋揖让)表现出乐,培养爱美习惯与风尚,进而将外在的礼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美德操守。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教化不仅是‘为政以德’的根本措施,也是培养个体道德、人格的主要形式;而个体道德、人格提高了,必然促进社会秩序与统一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3]。
“兴于诗”从“以德为政”的角度透视,它所要传达的是诗以其语言作为载体符号,凭借它的节奏(节奏的克制有度)、声律(声律的和谐有序)来兴起,即激发对道德修养的情趣培养并理解其意义;“立于礼”是将诗的言教内容具体化到每天要操练的日常礼仪中,通过礼仪及舞蹈动作去实践和体验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旨在将诗教的内容潜移默化为道德习惯与道德情操,以此来立身行事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正如Herbert Fingarette所强调的“正是‘礼’培育出人性,是人性的根源”[4];“成于乐”是基于前两个阶段执行之后的升华,也是孔子理想中人格修养的最后阶段,其本质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全的人[5]。
至此,“孔子将三位一体的关系应用到教育方面,以为人之修身、养成品德,以诗兴起人之情志,以礼树立人之行为,以乐完成人之德性,三者兼备,心声相应,内外交养,才能有守有为,成德立业。所以站在教育的立场,三者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6]。孔子的解读是建立在前面所说的健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之上的。作为君子,首先是一个完整而又健全的有德之人,才能智慧建于其上,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方能称为君子;这样的君子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既是“成于乐”,也是“游于艺”。
2.语言哲学视角下语文重建的思考
语文教育的重建思考顺承教育本质的逻辑,合理指向了语文审美教育。而此时物质力量的现实世界却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置身在消费文化的境域中,丢失了完整的人存在。正如美国学者帕森斯所指出的:现在人的日常知觉有“匆忙”“狭窄”“概略”“模糊”四大特点。如此日常常态塑造的人成了单向度人的正面形象。教育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人文性与感性、持续性与协调性受到挤压与漠视,人的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统统为功利有效性让步。
其一,语文感性教育的缺失。人的不完整性在语文教育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感性的缺失,过分重视理性教育,为适应教育为生活的成才目标,大量知识灌输与应试训练,片面引导个体发展,理性思维成了课堂教学的捷径选择,由此造成学生感性发展的麻木与贫乏。李泽厚认为,文学和艺术的教育,重要的不是传达知识与真理,而是发展美的感受力、情感力和理解力。应是一个既包括“感性的泄导”又包括“感性的升华”,由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悦志悦神的过程。
其二,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和方向内在地选择了语文审美教育。以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为价值核心的课改任务,旨在培养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建构丰富多样、生动、开放的课程形态;学习方式以个性、灵活、有趣替代以往课程学习中模式化的死记硬背。
其三,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发展的需要。艾伯特·埃利斯说,人不可能去操纵整个世界,你所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所以说,人的全面发展究其本质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合理规划和控制自身思想、感觉和行为,最终实现个体自身能力。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审美判断力贫乏,母语魅力及地位大幅下降,恢复语文学科的创造力、审美性与人文性乃关键所在。
3.语文人文教育价值的追求
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当人类从原始天命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以人为价值圆心的人文精神的出现,从而奠定了以人为本这一文化价值趋向。它以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为逻辑基点,指向一种未来性,通过提供一种价值体系蓝图,渗透到具体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的方方面面,作为某一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准则的价值导向,以此来凝聚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使之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取得一种健全、合理、向上的趋势,进而有效地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具象到语文教育领域,人文精神包涵如下内容:
在逻辑起点上,人文价值导向应始终以人的生长和发展为核心,且指向终身教育。在价值彰显上,突出人的主体性和情感性,强调人的精神属性和精神系统的完善与健全。教育应为个体插上理智与情感的翅膀,让个体实现其生命视界的不断开阔、精神世界的不断超越、人格修养的不断完善。在教育目标上,重视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的预设,以价值信念和价值理想作为主导,注重完善人格,突出个性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文化结构上,关注教育本身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情感体验,引领学生思考和享受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审美价值与文化精神。在操作方式上,强调心理变革和精神超越,突出人的意志力量和人格力量,由内在实现教育的审美指标。
从教育效应看,人文精神充分高扬了人性的崇高,努力使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升、升华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人生境界。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人格和人文性的教育。语文教育的价值诉求指向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所追求的发展是一种审美发展,这种发展促进青少年的审美发展及个体全面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和任务。
[1]张亨.论语论诗[J].文学评论,1980,(6).
[2]李泽厚.华夏美学[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
[3]惠芳.孔子“乐教”思想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7,(4).
[4]Herbert Fingarette.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1972.
[5]马振铎.仁·人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张蕙慧.儒家乐教思想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娄扎根)
G633
A
1008-7257(2015)02-0133-02
2014-11-12
石蓉(1988-),女,甘肃威武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