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在讲台上辞世——怀念精神医学前辈娄焕明教授

2015-04-14陈一鸣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讲习班同道精神病

陈一鸣

他在讲台上辞世——怀念精神医学前辈娄焕明教授

陈一鸣

作者单位:215008江苏苏州,苏州市广济医院

尊敬的精神医学前辈娄焕明教授(1915~1984年)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我们时常怀念这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慈祥老人。

初识娄焕明老师是在1979年临近春节的寒冬,那年他已64岁,虽然距今有36年,但印象依然深刻。那时我在苏州广济医院男病区担任住院医师,由于苏州是历史文化古城,与上海相邻,平时来院参观交流的同道不少,但大多来去匆匆,一般与临床医生关系不大。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天上飘起鹅毛大雪,我们正在病房忙碌,突然医务科通知:“全体医生、护士除值班人员外都到会议室听课…”。可容纳60余人的会议室早已座无虚席,科长介绍说:“大庆三院几位领导来我院传经送宝,娄焕明教授特意抽出两天时间义务为我们上课,大家热烈欢迎…”。

“娄焕明”久仰大名,他是我国早期精神医学开拓者之一,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老专家,我们曾阅读过不少他的著作,娄老师身材魁梧,厚皮帽军大衣大头鞋,柔和低沉的东北话,给人纯厚可亲北方老人的深刻印象。

他讲课的内容是精神病遗传学和基层防治,他讲课与人不同,喜欢上下互动,开讲时先提问,而且主要问坐在前排的几位年长医生,先要大家回答什么是发病率、患病率、患病几率、标化患病率,弄得大家很多都回答不上来,反而提高了听课的兴趣。他讲课深入浅出,例如讲到遗传先讲日常生物现象再引申到细胞结构、摩尔根学派再到染色体、基因、基因突变,一直到先天愚型和精神病的遗传规律。基层防治也从精神病的诊疗效果、预后到慢性精神分裂症对家庭、社会影响直至大庆基层精防实践经验逐步展开。讲的内容既有深奥的科学理念又有实践经验,恰到好处,使我们印象深刻收获很大。由于我当时已对娄焕明老师所讲内容有所偏爱,因此课后又专门向他进一步请教探讨,他非常高兴并认真作了详细解答。尤其当得知我们正在筹建精神病遗传免疫实验室,他特意走进虽然简陋但已初具规模的实验室参观指导,一边看显微镜一边告诉我们:“全国精神专科医院像你们这样建有遗传免疫实验室的只有3、4家,上海北京都干得不错,你们要努力…”。娄焕明教授返回大庆后,还不时写信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并继续给予指导帮助。

1980年冬,由娄焕明老师主持、吉林省脑科医院主办的全国精神病流行病学讲习班在吉林省脑科医院(四平)举行。这次讲习班有来自全国各省的精神科主治医师30余人,他们年龄都在四十岁左右,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开班初旨据说由沈渔院士设想开展全国性大范围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吉林省脑科医院对这次讲习班非常重视,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将该院最好的行政楼全部腾出作为讲习班教室和学员宿舍),最好的教师队伍和后勤供应。娄焕明老师日夜辛劳,甚至边学习边备课边讲学,有些内容如诊断标准、格式检查、统计学处理等在当时尚未统一规范还需要共同探讨。本拟上课两个月,试调查一个月,不过后期因全国精神病流调布局进行了调整(改为全国十二地区流调),使该班未再进行现场试调查。但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大家提高了对流调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每一位学员回到单位后均按照娄教授讲课的方法分头进行了各自地区的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所有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填补了地区空白,对全国十二地区流调是一个支持和补充。在整个讲习班办班过程中娄焕明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大家加深了感情。上课之余娄老师还关心苏州市广济医院遗传免疫室的进展,与我彻夜长谈,指导工作,并帮助我们,使得

《精神分裂症70例常规染色体及G分带研究报告》等多篇文章及时发表。

1982年8月,娄焕明老师在江西庐山主持了中国首届神经精神科遗传学术会议,到会的60余位代表进行了学术报告和大会交流。还成立了全国遗传学会神经精神科学组,当时会议代表一致推举娄焕明、江三多为学组领导人。但他们还是坚持由夏镇夷、刘协和教授(均未到会)担任领导,他们协助工作,得到同道一致赞许,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神经精神医学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娄焕明教授1915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43年毕业于南满医科大学,留校从事精神医学教学,1950年被任命为沈阳医学院精神科主任、副教授,1956年受聘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精神病学教研组主任,1966年文革被批斗“劳动改造”7年之久,1973年借调大庆三院,1982年落实政策调回哈尔滨医科大学晋升为教授、科主任。

娄焕明教授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赞誉。上世纪60年代初娄教授就开展研究精神病遗传课题,在大庆油田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点开创我国精神病防治新模式,并帮助沈阳市正阳街道建立社区精神病防治站。1983年他首次提出将“精神病学”更名为“精神医学”,共撰写发表精神病遗传学、流行病学论文近百篇。

娄焕明教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平易近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在全国同道中享有很高威望,特别在东北地区成为“绝对权威”。在他的领导下,东北精神卫生同道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组成了“东北地区精神卫生协作组”,他创办了《东北精神医学》杂志并担任主编,同时担任原《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为加强我国精神卫生国内、国际交流,培养年轻接班人作出巨大贡献。

娄焕明老师经常吟诵的“老牛明知夕阳短、无须扬鞭自奋蹄”正是对他事业的写照。去世前一个月,他面带倦容、体力不支,但还是坚持参加医学遗传学讲习班的授课和学习交流工作,1984年9月娄焕明老师在讲课时突发脑溢血倒在讲台上,经紧急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终年69岁,全国同道闻讯十分悲痛。

娄焕明教授的一生是为精神卫生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要永远怀念这位精神医学的前辈,并将他们的事业和遗愿很好地传承下去。

收稿日期:(2014-10-11)

doi:10.3969/j.issn.2095-9346.2015.04.021

猜你喜欢

讲习班同道精神病
第十七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暑期学校暨《前沿技术讲习班》(CIPS ATT 30&31)开放注册
同行 同道 共研 逐梦
——广州市阮铭健名教师工作室
王春书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廖凡 赵涛 江湖儿女,同道殊途
第一届现代催化化学高级讲习班·第三轮通知
第一届现代催化化学高级讲习班·第三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