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等本科院校教学实践的困境与出路探究
——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2015-04-14唐凯兴
吴 敏 唐凯兴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新建高等本科院校教学实践的困境与出路探究
——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吴 敏 唐凯兴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高校转型的发展潮流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深远。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梳理,探究高校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为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提供有益启发。
高校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新建本科院校
从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衔接不畅的困境,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当下众多高校难以摆脱的窘境。高校转型也成为当下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我国60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职业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根本属性,专业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属性,基础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具体而言,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即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职业。实践教学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对于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一、新建本科院校思政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笔者对所在学校思政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时发现,65%左右的大学生表示上课枯燥无味。在问及原因时,4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老师上课多为灌输式,理论性知识的灌输使得他们减少了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听课的效率。5%左右的同学甚至表示无法理解上理论课的意义何在,并表示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偏理解运用型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访谈时,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绝大多数年轻教师在这方面多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比如,设计的案例与理论切合度不强,讨论的话题过于分散,提问的方式过于简单等等。也有2%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关心学习情况,因为自己本身并不是出于自愿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其原因则在于认为其涉及的学习内容多含有“假、大、空”的特点。
2、校园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形式大于内容
大学生校园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社团活动及课外活动两大类型。首先,在社团指导老师指导程度方面,80%左右的社团骨干表示社团活动多为学生自主举办,社团指导很少有较多的实际指导活动。在社团活动内容及形式方面,50%左右的社团表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多是按惯例展开。有时在活动节日受影响的情况下,社团往往又会采用形式化的方式来保证内容的完成。在课外活动方面,笔者对所在学校思政专业相关的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外动手查阅活动等三项内容调查,调查发现,参加过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中,55%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多是初步完成相应的作品,然后再找指导老师,但老师指导的深度不够,基本上到了初赛就被淘汰了。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管理和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定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在对两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时,笔者发现,对于定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8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未真正进行社会调研活动,而是在开学时,通过网络资源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和重组形成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问及行为原因时,5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也没有专门的教师来指导和培训,最主要的是自己并不知道参与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有什么样的关联。在课外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方面,60%的大学生表示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在活动的效果方面,85%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并未学到太多知识,也没有能力方面的显著提升。
二、本科院校思政专业实践教学构建的基本出路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形成多管齐下的思想合力
首先,在学校管理层,可以邀请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专家或领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领军人物来校指导,开阔视野,转变管理理念。也可以通过委派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赴国内外相关的典型高校考察培训,在管理思想的广度方面逐渐打开。同时,从制度形式上讲,应邀请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让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职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切实得到重视。其次,在教师队伍之间,可以通过开展“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好教师”、“怎样培养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职业的人才”等主题教育思想进行大讨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们在讨论中逐渐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
2、转变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机制
首先,将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由原来的惯例依赖转变为以职业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开展依据,通过对校园实践活动内容的职业性、专业性、基础性的梳理,将其分为不同的活动类型,然后通过有奖招募的方式吸纳有经验、有资历、有能力的教师积极参与校园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校园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其次,从教师层面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一般存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失衡的现象。同时,因为学校层面对于教学地位的忽略,一些非师范类的年轻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
3、转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方式,搭建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
尽管校园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平台有衔接,但是在管理方面欠缺有效机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园实践活动名目繁多,但是有效结合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运用衔接的却很少。因此,一是可以通过思想政治专业就业类型为导向,搭建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一般选择教师、大学生村官、公务员、企业行政人员等方面职位,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与部分学校、行政村或者政府部门合作,提供一些观摩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暑期三下乡活动方面,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以咨询报告或课题相互合作的形式反馈给地方有关政府部门和相关教师。
结语
一些由高职高专升级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管理层面既失去了职业院校的底色,也未开辟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多的则是沿袭一些老牌普通高校,甚至211、985高校的管理模式,以科研为中心,而忽略了教学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仍沿袭灌输式或流于形式的教学方法,缺乏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职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探究高校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及其有效构建路径,为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1]邵波.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14,(13).
[3]陈浩天.能力本位的参与式案例教学:缘起、过程、检视——基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认知考察[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贾廷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5]陈浩天.回应型政治:农户需求与政府服务衔接的国家整合[J].理论导刊,2014,(7).
[6]王兴芬.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及其管理机制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
[7]陈浩天.民生服务:基层善治与乡村资源整合的政治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8]高芳.均衡发展政策框架下优质学校的社会责任[J].学术交流,2014,(7).
[9]陈浩天.农户个体差异与国家惠农政策嵌入的相关性研究[J].农村经济,2014,(3).
[10]陈浩天.城镇化布局下的村际治理:论域潜变与构架前瞻[J].湖北社会科学,2014,(3).
[11]孟庆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G64
B
1008-7508(2015)03-0038-02
本研究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11JGA112)”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张艳敏。参与人:唐凯兴、吴敏。
2014-08-12
吴敏(1988~),女,河南信阳人,百色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唐凯兴(1957~),女,广西玉林人,百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