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以新井白石《陶情诗集》为例
2015-04-14■李莹
■李 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学东传日本,对日本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其中,中国诗人陶渊明(365—427),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是东晋末期到南朝宋初期文学家,他的诗作传播到日本后深受日本文人的追捧和模仿。国内对陶渊明的研究热情也一直没有消退过,或说其为“隐逸诗人”;或说其为“政治诗人”,他的思想,是儒,是道,是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陶渊明不仅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特别是在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文化史也影响巨大。江户时代著名的儒学者、历史家、政治家、诗人新井白石(1657—1725)在其年轻时期就曾著有《陶情诗集》。
白石是号,真名君美,年轻时期并没有跟随有名老师,而是独自学习为主。宫崎道生指出:新井白石第一是诗人;其次是学者;第三是政治家(经世家)。[1]事实上,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白石的政治、历史、儒学等方面研究成果颇多,但对他的诗作研究明显较少,而中国学者的成果更是屈指可数。
据新井白石的《折焚柴记》记载,他从小受到母亲的良好家庭教育,17岁接触到了大儒中江藤树(1608—1648)的《翁问答》,迸发出异常的求知欲望,之后还阅读了《四书》《五经》,有着非常深厚的汉学基础。宫崎道生指出:“21岁的白石已经非常熟识日本历史,关于和歌、文学书等古典也具有丰富的知识。”[2](P136)关于《陶情诗集》,宫崎道生从他诗集末尾所署“延宝壬戌秋白石旧隐新井耕父稿”这几个字分析,虽然“壬戌”指天和二年(1682年,白石26岁)秋编撰了诗集,但是冠上“延宝”的年号具有某种意义。而且,“旧隐”和“耕父”二词也是别有用意。“隐”字可以解释为隐于市井或田园,“耕父”指农夫,所以可以认为这是他装作隐遁者的笔名。就在当年3月份,白石即将出仕为堀田正俊服务,他把自己作为浪人的那段时间称为“旧隐”,而这部诗集收录的作品全部都是那段时间所作,所以他用了“延宝壬戌”这样矛盾的作诗时间。[2](P137)汉学东传,在当时的日本,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文人们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小尾郊一认为:“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的模范备受仰慕。他的诗、他的生活、他的思维方式给后世莫大的影响。说到隐遁,后世很难想出有超越陶渊明的思想,基本上都是归属于渊明的系统内。”[3](P10-11)
虽然日本学者石川忠久认为这部诗集的诗风接近晚唐、宋诗风格,没直接提及白石受陶渊明影响,但他赞同宫崎上面所分析的情况,认为“旧隐”、“耕父”是别有用意,《陶情诗集》正是白石浪人状态下所做的诗集。[4](P72-74)所以“陶情”,重点应该在于突出似陶之情,而非简单地模仿陶诗。为此,本文拟以《陶情诗集》为考察文本,试图从传意风格、创作意境及作者的从仕从文生活体验等方面,研究新井白石与陶渊明的创作关联,进而揭示中国文化汉学东传的历史印记。
一、风景诗的物象传意风格模仿
《陶情诗集》是新井白石年轻时期创作的第一本诗集,虽然没有老师指导,但是体现了白石扎实的汉学功底和对汉诗的热爱。在《新井白石全集》(国书刊行会全6卷)中并没有收录这部诗集,只是在他的著作中有提及。从题材内容分类可以看出这部诗集的主要题材是风景描写,按照宫崎的归类方法,统计如下:(1)风景描写五十四题、五十六首;(2)年中行事六题、六首;(3)交友关系十六题、十六首;(4)历史关系四题、四首;(5)私生活关系十一题、十八首;合计百首。[2](P185)这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极为相似。
陶渊明以田园诗著称,在风景描写的诗中突出物象来传意是其特色。洪林钟指出“鸟(云)-菊(松)-酒”最能体现陶渊明“向往(理想)-(抗争)现实-奋斗”的人生历程,所以陶诗中多次运用鸟、云、菊、松、酒等题材,“陶渊明正是精心炼意取象,选用那些具有象喻性和继承性的物象,借物自况,托物咏志,在诗中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他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人生”[5]。在陶渊明的《九日闲居并序》的序中,他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而“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这两句让人明白了“寄怀于言”所指。这首诗表面看上去似乎有消极感,但利用“酒”来“祛百虑”。“百虑”,说明陶渊明对现实的种种思索,同样以“菊”控制“颓龄”,是要争得更多时间。“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不愿意就这样白白地度过重阳节,他以“菊”的高贵品质来表达他虽然从政理想不得志,但也要继续文学创作,不愿意虚度光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正统的儒家用世精神,是一种努力进取奋斗的思想。
白石的《陶情诗集》中也有一首《十日菊》之诗:“节去蝶愁秋正衰,晓庭犹有傲霜枝。千年遗爱陶彭泽,应拟元嘉以后诗。”这首诗中十日菊指的是重阳节后一日的菊花,仍有“傲霜枝”,表明了菊花之高尚节操。“千年遗爱陶彭泽”,不仅说明了陶渊明爱菊之名声远扬,更是表明白石对他的崇拜。但是在《陶情诗集》中并没有大量描写“菊”的诗,反而更多的是“梅”的诗。诗集百首诗中有23%的诗,都和梅花有关系。其中,有十一首诗的诗题中带 “梅”字:《窗前红梅已蓓蕾》《梅影》《红梅》 二首、《早梅》《和山元立访予庭前红梅韵》《寻梅》《水墨梅》《梅》《梅下口号》《腊梅初开》等;而诗句内容中含“梅”字的诗句达到二十三首之多。而日本传统意识上的国花“樱花”却没有出现在诗集中。在《寻梅》诗中,白石描写梅花 “绝代高标群卉上,惊人清气数花间”,这两句体现了他喜爱梅花的清新高雅;“前生自有神仙骨、到死宁为儿女颜”这两句则突出赞赏梅花的傲骨坚强。虽然“梅”非“菊”,但这和陶渊明的借物自况的手法是极其一致的,而且冬天的“梅”比秋天的“菊”更加耐寒,也暗喻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奋斗思想。
此外,白石除了中国汉诗题材外,也尝试以日本的独特诗材来创作汉诗。作为日本风土的象征,富士山也被称为“神仙山”,从古就经常被日本文人歌颂。这部诗集的第一首诗作《士峰》就是富士山这一日本代表诗材:
忽见未知岳,杳然如望云。
倚天千仞立,拔地八州分。
晴雪粉堪画,长烟篆作文。
有时仙客到,笙鹤月中闻。
日本文人的作品少不了以富士山为题材,白石也同样。在《士峰》这首诗里描写了雄伟的富士山美景,其中第六句“长烟篆作文”,指的是富士山冒出的长烟,就像中国古代的篆形字,因为白石时代的富士山和现代不同,当时是活火山,经常喷烟。白石不满足于中国汉诗题材,尝试以日本独特诗材,套用中国风趣的表达艺术,升华至日本特色的品位中。这种向别人展示日本独特事物的自豪感,也正是新井白石汉诗的独特性与魅力所在。
二、交友诗的诗文传世手法相似
在陶渊明诗中,有很多写交友关系的诗作。《与殷晋安别并序》《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赠羊长史并序》《和刘柴桑》《答庞参军并序》等。陶渊明的人生经历特别,出仕归隐,归隐出仕,五官三休,有猛志渴望举荐之时,也有不遇迷茫徘徊之时,他把思想藏于诗中,不仅以诗会友,更是以诗传世。魏正申指出陶渊明主要借助三种方式传播诗文:“其一,请朋友书写、传抄。其二,在以文会友的探讨交流中传播。其三,通过多人参加的小型诗歌创作集会传播。”[6](P108-109)如《饮酒二十首并序》的序中,“聊命故人书之”的传抄;在《移居二首》其一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探讨交流;其二中的“农务各自归……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集会等都证明了陶渊明重视交友,并且希望诗文传世。
新井白石在这点上也努力向陶渊明学习。在《陶情诗集》中,也出现了很多交友关系的诗作。《和山元立访予庭前红梅韵》《和山秀才和菅庙即事之韵》《中秋夜陪江氏赏月于河范亭上》《送河范入仕》《和山氏题亡妻手自栽桃花韵》《和钓月秀才韵以题其诗稿》《和松秀才弔病》《和松氏韵自述三章以呈》《寄长秀士》《奉和源知县之赐韵》《送对马州山元立从行迎朝鲜聘使于草梁》等,可以看出白石,无论是仕途之交,还是文人之交,交友广泛。尤其是最后一首《送对马州山元立从行迎朝鲜聘使于草梁》,可谓是《陶情诗集》的前言:
行尽大瀛道里千,殊方风物照楼船。
管宁旧业云山接,箕子提封烟树圆。
鹘护危巢归绝壁,龙将急雨过长天。
壮游奇观浑佳兴,诗售鸡林到处传。
这首七言律诗,是白石送别朋友对马州的“山元立”跟随一行在草梁迎接朝鲜聘史时所作之诗。而正是这位“山元立”,即西山顺泰(本姓,阿比留),把《陶情诗集》推荐给朝鲜聘史作序,才有了后来的盛传。诗作的最后的一个“传”字表明了白石的良苦用心。所著《折焚柴记》中也有这样一段关于这部诗集的描述:
二十六岁之春,再次出任之身。今秋,朝鲜聘史来,借由阿比留,将平生收录之诗百首,以求三学士作评,定下见其人后作序一事。九月一日往客店,见制述官成琬、书记官李聃龄及裨将洪世泰等,一起和诗。是夜成琬予我诗集作序而赠。[7](P27)
日本江户时代,朝鲜通信使为日朝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首先,这些朝鲜通信使都是学识优秀之人,到日本后很受文人们的追捧和尊重;其次,幕府上层的重视,经常命令官员们为通信使举行欢迎会,两国学者进行面谈,和诗等活动。所以,白石就借这个通信使来访之机,呈上了《陶情诗集》。而朝鲜通信使看了诗集后,都不吝赞扬之语。在这部诗集序里,作为通信使的成琬评价道:“白石公日本之奇士也,自儿戏贯穿子史,驰骋翰墨,摘诗之正芭,内积既富外发方多,上而天地风云。”而负责书写跋文的洪世泰也这样赞扬白石:“余在馆中,见有 《陶情集》。清新雅丽,往往有披沙拣金处,令人刮目。真作者手也。及见其人,胜于其诗,所谓表里如一金玉君子也。”[2](P149)不仅高度评价了诗集本身,也极力称赞了白石本人。
白石诗作获得朝鲜通信使很高评价一事,一时传为佳话。以此为契机,白石也受到了木下顺庵(1621—1699)的赞赏,日后成为顺庵之弟子,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实现抱负。不仅成为德川纲丰的侍讲,还一直辅佐德川家宣和家继两代将军。功劳里面虽然有他当时的好友阿比留的一份,但是更主要的是白石自身积极地为诗文传世而付出的努力。这部诗集也可谓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此外,白石的诗集中有数首诗中,配有诗序。这和陶渊明的风格极为相似。这种诗序和诗相得益彰,不仅成为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诗文传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三、咏史诗的从仕从文双重理想
陶渊明的诗中除了田园诗外,还有较多的咏怀诗和咏史诗。这跟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不是纯粹的诗人,他有数次仕宦经历,却最终归隐田园。《咏荆轲》《咏三良》《咏贫士七首》《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感士不遇赋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等作品,关怀社会,关心时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同,表达出对理想人格的认同。
陶渊明在《命子》中通过历述先祖功德来激励儿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谈及自身,在《杂诗十二首》其五有言:“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其二则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见,陶渊明原本是有政治理想的志士,并不是年轻时就想做隐士。在《感士不遇赋并序》的序中,他说:“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于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善良正直、才华横溢又有什么用?在虚伪黑暗的社会中,有大志之士不是被埋没就是遭到迫害,进退两难。这篇赋抨击了当时腐朽的社会政治与败坏的道德风尚,面对这样的现实,陶渊明最后选择的是归隐,但归隐不等于什么都不做。他只是转向了文学事业。绝笔《自祭文》中说:“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正体现陶渊明自己的人生追求,非名非利,而是从事文学创作。魏正申认为,陶渊明对文学创作事业的追求是从政不可得的转志,是遵照儒教用世精神的积极进取,表现了一种建立功业的强烈意识。[6](P103)
而新井白石在《陶情诗集》中咏史的诗作并不多。较有代表性的是《稻村崎》:
金鼓振天从北藩,惊沙溅血日光昏。
宝刀沉水神龙化,碧海扬尘汗马奔。
九代衣冠余站骨,千年星月照冤魂。
满江巨舰真闲事,依旧寒潮落远邨。
这首诗咏叹的是镰仓幕府末期的名将新田义贞(1301—1338),从北边的上野起兵攻北条,在稻村崎这个地方进行突袭,攻陷镰仓,北条氏一族及家臣自刃,北条政权灭亡的历史故事。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新井白石景仰新田义贞的光辉事迹与其攻陷镰仓的快举,他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隐晦曲折地表明了自己的抱负,并不甘心于现状。
创作这部诗集时,白石还是浪人身份,所以他没有过多地描述历史,是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的。他不愿意抵触统治阶级,他只是暂时不得志,还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政坛。他只能寄情于诗作,来表达他积极入世的政治追求和事业心。这种精神和少壮时期的陶渊明也极为相似。
四、白石诗集的“陶情”
除了以上田园风景诗,交友关系诗,咏怀咏诗史外,陶渊明还写有非常多的抒情诗。“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中的执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并序》之五)的恬静;“思友则披衣”(《移居二首》之二)的诚挚。而白石也在《陶情诗集》中写有不少私人生活方面的诗作。“秋风收紫栗,春雨剪青韭”(《关二野居》)的自得;“日长无一事,睡起採茶经”(《小亭》)中的坦率;“书生习气真堪咲,半夜梦中读汉书”(《病目》)中的好学。塑造了白石真诚天真自然的形象,让人难以忘怀,同时也促进了诗集传世。
白石模仿陶诗风格,并不只是单纯地出于对汉学、汉诗的喜爱,因为唐宋也有很多中国有名诗人的诗歌流传到日本,但是白石之所以选择陶诗,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文化素养和性格特征,让他找到了与陶渊明的相通之处。这一点与中国学者的文史治学精神有相通之处。[8]
第一,白石的青年时期,是在政治动乱、社会不安定的氛围下度过的,在这个背景下有与陶渊明类似的出仕和隐退经历。《折焚柴记》中有述,白石的父亲正济是上总国(千叶县)久留里城主土屋氏的家臣。1679年,久留里藩被废除,土屋氏被改为旗本。新井白石成为大老堀田正俊的家臣。[7](P5)白石原是土屋家的家臣,但由于土屋家的纷争而被迫成为浪人。直到26岁,受人推荐,再次出任,成为堀田家的家臣。《陶情诗集》正是白石被土屋家逐出成为浪人的期间里创作的。他的一时隐退和再次出仕的人生经历,从陶渊明身上找到了共通点。诗集中唯一出现的一句“千年遗爱陶彭泽”,也是说明了白石了解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然后又辞官的经历。
第二,白石深受儒学熏陶,与陶渊明一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入世精神。白石自幼聪慧,三岁时能够用纸蒙在书上描绘其图画及汉字;六岁能背诵七言绝句的汉诗;八岁开始习字;十七岁开始诵读《四书》《五经》,开始懂得了圣人之道。[7](P24-26)年轻的白石在自学中探索学问的奥妙,他的汉学基础,以及对儒家思想的接受,才有了《陶情诗集》的创作。这部诗集创作的目的,兼有入仕和从文双重性。仕途不顺,转向诗文创作。而且白石积极地把诗集呈现给朝鲜使者,并得到高度评价,也证明他有强烈的积极入世精神。这和陶渊明诗中所体现的“猛志逸四海”的心态很吻合。
第三,白石性格正直,不为金钱所动,与陶渊明一样崇尚清风亮节的高尚品德。《折焚柴记》中记载了白石在被逐出土屋家后的五年浪人生活期间,两次拒绝富商要其当养子的美意。第一次拒绝的理由是:“我不愿在我这辈舍弃父祖相传的‘弓矢之道’,去继承商人家业。”[7](P31)第二次是有富商提出以黄金三千两资助他学业,并许配一女给他,他也拒绝了。理由是:“扔三千两黄金,造就一个带大伤痕的学者,不能算是策。”[7](P33)白石的这种甘于贫穷,而不失大志的品德正是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相通。
只是拘泥于诗作诗风的考察,难免流于表面,需要理解更深一层的是,白石之所以选择陶诗,是因为他自身与陶渊明的经历与性格的相似。白石所处的动乱时代背景下的 “归隐和出仕”经历、他的“儒学”素养和“正直”的性格特征,才是他的真正“陶情”所在。
五、结语
新井白石之 《陶情诗集》汉诗的创作和研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部日本汉诗集《怀风藻》(751)开始,学者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汉诗的创作。新井白石年轻时代创作的《陶情诗集》,虽然相比他后期的诗集《白石诗草》《白石先生余稿》等,内容上比较单薄,主要围绕风景和人物关系而作,但是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位热爱汉诗,向往中国文化,逐渐脱离简单模仿,提升独创性的日本文人。而且从白石的这部诗集的创作和背景中,也可以看到中国诗歌在日本江户时代的传播、甚至是朝鲜汉诗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思想,或者说陶渊明的思想对日本思想史、文化史影响的一个侧面。
很多人说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但是陶渊明频繁的出仕和归隐,关注历史和现实,珍视友情和亲情,他积极创作文学,展现出更多的是儒家的进取精神,不从政也可从文,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钟优民指出:“仕与隐,道路尽管不同,但中间并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以学而优则仕的人,也具备隐而著书立说的条件。或者换一种说法,只有能做官而不做的人,才具备有当隐士的资格。所以历代都有学而仕的封建文人,也有解职归田的隐逸之士。”[9](P62-63)陶渊明正是 “解职归田的隐逸之士”,“隐而著书立说”之人。
新井白石在在诗集的最后署名中,他以“旧隐新井耕父”自称,可见他认为自己“曾经”也是像陶渊明一样的“解职归田的隐逸之士”。这种隐逸并非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理解,而是通过写作隐晦曲折地表达对现实和人生的执着追求。所以不难理解为何白石把诗集命名为《陶情诗集》。白石以“陶情”而著“诗集”,一方面说明了白石个人所认可的陶渊明并不是消极的 “出世”,而是怀有政治不可得,转志于文学创作,积极“入世”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江户时代的日本,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思想的代表者对文人志士影响之巨大,而日本的文人们也在接受和模仿外来文化中,尝试日本本土化的过程。
[1](日)宫崎道生.诗人白石——新井白石补遗[J].日本历史,1990,(19).
[2](日)宫崎道生.新井白石·折焚柴记上[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3.
[3](日)小尾郊一.中国的隐遁思想[M].东京:中央公社论,1988.
[4](日)石川忠久.东海之风雅[M].东京:研文出版,2007.
[5]洪林钟.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6]魏正申.陶渊明评传[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6.
[7](日)新井白石.新井白石全集(第3卷)[M].东京:国书刊行会,1977.
[8]孙少华.饶宗颐先生文史治学法管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9]钟优民.陶渊明论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