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银发”机会
2015-04-14刘武
刘武
随着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以及社会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银发经济”越发耀眼,“银元”红利开始加速兑现。比如,老年用品市场就在加速释放。
虽然老年用品市场被称为“新兴”,但与老年慢性病、常见病相关的家用医疗保健器械行业正面临井喷式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一个沉睡的市场,正在被唤醒。
被老人唤醒的市场
“现在居家养老经常涉及的血糖、血压、体重、呼吸监测、服务类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相对较为成熟,像病床、血压计、血糖仪及其他监护类常用医疗器械已经实现家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医械部主任蔡天智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家用医疗保健器械实际是一种普及化的小型医疗保健器械,多为医用器械小型化、电子化、智能化的创新产品,具有一定预防、诊断、保健、治疗、辅助治疗、康复等作用,方便适用、安全可控,尤其适合老年人居家使用。
有调查称,约七成小型医疗器械已拥有家用版。
目前,一些医疗器械跨国公司在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投放的产品,主要就集中在慢性病及老年人相关疾病领域。这些领域的产品在国外市场已相对成熟。
但是,家用医疗保健器械涉及超过几十个产品种类,包括制氧机、轮椅、呼吸机、静脉注射、病人监护、按摩仪等产品。近年来市场上还出现了诸如家用超声药物雾化器、电子真空吸痰器、指脉血氧仪等越来越多的新型家用医疗器械。
由于中医在中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医类家用医疗保健器械,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也表现抢眼。比如,中国企业每年出口按摩仪数百万台,各类按摩仪几乎能“照顾”到人体全身上下。
蔡天智说:“这些病前预防的医疗器械很适合老年人,仅家用按摩设备市场规模就超过100亿元。现在城市家庭可能都有或多或少、或繁或简的按摩设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这个市场还会增长。”
其实几年来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年均成长率仅为6.8%。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增长连续5年保持30%增长。
九安医疗北京市场负责人胡静对本刊记者表示:“市场比以前有非常大的增长。比如,以前北京每年就卖2000台电子血压计,现在光线下销售就有7万台,网上销售就更多。”
事实上,目前中国市场上几乎每一类家用医疗器械持有率都较低。比如,有报告称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突破1亿,仅1.5%购买了血糖仪,欧美国家此比例高达90%以上;中国近1亿鼾症患者,就诊病人数量非常有限,购买呼吸机者更是少之又少。
总人口8000多万的德国,电子血压计年销售达400万台,九安电子血压计在德国市场的销量就曾一度突破200万台。
胡静预计:“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一线城市市场的保有量可能会提前达到欧洲的水平。”
另一组数据经常被学者和媒体用来说明市场大有潜力:中国家用医械占整个医械市场比例约15%,国外市场为25%。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产值和药品产值是1:1,中国为1:9。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称,目前中国家用老年医疗保健器械市场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预计未来仍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柏煜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家用医械目标客户主要就是中老年人,‘老年经济完全可与‘新经济媲美。”
或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社会还处在快速老龄化阶段后期,到加速老龄化社会阶段之后,相关产业还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家用医疗器械将像家电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柏煜称。
目前在中国,不仅养老有“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政策指引,中国医疗卫生政策也突出强调基层和预防,这两大政策体系都将直接激发家用医疗保健器械需求的大幅提升。
虽然,长期以来在医疗器械市场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尤其是医用高端器械市场更是如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欧美日等国企业都占据着市场先机,像九安医疗在国外市场最初就依靠为当地企业做代工、定制,通过价格优势抢食了一杯羹。
但是,家用医疗保健器械却不至于如此被动,大多数技术已比较成熟、普遍。
“医用和家用的器械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企业在市场切换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技术上的门槛。”蔡天智表示。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支持数字化医疗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
这就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有望成为其抢占市场新的突破口。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中国家用医疗保健器械产品市场的竞争,一些产品市场已经显现出过度竞争的趋势。
胡静对本刊记者表示:“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等领域进来了很多企业。电子血压计市场竞争更强一些,市场上估计有七八十家企业。”
数据显示,2014年血压计、血糖仪、制氧机等国产家用医疗产品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进口产品销售量,进口产品销量几乎停滞不前。尤其是在电商渠道,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这个蓬勃兴起的市场也吸引了资本前来开辟新的竞逐战场。2014年中国国内上市公司涉及医疗保健设备和技术领域的并购案远远多于制药领域,甚至还出现了例如鱼跃医疗并购华润万东的“蛇吞象”的并购案例。
除了众多传统医疗器械公司外,一些IT公司也不约而同地参与此类产品的开发。无论是传统医疗器械公司还是IT公司,都注重“互联网”元素。
九安医疗此前与美国苹果公司展开合作,第一台移动互联概念的电子血压计就是由苹果公司监制的。初步设计被否定后,目前的“小碗”造型就是由苹果公司确定的。
现时的医疗系统正在发生深远变革,互联网元素已经开始介入。由于电子化、智能化的家用医疗保健器械可以方便地对接上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时兴概念,能够方便地链接医生和患者、医院和家庭,开发此类产品也利于各企业为未来医疗系统提前卡位布局。
作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之一,东软集团用时两年孵化了面向家用市场的东软熙康,其旗下还有主要提供大型医用设备的东软医疗。
但东软旗下的这两家企业,产品在本质上都是监测、采集数据。“我们东软熙康就要让健康走进家庭,走到每个人的手机上。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家庭养老健康领域投入资源,我们是基于自身优势找到这个‘入口切入进来。”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CTO兼智能健康产品总经理单日强对本刊记者表示。
他说:“我们有一些垂直到家的医疗保健设备,尤其在睡眠、减肥,以及血压、血糖、心电监测、老人用品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产品和市场布局。”
更宝贵的将是服务
家用医疗保健器械曾一度面临渠道单一、覆盖面狭窄等问题。近年来医械电商的崛起,使得家用医疗保健器械的销售渠道变得丰富。
“互联网”元素不仅参与了家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环节,也在对此类产品的销售环节进行悄悄重构。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数据称,2014年整个家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的增量几乎全部被电商占据,传统零售门店销售额几乎没有增长。
医械电商的增长甚至可以称得上“夺路狂飙”。柏煜用“线上(电子商务)一天,线下(传统门店)一年”来概括电商的崛起势头。
胡静也说:“电商渠道销量增速非常快,现在一个网店的销售量都能抵以前我们几个省的销量。如今,一二线城市的销量基本被分流到网上了。”
九安血压计最初完全依靠药店渠道销售,2003年通过在北京一些商超设立免费测量血压专柜的方式进行市场培育而获得成功,为九安血压计贡献了一半的销量。
2014年9月,九安医疗又与小米公司合作推出移动互联概念的电子血压计,试图借鉴“小米模式”开辟一个“崭新的渠道”。
不过,消费者对家用医疗保健器械的购买意识仍显不足,甚至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购买了此类器械以后,使用效益不佳也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市场不仅要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也要降低消费者有效使用的成本。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报告也称,医疗器械家庭化缺乏有资质的组织和机构运作,虽然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智能化程度依然不高,并且缺乏相关服务。
蔡天智对本刊表示:“国外市场有一些专门机构、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对居家养老的医疗保健设备进行维护。”中国国内市场已经有机构开始提供这种专业服务。
比如,康复之家组建下线工程师团队开展上门服务,九安医疗在北京提供五环内免费上门服务。尽管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都“各有所图”,但是归根结底都在构建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消费者教育、市场服务还会继续做下去。因为即使在北京,也有很多人认为测量血压没有意义,却不知道自测血压主要用来监测用药效果,利于更好的健康管理。很多人是在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之后才会发现血压问题。”胡静表示。
东软熙康也正在大力开展“线上到线下”(O2O)健康服务。线下通过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设备搭建健康小屋、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以及与多地政府、医疗机构合作搭建远程医疗系统,采集患者基础数据,将患者和医生、家庭和医院直接链接。线上通过数据云平台开展睡眠管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针对老年人推出亲情关爱、互动的细分应用产品和服务,比如用药提醒、测量提醒、运动提醒。
单日强则对本刊记者表示:“我们最终还是要构建‘协同医疗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健康监测、服务工具。为城市社区、农村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以前只有老干部才能享受的一些健康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