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豪华车设计关键词

2015-04-13杨与肖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豪华车捷豹奥迪

杨与肖

尽管压低了声音,但她发自内心的赞叹还是很容易被感受到。

2014年巴黎车展开幕当天,一位在德国学习汽车设计的中国留学生和我站在一辆全新奥迪TT旁边聊天。当我问及如何看待最近几年豪华品牌汽车设计发展趋势时,她思考了几秒钟,给出答案:“越来越漂亮了。”

她口中的漂亮主要是指时下大行其道的溜背式设计。溜背,包含了英文意义下fastback、sportback、coupe三种车型,从视觉角度出发,可以简单解释为C柱倾斜角度较小的汽车。

仅仅此次巴黎车展上,亮相的重量级溜背豪华汽车就有阿斯顿·马丁拉贡达、全新奥迪TT、奔驰AMG GT和英菲尼迪Q80概念车,而此前,在最不可能出现溜背设计的SUV领域,宝马相继用X6、X4打开人们的眼界后,奔驰今年也推出了一款名为“跨界概念SUV”(Concept Coupe SUV)的概念车,似乎在昭示未来旗下跨界车的发展方向。

最早的溜背式设计可以追述到2000年问世的奔驰CLS,很快,随着奥迪A7的引入而日渐在豪华品牌中流行开来。目前,这股热潮已经在向下渗透,新近推出的雷诺混合动力概念车、丰田入门级C-HR概念SUV都是典型的溜背代表。

设计界喜欢将溜背的灵感来源归结于女人性感的背部。而回顾近20年汽车后半部的发展史,硬朗的“方盒子”时代过去后,富于肌肉感的线条变化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溜背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审美,女性化曲线美为车子带来更多流畅感,并有拉伸视觉长度的作用。

除了外观,这位留学生还认为,豪华车的内饰普遍也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沃尔沃现任内饰设计总监罗宾·佩吉(Robin Page)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汽车内饰设计历史上有两个分水岭:1960年代前的豪华汽车几乎等同于手工打造和高级材料大量应用,此后40年的趋势转为关注如何将高科技运用其中,以提升车内人员的便捷度为主要目的。进入2000年,汽车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材料和科技应用的整合上,以提供给消费者美观与应用兼顾的良好体验。

佩吉的观点在汽车仪表板和中控台的最新设计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像奔驰的一体式设计就显得高级而不老套,奥迪则用精致的做工和强烈的科技感吸引了不少新派消费者。

相较之下,日系豪车则在内饰上显得保守,比如雷克萨斯,尽管其造型水平突飞猛进已是业内公认,但它老气的方向盘却似乎把所有人带回了15年前。

事实上,这个所谓“漂亮”的回答颇有几番“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味道”。大部分情况下,豪华车都在承担设计潮流引领者的角色,所呈献出来的作品很自然带给外界最新潮和最优秀的感受。

另一方面,如果抛开历史的眼光,反映现今豪华品牌设计水平一个实实在在的表现便是设计品质的提升。

一款车,或者说一个品牌设计品质的形成因素非常复杂,不仅包含造型本身“美丑”,还需要将材料使用、工艺水平、设计工具运用,以及企业高层对设计部门的重视程度纳入考量范围之中。

豪华品牌在打造设计品质方面具备天然的资金优势:相对普通和廉价品牌,它们拥有高额利润,相对超级豪车,它们又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分摊成本。随着最近数年豪华车销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涨,汽车公司的老板们也愿意将更多金钱和时间放到品质提升的探索上。

比如当前热门的3D打印技术,至少十年前,几家豪华品牌的设计部门便开始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如今只要一个晚上,一个设计概念中的前大灯模型就可以在清晨被打印出来。这省去了金属和塑料部件开模等繁琐步骤,让设计师有更多精雕细琢的时间。

再比如,巴黎车展上全球首发的宝马2系敞篷轿跑的车内音响系统和声音特性经过非常精密的设计和调校,即使是敞篷状态下也有非常好的听觉感受。

细节是体现品质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设计中的权重日益加大。为了让皮质座椅在确保良好透气性的同时看起来更为精致,奔驰现在每年在座椅打孔样式研究上就要投入上百万欧元。

制造工艺的进步也给予设计人员更大的空间。最新的冲压技术和高强度钢板的结合让车身曲面愈发丰富多变,雕塑感强烈,木质材料处理水平的提高则让上述仪表台和中控台一体化的设计成为可能。

如是种种造就和影响了当下,甚至未来的豪华车设计趋势。然而,在占据主流的赞美声背后,亦不乏批评论调。

一些汽车观察家认为,现在的豪华车在向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消费者趣味——“大气”、弯曲线条等的妥协上过了头,从而拖累整体的设计品味。不过,《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用“拖累”来形容这种现象并不合适,只能说两个市场的喜好在相互影响、渗透。

但是,在向市场妥协问题上,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豪华品牌确实“犯过错误”,忘记了自己的领导者身份,幸好现在已在竭力扭转。

捷豹新产品设计总监朱利安·汤姆森(Julian Thomson)毫不掩饰地提醒道:“市场部门绝对不能成为设计的‘领路人或者预言家。”

他回忆说,1960年代,捷豹曾引领了设计之潮流,但1990年代,市场部门开始听取希望捷豹回归“经典”设计的声音,结果让品牌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技术和设计创新,捷豹成为老化品牌(a heritage marque)的代言。为此,公司不得不在过去十年中一直试图弥补这个错误。

奔驰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SLS AMG的设计灵感取自1950年代的经典鸥翼车SL,但却被评价为最不“奔驰”的一款汽车。它的继任者,今年9月新发布的AMG GT则完全摆脱了这种“嫌疑”。

除此之外,批评之声还来自设计趋同现象。所谓“趋同”主要包括两个范畴:

第一,发生在单个品牌中的汽车外观“套娃”,豪华车中奥迪表现得最为明显。

对此,英格尔施塔特方面的解释是,从他们的调研和市场反应看,消费者对奥迪现在的设计非常认可,作为高端品牌,更需要保持品牌特性,因此只能作出渐进式改变。诚然,从商业角度出发,奥迪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人们似乎更希望这些实力雄厚的汽车公司能够在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endprint

第二,由于对空间、性能方面的追求和特别要求,豪华汽车在比例和局部设计中呈现相同的审美。

大众汽车集团设计总监德席尔瓦(Walter de Silva)将这一趋势归咎于空气动力学。他认为:“为让汽车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以提高燃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设计师倍感压力”,从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设计。某种程度上,溜背设计就是空气动力学产物之一,其降低风阻系数的效果非常明显。

于是,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担心,汽车业是否最终会发展到像航空业那样,由计算机创建一个几乎完美的空气动力学外形,而产品之间惟一的区别来自图案和颜色?

很难说这种担忧是否多余,但至少从现在汽车公司纷纷在造型上加大投入,努力塑造自己的设计DNA上看,只用图案区分品牌的现象在最近几十年内不会发生。

不过,诸豪华品牌从去年开始延续至今的一个态势是,设计趋势在向传统豪华和新式豪华分野,前者强调在设计上回归典雅的豪华车概念,非常重视天然高级材料的应用,奔驰、沃尔沃、凯迪拉克是这股潮流的典型代表(奔驰设计内容参见本期文章《塑造设计新豪华——奔驰的回归》);后者则更强调未来感和科技感,包括奥迪、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捷豹路虎。

当然,这种分野并非绝对,而是指出其设计取向有所侧重。比如,最能体现沃尔沃未来的Concept Estate概念车,虽然内饰上因选用瑞典皇家御用品牌Orrefors的水晶换挡手柄和Kasthall手工编制地毯给人强烈的传统式豪华之感,但其外观则用斯堪的纳维亚神话元素和当代瑞典设计风格共同塑造出充满张力和力量感的设计。

同时,在同一阵营中,各自品牌也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同样是营造未来感,雷克萨斯展现的是毫不掩饰的激进、前卫,而英菲尼迪则更中意相对圆润的浪漫主义。

分野中也有例外。作为“复兴者”,DS打出了打造独特法系豪华车的口号,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巴黎的时尚元素,没有固有品牌形象的窠臼,传统与现代观念的转换间游刃有余。

巴黎车展上,DS发布的概念车神韵通过不同材料组合,提供了三种内饰风格:Male(男性风格)、Parisienne Chic(法式时尚)和Fatale Punk(朋克风格)。DS全球设计总监梅特鲁(Thierry Metroz)对《汽车商业评论》解释说,这样一来,消费者仿佛置入了想象的“高级时装屋”。endprint

猜你喜欢

豪华车捷豹奥迪
奥迪A8LHorch
豪华车
捷豹路虎 一扫往年颓势
魏傅然接替毕少朴捷豹路虎IMSS迎来第三任总裁
谁是第三者?
捷豹XFL
布局未来应战宝马X7奥迪Q8即将发布
年轻劲旅 5分钟带你了解奥迪Q20
2015款捷豹F型V8S敞篷跑车
豪华车租赁在中国还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