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浅析

2015-04-13李东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围产期优质胎儿

李东颖

长春市妇产医院分娩室,吉林长春 13004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不到30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的生育年龄普遍推迟,这就使得糖尿病患者与孕妇之间产生交集,于是有合并糖尿病的孕妇[1]。除此之外,在怀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机体内对糖的代谢能力也会受到怀孕的影响,特别是到孕晚期,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但是,不仅妊娠会对孕妇的血糖水平产生影响,机体内的血糖水平对孕妇以及胎儿也会产生一定的没影响,其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围产期的母婴并发症。通过现有的研究结果以及以往的研究资料,研究人员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产期主要发生率比较高的并发症主要有巨大儿、早产、产后感染、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2]。该研究采用分组研究的方式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多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产期的护理中,试图探寻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76例,年龄在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14±5.31)岁,孕前即患有糖尿病的孕妇36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 40例,孕周为31~41周,平均孕周(38.88±1.47)周;观察组76例,年龄在24~44岁之间,平均年龄(31.37±5.26)岁,孕前已有糖尿病的孕妇3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38例,孕周为31~42周,平均孕周(38.41±1.57)周。

1.2 病例入选标准

该研究所入选的病例均为妊娠合并高血糖的患者,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学会2011年12月1日启用的新标准执行,即糖耐量实验时空腹血糖>5.1 mmol/L,服用后1 h血糖>10 mmol/L,服用后2 h血糖>8.5 mmol/L,三次血糖值中的任何一次血糖异常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巨大儿的诊断标准为胎儿体重超过4000 g为诊断依据。

1.3 研究方法

将该院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之间在该院分娩的152例合并糖尿病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进行整体护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每位患者由两名则责任护士负责,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对患者负责。包括患者入院时对医院环境的介绍、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胎儿发育情况以及医生的医嘱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级别的护理。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如下:每位患者除有两名责任护士负责之外,还有两位助理护士。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医生的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的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患者的围产期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在保证患者营养的情况下限制患者糖的摄入,同时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初次之外还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在对患者的护理的过程中根据助理护士以及患者的反馈的信息不断的调整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家属满意度、围产期母婴并发症。

1 .4观察指标

家属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人员的形象、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人员对呼叫的回应速度等内容,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

血糖水平:入院时及出院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

母婴并发症:围产期出现的与糖尿病有关的母婴异常。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自然情况以及血糖水平的差异经过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差方评价的方式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两组患者在试验中所得到的数据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65.79%)明显低于观察组(97.37%);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为(7.3±1.4),观察组的平均空腹血糖为(5.4±0.7);对照组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26%,观察组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9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就医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对患者的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患者家属也越来越重视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舒适度,特别是对孕妇的护理。当代家庭中占重要组成部分的4-2-1式的家庭模式提高了人们对怀孕生子的重视。随着家庭中孕妇的出现,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孕妇身上,由此导致人们对孕妇的过度关注是孕妇本身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进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孕期的工作、生活[3-4]。在这种观念下,孕期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是近几年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就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加。具统计,我国孕妇中血糖升高的孕妇在孕妇中所占的比例为5%左右,其中有1%是糖尿病患者妊娠,另外4%是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论是糖尿病患者妊娠还是妊娠合并糖尿病都会对母婴产生较大的影响[5]。

首先,需要更正的是,怀孕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健康人群的特殊生理时期,女性在怀孕的过程中机体的各组织与器官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机体的循环系统以及机体的代谢活动。怀孕时母体除了供给自身所需要的营养与氧之外,还要承载胎儿的循环以及代谢,在这一过程中,母体的循环系统会有较明显的改变,特别是在孕32周以后,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未孕时多30%,母体的循环负担较大,这也是妊高产生的原因之一[6]。于此同时,母体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胎儿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就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葡萄糖,因此,在怀孕初期孕妇经常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但是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体内的饿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改变,诸如雌激素、孕酮、胎盘生乳素等会抵抗胰岛素,孕妇对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水平也会随之减弱,为了使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水平得以维持孕妇就要适当的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但是,不是每个人的胰岛分泌水平都有较好的调适功能,胰岛素分泌功能受限的孕妇,在这一过程中则不能完成这一代偿,最终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有所升高[7]。

在整个孕期当中,妊娠与糖尿病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如果是糖尿病发生在妊娠之前,也就是说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妊娠之后,则要在整个孕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因为在孕早期,患者的血糖水平会有所降低,如果不调整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或是降糖药的使用剂量,则会使孕妇出现低血糖甚至是酮症酸中毒的现象,这一时期,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并且胎儿的发育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以及运动方案,以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在怀孕中、晚期,由于孕妇机体内的抗胰岛素物质的出现,机体对血糖的代谢能力有所减弱,会使原有的糖尿病病情加重[8]。如果机体原本没有糖尿病或是仅有阴性糖尿病,在孕中晚期,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时候,孕妇就会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长时间处于高渗状态下,血管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而怀孕后,由于患者还要承载胎儿的血液循环,孕妇的血容量会有所增加,这就是循环系统的压力增大,在糖尿病患者原有的血管条件基础上,患者的并发心血管病的几率较大。同时,也是由孕妇的血容量增加,孕妇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怀孕后也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9]。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如眼底病变、易诱发感染等,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孕妇的血糖水平过高不仅对母体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胎儿也有严重的影响,首先孕妇的血糖水平过高,直接导致胎儿通过脐带获得的葡萄糖较多,会导致胎儿体内的胰岛素对高糖情况的耐受,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是,在胎儿娩出之后,新生儿没有足够的葡萄糖来源,而机体内对葡萄糖的代谢们已经形成了定式,这就导致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同时,母体高血糖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甚至是死胎,虽然在新生儿中出现的几率较小,但其发生畸形的几率也是非糖尿病性妊娠出现畸形几率的3~5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除母体的体重较大之外,胎儿的体重也较大,临床上将体重超过4000 g的新生儿称之为超大儿,有数据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出现超大儿的几率是未合并糖尿病妊娠的3~4倍,超大儿则增加了分娩的难度,超大儿在分娩的时候会增加产程延长、产后出血、产道裂伤的几率,此外,超大儿虽然体重较大,但是通常超大儿的肺部发育并不完善,会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10]。

由于妊娠与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且胎儿发生早产的几率较大,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孕32周之后就要住院待产,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加强对孕妇生命体征的监护,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为孕妇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及运动计划,既要保证孕妇的营养供应,又要控制孕妇的血糖,为孕妇制定运动计划的目的也是一样,运动形式主要是散步为主,不要让孕妇单独外出,防止运动量过大,出现低血糖症状。在该研究中,对照组的患者的采用整体的模式进行护理,虽然整体护理模式是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将护理程序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同时使临床护理工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但是,在我国医疗资源较为紧张的背景下,整体护理模式还是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操作的从疾病的需要来处出发,在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人文医学所体现较少,人文理念在其中得不到体现,在整个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较少,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也在潜意识的强化,患者的“病人”的角色,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同时,整体护理中所应用的询证医学的理念较少,在整体护理中,多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预防性护理的应用较少。优质护理模式则将护理工作的核心转移到患者身上,在优质护理的理念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责任制护理,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水平。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与整体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更加注重人文理念,在护理的过程中除了对患者的低血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之外,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现代家庭中对怀孕生子的过渡关注导致孕期保健出现较多的误区,现代社会信息获得的多元化途径,虽然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缺乏对知识的专业性解说,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及其家属就是这种,在得知妊娠合并糖尿病之后,会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互联网上给出的是可能出现的妊娠结局,孕妇及家属对此仅有文字上的概念,而并不明确各种妊娠结局出现的几率的代表意义,孕妇及家属会因此产生恐慌的心理。因此,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加强对其进行教育,使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提高其自我监护的能力,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母婴分娩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1]段树婷.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下旬刊):4048.

[2]吴丹,莫海燕,洪普,等.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8):729-731.

[3]陆文君.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5):3987,3990.

[4]郭晓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157-159.

[5]李慧.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28.

[6]冉春燕.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2015(2下旬版):241-242.

[7]徐俊梅.优质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20):125.

[8]曾春鲁.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64-266.

[9]张喜艳,刘慧霞,袁慧丽,等.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110.

[10]史慧芳.优质护理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13):2019-2021.

猜你喜欢

围产期优质胎儿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