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自主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5-04-13张晨亮路瑜
张晨亮 路瑜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自主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张晨亮路瑜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社会的许多领域。计算机的普及,即有利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也对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还要重视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新型教育理念下,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也要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步伐,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展开,最终将课堂目标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实用型人才。
1 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兴趣,为有效性教学奠定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非常关键。只有广泛的开展兴趣活动, 才能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的接受教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进度。计算机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不同,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代又一代新鲜事物不断涌现,计算机的诞生和普及,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生产、工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作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课堂教学内容伸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列举实例提高学生的认同感。课堂举例是计算机教学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目前,很多学生都利用计算机来上网聊天或者玩游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计算机更多的应用价值,还要通过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学生努力钻研,为有效性教学奠定基础。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维,勤于动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为学生定制看得见、摸得着,符合自身发展学习目标,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2 处理好理论课、实践课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性教学提供保障
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应用计算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效的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过度重视理论课而忽略了实践课教学,也不能只重视上机实践环节而忽略理论知识。过渡偏于理论课和过渡偏于实践课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就很难理解一些操作原理,实践课上的少,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就会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讲清楚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重视高度重视上机实践操作训练。详细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滤清思绪,促进学生的理解。足够的上机操作实训,可以让学生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大大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课时的细节,针对班级的自身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有效地划分课时。最好是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个课时,在掌握班级实际情况、了解学生优势和劣势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章节,最大限度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3 精心设计教案,优化有效性教学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尤其是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必须重点培养。计算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同时,尽力使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掌握操作要点,也要把握好新知识的难点,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尽力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材的选用对于优化有效性教学也非常关键。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材,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因此,不能够拿普通高校教材直接使用,要编写适合于高职学生学习,富有特色的计算机教材。高职院校编写计算机教材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定的教材内容必须凸显时代性特征,同时,从实际应用的需用出发,突出计算机的实践性。注重培养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二是教材编写不仅要突出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还要用实际问题案例来加以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来总结概括所学内容,讲授知识点,体现教材可读性及可操作性。教材编写既要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注重基础的灌输,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应用技巧。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领域,网络技术应用人员、高级编程人员以及数据库实现人员比较短缺。高职院校在编写计算机教材过过程中,应该着重设置相关的课程,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4 结语
有效性教学的展开,不仅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确保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更多优秀技术型人才。
[1]杨荣光.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活动开展的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6).
[2]杨永刚.新视域下高职计算机有效性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句刊),2010,11.
[3]陈萍.提高教学有效性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1 1.
[4]陈丽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5]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N].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