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的现实困境和发展出路
2015-04-13鲁保林易淼
鲁保林 易淼
[内容摘要]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次困境的缓解依赖于下述举措:淘汰过剩产能、收缩公有部门、扩大投资等。尽管这些举措使得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得到提升,但出现了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2008年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不断恶化。从长远来看,建立一整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培育一个旺盛的内需市场,纠正业已失衡的经济关系,对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向实体部门,重塑新的竞争优势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困境;利润
从表面上看,发生在2013年年中的“钱荒”暴露的是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按照不少学者的理解,它源于金融体系的资金错配,由此得出的解决方案不外乎是放宽对金融业的管制,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等等。当然,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增强金融部门的灵活性,扩大金融业的竞争,以及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些方案始终不过是在金融体系自身内打转转,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所在。实际上,金融是依附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部门的问题源于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不能走出当前的盈利困境,单纯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或者演变为“钱生钱”的投机游戏,或者让金融部门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不管最终出现的是哪一种情形,都会导致一部分银行倒闭,直至大面积金融恐慌。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转换视角,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检视之,这次的“钱荒”不外乎是实体经济困境日益加剧的反映,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以及以渐进的方式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分工体系是这一时期最鲜明的标志。同时,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中国奇迹的出现,财富创造能力的释放与GDP总量的飙升让众多西方国家相形见拙,而且,历史上鲜有哪个大国的发展速度能与之相媲美。不过,在这同一进程中,市场化改革所积累的弊端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日益艰难。
(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体经济陷入困境的表现
从微观层面来看,利润率表示资本的增值程度。利润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为利润率水平的波动。1979-1998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以及利润总额增速的演变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观察图1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70年代末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在波动中趋于下降。1990年后,利润率逐步降至个位数,1995-1998年利润率始终在4%左右徘徊,最低时期的1998年,利润率尚不足最高时期的1/5。工业部门盈利能力的滑坡致使利润额的增幅日趋减缓,除1997年外,1994-1998年的利润额增长为负值。这一时段利润率的滑落与生产能力过剩的恶化是截然不可分的。而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在涉及的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995年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未达60%的超过了全部产品半数以上。生产能力过剩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加剧。根据对1998年部分耐用和大宗消费品全部产量与该产品当年重点企业生产能力的对比,发现其中不少产品,该比率甚至低于1995年的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必然会提高单位产品的资本成本和劳动成本,加剧通货紧缩。由于总有效需求不足,企业产成品库存总量也不断增加,1998年已达40000亿元,约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关于生产能力过剩的具体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多数商品的供需格局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格局转变;第二,为抑制高通胀和经济过热,政府从1993年开始采取了猛烈的紧缩性政策。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社会经济运行的常态表现为产品过剩,再加上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效需求越来越不足,因此生产能力的过剩到了90年代中期日趋严重。同时,投资预期收益的下降极大地抑制了资本积累和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其中,国有投资增长11.3%,集体投资增长5.8%,居民个人投资增长6.7%,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13.2%。与1996年相比,各类投资的增速均呈继续回落的趋势。1998年,由于政府采取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扩张性政策措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但这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推动的,当年城乡集体投资下降3.5%,城乡个人投资仅增长6.1%。1998年上半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近一半的非国有经济的投资为零增长。1998年我国经济运行遇到阻滞,经济增长率只有7.8%,出现了轻微的通货紧缩,扩大内需成为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缓解与治理
计划经济时代的产品短缺让不少人对饥肠辘辘至今记忆犹新。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中国第一次遇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时,面对庞大的生产能力,需求却“拖了后腿”。这一次产能过剩的缓解依赖于市场的扩张和企业活力的进一步增强。
一是国企、民企和外企三分天下的竞争性市场架构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压力。面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经济的发展困局,主流舆论将其归结为国有企业自身产权不明晰所引致的效率低下,因此,国有企业民营化等举措在很多地区被视为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的唯一选择。随着“抓大放小”、“减员增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大部分中小国有企业要么破产、改制,要么被收购。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道角逐中国市场,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机制固然残酷,但也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主动引进技术、改善管理的动力。首先,在国有企业户数不断减少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国有资产总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其次,民营企业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体,其中一些民营企业成长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最后,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外溢效应和竞争效应,不断提高和壮大了国有企业和民营的效率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