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2015-04-13杨秀萍
杨秀萍
【摘要】我国的现代化农村建设工作一直是我党以及政府工作的重心,我国政府退出了很多与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其中最见成效的就是“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早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值,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经济 管理 问题 策略
一、我国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经济的认识程度不够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有些人认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个土地的种植都归个人所有,农村经济管理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可以去为民服务;在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不再上缴土地税,这样农村的经营管理工作任务就变得更轻了;正是因为这些人对农村经营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其作用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农村的土地使用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到户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与纠纷,农村经营管理的相关人员对于农民的负担问题与财务方面的相关纠纷事件不断出现,他们也没有及时的加以解决,造成了农民的不满。
(二)编制人员随意性强,严重削弱了队伍的办事能力
我国的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工作人员的定员与编制没有一个相关的明确规定,编制的人员数量随意性很强,这样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整个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工作的办事效率。有的地区会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位、少人的情况出现,无法承担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人员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这样就引发了许多的农村经济财政方面出现了混乱与矛盾。农民的欠款无人去讨还,村委会的账目以及实际的财产收支情况不相符、模糊不清,土地包产到户出现了社会矛盾与纠纷无法解决,农村的经营管理不到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的阻碍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管理体制,工作很难落实
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的问题就是管理关系没有明确,没有落实到实处,在一些地方乡村地区,建立了相应的农村经营管理的服务中心。虽然这些新建立的服务中心,承担了统筹兼顾、协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在某些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相符”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职能的不相同以及原有的个地方站点的资产、债权债务的内部矛盾突出。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土地承包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体制的缺失以及工作岗位相关人员的缺位情况出现,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难以落实,管理体制缺乏,需尽快落实,保障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综合素质低下
首先,近几年来在农村地区安置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上级安排的转业分配到各地区的农村进行管理工作,大多数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与管理知识,这部分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由:退伍军人、转业人员、企业的相关人员,这样使得农村经营管理的工作很难开展。其次,农村经营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无法与时代的发展先适应,有些农村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虽然在上岗时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但是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强化自身的管理技能,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需要更新知识,加强能力的建设。第三,农村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十分落后、基础设施十分不完善、办公用具条件不够、服务手段落后,正常工作难以开展。
(五)农村经营发展经费收入不稳定
国家和地方对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不稳定,没有一个发展的稳定收入。根据科学的调查显示,在有些地区的农村经营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他们的待遇与乡镇工作人员的待遇差距很大,工资以及工作经费没有纳入到农村经营管理的全部预算中去。由于发展农村经营管理的经费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许多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很低,许多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得不到保障,他们多次进行上级反映情况,但是没有得到解决。
二、加强农村经营管理的措施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任务很重,政策性强。要建立健全农村的相关工作机构,热心的为群众办事,提高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好农村的集体经济。只有搞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更好的效益。
(一)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工作量很大,在我国目前的农村现状来看,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农民的纯收入正在不断地增加,社会稳定,农业发展日趋完善。其中农村集体经济在无形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集体经所带来的号召力与巨大的凝聚力。各地方基层组织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符合地区请款的农村集体经济作出合理的规划,落实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作。
(二)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的开支
农村集体经济承担着建设农村的工作,许多农村的建设投资都要农村集体经济承担一部分的开支,这需要上级领导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改变这种现状。对于农村集体经济支出不合理的地方加重了集体经济负担的地方进行清查与纠正,使得农村集体经济能够真正的做到为民服务。上级财政部门应该多对农村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满足农民的各种文化精神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加大对基层组织的建设力度
从农村的发展以及现实情况出发来看,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更离不开基层组织人才的大量涌出与无私奉献,这些都与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不可分割。因此,要根据农村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建设与培养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人,培养优秀骨干,加强村干部的廉政工作建设,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工作,建立一套农村基层组织特有的奖惩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建设工作,培养大量的人才到农村中去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要积极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我国农民真正的能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型社会主义村民,为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为我国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早市实现,使我国成为世界真正的大国与强国。
(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集体经济作为支撑
我国自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原有的集体生产,实现了“包产到户”。这使得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也变得更加有效率,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来看,农村的主要生产力都是通过两条路径发展的,一个是包产到户的经营方式,另一个就是新型的合作社发展,类似于农场形式。这两个模式缺一不可,相互补充。未来的农村的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农村的最适化程度,充分组织起来农民群众,从而推动全农村的生产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农村经营管理的改革是一项我党政府机关十分关注的文化,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改革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有利于小康农村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伟.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7,17:4+7.
[2]梁金修,吕和平.浅析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2006,12:122-123.
[3]王显峰.延寿县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肖爱丽.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长江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