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存在的风险与对策
2015-04-13霍祎
霍祎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发生金融案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震动与恐慌,其中有不少案件涉及到银企对账方面,银企对账是保障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实施科学合理的银企对账可以最大限度上杜绝银行风险隐患,降低金融案件的发生几率。由于近年金融案件的频发,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管理机构就银行银企对账的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针对银企对账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银企对账的工作质量。本文从银行银企对账存在的诸多风险着手,重点分析了规避一系列风险的解决对策,以促使商业银行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 银企对账 风险 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随之增多,各家商业银行也随之加强了对银行业务的管理,银行对账作为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方面,需要加强重视。各家银行通过不断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工作方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银行银企对账的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银企对账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威胁着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尤其是当前的中小商业银行,经常出现银行结算案件,这种情况不但给银行和用户带来不小的损失,还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的损害,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通过卓有成效的手段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银行银企对账制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银行对账概述
(一)概念
银企对账即指商业银行的会计或者运营管理部门把银行记录的客户账户资金变动情况与客户自己保存的账户资金变动情况相比较,以查找出两者之间不一致的账户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银行对账可以最大限度上保证客户账户资金的准确性,保障资金变动正常化,及时有效的防范风险[1]。银行银企对账主要存在这样几种形式:面对面对账、电子对账、电话对账以及网上银行对账等四种形式。
(二)功能
首先,银企对账可以不断推进银企双方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完善。科学合理的银企对账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遗漏问题以及非法挪用公款的现象,将非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银企对账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提高银行企业双方的资金安全,促使银企双方的自控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可以不断提高银行与企业两者的账目准确性。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账目主要是针对同一项目而进行的账目登记,因此,企业与银行如果能在账目数据以及账目记录结果方面保持一致,企业与银行的账目准确性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但现实情况却是,企业与银行由于所处的领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而账目记录方式也存在差异,同时资金到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因此,银行账目与企业账目必将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建立高效准确的银行银企对账,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账目问题,进而提高账目准确性。
最后,银行对账可以较好的把握客户需求,拓展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开展银行对账业务,可以向客户展示自身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作风,获得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除此之外,通过银行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很好确认客户的业务需求,了解其资金状况以及产品信息等,并依据客户实际向客户展示合适的金融产品与银行服务,最终实现银行与客户的“互利共赢”。利用银行对账,可以促使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要求,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业务,拓展业务新领域,促进银行的不断发展[2]。
二、银行对账存在的风险
(一)落后的对账方式
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管理模式比较落伍。银行所服务的企业当中不乏一些小型企业,这个类型的企业办公都比较灵活,其办公地点与企业注册地点有时并不一致。在银行所保存的柜台印签卡信息中,往往是企业的注册地址,这就使得信件不能及时递送到企业而被退回,严重影响银企对账业务的开展。除此之外,部分银行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部分对账人员同时兼任银行记账工作,这将极大程度上影响银行银企对账工作。
(二)对银企对账缺乏足够的认识
虽然现阶段的各家商业银行对银企对账足够重视,但对银企对账的过程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对银企对账进行负责,账单的发出率以及回收率依然很低。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对银企对账的财务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银企对账的内部控制工作,过分追求效益,导致银企对账的风险逐渐增大。除此之外,银企工作者对银企对账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仅仅认为银行对账只是一种会计手段,并未将其上升到检测资金安全的高度上。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认为银企对账只是银行的成本部门,利润效益并不高,因而并不重视对账工作[3]。
(三)银企对账缺乏监控机制
当前的银行对账没有一套系统的风险监测机制,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在与企业对账过程中,经常出现记账与对账兼职岗位现象,缺乏全面的风险监测机制,这样容易导致风险隐患。
三、防范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模式
银行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企业客户信息资料的维护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模式。第一,要做到与企业客户及时有效的沟通,定期检查与更新,确定银行对账工作各项事项,并及时更新客户资料。第二,利用电子技术不断创新银企对账模式,对于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导致的不良影响,银行应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及时发现对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银行损失,银行也要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第三,企业应该加强岗位职责,尽量避免兼任现象,这样做有利于及时发现银行对账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账户资金的安全性以及对账工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二)积极沟通,宣传银企对账的重要性
首先,银行管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各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宣传银企对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可以通过派发传单、上门宣传以及银行柜台宣传等方式对银企对账的作用进行宣讲。其次,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银行高层要努力把对账宣传工作落实到企业内部,增强对账业务认知度。
(三)提高银企对账效率
银行工作人员要严格对账户进行管理,以大幅度提高银企对账效率。首先,银行要依据不同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对客户进行甄别分类,以减少资源占用;其次,利用电子技术对银行对账资源进行整合,降低银行对账成本,提高对账效率。
四、结语
近年来,银行金融案件频发,部分是由于银企对账工作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种案件的发生就要积极做好银行对账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3,8(23):34-45.
[2]苗言.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J].河北金融,2013,6(13):78-83.
[3]严静伟.商业银行银企对账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4,5(26):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