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拯救一平米灵魂

2015-04-12张馨予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25期

我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原野上,一片茫茫。人的思想随着旷野的风不停变换,豪华的车轮废弃腐朽。也许这是我们生命缺失的某个原因,由此出发的理想、语言、行为和物质主义侵入人性软弱的乌合阵地。于是我坚守着我的一平米土地,我将播种名为“廉”的种子,等待它的发芽,成长,收获。

历来国人坚持以史为镜,两千年来封建制度犹如重锤,压迫着国人的灵魂不放。太多污吏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停压榨国人。于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也并非所有人都被物欲蒙住了眼和心。商朝的比干不是贯彻了爱民如子的精神吗?结果被挖去了心肝。于是没人再敢对商纣的暴政指摘荐言,商灭亡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点,廉洁说起来简单,可是风险很大,而且几乎是毫无利益可言,为此失去了半生荣华的机会,在别人眼中为免太过得不偿失。而做一个杨国忠,或者洪承畴、和珅又何尝不可,上司面前说几句好听的奉承话,之后便是大把大把的金银和高高在上的“大司马”或是“大学士”等着你去拥有,何乐而不为?

官场的腐败直接影响了下层阶级的观念与意识。纵观中国历史进程,下层阶级始终处于精神剥削、政治剥削和经济剥削的三座大山之下。执权者玩弄权术,在群众身上剥下一层皮,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只在背地里诅咒和痛骂。

国人的特色就是不肯相信灵魂可以被救赎,而轻易地屈从于现实的无奈,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没有信心与魄力去打破这个束缚了他们两千多年的枷锁,于是灵魂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贪污受贿者不断沉沦,群众头上的天越来越低,心中的一平米渐渐荒芜。

爱默生曾经谈到,上帝虽然给了人类思想家,但是思想家的意志是绝对屈从于上帝的。部分执权者无法做到廉洁公正是绝对的事实,这也是全人类必须思考的问题问。

如何拯救灵魂的一平米?

这是问题一。

我们的灵魂还有没有一平米?

这是问题二。

生命的集体空洞性让我产生了最直接的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树上的果子成熟了,红彤彤的,而我却不要,因为那不属于我。我只想走在自己的路上,拯救自己鲜活的灵魂。唯有如此,廉洁之风才有可能得到发扬。尽管我知道这要付出很大努力,我只是相信我能够。

人终究是被自己拯救的,如果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就真的没希望了。

(编辑:关晓星)

评点:赵同宇

我期待着真正的英雄来救赎灵魂,来拯救世界。新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80后,90后,00后,我们需要大气象的生命力,廉洁,是不可透支的繁华。

文章以“廉洁”为主题展开讨论,开头点出当今精神世界荒芜,廉洁之风不振的现状,从封建制度开始,设问答疑,构思新颖,语言凝练。文章最后提出以自身为范本的倡议,救赎灵魂的最后一平米。

语言精练,论述丝丝入扣,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