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摒弃浮华空泛 崇尚深刻透辟

2015-04-12何敏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7期

发展等级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总分为20分,取得发展等级分数是广大考生作文获得高分的关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就是要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关于“深刻”,《考试说明》有三点具体要求:

(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前因,要善于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所持观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现实意义)、有前瞻性(预见结果)并能引发别人思考,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只蜡烛。”

原文呈现(二类文)

点亮心烛,照亮暗夜

□一考生

一则公益广告中说道:“公益广告不能改变一些人的陋习,但它如黑夜中的路灯,盏盏灯亮起来了,黑夜就越少。”人亦如此,当我们愤青般地埋怨社会黑暗时,为何不静言思己是否做好了?为何不点亮心烛,用自己的行动照亮暗夜?(由公益广告引发思考,且与材料贴近,主题鲜明,中心突出。)

现在社会,地沟油、毒大米横行市场,李刚、李天一之流仗势欺人,刘志军等贪官污吏滥用职权,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当下社会的暗无天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中光明的一面,点亮心烛,照亮黑暗。正如易卜生所言:“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对于这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责任。” 所以,点亮自己的心烛改变社会黑暗。(能够联想到现实中的现象,并引用。但是只是堆砌现实事例,没有具体的分析说理,不够深刻。)

龙应台说:“我不是要你去做烈士,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做到捡一片红砖道上的垃圾,扶一个盲人过街,请邻座不要吸烟。”现实就是如此,扔垃圾时不乱丢,挤公交时让个座,帮助他人过马路,时刻充满对他人的爱和尊敬,这就是在点亮心烛。点亮心烛,能使我们照亮社会的黑暗,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引用名人话语很好,但只是简单往中心上套,是简单的“谁如此做了,谁就有了某种结果”这样的套话,没有体现深刻的思维。)

郑渊洁,这位童话大王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新加坡,可他要做的不是移民,而是把中国变成新加坡。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的文章中充满着正能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确实,中国人的步伐现在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他们也把痕迹留了下来:景点满地的垃圾,古建筑上刻的“到此一游”的文字,走过之后留下的粗俗的话语。这些都是在给中国抹黑。因此点亮个人心烛,让社会不再黑暗,傲立于世界之巅。(郑渊洁的事例很好,但是他如何做的,只是蜻蜓点水。而面对游客的现象,最好也要点出如何做。)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这个社会的看客,让每个人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开花,随时点亮心烛照亮黑夜。(结尾扣中心很好,但略显单薄。)

评点:这篇文章中心明确,写了龙应台、郑渊洁等事例,论据充分。能够联系现实,如地沟油、毒大米等问题,李刚、李天一等人的行为,中国人不良的旅游习惯,现实性很强。文章的引证也很多,可以看出平时的积累。但是,从整体来看,文章在层次上就是罗列了几个论据,组成了一篇文章,缺乏思想,文章不够深刻。因此,此文最后得分48分。

修改建议: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做到内容深刻,而做到内容的深刻,就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透彻的挖掘,可以在结构的组织上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升格佳作(一类文)

点亮心烛,照亮暗夜

一则公益广告中说道:“公益广告不能改变一些人的陋习,但它如黑夜中的路灯,盏盏灯亮起来了,黑夜就越少。”人亦如此,当我们愤青般地埋怨社会黑暗时,为何不静思是否自己做好了?为何不点亮心烛,用我们的行动照亮暗夜?

需要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不完美,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随着利益的推波助澜,很多人的灵魂跟不上身体的步伐,被远远抛弃。于是地沟油、毒大米横行市场,李刚、李天一之流仗势欺人,刘志军等贪官污吏滥用职权,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当下社会的暗无天日。但是我们不能总是抱怨,与其愤懑不平,不如平心静气,躬自省之,自己是否为改善这个社会的暗黑现状尽了义务?

或许有人质疑个人的力量,确实,个人力量之是一滴水缓解不了整片沙漠的干旱,但千万人全部做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千万根心烛总能照亮一整片天空的黑暗。温总理说,所有大事除以13亿都变成了小事。当我们团结一心,共同点亮心烛,汇集的力量足以扭转世风,让社会处处光明。

从自己做起,点亮心烛,并不是一句空话或大话,不需要豪情壮志,舍身取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足矣。龙应台这样解读:“我不是要你去做烈士,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做到捡一片红砖道上的垃圾,扶一个盲人过街,请邻座不要吸烟。”现实就是如此,扔垃圾时不乱丢,帮助他人过马路,提醒他人,这就是在点亮心烛。它的明亮会延伸至社会各个黑暗角落,而当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了,你会发现,自己不会再在社会中摔跤,因为社会已然大明。

点亮每个人的心烛, 同样也能点燃民族精神之烛。郑渊洁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新加坡,可他要做的不是移民,而是把中国变成新加坡。他承认祖国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会有所改观。于是,他从自身做起:尽量少开车,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餐具……可是生活中,中国游客在世界各景点乱丢的垃圾,金子塔上的汉字无一不在给中国抹黑。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意识到:“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 每个人点亮心烛,才会让中国不再黑暗,才会让中国傲立于世界之巅。

正如易卜生所言:“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对于这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这个社会的看客,让每个人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开花,随时点亮心烛照亮黑夜。

升格评点:这是一篇思想较为深刻的议论文。首先文章在结构上不再是仅仅罗列论据,而是加上了分论点,而且是从个人到民族,层层递进。在对论据进行说理时,从探究意义,解决问题上去挖掘。在文章的发展等级上又上了个台阶,得分56分。

(责任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