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
2015-04-12方梓宁
酒精消毒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过了一个度,它反会伤害你的皮肤;装点家居饰品不是越花越好,过了一个度,它反会使雅居变得俗不可耐;制定目标不是越高越好,过了一个度,它反会成了好高骛远的空想;接受帮助不是越多越好,过了一个度,它反会让你助长惰性,形成依赖。
让每一件事恰到好处,达到其最佳状态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但是结果往往因为我们忽略了度而事与愿违。适度宛若维持杠杆两头平衡的秤砣,它的位置如此重要,以致它稍微偏倚就会打破平衡引起动乱。所以我们更要在心中把持好一个度。
做事要有度,要适可而止。我想这个道理很多人都能常挂嘴边并以此教育别人,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常记心中并时刻践行?君不见那些刚刚教育别人要节制上网、适度运用手机的人又“低下头”毫无节制地刷屏;君不见那些明知溺爱是害的人又毫无节制地帮孩子包揽一切;君不见那些人刚说完要适度饮食,便又和一群朋友酒池肉林吃到爽;君不见那些人太多太多的无度,太多太多的毫无节制,致使结果已离那个理想的“恰到好处”渐行渐远。
适度是最高的褒奖,是通往“恰到好处”最有效的行径。它要求人要消除无理欲望,学会放弃,学会知止。然而在今天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中,让人们做到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让他们做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又谈何容易?
人的欲望无休止,人又很少懂得知止,拥有票子又去想房子,有了房子又去想车子,有了车子又去想女子,有了女子又去想儿子,有了儿子又去想位子,位子得到了又去攀权子,权子有了又去想票子,过度的欲望只会令人陷入一个无休止奔波的状态,烦恼、疲倦、压力纷至沓来,使人难以品尝生活的轻松与简单。记得有句小品台词: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没了,钱还没花完。我想,这话正好是对那些拥有过度欲求、不懂得知止的人最好的忠告。要知道人生苦短,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无度的欲求上,即使你最后身居高位、富可敌国又怎样,待到撒手人寰却终究享受不到尘世间最简单的幸福。
古今中外大凡智者其思想无不透着适度的原则。孔子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讲求恰到好处,他的《论语》就处处体现适度的精髓;亚里士多德告诫我们即使是锻炼也要适度;周瑜更是用切身例子告诉我们情感宣泄需要度。当然度的把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确切的标准,它是因时而变的。所以我们人在把持它的时候,恰到好处就好。
适度成就事情的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练就我们的适度心理。
(素材来源:《作文与考试》本期44页《知止》)
(推荐教师/谢植宣)
编辑/华放 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