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62例分析
2015-04-12徐茂星
徐茂星
感染性疾病是各医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抗感染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在对感染和控制的治疗上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之而来也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在各类ADR中在居第一位[1-2]。其造成的后果是除了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直接导致患者病程延长,严重地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有的还引起患者某些误会,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本文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采集的162例抗感染ADR报告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全院各科室上报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除外资料填写不完整及重复的,符合要求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共162份,资料可靠、准确、完整。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采用Excel建立相关报告表表格,依据WHO公布的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分为Ⅰ~Ⅳ级[1],国家ADR监测中心确定的因果关系判断进行评价,分别报告所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种类、发生例数、临床表现、发生时间、原发疾病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发生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本组的162例抗感染ADR报告,其中男77例,女85例,男∶女=1∶1.22;年龄4个月~91岁,平均(46.2±10.3)岁。各年龄组构成和性别分布见表1。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27例(16.67%),无家族或个人过敏史126例(77.78%),不详9例(5.56%)。
表1 ADR分布与性别、年龄关系
2.2 ADR发生与抗感染药物品种的关系 本组抗感染ADR内涵盖了六大类抗感染药物,涉及品种37个。其中头孢类106例(65.43%),喹诺酮类22例(13.58%)分别居前两位,见表2。
2.3 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出现时间的关系 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关系密切,不同的给药途径所占的比例不同。162例ADR其中静脉输液发生ADR 124例(76.54%),口服28例(17.28%),肌肉注射8例(4.94%),外用和静脉注射各1例(1.23%)。ADR出现时间最短3 min,最长至14 d,30 min发生39例(24.07%),2 h内发生92例(56.79%),见表3。
表2 ADR的发生与抗感染药物品种、构成的关系
表3 ADR出现时间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例
2.4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参照《WHO不良反应术语集》对ADR涉及的系统及器官进行统计分析,与文献[4]报道基本一致。涉及器官系统和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附件多见,包括皮炎、皮疹、荨麻疹、瘙痒、面部水肿、过敏样反应,63例(38.89%);局部反应40例(24.69%);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失常等,28例(15.29%),以喹诺酮类居多,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口服和静脉输液均可以发生,详见表4。
表4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2.5 关联性评价及因果分析 依据《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督管理办法》,将ADR严重程度统计分为一般、新的和严重3个等级,其中一般156例,新的5例,严重1例。依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评价结果,按治愈、好转结果统计,其中治愈145例(89.51%),好转17例(10.49%),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因果关联性评价:肯定7例(4.32%),很有可能115例(70.99%),可能的为40例(24.69%)。
2.6 ADR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本组162例,其中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2例(1.23%),未用药物处理;其他ADR 160例(98.77%),其中9例未用抗过敏药物,停药后症状好转自行消失,151例使用相应抗过敏药物治疗痊愈,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其ADR的发生率也与日俱增[5]。ADR可发生于任何人群,但以老人和儿童居多,与文献[6-7]报道基本一致。本组研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比例较高,占20.98%(34/162),其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肝肾及个器官功能减退,血浆血红蛋白浓度低,结合药物能力降低,致使血浆中药物半衰期长,药物代谢慢,血浆中有游离的药物增加,并且多伴有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使得ADR的比例较高。10岁以下的患儿较多,占40例(24.69%),儿童的器官、系统功能未发育成熟,肝药酶发育不全,各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而且对药物敏感性高。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应考虑对老人和儿童的影响。在性别方面,与ADR关系不显著(男∶女=1∶1.22)。
3.2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静脉输液ADR发生率高[8-9]。原因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肝脏的首关效应,故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叫其他途径给药迅速而强烈,且注射剂的pH值、渗透压、内毒素、微粒、杂质、滴注速度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9]。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输液的ADR发生率高,占76.54%(124/162),低于胡爱钰[6]报道的92.2%和钟燕等[10]报道的90%的比例。而且静脉输液发生ADR的临床表现多严重,口服和局部用药的ADR少,引起严重的ADR也少。因此,临床医生要尽量减少静脉给药,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3.3 ADR与药物品种的关系 本组162例中,头孢类106例占首位(65.43%),喹诺酮类22例居前两位(13.58%)。系因头孢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酸、碱作用稳定,药物毒性低,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比青霉素小,且价格适中,加之近年来研发的口服剂型的增加,倍受临床医生青睐,临床使用普遍,ADR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高效、品种繁多、新药层出不穷、临床应用较广有关[11]。在其引发ADR中,不乏近年来新上市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等,说明在临床中,应加强对新品种的安全性进行密切关注。有学者报道18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中,喹诺酮类有80例,高达43.72%,远高于本组的比例[12]。所以,临床使用药物,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按规定合理使用,不超剂量和超期限用药,认真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
3.4 ADR与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的关系 表4显示,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器官损害以皮肤及附件多见,与文献[7,11,13]报道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皮炎、皮疹、荨麻疹、瘙痒、面部水肿、过敏样反应等。因其属药物变态反应,易于观察和发现,故上报较多[14]。本组研究显示,162例ADR涉及的皮肤与附件的过敏反应,占38.39%,与李越云等[15]报告的43.27%接近。但是,其反应大都轻微,经过停药或对症处理后,都缓解或逐渐消失,不影响后续的治疗。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失常等,反应也都较轻,12例在及时发现诊断后,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均恢复正常,未留有后遗症。本组报告发生严重ADR 2例,1例由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引起的Steven-Johnson综合征,多形糜烂性红斑Ⅰ型,发现后立即停药,给予激素冲击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支持治疗,预防并发感染,并加强皮肤、黏膜、口腔及眼部的护理,经过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预后良好。对于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口服阿莫西林基本是安全的,临床上阿莫西林大多为门诊用药,医生对此比较容易麻痹。此患者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发生ADR后因及时发现和抢救治疗而愈。因此门诊患者需要服用阿莫西林首剂时,最好应在口服观察30 min后再离院,并嘱患者若有不适应立即就诊。1例是5%葡萄糖250 mL+头孢曲松钠3.0 g,ivd,2 min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经立即停药,按照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进行治疗,痊愈出院。
[1]张朝阳,欧阳权,罗润嫦,等.我院2009-2011年36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首都医药,2012,19(14):60-62.
[2]张冉,张晓玲.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9):849-851.
[3]钟世敬,陈伟民,张全英.20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9,6(1):59-61.
[4]易爱玲,胡芙蓉,叶芳,等.3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5):682-685.
[5]马全明,王亚峰.我院2006年~2008年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0):76-78.
[6]胡爱钰.我院2009-2012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4):86-88.
[7]张海霞,葛爱红,吴宝萍.65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9):2296-2298.
[8]方辉,张振财.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2012年9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事,2013,27(12):1316-1320.
[9]黄强增,张慧玲.2012年我院52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7):216-217.
[10]钟燕,于杰.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119-121.
[11]刘晓琰,崔敏,邓维,等.抗感染药物171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1):67-69.
[12]陈荣玲.18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180-183.
[13]李敏.390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2):169-172.
[14]徐茂星,张传军,郭以杭.药物不良反应176例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125-126.
[15]李越云,胡秀萍.我院2013年1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