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
2015-04-12吴铁鹰李改兰黄玉胜冯燕国陈琳陈静韩小龙
吴铁鹰 李改兰 黄玉胜 冯燕国 陈琳 陈静 韩小龙
老年肺癌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严重心肺功能差、严重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及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传统放疗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仅为29%和15%,并且副作用大[2]。回顾本科于2004年10月-2011年3月用国产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较以往文献报道的传统放疗疗效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以往文献报道的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并且副作用小,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为不愿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初治患者。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9岁。KPS>60分。病理确诊15例,影像学确诊43例(PET-CT、CT诊断,经1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1月后病灶增大),病理类型:鳞癌10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所有病例均经CT增强扫描检查排除肺门、纵隔及远处转移。按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3]:T1N0M018例;T2N0M026例;T3N0M014例。周围型42例,中央型16例。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正常,无放化疗禁忌证且3个月内未行放化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长期随防,随访时间12~46个月,中位值24个月。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设备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体部伽玛刀(Body Gamma Kife),OUR-QGD型,它由放射源体、准直子体及治疗床组成。患者平卧于有内置负压袋的三维坐标立体定向定位床中,用负压袋固定患者。在CT引导下扫描定位,患者在平静呼吸下,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图像输入TPS系统,通过检查的定位点使获得的图像成归一化,重建成三维的图像。然后据此图像勾画出靶区及分布靶点,行计划和验证。根据CT定位结果确定治疗面积大小和周围器官的关系。首先在肺窗上勾画大体的靶体积(GTV),在GTV的周边外扩5 cm勾画出临床靶体积(CTV),CT值的层厚5 mm,层间距离5 mm。为防止因呼吸而导致病灶运动幅度造成的系统误差将CTV的边缘外放5 mm确定为计划靶体积(PTV)。将获得的CT图像资料通过数据传输到体部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计划采用多靶点照射。由医师与物理师共同对治疗计划进行评价和优化。处方剂量选用50%剂量线覆盖临床靶体积的靶区范围。每周5次,照射8~10次,共2周,总剂量40~50 Gy。中位剂量48.4 Gy。双肺V20(受照剂量大于20 Gy的肺容积)≤30%,V30(受照剂量大于30 Gy的肺容积)≤20%;危及器官的限量为:脊髓最大剂≤40 Gy,食管最大剂量≤50 Gy,气管和主支气管剂量≤50 Gy。伽玛刀治疗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原发灶,由于全身伽玛刀采用填充式治疗方法,不对纵隔区域行预防性照射。治疗中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激素等治疗。
1.2.2 随访 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计划,随访率100%。治疗结束后1年以内3月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包括腹部B超和胸CT,必要时行骨ECT、脑MRT、脑CT等检查。1年后半年复查1次以上项目。随访时间截止到2014年3月。
1.3 评价指标 近期疗效的评价在治疗3个月后行CT进行评价。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制定实体瘤近期疗效分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完全缓解(CR)即肿块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即肿块缩小≥50%,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或稳定(NC)即肿块缩小<50%,或增大未超过25%。进展(PD)即肿块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4]。放射治疗反应按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90 d内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早放射反应,90 d后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晚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参照RTOC标准评价。生存质量指标根据EORTC QLQ-LC43量表[5]。根据患者对变量驱体功能、情绪功能、疲倦、失眠、咳嗽、呼吁困难、食欲减退的主诉,在入院后及治疗结束后1、3、6、12个月至疾病进展或死亡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相关变量条目分为4个等级(1~4分),比较放疗前后评分,评价为改善、无变化和加重。生存率从治疗开始之日起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部位及死亡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58例患者1年完全缓解率56.9%(33/58),部分缓解率20.7%(12/58);稳定率1.7%(1/58),总有效率79.3%(46/58)。
2.2 生存率 1年生存率86.2%(50/58);2年生存率75.9%(44/58);3年生存率67.2%(39/58)。
2.3 放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1所示,患者情绪功能明显改善,放疗前焦虑患者43例,放疗后26例焦虑情绪改善,3例加重,无新发焦虑患者;放疗前呼吸困难28例,放疗后23例改善,5例加重,无新发呼吸困难;放疗前咳嗽26例,放疗后22例咳嗽症状较放疗前改善,4例加重,新发咳嗽患者4例。放疗后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患者少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异常9例,6例患者放疗后躯体功能改善,3例加重。食欲减低11例,5例患者放疗后食欲减退改善,2例患者加重。
表1 放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比较 例
2.4 急性放射性副反应 经对症治疗没有中断治疗者,放射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肺纤维化,不影响呼吸功能。肺的早期放射性反应均无需特殊处理。放射性食管炎:中央型肺癌Ⅰ级为8例,周围型肺癌为0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血液系统的放射反应均较轻,9例出现Ⅰ级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见表2。
表2 急性放射性反应
2.5 肿瘤的局部复发情况、部位及死亡原因 治疗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共23例,死亡19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12例,非肿瘤死亡者7例。其中1年内复发、转移者12例;1年后至2年内复发者5例;2年后至3年内复发者6例。复发部位:肺门复发者16例、膈肌4例、纵隔淋巴结3例。第1年死亡8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4例。第2年死亡6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2例。第3年死亡5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1例。
3 讨论
Ⅰ、Ⅱ期NSCLC患者能行手术切除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0%~70%[6]。但是对于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成为最主要治疗手段。部分国内外研究显示,早期放疗好于晚期放疗[7]。同步放化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但同步放化疗使患者的相关治疗副作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它的特点如下:三维系统、高剂量特点,病灶靶区周边剂量呈阶梯变化,在提高临床病灶剂量的同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短时间内以大剂量小分割方式给予大强度的治疗剂量[9]。SBRT(Stereotactoc Body Radiotherapy),定义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定义是通过用三级准直器系统及多弧非共面旋转聚焦技术产生的高度剂量分布区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降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0]。体部伽玛刀正是基于以上特点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它剂量强度特点是由病灶中心向边缘逐步衰减,病灶外剂量递减十分迅速,因此使它具有以上所述“刀”的特征,这个特征可能有利于保护病灶外正常组织[11]。同时体部伽玛刀可以通过高分次剂量模式治疗,可将常规放疗40 d缩短至2周左右,使治疗在短期内完成[9]。基于以上原理,本研究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高剂量、短疗程的照射分割方式,以期缩短时间、减少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56.9%,部分缓解率20.7%,稳定率1.7%,总有效率79.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2%、75.9%、67.2%;急性放疗毒副反应轻。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和以往关于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报道相一致[12-14]。但明显高于以往常规放疗疗效的报道[15]。目前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提高的同时,生存质量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但尚无文献报道常规放疗与手术相比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但本研究表明放疗后咳嗽、呼吸困难、焦虑患者均少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与以往报道一致[16]。咳嗽、呼吸困难较前有明显改善与伽玛刀治疗后病灶缩小,症状较前改善有关。焦虑有明显改善可能与病灶控制后,给予患者新的希望,且放疗的毒性低有关。与手术比较,放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下降[17]。这是与常规放疗相比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所在。
总之,SBRT治疗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常规放疗比较在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也已获得肯定。但具体的剂量及分割模式尚缺乏统一标准;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取得了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同疗效,但与手术治疗疗效的比较还需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随着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BRT有望替代手术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18]。
[1]李祥.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2.
[2] Wisnivesky J P,Bonomi M,Henschke C,et al.Radi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ed stage Ⅰ-Ⅱ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5,128(3):1461-1467.
[3]徐丽叶,蒋葵,郑培实.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5-16.
[4]袁慧欣,张永亮,刘占伟,等.伽玛刀联合吉西他滨与联合复方苦参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字创新,2012,9(28):1-3.
[5]游捷,施忠民,张娴静.两种国际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表EORTC QLQ-LC43与FACT-LRQY的比较[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5):92-101.
[6] Nanke T,Goya T,Tsuchiya R,et al.Prognosis and survival in resected lung carcinoma based 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J].J Thorae Cardiovase Surg,1988,96(3):440-447.
[7]胡晓璐,李高峰,王巍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EP方案同步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18.
[8]张向东,郭佳铭,雷震,等.易瑞沙同步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6.
[9]吴铁鹰,刘永兰,张峻青,等.体部伽玛刀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5(2):7.
[10]任正婷,王宗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33.
[11]刘泰福.现代放射治疗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55-602.
[12]董桂云,熊莺,高宏伟.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肺癌分割剂量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2):205-206.
[13] Robinson C G,Dewees T A,Elnaqa I M,et al.Patterns of failure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or lobar re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Oncol,2013,8(2):192-201.
[14] Crabtree T D,Denlingr C E,Meyers B F,et al.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versus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0,140(2):377-386.
[15]尹波,杨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非手术治疗观察[J].临床与实践,2006,10(1):39.
[16]任正婷,崔迪,戴卓捷,等.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6):621-625.
[17] Schulte T,Schniewind B,Dohrmann P,et al.The extent of lung parenchyma resection significantly impacts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9,135(2):322-329.
[18] Nguyen N P,Garlang L,Welsh J,et al.Can stereotactic 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Cancer Treat Rev,2008,34(8):71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