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慕课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2015-04-11王健
王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高校《声乐》慕课开设的可行性分析
王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慕课是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在教学手段革新上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当前教育界推崇的新型教学模式。声乐课程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一直以来保持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方式。慕课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传统声乐教学模式是否会受到冲击,高校《声乐》慕课开设是否存在可行性,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慕课;声乐教学;可行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围绕互联网、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而诞生的各类传播和交换平台如雨后春笋。在教育教学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大容量的信息资源直接影响传统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载体的主导地位。慕课的引入给《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否需要改革提出了疑问。《声乐》课程是音乐学专业传统课程之一,也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从歌唱艺术产生起,声乐教学一直沿用了“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并且在一定的时空内来进行教学活动。慕课诞生后,声乐教学能否改变2000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音乐学专业学生和其他更多爱好歌唱的人们学习的机会,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慕课的产生极其优越性
(一)慕课的产生
慕课,是其英文全称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词。原意指的是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式课程。2008年诞生于加拿大,2012年以后被引入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名校利用慕课平台,向全球开放了100余门在线课程。并与世界上知名大学一起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一个在线学习课程网络。MOOCs的发展让大学充满激情却又面临挑战,是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网络教育的关注点聚焦于开放课程的内容层面,在此之后,MOOCs在探索开放互联网背景下全新的大学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撬动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课堂的组织管理模式。①
(二)慕课的优越性
慕课在短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如此受大众的青睐,主要的原因在于慕课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1、资源丰富。慕课可以包含与课程相关许多网络音、视频资料,还可以配上动画的效果,比起传统课堂教师单纯的讲述更生动,更具有可看性和可听性。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互动性强。慕课虽然是网络学习的模式,但是教师和学生仍然可以在同一时空内互相交流。并且同时在线学习的参与者之间也能在同一时空内进行切磋,便于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
3、具有浓缩性。慕课一般上课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需要主讲人精心设计课程,合理安排上课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评价机制完善。慕课学习平台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针对课程学习后相互之间满意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给予评定,学生同样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双方客观的评价增进了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
慕课时代的到来给传统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虽然新事物的产生仍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新事物不可抵挡的优势也是不容小觑的。慕课时代的到来为传统课程的改革和重构指引了方向。
二、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声乐》课程是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专业院校、综合型高校或者师范学院都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俗称“师傅带徒弟”。尤其是在专业院校,声乐教学更注重“师门”或者“流派”。因而,课堂上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是《声乐》学科的教学规律。从西方声乐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早在17世纪,古意大利美声学派主要是依靠示范与模仿等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学。②由于在《声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名家和名师自然成为众多声乐学习者争相拜师的对象。在中国,北方以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为声乐教学阵地,南方以上海音乐学院为教学阵地,这两个阵地涌现了一大批声乐教学的名师。如郭淑珍、金铁霖、周小燕等。这些名家或名师的弟子绝大部分活跃在当今国际和国内的舞台上,在演唱方面都获得很大成就。这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能获得名师的指点是非常荣幸的事情,然而《声乐》课程固有的教学模式限定了教师带学生的数量,虽然,高校扩招以后,许多教师采用了声乐集体课的形式来教学,但是,声乐学科领域的名家或名师仍然依照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因而,寻找名师的指点也是竞争有加,课费同样也水涨船高。许多名师还不允许学生旁听,这对许多寒门学子和业余歌唱爱好者无疑抬高了学习的门槛,使得他们虽有学习的热情,但现状使得他们望师却步、望费却步。
三、高校音乐学专业教学开设《声乐》慕课的可行性分析
从慕课的定义和特征中我们可以了解,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式的、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才算是慕课。然而,《声乐》课程原本是小众类课程,虽然在音乐学专业内或者业余爱好者来说学习的人较多,但是相比其它人文社科类课程而言,需求面不是很广。同时,《声乐》课程自身的学科规律决定了它的教学模式必然是面授,也就是说教师要当面能够听到学生的演唱并对其演唱进行多方面的指导。从这一点来,慕课的形式运用到《声乐》课程上来似乎行不通。但是,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声乐名家教学视频VCD和优酷、土豆等视频传播网站上可供免费观看的声乐名家的视频资料比比皆是,不论专业的或者业余的学习者都可以拿来作为学习的资料。很明显,这类教学视频是单向的,也就是教师将在琴房中的教学过程录制后出版或者上传网络,缺少与学习者间的互动。当然,这只能算作网络课程或者电视教程,不能称作为慕课。
“慕课”一词的英文缩写“MOOCs”中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师生/生生的讨论、作业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等都是通过互联网在线实现的。③那么,《声乐》作为一门需要教师对学生发出的声音进行调教的课程,基于互联网技术授课能否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在演唱中的疑问,答案未必会令所有声乐学习者满意。因为,一则,如同当前网络上传播的名家教学视频一样,有兴趣的学习者都可以去在线观看,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学习的效果未必能得到视频中的主角——教师的认可,原因在于学习者的演唱教师不能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然而,也有人会说,现代计算机的实时视频交流技术可以解决不能面对面的问题,但是,师生间相互视频沟通存在时间、空间以及意愿的限制,要达成在线交流和指导并不是易事。二则,如上述我们所言的现状,现在有需要登门拜访名家名师的声乐学习者不计其数,对注重人情的中国人来说,还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在线沟通并不是首选的交流手段。而对于许多业余声乐爱好者来讲,在线学习能够获得满足,但大多数专业声乐学习者仍然希望得到名家名师的当面指点。
“慕课”的产生,对于传统声乐教学来讲,将琴房里的教学搬到了网络上,关门教学逐渐成为了开放教学。对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的课余学习起到指导作用。但是,基于《声乐》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对教师来说,声乐“慕课”只能讲解普遍的疑问,对于个性化的问题不能及时沟通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对于专业学生来讲,教师当面的指点具有针对性,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课后学生心里也踏实。对于业余声乐爱好者来说,声乐“慕课”可以满足业余学习的需要。
对于“慕课”的开设,有持赞同意见的,也有持不乐观态度的。肯定“慕课”开设对现有学校传统课堂改革的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人认为幕课是 “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互联网时代教育最大的变革”;④持不乐观态度的人认为“慕课”的开设不能涉及现有学科的所有课程,实践类、实验类课程不能采用“慕课”的形式。因为这些课程需要体现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也就是需要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声乐》课程来说,“因材施教”很重要,显然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打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借鉴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思路对于演唱也是有百利而无害的。就拿目前优酷网上传播的“戴你唱歌”系列课程来说,戴玉强就是开设《声乐》慕课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戴玉强邀请各个声部的歌唱者进他的课堂进行演唱并现场作指导,上课的视频及时上传网络并免费给公众观看,这一模式可以肯定是慕课的形式,同样也可以肯定,目前只有戴玉强作了这一尝试。积极的一面当然值得点赞,这里我们也不做赘述。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对慕课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虽然,戴玉强在慕课中对当前每一个声部多个声乐体裁举例进行了演唱讲解,这也只是对课堂上学生的“因材施教”。我们知道,每一个声乐学习者在歌唱上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有互相雷同的,也有非常个性化的。尤其是地方民歌的演唱教学,不同的方言、不同的韵味、不同的声音特点,这一系列的调节更需要教师的当面指点,因材施教。
结语:从技术的角度看,MOOC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新课程模式和学习方式,也给高校的知识资源展示、传播带来了新启示,提供了有效的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⑤
但是,对于实践类、实验类课程来说,开设慕课却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不能被打破。慕课固然有它先进性的一面,但是《声乐》课程的教学也不能打破其内在的规律,盲目照搬是不科学的,但事物也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基于慕课的平台来改革传统《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声乐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努力探索的方向。
[1]刘 浩.关于我国大学“幕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2):247
[2]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5:37
[3]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4]刘进平、庄南生.试析幕课(MOOC)的实用前景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83
[5]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方小楠.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6
编辑:林军
G43
:A
:2095-7327(2015)-06-0184-03
王健(1975-),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AHSKQ2014D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