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1张栋
张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张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审计作为一门集理论性、专业性、实务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大学会计专业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审计课程具有特殊性,其教学方法也与普通课程亦有所区别。本文主要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分析;案例教学;实务
审计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其“难教难学”几乎成为高校师生的共识,同时也是当前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审计课程特点入手,分析审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审计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抽象,专业性强
审计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涉及较多的概念、专业术语,再加上目前使用的教材有关内容是从西方教材翻译过来的,可能会因翻译习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例如“重要性”这一审计术语,它是基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所做的职业判断,对于超出多少金额或者具有何种性质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影响是重大的,就认定为具有重要性。所以对于重要性的理解和应用,离不开充分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职业经验。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入门阶段,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如果没有具体的实例加以解释的话,理解起来就会稍显吃力。
(二)课程综合性高,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
由于审计课程领域涉及到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统计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学科综合性。例如审计抽样工作涉及到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及其计算等内容;存货盘点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存货,其盘点方法和要求也是千差万别,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盒方法等。因此要充分理解审计工作内容,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的专业知识积累,具备专业教学素质,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及时做好相关课程的预习和学习,为理解和掌握审计原理和理论打好基础。
(三)实务性要求高,紧密联系实际
审计的教学与实务操作密不可分,尤其是审计工作涉及到编制和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等具体实务操作。要胜任审计工作岗位,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即在了解实务流程基础上,能够自己动手去熟练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在审计教学中应用意义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使用。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即通过事先的周密准备和策划,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有关案例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讨论分析,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所收获,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审计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审计是一门典型的实务性较强的课程,许多观点和结论都是从审计实务经验中累积形成。因此要理解和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必然不能脱离对实务的了解和学习。而组织学生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又不是现实的选择,案例教学法恰好能一定程度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使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案例过程中接触有关术语,熟悉审计业务流程,进而逐步培养和锻炼审计思维,为以后从事审计工作适应环境提前做好功课。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现的准备和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搜索和查阅有关案例的资料,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审计知识的感性认识。然后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有利于深化他们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对审计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达到让学生领会教材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终也能培养他们对审计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审计课程的抽象、枯燥,几乎已经成为高校师生的共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状况也为如何教好审计、学好审计提供了契机。而案例教学正好能够打破历来较为沉闷的教学常规,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境况,为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提供平台。这种学生反客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逐步培养对审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中的应用情况
(一)开展案例教学的条件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能做好审计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由于审计案例涉及的内容比较综合,包括会计、财税、统计、数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更多的是与会计常识建立联系,而对于学生是否了解会计以外其他专业知识没有做太多考虑,忽视了学生会计以外知识的欠缺,也就造成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往往对分析内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当中对于审计实训课程的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没有将其设置在课程之列,有的即使设置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或者尝试之后又因各方面因素(例如试运行效果不理想)停止。这样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另一方面审计课程教与学的形式过于单调,长远看来不利于审计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二)选取的审计案例缺乏适当性。目前教材中的案例有一部分取自国外,主要是联系当时的经济背景和案件始末,与我国经济环境相比具有明显国别差异,案例虽然经典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国内的案例介绍往往倾向于对账务处理的纠正和调整,认为学生只要会做正确的会计处理就算是学习达标了,教学思路太局限,没能很好地将审计理论的综合应用贯穿其中,缺乏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对案例教学的应用流于形式,实际效果欠佳。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常规的 “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对于案例教学的应用缺乏主动性和适应性。由此导致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和配合,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目的主要为了应付考试,这种一味追逐高分的片面学习不利于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也就无法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最终造成案例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课堂上又开始充当主要角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久而久之学生永远无法发现审计的魅力和学习审计的乐趣。
(四)教师自身实践经验有限或缺乏。目前高校的审计教师对于该门课程的讲授也是基于已有的教材和相关辅助资料,很大一部分存在实务经验相对缺乏、以实际案例来讲授的能力有限,在正确传达有关知识和原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同时这种实务经验的欠缺对教师现身说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法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四、对策建议
审计是一门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何缩小审计教学与审计实务的差距,是摆在高校审计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结合对审计教学问题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一)注重对与审计相关课程知识的讲授,并配置和充分利用实训资源。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已逐渐由传统鉴证业务扩展到管理咨询业务。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技能提出了挑战。同时审计理论和实务并重的特点要求对相关知识有一定储备,包括会计、财管、统计、计算机、财政、法律等专业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适当组织对这些相关知识的介绍,尤其是与审计内容紧密相关的部分更要具体展开分析,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领悟审计专业知识,也有助于他们实现对跨学科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审计实训资源,包括审计实训实验室,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审计软件的学习与应用,通过仿真模拟审计环境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审计的魅力,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逐步增强对审计学习的兴趣。为更好的开展审计实训课程,建议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相应增加实训课时量,为学生上机操作提供更多时间和可能,以此实现审计实训课程的逐步推广。
(二)挑选和整理典型审计案例,并对其教学实施有效控制。目前大多数教材中使用的典型案例基本上引自国外,例如南海公司破产案件、麦克森罗宾斯案件、安然公司案件、世界通讯案件等,它们均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中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案例,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这些案件进行重点学习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于国内的审计失败典型案例,如银广夏、郑百文等案件,涉及的欺诈手段与舞弊做法应该与国内经济现实更为贴近,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国内案例的分析总结。具体在课堂前准备阶段,教师要事先选好要分析讨论的案例,将案例中所覆盖的知识点概括提炼,并在教案中组织条理,为接下来的课堂讲授做好准备,同时学生也应提前了解案例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在案例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当将课堂主动权教给学生,前提是教师必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案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突出其中的关键点、焦点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讨论的兴趣,要求对焦点问题发表看法,鼓励他们持不同观点,拓宽他们的思路;讨论完毕,教师要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将所得出的结论与课堂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形式改善案例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大大了教学准备时间,同时提供了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极大便利。具体可通过提供一些典型案例的视频影像资料,让学生观看以后就其中一点来展开讨论。这种将原来的单调板书粉笔字代之以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多媒体技术的做法,一方面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现实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审计思维,显著提高审计教学质量与效率。另外也可以作业形式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来挑选整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中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资料检索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四)优化审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吸纳审计实务人才。首先,加强学校与实务界的联系,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培训。这样既能节省学校筹建审计实习基地的经费,还能使教师直接体验审计实务操作,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领悟审计精髓,逐步培养审计教学思维,也便于教师有效传达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提高他们的审计教学胜任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审计教学。其次,邀请社会上的审计实务专业人士走进大学课堂,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学生展示审计的现实状况,增加学生对审计的感性认识,进而增强他们对审计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对审计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做好铺垫。再者,教师也要认真总结审计教学过程中的心得,积极听取资深老教师的经验介绍,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在搞好教务的同时努力搞好专业科学研究,实时关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前沿知识,逐步拓宽专业知识范围,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1]何芹.案例教学法及其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
[2]张咏梅,孙希芸.审计教学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1(6)
[3]周广秀.浅析高校审计教学改革方向与路径[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5)
[4]丁红燕.案例教学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2005.8
[5]叶江虹.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会计之友,2011,(3)
编辑:林军
G642.1
:A
:2095-7327(2015)-06-0175-03
张栋(1989-),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