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内禀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兼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
2015-04-11吴华眉孙绪民
吴华眉,孙绪民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论人本内禀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兼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
吴华眉,孙绪民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基于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境遇的思考与批评。它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将对人的现实关切贯彻始终,在改造世界的主张中体现着实现人生意义的旨趣。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人本内禀为理论根基,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本魅力。
马克思主义;人本 教学
较长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政治课,并没有受到它应得的拥戴。在学生们先入为主的普遍理解中,马克思主义是死记硬背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空洞理论的纯粹说教,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大学课程。对此,他们大都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振振有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无关,于将来的就业无助,与个人发展关系不大。因此,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究其原因,这些大学生没有能够真正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原本的理论魅力。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内禀为基础,探讨“原理”课教学魅力的理论根基和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现实关切贯彻始终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基于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境遇的思考与批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现实哲学,这鲜明地体现在其创始人马克思的思想中。在对启蒙理性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冲破了旧哲学的路向,将人的理性与感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现实存在与自由解放,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都在新的意义上进行了统一。他反对传统哲学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割裂开来,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马克思将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即,他将其新唯物主义立脚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将“人”作为价值关怀的中心和出发点,将视线投向人类世界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正是由于“人”作为马克思思想的要素、构架和目标的根本坐标,马克思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才得以融为整体,成为贯通人与自然和社会、现实与历史、逻辑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等一系列范畴和关系辩证的统一体系。换言之,“人”被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内源性位置。
作为马克思为其新唯物主义设立的路标,“人”自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相互交织的组成部分中。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以社会中的人为研究起点,对人的关怀贯彻始终。具体地说,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和社会关系的本体高度阐明了人的本质,确立了人在自然-社会链条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在其重要文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可以看出,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体系将人纳入了世界历史领域和存在领域,真正消除了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对立,表明世界不再是神的、精神超验的或纯客体的,而是属人的、现实的、合主体的,从而人最终不再是抽象的客体或被动的主体,人亦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体系中。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以批判人的异化劳动为主旨,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根本相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及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产的。”[2]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驳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强调人应从这种人的异化状态中挣脱出来,消除异化劳动带来的压抑、痛苦和不幸,将异化的人恢复成从事自由实践活动的人。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的强烈愤懑和不满,通过对本真生存状态的迫切吁求,科学社会主义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它将人的本质和世界归还给人作为终极路向,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作为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
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将人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以“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作为解决人的问题的现实场域和人类解放的主阵地,从而实现对人的价值关怀和现实关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实践的强调中关注人的自由和可能
不同于以往哲学将“实践”范畴集中于客观精神实践和道德实践的做法,马克思将人的实践看作人的世界得以展开的固有力量和形式,视为人的存在方式和历史发展的源泉之一。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将实践作为沟通自然界和人的精神意识的中心环节。经由实践路径,人们能动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凸显出“为我”性质。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人的整个存在方式得以根本改变,变革生产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将不再是空想。
在马克思主义从“存在论”角度对实践的审视中,还可以看到,人的实践作为对象性的活动不仅是物质性的活动,也是是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活动。这是因为,实践本身也是意向性的活动。在实践中,基于人的需要的实践目的是一种极具伸缩性的可能空间,它与实践的起点之间形成张力;具体实践中的意识充分发挥着其超越性和相对独立性,发挥着高度的想象力、抽象力和理论建构能力,连同感性的活动一起激励实践者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以达成实践的成功。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谈论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等宏观的整体性问题,就人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社会生活世界来说,马克思对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研究本身就通达着个体性的人生意义问题。马克思的哲学是人类精神的自觉表达。我们从马克思哲学中首先感受到的不是一种思维方法,而是震撼人心的那种自主自由、自我创生、自我创造、自我解放的生命精神。不仅如此,马克思更是从原则上阐明了人生意义的个人主观性和社会客观性、个人幸福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问题。这一点对于精神、感情上要求越来越强烈的现时代人来说尤为重要。正是这种自我决定的精神,才能使大学生不会因外在压力而丧失自信自尊,不会由于外物诱惑而意乱心迷,也不会由于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心灰意冷。不仅如此,大学生也将明白,历史不是被动地加到人身上,而是被人能动地创造。当我们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时,应在自己的生存活动中深刻把握社会生活实践的本性,体认并展开社会发展的逻辑。
三、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本魅力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实内涵的深入探讨,我们处处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现实关切、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重点强调,对每个人全面、自由、解放的真切关怀。由此,在原理课教学中应该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人本内禀,帮助学生真切领悟马克思主义,解决青年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首先,在原理课教学中,应紧紧把握大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不可否认,随着市场大潮的兴起,许多早在西方出现的现代性问题,如工具理性至高无上、人际关系逐渐疏离、能源日益紧缺、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也已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对于社会发展中的物化和异化现象,一些人将现存认同为合理、工具理性等同于价值理性、强者等同于仁者,甚至于否认道德的规范性,否认道德与美善生活的一致性,从而否认人类文明的基本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各种价值观尚缺乏科学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这种社会现象势必或多或少地影响并反映到学生的思想状况中。
应该看到,这些社会现象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处世态度过于务实,在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方面呈现出实用化、功利化、短视化的倾向。他们往往将提升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狭隘地理解成忙碌于兼职和学生活动;他们为追求所谓个性赶时髦、随大流,却不能理解真正的个性的内涵;当真正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时,他们处处从自我出发,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社会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较差,一些大学生面对压力无法舒缓而只知逃避,出现沉迷网络、借酒消愁、浪费生命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为了眼前利益甚至考试作弊、蒙骗师长、不择手段,出现诚信和道德危机。而这种情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内禀下必将原形毕露。因此,只有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把握中,才能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危机丛生的现代社会真正认清这种有害思想的本质,从而真正树立“人是目的”的价值理念,寻求变革和超越现存世界的力量与途径,发展人的潜能和天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在原理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各种思想矛盾和思想认识问题。既然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超历史的、抽象的人,那么不同的大学生会表现出丰富、多彩、差异的个性。大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的存在必然使他们在接受理论的过程中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时,应该根据思想实际与合理需要,采取不同教育措施,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理论的讲解中,必须承认差异、重视差异,掌握大学生的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各自情感、气质、兴趣、爱好等,从而真正从个体出发,针对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最后,在原理课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尊崇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必然要求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展大学生能力、素质和个性。具体地说,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理论探讨,主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真正丰富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根据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情况联系知识点与学生交流,获得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其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现象。这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思维拓展,以辩论、讨论和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训练,也可以成立实践小组和学生研究社团,在实践中引导他们的认识和行为。
综上可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中遵循、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本内禀,才能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帮助青年学生正确有效地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为他们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编辑:林军
A81
:A
:2095-7327(2015)-06-0111-03
吴华眉(1980-),女,山东徽山人,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哲学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孙绪民(1968-),男,山东肥城人,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
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生态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qx201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