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新疆城市的发展
2015-04-11何一民
何 一 民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机遇与挑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新疆城市的发展
何 一 民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古丝绸之路为时称西域的新疆带来了繁荣和活力,但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新疆的发展也逐渐滞后,长期处于边缘状态。20世纪末以来,复兴丝绸之路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继提出,新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改变,从边缘成为枢纽也将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新疆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功参与并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兴进程,抓住机遇扩大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从而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打开一扇机遇之门。而将新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加强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协调合作,大力发展各级城市,提升重要城市的行政级别,构建和完善区域城市体系,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则是推动新疆城市发展的可能思路。
新丝绸之路;丝路经济带;新疆城市
新疆的文明兴起甚早,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若干国家和城市,从汉代以来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时开辟的丝绸之路,为该地区城市发展带来了繁荣和活力;但是,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新疆城市的发展也逐渐滞后。20世纪是新疆发生巨大变迁的世纪,特别是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饱经磨难的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新疆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1。与此同时,新疆城市也出现了巨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多个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但是,由于自然、生态、政治、经济、交通以及历史的多种因素影响,新疆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仍然落后于中东部省区。20世纪末,随着复兴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并在世界多个国家获得积极响应,2013年,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使丝绸之路由商贸通道提升为国际区域发展战略,为新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疆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战略地位将得到改变。如何抓住历史的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是新疆及其城市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新疆及其城市战略地位的提升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结亚、非与欧洲三大洲的陆上交通要道。公元前2世纪左右,汉武帝凭借强大的国力,开创了“丝绸之路”,从此改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史。这条通道是以汉朝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贯穿亚欧,抵达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连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在1000多年间,它一直是连结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被誉为古代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不仅对古代新疆(西域)和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承载着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贸易、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发展。这条具有重大经济和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在元代以后因多种原因而逐渐衰落以致中断。
在古丝绸之路沉寂千年以后,建设新丝绸之路和丝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逐渐形成。20世纪末以来,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亚洲各国之间以及与欧、非、美、澳等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打通相应的更加便捷的国际交流通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历史上曾经繁荣千载而后沉寂的古丝绸之路再次向世人发出召唤,亚欧各国开始出现建设一条路线更长、辐射面更广的新丝绸之路的构想。20世纪90年代,复兴“丝绸之路”计划开始酝酿,多个国家提出相应的设想,并得到更多国家、国际组织及联合国的响应、支持和高度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开始致力于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于21世纪初启动了“丝绸之路区域合作计划”;国际道路联盟也提出了“复兴丝绸之路”的计划,并多次举办“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促进连接欧洲和远东地区洲际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新丝绸之路计划,不仅得到了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而且美国及欧洲多个国家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美国政府曾先后与中亚各国及日本召开各种会议,以商讨相关事宜①[3]。
丝绸之路的复兴,对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中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政府对于新丝绸之路建设高度重视并表现出极大热情。为了推动新丝绸之路建设,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修建了从中国东部的海港城市连云港至西部边境霍尔果斯的铁路,另外,还修建了上海至霍尔果斯口岸的公路以及若干与之相连接的铁路、公路干线,并对沿线各类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加以完善,从而促进了新亚欧大陆桥的建立。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亚欧国家认识到这条国际大通道不仅是一条道路,而且也将成为潜力巨大的国际经济带。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政府于2001年开始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以协调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国际经贸合作及技术交流提供平台。2001年,在上海“五国会唔”机制上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各国,更是在政策上积极交流沟通,技术上不断合作,为新丝绸之路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国际环境,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政府在上合组织的战略框架下对中亚各国给予多方面援助支持,帮助相关国家建设公路、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欧洲的区域大合作,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勾画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蓝图[4]。从2013年到2014年底,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2014年5月12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5];11月11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进一步阐释了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打破亚太内部的封闭之门,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之门。要在推进茂物目标的同时大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明确目标、方向、路线图,尽早将愿景变为现实,实现横跨太平洋两岸、高度开放的一体化安排”[6]。可见,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将丝绸之路从交通通道提升为经济发展带,不仅丰富了新丝绸之路的内涵,而且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推动沿线各国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能够促进东亚经济体与欧洲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大多数重要物资都是通过海上运输。而目前的海路贸易存在着两大缺陷:首先是成本缺陷,“海路贸易的时间较长,一般从中国到非洲和欧洲的货物运输要花费30-50天的时间”;其次是安全缺陷,“中国通往非洲和欧洲以及南亚和西亚的货物运输基本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由于该海峡海盗猖獗,且受美国较大影响,存在巨大的风险”[7]。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现代陆路交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筑路技术、架桥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原来那些令人望而生畏、不可逾越的高山大川、沙漠戈壁均可变为坦途、通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通讯和高新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变得更加多元化。陆路运输与近代以来兴起的海上运输相比较,显示出巨大的优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运输不仅具有时间短、运量大、成本低、延续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具有安全性较海上运输更高的特点。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具有发展经济的意义,而且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位于丝路枢纽位置的新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对于中国而言,处于边疆和边缘位置,但是新疆“在世界地理中拥有地缘优势,历来就有‘亚欧大陆腹地’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亚欧第二大陆桥横穿全区,构成中国同中亚、西亚、欧洲经济相互往来的陆上捷径”[8]。如果说古丝绸之路曾为新疆(西域)带来繁荣和发展,那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则将使新疆在中国和世界的战略地位得到改变和提升,从而为新疆城市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经济不发达、交通落后的农牧业时代,自然地理环境对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新疆地形复杂,类型多样,既有浩瀚的沙漠,也有广阔的盆地,既有星罗棋布的绿洲,也有高耸入云的冰川,其地貌总轮廓为“三山夹两盆”,新疆北面是巍峨的阿尔泰山脉,南面边缘和西南边缘有着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山脉在此汇集,“挡住了它(新疆)与大部分中亚细亚以及印度的沟通,大山、沙漠把它分了好多个风物和气候不同的地方,同时也阻碍了交通的发展”[9]2。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虽然对于新疆与中亚各地的联系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新疆与中亚各地的联系仍然非常艰难,古丝绸之路的中断除了政治和军事等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翻越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天山及阿尔金山都十分困难,“包括人和牲畜,都受到了高山病的折磨。做任何事都要费很大的劲,哪怕是向前移动一步。头剧烈地疼痛起来,呼吸也急促起来,这一切都使人非常难受难熬”[10]19。特别是在明清小冰河时期,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导致新疆与中亚的交通要道地区居住人口下降,很多地方都成为无人区,因而丝绸之路中断,难以恢复。在清代,新疆被纳入清王朝统一管辖之后,它在国家的整体发展中仍处于边缘地位。民国前期,国内长期处于政治动荡、军阀割据状态,新疆虽然在行政建置上属于中国政府管辖,但中央政府对新疆一直是鞭长莫及、管辖不了。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苏联利用盛世才加强了对新疆的控制,新疆名义上仍然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实际上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一直处于缺位状态。1944年,国民政府虽然收回对新疆的直接管辖权,加强了对新疆的治理,但是也难以改变新疆的边缘地位。新中国建立后,新疆在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社会有着飞跃的进步,但在以蓝色经济和海洋运输为主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在以东部发展为重心的中国阶梯形发展格局中,新疆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仍受到严重制约,并始终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换句话说,尽管新疆位于亚洲中心地带,但由于中亚、西亚地区陆路交通和经济发展落后,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新疆与中西、西亚的联系薄弱,其位于亚洲中心的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向西对外开放力度必然会加大,这就为新疆改变发展格局中的边缘地位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从边缘到枢纽”将成为新疆及其城市发展的新态势,新疆及其城市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连云港到阿姆斯特丹共7000余公里,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城市正处于中心地区的节点。当中国政府提出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并付诸实施后,新疆城市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城市为中心来带动区域发展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规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必将依托各类城市。这必将催生出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极,特别是推动新疆城市在金融、交通、加工业、仓储、物流、旅游等二、三产业领域出现巨大的发展,由此促进新疆整个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中国—亚欧博览会,博览会在中亚和欧洲国家已初具品牌影响力;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全面推进,正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货运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陆路口岸首位”[11]。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在提升新疆城市战略地位的基础上,为新疆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处于新丝绸之路中西交流中枢位置上的新疆城市,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和战略高地,也是国家西部边境安全的重要战略平台,在中国对中亚、西亚开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向西开放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和长期战略,而向西开放必将使新疆潜在的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新疆位于亚洲中心地带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制造业中心的条件,中国东、中、西部的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准备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因而这些城市也将寻求与新疆重要城市合作,内地城市的产业也将出现向西转移的热潮,不仅加工业、制造业而且金融、保险、旅游、高新科技等行业都会出现向新疆城市转移的新趋势;而中亚和欧洲国家的城市如果要从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腹地,也将高度重视新疆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新疆城市的进入度建设,各类外资企业不仅只是商品输入,而且还会加强资本输入。
在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背景下,新疆城市不仅会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会在维护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等方面变得更加重要,其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新疆的民族众多、社会环境复杂,近年来境外“三股势力”②渗透较为严重,新疆成为打击国际恐怖势力的前沿。“多年来,新疆在反恐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2],成为中国政府与周边国家防恐反恐的重要基地。2014年9月,习近平在第14次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对新疆打击“三股势力”与国际反恐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13]。新疆的长治久安不仅对于新疆的发展影响甚巨,对于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对外开放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中亚反恐和国际反恐都影响甚巨。
另外,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新疆是亚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主要连接点,“从这里到欧洲比走海路要近数千公里,这将使国际贸易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新疆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与中亚、南亚和西亚经贸合作的前沿,成为中国和中亚经济合作承接地和聚合点”[14]。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使新疆主要城市在中国向西开放的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地位。新疆主要城市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快建成中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和经济增长极。
二 新疆城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新疆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遇的机遇。
1.有利于新疆实现由边缘到中心的战略地位转移,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历史文化优势
长期以来,新疆无论是在中国经济体系中还是在亚欧经济圈中都处于边缘地位,但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新疆所具有的地理区位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疆既是中国连接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地区,也是亚欧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因而它将成为中国政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之一,新疆城市也将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早在2004年,中国政府就对新疆发展与稳定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新疆“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主干,加快完善新疆区内和通往内地的铁路网,加快乌鲁木齐以及边境口岸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把新疆建成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东欧国家出口商品的重要基地和商贸中心,尽快形成比周边国家明显的发展优势”[15]。这是中国政府发出的明确信号,中国政府将全力支持向西部开放,把新疆建设成一个向西辐射的经济中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疆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各省市对新疆的对口支援,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阿克苏、伊宁等区域中心城市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为这些城市在中国向西开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区域中心作用创造了条件。新疆城市地位的变化,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并将获得国家若干政策支持。
另外,从国际环境的变化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巨大的市场,西方主要国家有必要与中国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与互助合作,中欧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越来越紧密。2014年上半年,“中国与欧盟每天的贸易额都已经超过10亿欧元”[16]。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表示:“要继续发挥好贸易和投资在中欧合作中的主引擎作用”,“中欧双方应该把互通有无的简单买卖型贸易合作,提升为各领域联动的复合型经贸合作,利用互补优势,力争早日实现双方年贸易额 1万亿美元的目标”[16]。随着新丝绸之路的建设,陆上运输将以其远超海上运输的优势而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出现更快速的发展态势,因而新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逐步得到提升。
2.有助于给新疆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外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出现快速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13年,新疆全区“生产总值8510亿元,增长1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8亿元,增长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148亿元,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39亿元,增长13.4%;外贸进出口总额275.6亿美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2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7394元,增长15.6%。物价基本平稳,涨幅为3.9%。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17]。可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非常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城市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开始出现短板,区域市场也受到很大局限,亟需外部力量的推动。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19个省市对新疆的对口援助计划,并在新疆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以上措施仍不能满足新疆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新疆重要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促进铁路、公路、能源、管网、城市建设的发展,为新疆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新疆开拓海内外市场提供新的机遇。随着新疆城市战略地位的变化,中国内地各省市参与新疆建设,不只是对口支援,更多的会是市场选择,20世纪八九十代内地各省市资金、人才大量流向沿海地区的热潮将会以新的方式在新疆再现。
随着新疆逐渐由发展边缘向发展中枢转换,必然会给新疆各大城市特别是新丝绸之路沿线各重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它们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历史文化优势提供良好的条件。新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着辽阔的地域,适宜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土壤,不仅风光旖旎,而且历史文化独特,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也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前来新疆投资,从而促进新疆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以及高品质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新疆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还将促进新疆对外开放,特别是与中亚各国的交流、合作会进一步增强。21世纪初以来,中亚各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发展仍然较为缓慢,亟需寻求对外合作。新疆与中亚各国山水相连,民族、宗教、文化上相互认同,是中亚各国进入中国,并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最佳伙伴之一,地缘文化的趋同性和地缘经济的互补性将促进双边合作或多边合作,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近年来,中国与周边中亚、西亚邻国关系有了很大改善,相继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政府间经贸合作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双方经贸法律框架基本形成并日益完善”[14],这既是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举措,也对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会推动新疆与这些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国际路联负责人威斯特惠斯在西安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上指出:“新丝绸之路并不是一个点对点运输通道的概念,而是包括经济、技术、文化等全方位的交流网络。”[18]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对文化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交流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新丝路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陆路快速交通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亚欧及其他各国人民沿着新丝绸之路进行跨境旅游。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新丝绸之路旅游将会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旅游线路。”[7]而新疆则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中国内地各省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3.有助于新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
长期以来,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内地主要省区,城镇化进程也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的数量相对较少,除乌鲁木齐等个别城市外,大多数城市的规模都较小,城市化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于新疆城市发展和新型城市化推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发展有了新的发展纲领,由此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从而为新疆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在新的战略框架下,中国政府将在新疆以现有的部分大城市为依托,着力培育若干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引进新兴产业,形成多个产业集群。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喀什为中心的南疆西南部城市群、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南疆东北部城市群以及以伊宁为中心的伊犁河谷城市群,尤其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发展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19][20]。2012年,国务院批复认可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有研究者认为该批复表明新疆城镇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新疆城镇化建设从此有了真正的顶层设计”[21]。除天山北坡城市群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为新疆的其他几个城市群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就为南疆西南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有机遇就有挑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为新疆城市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但不可忽视的是新疆城市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1.各级领导长期以来对发展新疆新型城镇化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镇化对国家力量、国家政策和决策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新疆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宗教多元化,社会问题复杂多变,在稳定重于发展的思路下,发展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城镇化长期以来未得到新疆各级领导的广泛认可,有相当部分领导在一段时间内不熟悉新型城镇化,对发展城镇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充分。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随着房地产热的升温,不少地区和城市的领导只重视近期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将城镇化理解为土地城镇化,只愿意出售土地,而不愿意系统地建设城市,不愿意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致使一些小微问题经过不断累积而演变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另外,由于领导层对发展新型城镇化长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缺乏经费支撑,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滞后状态,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城镇化,并将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制定了一些发展政策和措施,但总体来看,相关政策措施仍不完善,顶层设计明显不足,城镇化拉力缺乏;新疆大部分城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城镇,由于严重缺乏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和财政资金支持,工作难度十分巨大。
2.新疆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并日益多元化,但是与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除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等个别城市外,其余城市的产业聚集度不高,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较弱。特别是一些小城镇,未能实现产城相融,开发区建设起来后,引进的企业较少,出现了产业空心化。
新疆地处边远地带,远离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更远离世界经济中心,加上自然地理环境、交通以及地缘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整体经济实力远不及中国内地大多数省区,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在各省区的排名靠后,据2010年统计,新疆在全国各省区科学发展水平排名为第26位[22],这一状况将会对新疆城市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产生影响。
3.新疆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市首位度突出,大城市缺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薄弱
新疆城市受绿洲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分布极不平衡。新疆绿洲非常分散,研究者多用星罗棋布来形容,而城市基本上是与绿洲的分布相一致,以致城市空间分布分散,城市之间距离甚远,难以形成合理的城市分工。同时,受绿洲生态环境系统的制约,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多数城市规模较小,首位城市规模却过大。乌鲁木齐作为自治区首府,在20世纪50代以后得到优先发展,集中了很多的资源,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到2012年城市人口已经突破300万,较晚清时期增加了60余倍;乌鲁木齐城市人口规模与新疆排名第二的石河子城市人口规模首位度相差5倍;城市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仅3个,约2/3的建制市人口都在20万以下[20]。新疆在建制市下还有若干建置镇和普通市镇,但是这些城镇普遍发展滞后,一是数量甚少,分布稀疏;二是人口和经济规模都不大,缺乏产业支撑;三是相当部分城镇对外交通不便,经济要素流动不畅,发展动力不足,因而对农牧业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化拉力甚弱。同时,新疆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滞后,对农牧业人口所产生的城镇化推力也较小。在此背景下,新疆城市化发展在全国较为滞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数据,2012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56.4%、53.4%和44.9%”[23]。而新疆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西部平均水平。据统计,2009年,新疆的城市化水平为39.9%,而相当部分边远的地市县的城市化水平则低于全疆平均水平[24]。新疆城镇化水平偏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大城市缺乏、城市产业不发达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新疆大城市缺乏,南疆东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的城市都难以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库尔勒和喀什等城市的行政级别也较低,规模也不够,难以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不能有效地实现区域协同发展[25]。
由于新疆大多数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完善,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全,因而国内外若干大型企业不愿来新疆投资发展,这不仅制约了新疆城市本身的发展,也使新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4.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新疆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都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与之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间,新疆社会经济有着巨大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环境绿化、文教、卫生、商业网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之间联系不断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26]1。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原因,新疆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仍然比较滞后,特别是边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财政资金支持而严重滞后,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而且,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依然十分有限,现代交通一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至今乌鲁木齐与伊宁、喀什、和田等重要城市之间还无高速铁路,各大中城市内部的道路、桥梁及公共交通设施条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也落后于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制约了新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的联系与交流。
近年来,新疆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城市缺水严重,如乌鲁木齐河早已干涸,河道也改建为公路。南疆城市缺水情况更为突出,塔里木河干流和支流都曾发生断流,虽经治理,情况有所改变,但水源仍然不足,流域沙漠化十分严重。二是土地资源严重短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绿洲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三是城市空气污染也成为突出问题。乌鲁木齐城市群空气受工业污染的程度比较突出,“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明显高于北疆其他城市”;南疆城市的浮尘天气较多,“喀什市二氧化硫浓度最高,和田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最高”[27]。
5.新疆城市面临中东部发达城市的竞争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和东中部发达地区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如兰州、西安、郑州以及成都、重庆等城市都开始进行激烈竞争,力争占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制高点,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也在努力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成都于2013年开通“蓉欧快铁”,从成都直达波兰罗兹站,全长9826公里,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经两次提速之后,仅需要12天就可到达目的地,而“蓉欧快铁”只是把新疆作为通道,对新疆经济发展不能产生带动影响。兰州、西安等城市也正在谋划,力争提升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疆城市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局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城市自身发展实力上,同时也反映在城市管理者和企业家把握新机遇的能力上。新疆城市整体实力远远落后于东中部省区城市,甚至不如四川、陕西等西部省区城市,这种状况被一些研究者形容为是丝绸之路的中间“凹陷经济带”。新疆虽然有着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但面临中东部地区重要城市的竞争,甚至可能沦为中东部发达城市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也有可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成为“三高”产业的转移场,从而需要面对更多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6.中亚“三股势力”的威胁
近年来,境外“三股势力”一直试图向新疆渗透,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将面临“三股势力”的威胁。中亚自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存在‘三股势力’威胁着该地区的安全”,“如费尔干纳盆地一直是中亚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营地,部分东突分子也混迹其中。阿富汗也是中亚地区一个重要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源”[7]。“三股势力”不但可能通过破坏丝绸之路沿线交通等基础设施,来阻碍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还可能向新疆等地渗入,严重威胁着新疆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国家统一与安全。近年来,新疆发生了一系列的暴恐事件,对新疆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得到妥善的解决。
7.印度、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大国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跨国际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中国一厢情愿的事情。在构建这一巨大工程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也采取了若干措施,积极协调与俄罗斯、印度、美国、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就目前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印度担心中国跨境道路修建将会对印度的经济与军事安全构成威胁;其次,俄罗斯担心中国通过跨境铁路修建进一步扩大对中亚国家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再次,欧美国家担心中国将跨境铁路作为获取能源的战略手段[7]。中国的和平崛起,使很多东西方国家心生畏惧,各国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也刻意打压中国。西方国家部分人着力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也对中国和平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制约中国的发展,不惜歪曲事实,四处散播各种破坏中国形象的言论;日本一些媒体也加以附和,日本《产经新闻》就有“中国高铁外交的目标在于获取资源,把高铁通到中东的产油国才是中国的真正目的”[7]等针对性报道。除此之外,中亚许多小国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害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会导致中国的廉价商品充斥他们的市场,摧毁他们的国内经济,因此对中国抱有很大的防范心理。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对于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前沿的新疆及其城市发展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三 发展新疆城市的思路与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新疆城市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说来,是机遇大于挑战,机遇存在于挑战之中。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新疆也是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时代新课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尽管存在若干困难,面临若干挑战,但世界经济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可改变。新疆目前最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参与和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住机遇扩大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从而为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打开机遇之门。
(一)将新疆及其城市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
新中国建立以来,新疆的发展就一直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为了推动新疆发展,在中央的统一布署下,实施了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建设的计划。2013年,中国政府确立了将新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带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疆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所以,我们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新疆的发展问题。
首先,争取中央政府简政放权,提高新疆地方政府的决策自主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纷纷进驻新疆,许多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相继展开,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权限过于集中、程序繁琐,审批周期长、效率低;对新疆的差别化政策不配套,准入标准多以文件为依据,不仅陈旧且很分散,仍沿用计划经济的方式”[28]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新疆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例如1986年国务院第138号文件就提出加快新疆哈密大南湖电厂建设,但直到2011年核准文件仍未下来;山东鲁能在新疆投资的煤电化项目,2003年开始启动,历时9年才获得核准,时间超长,耗资巨大,不仅给项目企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也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等等。因而,推进中央相关部门简政放权,提高新疆地方政府的决策自主性,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然这种“放权”和“自主”,并不是脱离中央政府管辖,而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下,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
其次,大力争取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与帮助,以改善新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新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推进的需要。新疆重要城市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亚经济圈的中心,就必须在道路、交通、通讯、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超前建设。而这类建设投资大、收效慢,仅靠地方财政收入明显不行,必须大力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技术支持。中央政府还应该给予新疆主要城市在发展经济方面若干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同时,还应该给予沿边开放城镇更多新的优惠政策,以促进新疆边贸和边地城镇化发展。
第三,提升新疆重要城市的行政地位。新疆由于地域广阔,仅依靠首位城市乌鲁木齐来带动全疆城市整体发展几乎不可能,因而必须实施区域城市发展战略。要实施新疆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就需要构建新疆区域核心城市。因为“政治中心优先发展是中国城市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一个重要规律,城市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的行政地位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城市行政地位的高低是决定城市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5]。目前,新疆除乌鲁木齐是地级市外,其他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如喀什、伊宁、库尔勒均为县级市,这些城市由于行政级别太低,难以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并带动其他城市和区域整体发展。因而,提升喀什、伊宁、库尔勒等城市的行政地位,将这三个城市从县级市改为地级市,是三大区域城市体系形成的一大关键。
(二)加强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协调合作
新疆与中亚五国相邻,其以独特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和中亚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主要合作区,也是受益区。新疆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推动新疆城市发展的外生动力。
1.推进新疆与中亚各国已有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惠。按照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新疆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层次、水平都在不断地上升。新疆还需要在国家的整体战略中进一步找准位置,根据中亚各国的实际需要,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并与各国建立密切的产业分工,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充分发挥新疆城市与中亚城市之间的合作,形成点轴开发模式,以新疆的重要城市为核心构建中亚经济圈。
2.加强新疆城市与中亚各国城市之间的科技合作,以科技合作来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新疆与中亚各国毗邻,近年来相互之间在科技培训、合作研究、信息共享、技术交流、项目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科技合作的基地和窗口。“新疆与中亚国家科技合作的量占到了全国的80%左右,从一开始的农业、畜牧业,到地震、矿产资源勘探,到后来发展到高新技术领域,在这个战略构想框架下,新疆和中亚国家的战略合作可以进一步深化,开拓新的领域”[29]。在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于2013年在新疆建立,成为“新疆与中亚各国科技资源开放、服务、共享的平台,一站式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心”[29]。中国科技部还将设立中亚科技合作基金,支持该中心的发展。按照科技部的规划,经过数年建设,即可将新疆建设成为“中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科技中心、创新中心,成为与中亚国家技术交换、技术转移、技术孵化的重要基地”[3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要更加开放,全面推进,不仅要拓展合作领域,而且还要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并且通过科技合作,带动经济合作和文化合作。
3.力争在新疆设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不断在对外开放中进行创新,2007年,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设立,中方区域累积投资8.8亿元,经过数年建设,于2012年通过验收,该中心“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中方区域的主要功能是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商业和金融服务等”[31]。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的建成,成为中国与中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个突破口。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要努力抓住机遇,“主动参与中国与中亚国家自贸区谈判,争取在新疆设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园区”[32],以助推新疆城市经济的发展。
4.加强文化交流以通民心。习近平主席在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中提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体现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政治、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的愿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与中亚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可以说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背景,近年来,新疆与中亚各国文化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新疆还应采取一些创新措施,特别是通过推进境外旅游和出境旅游来加强民间文化交流,沟通民心,这将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大力发展各级城市,构建和完善区域城市体系,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
1.坚持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出符合新疆区情的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已经编制的城市规划。新疆城市发展战略要有全球视野,要有超前的眼光,要遵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要在深刻认识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新疆区情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思路。新疆城市与其他省区城市有着巨大的区域差异。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新疆城市是在绿洲生态环境系统基础上建立的,而绿洲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而新疆城市建设必须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来确定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据此控制开发的强度,完善开发的政策”[33],并根据区域不同类型城市的资源特色来探索不同的城镇化带动模式。另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新疆城市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因而新疆城市必须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要大力构建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生态环境,这对于未来新疆城市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2.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区域城市体系。
一是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乌昌城市群为依托,将乌鲁木齐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性大城市,重点构建“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五大功能[34]。目前,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扩大规模不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重点应放在提升城市体系内部的协调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化的水平与质量,使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层面的重要支撑点。
二是加快除天山北坡外的其他几个重要区域城市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以喀什为中心的南疆西南部城市群、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南疆东北部城市群和以伊宁为中心的伊犁河谷城市群,优化城市体系内部结构,培育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将喀什、库尔勒和伊宁等城市建设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中心城市和经济增长极。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中央批准成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要契机,提升其行政地位,加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建设,使之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中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区[25]。同时,在大力发展和完善几大区域城市群的基础上,加强各区域城市群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构建区域城市的合作机制。
三是加强兵团城市建设,构建兵团城市体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重要力量,兵团城市具有鲜明的特点,是新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有“师市合一”的城市7个,“到2015年,新疆兵团将形成以10个城市及10个垦区中心城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35]。加快兵团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大边境小城镇建设,全面实现兵团从“屯田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型。当前,不仅要推动兵团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和经济水平发展,还必须对兵团城市进行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推动军地融合,实现地方城市与兵团城市统筹协调发展,形成新疆不同类型城市互动、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这不仅是新疆城市制度创新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上升到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真诚合作态度也得到越来越多欧亚国家的认同。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2个亚洲国家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36],亚基投银行的成立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2014年11月,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有更多的国家对于建设“一路一带”表示了参与热情。显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正在积极推进的国际共同发展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疆城市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疆有可能完成从发展的边缘向发展的枢纽转型。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城市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学习、借鉴国内和世界其他发达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区情和城市的市情,制定出既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又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以城市为中心带动新疆整体发展,并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仍然是一个还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大问题。
注释:
①早在2009年,美国政府关于“新丝绸之路”的设想就已有雏形。2009年10月6日,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威廉·伯恩斯曾对美国商会发表过一次主题为“‘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投资:美国与中亚经济联系的新路径”的演讲,主张“美国应建立和强化与中亚地区经济的联系”。
②“三股势力”是指在中亚地区泛滥的伊斯兰暴力恐怖势力、伊斯兰民族分裂势力、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N].陕西日报,2004-10-26.
[3]周子勋.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 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3-09-16.
[4]朱锋.中国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N].今日中国,2013-10-15.
[5]习近平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作主旨发言[EB/OL].中国新闻网,2014-05-2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5-21/6195322.shtml.
[6]习近平.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开幕辞[EB/OL].南方网,2014-11-11.http://news.southcn.com/china/content/2014-11/11/content_111979725.htm.
[7]甘钧先.“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与中国外交[J].东北亚论坛,2010,(5).
[8]陈延琪.新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J].新疆社会经济,1998,(5).
[9]韩清涛.今日新疆[M].贵阳:中央日报社,1943.
[10]〔英〕凯瑟琳·马嘎特尼.一个外交官夫人对喀什噶尔的回忆[G]//英国外交官夫人的回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1]杜文静.“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疆机遇[N].新疆日报(汉),2013-10-21.
[12]习主席讲话昭示新疆在中亚战略中重要作用[EB/OL].新华网,2014-09-14.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4-09/14/c_1112472841.htm.
[13]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12.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9/12/c_126981493.htm.
[14]刘枫.新疆应成为“中亚南亚经济圈”核心[EB/OL].新疆天山网,2004-08-24.http://www.ts.cn/GB/channel59/538/542/200411/29/125816.html.
[15]中共中央作出新疆发展与稳定重大战略部署[N].兵团日报,2004-05-14.
[16]冯迪凡.中欧双边年贸易额欲破万亿美元[N].第一财经日报,2014-04-01.
[17]努尔·白克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14.01.16)[EB/OL].中国发展门户网,2014-02-27.http://cn.chinagate. cn/reports/2014-02/27/content_31617181.htm.
[18]国际道路联盟代表.新丝路更应该是交流网络[N].华商报,2004-10-18.
[19]何一民.近代南疆城市规模的变化与制约因素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0]何一民.数量与规模:百年新疆城市巨变[J].民族学刊,2014,(1,2).
[21]郭力方,周浙玲.“新丝绸之路”铸就升级版“西部大开发”[N].中国证券报,2013-12-19.
[22]中国各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排行[EB/OL].中国城市发展网,2010-08-02.http://www.Chinacity.org.cn/csph/csph/59378.ht-ml.
[23]张钟凯,孙亮全.中国西部加速探索城镇化新模式[EB/OL].新华网,2013-12-15.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12/15/c_118563912.htm.
[24]文亚妮,任群罗.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城市化水平比较[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4).
[25]何一民,付志刚.论提升喀什区域行政地位与实施区域整体发展[J].民族学刊,2013,(3).
[26]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的发展与进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7]新疆空气质量下降:北疆工业污染大,南疆浮尘天气多[EB/OL].搜狐网,2013-02-01.http://roll.sohu.com/20130201/n365337510.shtml.
[28]王梅.全国人大代表:简政放权满足新疆重大项目建设的需要[EB/OL].亚心网,2013-03-16.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3-03/16/content_3888202.htm.
[29]金磊.科技合作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EB/OL].新疆新闻在线网,2013-12-10.http://www.xjbs.com.cn/news/2013-12/10/cms1611754article.shtml?nodes=_2718_3290_.
[30]周坤.新疆将建“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N].新疆都市报,2013-09-10.
[31]邦耀.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中方区域通过验收[EB/OL].中国新闻网,2011-08-25.http://www.chinanews.com/df/2011/08-25/3284659.shtml.
[32]新疆拟建中国—中亚自贸区[EB/OL].大公报网,2013-11-19.http://finance.takungpao.com/q/2013/1119/2049939.html.
[33]中国首次按功能规划国土开发[N].西安晚报,2011-06-10.
[34]罗知之.乌鲁木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五大中心[EB/OL].中研网,2014-07-02.http://www.chinairn.com/print/3752062. html.
[35]戚亚平.新疆兵团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速城镇化[EB/OL].中国新闻网,2013-12-18.http://www.chinanews. com/df/2013/12-18/5636360.shtml.
[36]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938006.htm?fr=aladd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Xinjiang
HE Yi-mi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China)
The ancient silk road has brought prosperity and vitality to Xinjiang which is called the Western Region at that time.As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silk road,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however,gradually lagged and has been marginaliz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the strategies to revive and establish the economic belt on the silk road have been put forward successively.Xinjiang thus gains unprecedented chances for development in its geo-political and geo-economic strategic status.Its change from the edge to the hub may also become reality.Therefore,the point is how Xinjiang could participate and affect the process of the revival of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successfully so that it can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thus opens a door to the further regional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M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a national strategy,striving for the policy support and financial support,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among central Asian countries,developing cities in Xinjiang,enhancing administrative level of its main cities,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regional urban system and cities’driving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ould be the possible road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Xinjiang.
the new silk road;the economic belt of the silk road;cities in Xinjiang
C912.81;F127.45
A
1000-5315(2015)02-0016-12
[责任编辑:凌兴珍]
2014-09-16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11AZS011)、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12AZD083)和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之阶段成果。
何一民(1953—),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城市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