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时代的创业教育机遇、困境及破解*

2015-04-11荆彦丽何云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众创创业教育机遇

荆彦丽,何云峰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众创”时代的创业教育机遇、困境及破解*

荆彦丽,何云峰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发展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有着天然的优势,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高校的创业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羁绊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四层面的立体交互式创业模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助推高校创业取得新突破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机遇;困境;破解出路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16

2014年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的观点,使原本就火热的创业势头继续升温。2015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国内会议中,总理又多次提出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客”一词。可以说,创新创业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且相比于其他战略和基本国策,创业兴国战略公共投入少,副作用少,是明智之选。因此,近年国家越来越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列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高校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然而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却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在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适应“众创”时代的要求。

高校拥有相对完善的硬件设施,具有科技资源优势,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他们年龄小、有激情、思路活,还有老师的辅导与学校的支持,具有实现创新创业的天然优势。国际趋势也表明,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人才最为密集,“众创”时代的创业典范势必主要来自大学。因此,以高校作为切入点提升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一、“众创”时代创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一)发展创业教育,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以产品制造智能化、生产方式定制化、产业边界模糊化、要素支撑知识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催动着人类向着智能生产、绿色生活的方向迁徙,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了足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革命性变化,创业水平和创新成果正是这场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很多国家更是把大学作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理应肩负起振兴国家的重要使命,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勇于担当、具有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倡导创业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出路

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产业革命将对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此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有挑战,我国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增质增效。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他们是我国社会实现快速转型的先决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

(三)助推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和谐发展。其中,提高质量是根本。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尴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业型人才便是突出表现,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适应时代变化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方法,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教学体系,加快实施创业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四)扶持创业教育,是缓解巨大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多,2015年更是达到了749万。然而,传统行业伴随科技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提供的岗位越来越有限。同时,创客运动的兴起,使我们看到了增加就业岗位的另一个广阔天地,创客运动除了带动高端就业外,还带动了个体式制造业的发展,对技术、工程、艺术等人才的巨大需求会创造出大量新就业岗位。因此,高校需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开展创业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 创业教育理念不新

创业教育虽然已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展开,但相对于我国大学生庞大的基数,参加创新创业的人数比例依然偏低。另外,受到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制约,许多高校更注重对于成型企业的培养和个别重点项目的支持,忽略了对广大学生群体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也没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依然习惯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教学过程中没有融入创业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更是千篇一律,违背了创业教育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原则。同时,作为高知群体,高校学生和教师仅将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视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重视程度不高,个人意愿不强,创业热情也不足。

(二) 创业教育体系不全

我国现阶段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不高。虽然我国高校针对创业教育开设了相关课程,组织了相关培训,设置了相关机构和组织,但高校尚未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创业教育常常被放在第二课堂,没有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创业学科建设不健全,课程设置单调,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学习过这些课程后,仅对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了感性认识,具体操作技能仍有欠缺。另外,创业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要求教师在具有广博知识的同时,又需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然而,现阶段我国创业师资队伍绝大多数都是兼职教师担任,在数量和知识结构上都满足不了创业教育对于多学科结构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经历,大多数教师在学生遇到创业实际问题时,难以对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指导。

(三)创业主体性不强

当前,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和束缚,还没有将创业视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创业抱有谨慎态度,创业比例偏低。不少有意创业的学生看到创业中存在困难和竞争,便打消了创业的念头。部分有意创业的学生存在盲目倾向,创业目的不明确,对创业认识片面化、功利化。另外,大学生缺乏创业所必备的知识和系统的培训,对创业风险预期缺乏认识,加之个人能力方面可能也有欠缺,在面对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时,难免胆怯、畏惧,缺乏信心。即使从事创业活动,大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也存在科技含量少,创办企业少等问题。

(四)外部环境支持不够

我国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很多学生不是很了解,存在着对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大,覆盖面不广,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另外,一些政策可能在具体执行中力度不够大,加之政府社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的服务机构分散,未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使得我国的创业政策和服务没有发挥相应的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使得大学生的一些创业项目在向孵化器机构推荐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市场相应的准入条件,很难被快速准确的评估出来。大学生创业难的另一个困境是没有创业资金,学生创业资金大多来自本人、家庭和朋友,加之社会融资渠道不健全,创业资金来源少而且分散。

三、“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出路

(一)政府层面:健全创业扶持激励机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旋律

各级政府要健全创业扶持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创业地落户等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设立政策法规和融资担保机制来推进大学生创业,建立大学生小微企业技术开发财政基金制度和无担保融资机制,丰富创业基金的资金来源。

建立集资本、技术、人力和知识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从基础环节抓起,逐步完善各项服务,建立专业创业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快速、及时交流。为了使政府各部门间可以在扶持创业问题上进行及时沟通,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可尝试建立政府部门联席办公制度。

进一步推动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实现紧跟时代潮流又结合中国实际,中心是集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载体。可以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理论研究,特别是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总体方案研究,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政府要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形成知识产权明晰、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产学研联合机制。高校和企业均可以将科技研发和创业合作需求发布在平台上,学校组织具有科技特长和创业意向的老师、学生以团队形式承接各种中小项目研发和市场营销活动,同时高校也可以开展以内容和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对现实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充分激发出广大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二)学校层面:更新课程体系内容,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强化实践环节为抓手夯实创业教育基础

学生创业思维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外,还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高校应建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将创新学基础、创业学基础等基础课程设为公共课,同时进行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以专业为背景面向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大学生开设创新与创业精神、创新点来源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提出方案、论证方案的能力,同时补充税务制度、经济合同、市场营销、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等相关选修课程,建立创新创业苗圃,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并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制,实现普及性教育和针对性教育的完美结合。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高校应按照学生人数和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组建校内专职教师队伍进行理论实践教学,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一系列专题培训,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再提高;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创业教育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组建创业导师团,鼓励专业课教师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实践是培养创业人才的关键环节,高校要发挥好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同时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创业见习和社会实践内涵。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以及校企合作企业是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和进行创业技能拓展的良好平台,要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能力。高校还可以通过创业竞赛、企业合作创新创业项目、社团创业兼职实习、各类校园经营实战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多途径地对创业人才进行培养。

(三)社会层面: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拓宽创业融资渠道,调动社会资源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服好务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讨、典型展示、群众大讨论等活动,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和其中的利弊,通过报道创业成功典型,总结经验和举措,营造理解、支持、尊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创业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没有创业基金,面对创业企业的逐年增加,政府要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的宣传和招募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首先,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融资效率;其次,鼓励民间成立为初创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再次,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支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协调民间资本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鼓励高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最后,支持大学生创业担保机构发展[4,7]。

大学生创业初期除了需要政策、资金扶持外,还需要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一些民间组织可以凭借自身优势,逐步完善创业援助体系,提供非盈利性创业咨询和服务,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服务与创业信息共享,进行市场动态研究,发布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帮助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避一些风险。

(四)学生层面:培养大胆创业意识,锻造创业实践能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号召

大学生创业成功是意愿、技能和机会的耦合。只有在“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中实现对创业价值的认同,意识到投身创业事业是一种令人羡慕的选择,其具有的该种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树立创业价值观,大学生便会在选择人生线条中多谋一种思维、多担一份责任、多一份人生磨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理性创业,不断改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创业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储备,使自己既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又具备商业、管理、法律等广博的综合知识。大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互联网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创业能力建设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创业能力包括获取、转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市场运作的能力、领导决策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交往协作的能力等。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以高校的各种学生组织为载体,以学校提供的各种比赛和实践平台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创业成功与否和心理素质有着密切关系,情感、意志、性格是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基本框架。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创业中获得成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创业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毅力,增强抗压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等各种关系,逐步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 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10(10):25.

[2] 柯赟洁.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1(8):15.

[3] 李炳论.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2(11):11.

[4] 洪坚.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13(5):15.

[5] 方伟.中国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新探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9):20.

[6] 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25.

[7] 谢义华,陈利荣.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3(1):30.

[收稿日期]2015-04-12

[作者简介]荆彦丽(1981-),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何云峰(1973-),男,山西翼城人,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7-0069-04

The Opportunities, Difficulties and Resolu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Entrepreneurship

Jing Yanli,He Yunfeng

(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Abstract]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develop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s the cultivation base of talented personnel, colleges have a natural advantage to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the era and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ho meet the demand of era.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work in the universities, which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refore, building a four-dimensional interactive business mode concerning government, schools, society, and students is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boost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for new breakthroug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trepreneurship connotes innovation of the masses".

[Key words]era of massive entrepreneurship;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opportunities;difficulties;resolutions

*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机制研究”(J2014026)之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众创创业教育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