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图式的互动*
2015-04-11刘洪波
刘洪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思政部,湖南 长沙 410215)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图式的互动*
刘洪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思政部,湖南长沙410215)
[摘要]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图式”为理论基础,从“同化”“顺应”两个角度来阐述大学生心理图式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互动关系,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然影响予以分析。面对这样互动关系与实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应然的角色定位,在“关注大学生”与“引导大学生”间达到平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图式;同化;顺应;皮亚杰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10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机制与接受心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研究。因为,“基础”课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课程,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课程,属于内生性的课程教学。它既要着眼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环境因素,更要大学生学会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各种意志、情感、认知乃至心理问题。这决定了“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说,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考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
一、 理论基础: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心理图式”,“图式”是皮亚杰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的核心概念,“图式”是人脑中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皮亚杰把认知看作是结构的机能,这些结构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某些转化规则。认识的发展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认知结构(心理图式)的变化方面,皮亚杰引进了同化和顺应(也译为“顺化”)两个概念。“同化”即个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个体把外界信息纳入到机体自身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去,使其成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断扩大,以增添主体认识结构的丰富多彩性;而“顺应”指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景的过程。图式理论认为,通过图式的同化作用可以使已有的图式在量上得到丰富和扩大;而通过顺应的作用,图式可以发生质的变化。
On the Research of Challeng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Big Data
Wang Qiangfen
(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GuilinUniversityofMedicine,Guilin541004,China)
二、 新视角:从心理图式看“基础”课程的教学
“基础”课程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的。而且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基础”课程教学基本上采取的是人数在一百人以上的合班教学。人数众多的师生、相对独立的教学空间,构成了一个社会心理学上的“场域”。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的教学环境,也包括师生的行为、语言、心理以及师生之间彼此制约和影响的众多因素。换而言之,“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这样一个场域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个体心理特征,更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观察、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图式的发展特点及其过程。
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因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也具有阶段性。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的各阶段都有它显著的特点,相应地大学生阶段也有它独特的结构,有着代表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比如,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都具有自己的判断力。皮亚杰还认为,心理发展的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而形成的新结构,实现各种信息从毫无联系最后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图式要想达到一个新水平,是需要很多因素的融合,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也是“基础”课程的应然的教学作用过程。把皮亚杰的图式理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同化与顺应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基础”课程的教学,会使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方面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三、同化与顺应:心理图式对“基础”教学的实然影响
“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物,而是自我意识与理性思维不断强化与完善的大学生,其不断完善的心理图式或认知结构影响着他们对课堂教学信息的关注、接受、理解和内化。再综合“基础”课程本身具有的内生性特征、合班教学所形成的“场域”的特殊性,也就使得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图示对“基础”课教学的实然影响成为首要问题。
(一)心理图式对“基础”课程教学的“同化”
如上所述,“同化”即个体受到刺激时,个体把刺激信息纳入到机体自身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去,使知识结构(图式)的范围不断扩大,主体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在“基础”课堂上,大学生心理图式对教师所传达的信息的“同化”作用是绝不能忽视的,对于符合或强烈颠覆大学生价值体系(尽管他们的价值体系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满足大学生现实需求的“基础”课程的教学案例,课堂上就会产生人人抬头、鸦雀无声的群体关注现象;而对于偏离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的教学案例,则会产生冷漠、无动于衷甚至排斥的态度,其极端反应是拒绝听课、拒绝互动、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情,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的情况下,这种极端反应已经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成为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心理图式的一种重要信息来源,而大学生面对这种信息来源采取的是“符之则取,不符则弃”的态度。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图式也在教学活动中一步步得以完善和升级,或走向成熟的稳定状态,或走向封闭的顽固状态。
基于此,大学生心理图式的“同化”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从“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的嬗变。体现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心理图式与“基础”课堂教学之间的互动就“变现”为这样一种状态:大学生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关注、注意与接受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要务;而“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处于次要地位,他们只有“依附”于大学生、契合大学生的需求才能赢得关注。这种互动状态对“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进大学生当中,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喜好、情绪与现实需求,真正做到以生定教、以学定教。其次,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多样化和人文化,以此来适应大学生不同的现实需求。这正是对大学生“老师您讲的我都懂,但是我想知道的,却没人告诉我”的直面与回应。最后,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重新审视“基础”课程,促使“基础”课程的价值回归,即“基础”课程关注的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它追求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讲解、传授知识或居高临下的道德说教,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必备的法律意识。毋庸置疑,这种互动状态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以下负面影响:为了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或者注意,某些“基础”课程教师不是以授课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来吸引大学生,而是以噱头、八卦、段子等来博取学生的眼球。这样,在涉世未深的低年级大学生眼里,“基础”课教师的出格言论反而成为“个性”,突破底线反而成为“大胆”,低级庸俗反而成为“性情”,混淆了学生的是非观。甚至个别教师以另类自居,以“批评政府”“重读历史”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极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抹黑中国、“呲”必中国的伴唱员,乃至历史虚无主义的鼓吹手,而这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然价值背道而驰。
(二)心理图式对“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应”
皮亚杰没有把认知结构(图式)看作静止、封闭的系统,而是看成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并引入了“顺应”(顺化)。皮亚杰指出,“顺应”不仅是主体对环境因素的积极应对,而且是对原有心理图式的否定和超越,是一种质的变化。顺应,是将旧知识概念模型改变、调试,以容纳新的内容。也就说,个体受到外界的信息刺激改变已有图式,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进而达到一个新的心理水平。
体现在“基础”这门课的课堂上,任课教师应该吸收借鉴皮亚杰“顺应”理论中的精华部分。皮亚杰的“顺应”理论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即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95后”大学生开始成为高校的主力军,这是一群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几乎同步的群体,他们不仅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远的群体之一,而且感受着信息社会带来的思想大交汇、观点大碰撞。在言论更自由、随意的网络时代,他们思想活跃、敢于表达自我而又单纯,渴望了解社会而又缺乏社会经验,认知情绪化趋向明显而又极易引导。这恰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因此,在“顺应”过程中可以看到“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图式之间的另外一种互动状态:“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是居于主导的强势地位,而大学生却似乎退居其次,成为被动的弱势地位。相应地,这种互动状态对“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另外一些影响。首先,“基础”课程的教师相对于大学生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其优势不在于拥有大量的案例资源,而在于对这些案例资源的选择与甄别。经过有意识的案例选择并由此进行的课堂案例教学与理论阐述,也就成为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其次,“基础”课程的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通过这些途径,再根据社会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可以让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学生所认同的内容。再次,由于“基础”课程教师有着天然的教育者的资格与身份优势,使得“说服”“引导”学生成为可能。社会心理学已经证明,要想说服别人,不仅与说的话里所包含的信息有关,而且还与说服者的本身特性相关104。因此,在这种互动状态中,“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处于强势地位,学生接不接受、爱不爱听,从教师的特征而言,取决于三个因素: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专家资格)、自身的可信度、受欢迎程度105。在“顺应”过程中的“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图式的这种互动状态,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确自身的特殊身份,更应该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使“基础”课程成为让大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使自己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
四、寻求平衡:“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然角色定位
由上所述,“基础”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图式的互动,无论是“同化”过程还是“顺应”过程,教师和大学生都有偏离自我角色的危险:一味强调“同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盲目追随大学生的关注与兴趣,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图式也会在“基础”课堂上越来越走向封闭、顽固、僵化;而一味强调“顺应”,那么大学生在“基础”课堂上的质疑力与判断力不断下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也会热衷于引导大学生而放弃“基础”教材的理论深度。那么,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如何调节,在“关注大学生”与“引导大学生”之间达成一种新的平衡呢?
第一,“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底气要足。“基础”课程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基础”课程应该有众多的教学模式,专题式、参与式、互动式、活动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出发点都是实现教师的“教”为主转向学生的“学”为主。不管“基础”课程的教师因地制宜地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应该明确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教学目标,“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底气要足,全面贯穿“两办”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课教学的全过程。
第二,“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心理学认为,人们一般都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即我们所说的“志同道合”,这种相近或相似包括很多方面,如理想信念、宗教信仰、政治诉求、阶级立场、教育程度、话语体系、年龄等等。这给“基础”课程教师的启示是:与其在讲坛上做圣者,不如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须知,一个懂学生、会激励的“知心哥哥”或“知心姐姐”,比一个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有说服力。
第三,“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雅俗共赏,形神具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该全面、准确地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等,讲授给学生。实际上,这种筛选和分析就是一种教育和引导,采取雅俗共赏的教学案例或语言表达,使“基础”的课堂生动而不晦涩、活泼而不沉闷、形散而神不散,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建构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有破有立,破为了立。“立”固然是一种方式,但“破”也是种手法,先把陈旧腐朽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而驰的事件、现象揭发了、批判了,“立”才有现实的支撑。否则,“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而学生却还在“耳濡目染”着社会的丑陋和不文明的现象,那么追求“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只是空中楼阁,无法达到满意效果。“不破不立,破为了立”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基础”课堂上学生的懈怠之所以会发生,是以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导致作业水平下降56。因此,如果想要克服课堂学生懈怠的现象,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感受到适度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课堂参与责任。
从大学生心理图式出发,探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的关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仅是提高“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有借鉴意义。尽管本文的论述浅尝辄止,但后续的研究存在着巨大空间,因为它有助于纠正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错误做法,也有利于改进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玉花,程德慧.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特点及教学条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9(7):67-71.
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7.
曾柱,彭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概念词汇化中的应用.百色学院学报,2010(5):100-103.
王兄,庞国萍.图式理论及其教学意义.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8-101.
陈秉公.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江汉论坛.2007(6):90-97.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刘洪波,龙秀雄.在融合中呈现力量:论重大事件与理论教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76-78.
[收稿日期]2015-03-27
[作者简介]刘洪波(1978-),男,湖南隆回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7-0045-04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ing of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
andtheFundamentalsofLaw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hema
Liu Hongbo
(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HunanInternationalEconomicsUniversity,Changsha41021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schema"——the core concept in Piage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laborat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hema and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Law from "assimilation", "adaptation", and made an analysis on its actual effect 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Law.In the face of this interaction and the real effects, teachers should be clear about their defined roles and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paying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and "giving guidance to them".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schema;assimilation;adaptation;Piaget
*2014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14B14);2013年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成果(湘教工委通[2013]53号);2014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外经院教字[2014]61号)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