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探索

2015-04-11刘永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刘永利

(商丘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数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探索

刘永利

(商丘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在本科生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数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明确了导师的工作职责与要求,分析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保障措施.

数学专业;导师制;教学模式;本科生;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导师制在我国只是针对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还一直沿用班主任或辅导员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任务也落到了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身上,任课教师则主要负责授课和科研.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也达到了较高的程度[1,2].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及再继续深造压力增大,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全国众多普通高等院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国内部分院校相继在本科生教学中尝试“本科生导师制”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我院也于2009年在实习教学中实行导师制,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本科生导师制的涵义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专业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3].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制,也不同于研究生的导师制.它是指本科一入学就配备导师,进行四年的指导.其工作职责集中在思想引导、学习方法、专业素质、生活辅导、职业指导等方面.如北大提出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包括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导,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4,5].由此可见,导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帮助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对学生在校期间全程负责,因此导师制管理对大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导师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本科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一个层次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另一层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它的推行是加强本科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经过部分高校几年来的探索实践表明,导师制的施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因此,根据我院实际推进化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的意义及对导师的要求

2.1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的意义

高校的学分制在教育体制和学习方法上与高中的情况相距甚远,除此之外,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一些数学专业课的内容比较深奥,表达方式也比较抽象.这使得大一新生在刚接触到这些课程时感到无所适从,很难适应大学初始阶段的学习.而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在“学分制”下有些无所适从的学生们有了学习上的指点迷津的指路人.在导师制的实施下,通过导师和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会很快发现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方法有别于高中的情况,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引导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当然,我们必须充分调动自主性,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自己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但在选课时由于受自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的影响,往往无所适从,或者盲目跟从他人,或者选择一些容易获得学分、要求不严的课程,致使所学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甚至有些学生所学知识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这种情况在“大专业——小方向”的学习模式下显得尤为突出.而此时导师则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前沿动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学习潜质和职业生涯的设计等进行合理选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合理构建.

现代化学教育模式也要求教师转换“主讲”角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三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教育实习是一个学生向老师转变的假象平台,学生在这时会尽最大努力去展示自己作为一位老师的角色.这些不是通过书本能学到的知识,是通过导师日常工作中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教学行为.

2.2 对导师的要求

导师制中的导师应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满足导师工作内涵的要求.首先,导师应该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基本内容,从事教学工作两年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及责任心的教师.其次,导师应能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符合上述条件的教师在经学院审核后,方能被聘为导师.只有把导师选好了,才能培养更为优秀的学生.因此,导师的聘任工作是导师制框架下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这种相似标准在相关师范院校本科教育的导师选择也有报道.最后,要明确导师职责,一个优秀的导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塑造,培养其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②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着力培养其学习能力;③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培养其实验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④有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撰写论文综述及适当参加学术活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⑤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给予恰当的回应;适时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数学类学生实施导师制的可行性分析

3.1 导师制的优点

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趋向个体化、微观化、动态化、复杂化.一般情况下,高校数学本科专业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学生可根据相应专业和自身情况选择导师.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弥补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相脱节的缺失.一方面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因材施教,全面促进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另一方面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能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需要.尤其对注重个性、集体观念淡薄的学生管理工作,导师制就显得更为行之有效.

3.2 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优化设计本科生课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力争做到既能包含学科基础课程又能察觉学科前沿.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能做到既要大幅压缩专业课程数量,又要保证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每个学科专业可以开设选修专业课程3—4门,且可以跨学科方向选修.例如本学院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到搜索文献的重要性,增设《文献检索》等课程,使得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快速高效的查阅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开设大量的专业理论课程和计算机课程外,还增加了《计算机在数学中的应用》《Matlab在数学中的应用》.在实验课程内容的选取上,紧密结合我院现有科研方向,指导学生熟悉科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学习的计算机语言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使学生本科阶段就能提前熟悉科研方法,这对以后学生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4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的保障措施

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协调师生比例,把教师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2)当条件具备时,实行导师的聘任制.凡是被选聘的导师,把导师的工作记为工作量,并且给予比较高的课时费,在职称评定上给以一定倾斜.(3)明确导师职责.导师应对学生的专业、科研、心理、考研、就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4)建立导师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包括考勤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5 结束语

人才培养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才能保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这种形式下导师制的实施相对来说更适应这种状态.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出现不到十年的时间,应该说,在部分高校的研究和实践下,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导师制的实施也存在着系列问题.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制宜,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制定出符合本校特色的导师制,让导师制在学生管理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1] 刘桂芬,覃丽燕.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3):184-186.

[2] 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施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3] 方小玲, 肖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 24(6):103-104

[4] 邱九凤.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价值[J].河西学院学报,2010, 26(6):107-110.

[5] 韩少华,余柏民.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研究[J].班主任之友,2006 (5):15-17

[6] 张再垡.本科生导师制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1-63.

[7] 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93-95.

[责任编辑:徐明忠]

Implemention and exploration the tutorial system in mathematics

LIU Yongli

(School of Mathematics & Information Science,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

Tutorial system is a talents training mod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n mathematics,the qualifications,tasks and a responsibility of the tutors,and 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and raising safeguards.

mathematics; tutorial system;training mode;undergraduates;evaluation mechanisms

2014-01-02

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资助项目(No.122300410382)

刘永利(1981-),男,河南夏邑人,商丘师范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概率与数理统计的研究.

G642.0

A

1672-3600(2015)09-0125-03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