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受合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角色定位*
2015-04-11李德芝张万连
李德芝,张万连,李 丹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授受合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角色定位*
李德芝,张万连,李 丹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授受合一”作为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它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施教主体(教师)与受教主体(学生)双方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实践共同体。“授受合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由于师生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打破占有式主体的封闭,形成交互式主体的协同,从而实现双方的主体性融合。“授受合一”规律能够体现师生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的情感效应、彼此信任的责任效应、交互协同的价值效应,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授受合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主体性
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不断探讨与论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必然成为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为师生平等互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和前提。所谓“授受合一”规律,既不是“主客二分”范式下的“单主体论”,也不是把完整的“师与生”的“教与学”动态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来的所谓“双主体论”[1],它是基于“主体间性”理论之上,专门针对单向“灌输”方法的缺陷,试图充分发挥施教主体(教师)和受教主体(学生)双方的主体性[2]。不仅把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机融合,而且把教师的施教过程与学生的受教过程实现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实践共同体”,从而全面提高信息的转化率和教学的实效性。“授受合一”所构成的双重交互形态,其核心理念是授受主体双方都具有主体性、交互性、情感性、共融性和持续性。“授受合一”犹如一枚货币的两面,其主体的一面就是另一面的反映、认同、融合、接受和升华。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断促进师生主体双方情感交融、彼此信任、对应互动、交互协同,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合二为一,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着极富吸引力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对自己的不断逾越,有效地防止教师与学生所处地位的不对称性或者两张皮状态,从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授受合一”能够体现授受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的情感效应
“授受合一”作为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它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施教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主体性自由发挥基础之上的“情感共同体”。情感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社会需要而产生肯定或者否定的内心体验,必然对主体认识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者消极的阻碍作用。“授受合一”规律要求授受双方以共在的、平等的和交互主体的形态存在,它强调授受双方要在情感交融的共同体中相互承认对方的存在与价值,它反映了授受主体双方共建共享的和谐理念和共进共荣的价值诉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必须着力打造师生主体双方相互尊重的情感共同体,实现“师与生”之间的情感融合、“教与学”过程的情理交融。
一方面,师生主体之间的人类情感交流与融合是人性使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到处是凭借激情活动的个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列宁也强调:“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一种活动,无论现代社会如何发展,现代教育手段如何发达,都不可能代替授受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融合这一人性特质。这种人与人之间所特有的情感交流、传递、感染和分享作用,以及情感本身所具有的强化、激励、驱动和促进作用,使得情感不仅成为生命所需要和最重要的标志,而且也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全面提升,人们思想品质的培育和精神素质的提升才会有现实的情感基础。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于充满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5]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传授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更要在大学生心灵深处培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情感的种子。如果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心灵的感受,就很难转化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思想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投入适度的情感,通过情感的纽带和驱动作用,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怀、唤起学生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学生的“学”入心入脑。
另一方面,情理交融规律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之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虽然理性因素总是居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所谓情理交融是指施教者(教师)在对受教者(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从理性层面上对受教者开展理论教育和说服引导工作,做到以理服人;而且还要开诚布公地关注受教者的现实诉求、利益追求和情感需求等内在因素,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灵沟通,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规律是建立在人的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人性基础之上的,情感认同机制与理性认同机制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形成和确立,都是情感机制中知、情、意、信、行诸多因素辩证统一的结果。显然,在充分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自由发挥的情感共同体中,如果没有正确的认知就难以激发真切的情感;如果没有真切的情感就难以唤醒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情感与认知基础就难以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从内化到外化的意志过程就难以把认知与情感过程物化为外在行为。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主体之间相互尊重、情理交融的过程,要不断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接纳和对教学目标的强烈追求,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内化为自觉认同到外化为实际行动,就必须既要注重理论说服,更要注重情感融合,力争做到“情”与“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授受合一”能够体现授受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的责任效应
“授受合一”作为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它是建立在施教主体(教师)与受教主体(学生)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责任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地看待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双边关系已经从最初的实体规定性发展到今天的关系规定性[6]。这种关系在形成与发展的方式上有赖于授受主体之间平等、互信的交流与沟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作为一个不断实现着师生主体之间对应互动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中的教师或是学生,如果对教与学的互动不重视、不积极、不投入,双方之间也不信任、不合作、不和谐,必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授受合一”作为一个“师与生”互信、“教与学”互动的责任共同体,它就必然要求师生主体双方既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更要有各自的和共同的责任担当,共同的目标最终把“师与生”和“教与学”融为一体。
“授受合一”规律为真正确立师生共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激发师生主体双方的责任意识、明确其各自的和共同的责任提供了实践依据。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取得真正实效,关键在于激发师生主体双方的责任意识。从学生层面看,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与满足,有利于唤醒和激发他们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教育意识;有利于他们自觉感知如何加强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有利于他们将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为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目标和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实现着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教师层面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也越来越感受到自身承担教育使命的艰巨性、教学改革的紧迫性、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7]55的必要性。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发展不是既定的、终结的,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正确把握学生不断发展和需要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尊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增强实效性。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作为实践主体承担着各自的和共同的但也有区别的责任。一是双方对社会的责任。教师承担着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有责任把国家意志、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信念。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把握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对国家意志、社会规范不仅要在情感上认同而且要转化为个人的品质。二是双方交互性责任。教师作为施教者负有教育学生按照国家和社会要求得以全面发展的责任;学生作为受教者负有维护施教者的权威,使得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运行的责任。三是双方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促进双方关系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朝气蓬勃的活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的责任。必须指出的是,虽然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互动,但教与学也并非是完全并列的,在“基于学”而设计“教”的教学原则统摄下[8],教师的责任重在挖掘以主体性发挥为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潜能,教师的“教”最终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授受合一”不仅能够打造“师与生”之间相互信任、“教与学”过程相得益彰的责任共同体,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授受合一”能够体现授受主体之间交互协同的价值效应
“授受合一”作为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它是建立在授受主体之间对应互动、交互协同基础之上的“价值共同体”。在“主客二分”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施教者的主观理想化和受教者的被动边缘化,施教者“我说你听”式的单向灌输和“我打你通”式的权威性征服——这种单向性、控制性乃至专断性的教学方式,扼杀了施教者和受教者交互协同的主体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9]“授受合一”在肯定授受双方均为实践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包容、交互协同的价值共同体。
“授受合一”规律强调授受主体之间对应互动、交互协同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双方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它能够把授受主体双方的“为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首先,授受主体双方“为我性”的融合。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7]81一般来说,施教主体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其“为我性”实质上就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为我性”。授受主体双方“为我性”的融合在于,施教主体希望受教主体所确立的价值理念和所养成的思想品格要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一定要与受教主体根据社会的现实要求和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施教主体所传授的内容与信息融合贯通,“其结合中介点就是传授的内容既是施教者设计的,符合施教者的‘为我性’,又恰恰是受教者内在需要的,即符合受教者的‘为我性’。”[10]226其次,授受主体双方能动性的契合。所谓主体的能动性是指作为主体表现出来的一切主体的特性,即主体性[10]222。授受主体双方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一方面是教师作为施教主体的能动性,即教师在“基于学”而设计“教”的教学原则统摄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受教主体的能动性,即学生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维定势驱动下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二者的共轭效应必然在空间上一致、时间上持续、价值上契合。最后,授受主体双方创造性的整合。无论是施教主体还是受教主体,二者都具有自己的创造性,并且集中表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实践的创造性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能动地、创造性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促进人的本质的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作为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必然能够聚集授受主体双方的正能量,实现双方创造性的有效整合。一方面,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创新,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甚至违反学生的思维规律与模式,那么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也许只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但如果既不顾及也不调动学生所具有的实践创造性,甚至违反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那么教学计划与目标的落实最终也会化为泡影。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要促进师生主体双方“为我性”的融合、能动性的契合、创造性的整合,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启迪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授受合一”作为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它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施教主体(教师)与受教主体(学生)双方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实践共同体。“授受合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由于师生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在于打破占有式主体的封闭,形成交互式主体的协同,实现双方的主体性融合,从而使主体性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在是一种占有式的工具而是人性丰富的主体”[11]。“授受合一”规律能够体现师生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的情感效应、相互信任的责任效应和交互协同的价值效应,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牛玉峰,黄立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角色定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145.
[2]雷 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4]列 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5]纳扎罗娃.青年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M].刘成彬,等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65.
[6]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6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郭风志.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71.
[9]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3.
[10]雷 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岳 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1-6.
"Unity of Instructing and Accepting":the Location of Teaching Subjec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Li Dezhi,Zhang Wanlian,Li Dan
(CollegeofMarxismStudies,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Unity of Instructing and Accepting",as a dynamic system with dual interaction,is the practice community that is based on dual subjectivity which gives full play to teaching subject(teacher) and educational subject(student).In order to make both sides of subjectivity unify together,"Unity of Instructing and Accepting" in th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elps achieve the eq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breaking the closed possessive subject and getting the synergy of subjective interaction.The rule of "Unity of Instructing and Accepting" not only can have some effects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improving the respect of each other, arousing trust of each other and unifying each other,but also can achieve the unity between regularity and finali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unity of instructing and accepting;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teachers;students;subjectivity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规律研究”(JS2012008)之成果之一。
2014-12-21
李德芝(1958-),男,山西孝义人,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万连(1990-),女,山西宁武人,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李 丹(1991-),女,山西盂县人,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6.014
G642
A
1008-6285(2015)06-00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