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几点经验

2015-04-11吕凯慧

山西农经 2015年3期
关键词:长治市三资村级

□吕凯慧

山西省长治市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几点经验

□吕凯慧

农村“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本文通过对规范“三资”管理做法的分析,进一步强化“三资”管理的作用,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资”管理;规范建设;成效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长治市建立省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10个。其中,长治县、潞城市、襄垣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称号。按照《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实施方案》通知精神,到2014年底,历时2年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通过开展三资清查,摸清了三资家底,规范了三资管理,强化了三资监督,并将此次清查成果全部录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控网络系统”,实现公开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我们的做法是:

1 在资金管理上,坚持“12345 工作法”

一项委托。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各自的会计业务书委托于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实行会计代理,村级不再设专门记账会计,只设一名报账会计,协助会计服务中心管理村级财务。

二级审核。是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分两个层次对村集体财务进行审核。村级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每月集中一至两次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把关、签名盖章,并经支村两委负责人签字审批后,上报乡镇农经站,乡镇农经站对村级送交的财务手续再次审核审查后交由会计服务中心进行财务核算。

三权不变。是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不变,坚持以村为单位设立财务账簿,以村为单位各自独立开设银行结算账户,从而确保了农村集体自主权不受侵犯,确保了集体资金和资产不被平调、挪用和侵占。

四层监督。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财务活动全过程的民主监督。二是乡镇农经站和会计服务中心对各村财务手续进行业务审核和监督。三是县农经中心每年进行的财务审计监督。四是市农经局及上级部门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制度。去年,各县市区根据中纪委的“八项规定”以及当地实际情况,重新审核完善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对村干部的工资报酬、村集体招待支出、外出“考察”、村民福利、报刊征订、资金管理、实物保管与使用、开支审批权限(包括开支范围及额度)、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同等“雷区”做了细致而明确的界限规定。二是统一审核记账。各村集体的票据、凭证在各项手续办理齐备的情况下,由村级报账会计按会计服务中心指定的每月报账时间,交由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进行进一步核查。三是统一保管财务专用章和印制收款票据。收款票据由县农经中心统一印制,统一领用,分乡镇编号登记建档,该收据只限于村集体专用。村集体财务专用章统一交由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代理会计妥善保管,集体办理银行业务或开出收款收据时,由代理会计加盖该村财务专用章,方可进行办理。这样有效管控了“病从口入”关,防止了收入不进账、小金库和坐支挪用集体资金现象。四是统一公开。各县统一村级财务公开底册格式和内容。各会计服务中心每月都要将各村集体的财务运行情况逐笔逐项在网上发布公示,并且至少每半年编制一次财务公开底册,交由村集体按程序审核确认后张榜公开。五是统一建档。对各村三资台账、日常三资报表、原始单据采用一村一柜、统一建档、统一管理。

2 在资产管理上,坚持“五个相结合”

一是坚持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经济条件好,而且有专门的仓储场所和设立有专门的仓储管理员的村集体,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设备、物资必须由村集体集中保管,认真办理好各项资产的入库手续和出库领用手续。只有办公场所而没有仓储场所的村集体,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统一安置在办公场所实行集中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看管,其它财产物资及设备可由家户分散管理,但必须办理好资产存放手续,做好资产存放登记。

二是领导决策与民主决议相结合。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村干部的带动和引领,村干部的“金点子”就是盘活集体资产,激活集体经济的“金钥匙”,但是如果村干部采取“一言堂”形式,那再好的“点子”也可能遭到群众的反对。为此,市县两级都出台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鼓励农村干部广开思路,多出点子,在资产承包租赁方面走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道路。如:襄垣县候堡镇的候堡村和西周村干部看准毗邻潞矿的商机,通过民主决议集体注册资金组建了运输队,由村集体负责向潞矿和周边地区联系运输业务,两个村的村集体每年可获得20~30万元不等的服务收益。

三是集体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审核监督相结合。针对农村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工程监管乏力,工程承包容易吃亏上当的现实,各县出台了《基础设施建设申报制度》,规定农村集体一次性支出在5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经民主协商讨论后,写出项目申请,交当地乡镇“三资管理工作领导组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严禁负债上项目。

四是资产清理与资产登记相结合。搞好“三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或一次的清产核资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必须坚持始终,常抓不懈。在“三资”管理方面,2009年来,长治市要求村集体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并根据清查结果及时做出账务调整和补充登记,以便做到账款、账表、账证、账实、账账五相符。

五是查处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三资”清查,落实管理责任。如果是因为自然因素形成了资产损失或破坏,村集体将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会议决定,对该部分资产作出变价处理或账户核销的决定。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了集体资产丢失或损毁,村集体将依据资产存放登记册上标注的保管人或使用人等情况,追究当事人责任,并通过会议做出合理的赔偿决定。情节严重者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3 在资源管理上,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据实登记的原则。农村集体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集体和国有界限不清的问题。如原来的村办煤矿、采石厂,还有一些山岭及其附属村地等,没有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资源的清理登记工作,因此,长治市要求各县采取实地调查了解的方法对属于本辖区的资源进行据实登记。去年,在全市安排的“三资”清查中,对村集体所有的林业资源严格按照林权改革时飞机航拍的实际林用面积,补充完善村集体资源登记的资料数据。

二是坚持承包、拍卖、招投标原则。农村集体资源的拍卖或承包必须通过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进行。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开放搞活的原则。鼓励农村集体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开发资源。

四是坚持发挥“统”的原则。从1982年农村集体土地下放到农户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走上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之路,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长时间里,双层经营实质上主要是依靠农户在自己耕种的承包地上单打独斗,自主经营,并承担了沉重的税费负担。税费改革后,随着农村劳力的大量转移和解放以及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连片种植产生的不菲收益,农村土地流转速度逐年攀升,农村集体“统”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人,真正担起了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保护责任,真正成了土地流转的第三方责任人。

4 显著成效

澄清集体家底,夯实了“三资”管理基础。长治市通过推行“三资”监管,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清查和补充登记,有效解决了过去“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台账不全、数目不清、账实不符、资源不明等问题,既亮了集体“家底”,又明了群众“心底”,为长治市今后的“三资”管理工作夯实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提高监督服务,规范了“三资”管理行为。实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后,随着村务监督委员会(过去称理财小组)等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和运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阳光农廉网”的网上公示,村集体的“三资”管理走向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公款私存、坐收坐支、挥霍浪费、贪污挪用等现象,大大提高了“三资”管理的透明度,强化了农村干部的廉洁自律、维护集体利益和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筑牢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防线。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农村财务管理中心)

1004-7026(2015)03-0110-02中国图书分类号:F812.8

A

猜你喜欢

长治市三资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阳光财务——嘉兴市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做法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