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研究

2015-04-11谢玉婧

山西农经 2015年3期
关键词:市民化工业化城市化

□谢玉婧

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研究

□谢玉婧

本文分别总结了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成功的城市化及农民市民化的演变过程和经验,及作为教训层面的拉美农民市民化进程。从而总结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市民化现状,获取我国建设市民社会的启示和对策。

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国际经验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城市化是进入发达经济体的前提或条件,而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关键所在。横向比较目前不同国家的农民市民化水平,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很高,市民社会构建相对成熟、稳定;拉美国家的农民市民化实践失败,陷入“中等收入陷进”而难以自拔。回溯和研究各国所经历的曲折但又迥然各异的道路,总结它们农民市民化历史实践经验和共性,分析其教训与不足,对我国建设市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或警示意义。

1 英国农民市民化过程

英国是同时期其他欧洲国家中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开始的最早、流动规模最大、农村人口比例下降的最快的。早在11~12世纪,英国就开始农村人口第一次进入非农业领域就业的大规模的空间迁移。这一次的迁移的主体是农村的穷人,迁移流动的基本动机是为了生存,流动的距离相对也比较长。这次转移亦是英国城乡关系演变和农民市民化的初级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城乡联系自然松散,国民经济整体以农业为主,但是农民存在既进行农业劳作也兼在非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的现象。15~17世纪,第二次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在英国再次兴起。这一时期迁移和转化的对象主要是手工业工匠、商人及青年女性,迁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前途更加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时期的迁移的空间距离不远,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最为稳定。随着迁移的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中期,是英国城乡关系演变的中期阶段。在此期间英国城乡之间人口的流动深化和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这些来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如桥梁般把处于城市的工商业组织与处于乡村的新兴工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同时加速了城、乡的发展和繁荣。英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最稳定、规模最大的流动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农村人口将至总人口的25%,这一时期划分为英国城乡关系演变及农民市民化的后期。

分析英国农民市民化的历史过程发现,其人口的非农化主要是选择了以“圈地运动”为代表的以暴力为为核心内容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也是通过暴力的方式强制性转移出去的。对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工业强力吸纳了较多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快速转移出了农村劳动力。同时,英国政府针对农民市民化进行了一系列制度革新,包括逐步普及中等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组件失业者兴建公共工程以开展劳动救济等。

2 美国农民市民化过程

与英国强制性农民市民化过程不用,美国的农村人口非农化是一条以自由迁移为主的道路。从城市化开始至基本完成大约用了150年的时间,即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而高速发展时期集中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这50年间,城市人口比重从10.6%快速增长到51.2%。

纵观美国的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进程发现,美国的农民市民化是与其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的过程。受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影响,美国在1870年以后开始了以电力、钢铁等先到产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兴起。于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并存的第三产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另一方面,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带动下,美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从农业中解放出大量的过剩农村人口,而这些人口也转移到城市中去,成为了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同时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的迅速发展,有力的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大城市的崛起速度。

3 日本农民市民化过程

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划分为战前和战后两个历史阶段。战前阶段从明治之初到1945年的70年间,这一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1868~1887)、正常转移阶段(1888~1930)和动荡阶段(1931~1946)。准备阶段,日本政府废除了不利于人口流转的封建制度以及“士农工商”的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强制推行《学制令》,对广大农村人口普及教育,为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更好的适应城市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正常转移阶段,日本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同时发展起来的以纺织业为基础的小工业和家庭工业及时的吸收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从1888年的76.1%下降到1930年的50.5%;动荡阶段,日本进入战时体质,动荡的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及整个东南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消耗的日本本国大量的人力、物力,战后初期,由于大批复员军人、海外回归人员、城市疏散人员返回农村,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

战后初期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但是从1955~1970的15年中,随着经济复兴,农村人口转移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农村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9.3%。这首先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有利的人口背景,日本随也经历了重要的人口结构转换过程,但是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的这一过程完成于经济高速增长之前,这就避免了其他国家出现的人力压力、就业压力,减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后1950~1955年日本近乎异常的迅速降低了人口出生率,缓解了人口转移压力。

4 拉美农民市民化过程

拉美国家在二战后从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开始了其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中就业的机会,吸引了大批来自农村的人口和劳动力。尽管拉美地区的城市化也是由工业化带动的,但是其城市化的速度远远高于工业化,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导致人口急剧膨胀却不能被足够的就业岗位所吸收,形成了所谓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又由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和就业报账体系不健全,在技能转换和素质提升等方面制度缺失,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拉美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如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保护政策和价格政策等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的政策,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损害了农业的发展,促使更大批量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涌入城市,更加加重了城市人口负担。拉美城市化过程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学者称其为城市“首位度”偏高。所谓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最大城市人口数量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品的区域差异及城市化发展的平衡状。由于拉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布局不平衡,导致了其城市人口集中于少数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其他工业发张较慢的城市不能及时的消化农村转移人口和劳动力,形成了大量的贫民窟,出现收入分配的两极化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严重的对立,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进”而无法自拔。

对拉美国家农民市民化的研究一般都把侧重点放于其可以借鉴的教训层面。由于其农民市民化的失败所造成的失业率大幅提高,非正规经济甚至一些非法经济如走私、贩毒等成为一大批无业人员为了生存的无奈之选;城市贫困现象严重,“贫民窟”、“棚户区”普遍存在,人们生活困苦;还有其他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如城市交通拥挤、治安混乱、环境严重污染,各类犯罪现象爆发率高。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5 国际经验启示下的中国特色农民市民化

5.1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市民化现状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虽然也经历了曲折的人口结构变革,但是农民始终是我国国民的主体,也因此我国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农村习俗存留久远,农民观念根深蒂固。这就使得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民市民化比其他国家更迫切,难度也更高。

由于我国在建国后长期实行了依靠农业积累支撑城市发展的发展战略,造成了农业的衰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工农业之间的联结逐渐被隔断,工业在城市独立运行,不能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起步滞后于工业化,从而错过了由于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时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被大量积压。一旦农业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而又得不到充分的吸收,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并且造就了具有多元特性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从而农民工成为我国需要市民化的农民的第一梯队。

我国针对农民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制度整阻碍这其进程。从户籍管理制度、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到社会歧视等非制度性的限制,使得一亿多转向非农业的农村人口多半只是一种职业或劳动地点的转变,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地域上的迁移和身份的彻底转变。

5.2我国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总结国社会际农民市民化的经验,针对中国特色的农民市民化现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消除障碍性制度,为人口流动创造条件,并逐步统一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职业和身份;建立健全的符合我国城市化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劳动力转移带来负面影响,降低社会成本;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稳步提高县域经济体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1]朱信凯援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

[2]孙波.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3]孔祥智.英国在工业化、城市进程中是怎样处理工农关系的[J].前线,1999(4)

[4](美)卡尔·文博特.当代美国西部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张季风.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J].日本学刊,2002(3)

[6]张季风.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J].日本学刊,2003(1)

[7]赵慧英.拉美和非洲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迁移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

[8]黄泰岩,石腾超.规避城市化厄运的关键与途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

1004-7026(2015)03-0067-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18]

A

猜你喜欢

市民化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