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空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2015-04-11张慧文
□张慧文
西安临空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张慧文
本文分别从机场的枢纽特性、机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新的临空经济区开发机制、临空产业集群的构建、机场所在城市的生产要素禀赋等方面分析了西安临空经济发展的要素。
临空经济;机场;临空产业
《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的获批使西安临空经济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来自郑州、成都和重庆等地的强有力竞争,因此分析西安临空经济发展的要素,选择一种适合西安临空经济发展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机场的枢纽特性是临空经济产生发展的内因,机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制约临空经济发展区发展的外因,这二者是临空经济产生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外在的辅助条件也必不可少,临空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其发展离不开创新的临空经济区开发机制、临空产业布局和机场所在城市的生产要素禀赋。
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的枢纽特性
机场的枢纽特性是临空经济产生发展的内因,该特性通常通过机场运营规模、网络通达性、中转能力等指标来衡量。国际上通常以一个机场客流量占该地区总客流量超过一定比例来定义枢纽机场。
1.1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营规模
201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班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24.5万架次、2926万人次和18.64万t,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3%、13.9%和7.7%。近年来,西安咸阳机场在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3项基本指标连续多年综合排名全国第8位,位居西北地区排名第一,且所占比重较大。在西部地区,旅客吞吐量落后于成都和昆明,货邮吞吐量落后于成都、昆明和重庆,说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机场运营规模方面还是偏小,机场的的枢纽特性较弱。
1.2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网络通达性
机场航线网络通达性反映了机场的对外连接能力,说明可以连通国际市场范围的广度。来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官网的资料显示:到2014年底,已经与4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业务往来。开辟了269条航线,通航点达到136个。目前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和西铜高速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相连。连接机场和西安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铁路工程将于2015年底建成。届时西安将实现航空与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因此机场地面综合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说明机场的对内沟通能力较好,对西安及陕西的区域影响空间范围较广。
2 机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机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制约临空经济发展区发展的外因。根据美国和欧洲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机场所在区域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才会保证临空产业的良好发展。2014年西安人均GDP达到10394美元,且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较为合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较为明显。西安区域经济的发展基本能够保证临空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西安各产业的发展也对临空经济有需求。
3 临空经济区开发机制
2011年规划面积146km2的空港新城承担起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使命。空港新城将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LED产业、高端服务业、国际文化交流和临空农业等七大产业。2014年5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复函批复了《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为西安发展临空经济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
4 机场所在城市的生产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大致包括天然资源、人力、知识、资本以及基础设施等。西安的科教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相对丰富,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如在西安就生活着25万航空工程师和航空业流水线工人。西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发展临空经济的需要。
5 西安临空经济发展要素总体评价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枢纽机场,具备了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它的枢纽特性还不是很突出,还有来至于成都、重庆和郑州等地机场的强大竞争压力。西安腹地经济能够保证西安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但经济规模,特别是外向型经济规模偏小,还不足以保证西安临空经济持续发展。西安建设国家航空城实验区的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为西安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西安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及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也为西安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1]约翰·卡萨达,格雷格·林赛著;曹允春,沈丹阳译.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04-7026(2015)03-0029-02中国图书分类号:F562
A
本文是2014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IN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慧文(1979-),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西安外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临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