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之于“一带一路”的历史地位
2015-04-11梁勇
梁勇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京津冀之于“一带一路”的历史地位
梁勇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化战略,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节点,把握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现实感召力,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京津冀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从历史根脉还是当代“一带一路”格局来看,京津冀的地位都非常重要。
京津冀;一带一路;战略;地位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中国走向世界、构建新型国际战略格局的宏伟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从历史的视角审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不能没有京津冀。从当代中国的经济格局来看,京津冀地区既要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谋发展、讲协同,更要发挥位置优势和政治优势,充分整合历史与现实资源,融入到“一带一路”国际化大战略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京津冀在“一带一路”历史与现实的节点上
东西方贸易是从中国丝绸输出开始的。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从1868年到1872年先后七次到中国考察,他在著作《中国》(China:The results of My Trav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Thereon)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丝绸之路”表示中国通往欧洲的贸易路线,此后,这个名称被广为使用,并赋予新的内涵。广义的丝绸之路,是指从上古时期开始形成的沟通欧亚大陆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通过各出海口岸连接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许多通道,因地理环境不同,分别称之“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分为“渤海丝绸之路”“东部沿海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的变迁,不同时期都城位置不同,也决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随之变化。
作为中国的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输出的不仅仅是丝绸,还有诸如茶叶、陶瓷等中国特色产品和中华文化。这些产品和文化,都有京津冀辉煌的历史印记。
丝绸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丝绸等丝织品的生产是支撑丝绸之路的物质基础。京津冀地区正是古代丝纺织技艺最辉煌的地区。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历史上的贸易通道和文化交流、商品的生产、运输、流通去向,是支撑“一带一路”历史的核心基础。通俗地说,就是“一带一路”上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国与哪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哪些道路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历史学的学术支撑能够让“一带一路”更具历史文化魅力。
在明朝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大面积普及之前,长城及其以南的京津冀地区以“饶有丝帛”著称,是中国蚕桑丝织发祥地之一。从西汉到北宋,丝绸之路上最精美的绫罗绵缎大都产于这里,11世纪世界上最富庶的东方大国供给世界最精绝的丝织品叫“定州缂丝”。
元明清建都北京后,由此延伸到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更是亚欧古代丝绸之路和瓷器、茶叶贸易的重要通道。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不能没有京津冀。从当代中国的经济格局来看,京津冀既要为“一体化”谋发展、讲协同,更要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加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缺少了京津冀,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根之木。
二、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桑蚕丝纺织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技术和丝纺织技艺的国家,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世界上唯一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被称为“丝绸之国”。京津冀地区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桑蚕养殖和丝纺织技术发祥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丝绸之路上谱写了5 000年的历史辉煌。
按照古老的传说,中国养蚕技术是5 000年前黄帝夫人嫘祖发明的,之后随着黄帝、炎帝部落战蚩尤实现民族融合而传播到中原各地,开启了中华民族桑蚕和丝纺织业的先河。
但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桑蚕养殖和丝织技术远比黄帝时期要早得多。河北省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文化遗址,在这处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距今5 500多年前的一批陶纺轮和丝织用的骨匕,更重要的是出土了两件陶质蚕俑,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鉴定,是家蚕蛹的模型。这些文物的出土,不仅为5 500年前滹沱河流域成熟的桑蚕养殖业和蚕丝纺织业提供了有力佐证,也证明在此之前,桑蚕养殖和丝纺织技术经过了较长的发展历程,纺轮制作和丝纺织工具已经成熟。
到商代,滹沱河流域的丝纺织技术达到新的高峰。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台西商代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要考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具有七项世界之最,包括多种纺织品实物,其中平纹皱丝织物——縠,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泡泡纱丝织品实物,[1]138证明早在3 500多年前的商代,滹沱河流域的先民就能纺织皱丝纺织品,以此降低丝纺织品的密度,这是先民们智慧的创造,代表了3 500年前中华民族最高的丝纺织技艺。这种丝纺织品实物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才发现后来的继承者,时间比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晚了1 000多年。
战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北部属燕国,南部属赵国,中部属中山国。中山国最鼎盛时期的疆界北抵鸱之塞(今蔚县南的飞狐峪到唐县倒马关),西起井陉关(今故关一带),东到今衡水以东。范围大致包括今保定、石家庄市所辖县区大部和衡水市的西部、邢台市北部,方五百里。中山国的手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2]卷一二九尤其是丝纺织业技术精湛,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美物”。
河北省平山战国中山国都城灵寿遗址的诸侯王墓葬中,出土了多种华丽绝美的丝纺织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中揭示,出土的丝纺织品,既有平纹绸缎,也有抽丝织物、辨纹织物,丝纺织技艺是战国时期最为精美和华丽的。[3]81,111
三、汉唐时期中国最精美的丝织品出自河北
汉唐时期是中国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时代,而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最精美的丝织品大都出自黄河中下游的河北。
(一)两汉时期最精美的丝织品出自河北巨鹿
两汉时期,从古都长安、东都洛阳出发的丝绸之路走向鼎盛,从沿海港口出发的海上丝路也开始起航,而冀州的丝纺织业是封建帝国的经济支柱和丝织品的重要基地。
《西京杂记》记载了西汉时期工艺最复杂的丝纺织技艺。巨鹿郡陈宝光妻,织造“蒲桃锦和散花绫”。太尉霍光妻子常从巨鹿郡购陈宝光家这种精绝的丝织品,送给汉宣帝宫廷女御医淳于衍。其中记载,霍光夫人一次就赠送给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4]卷一。
陈宝光妻的织机拉动经丝的镊有120个,手中持有不同颜色纬丝的很多梭子,用60天才能织成1匹,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最精美的丝织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提花织锦。
《东观汉记·马援传》中称,东汉初年,马援奉命“行亭鄣,到右北平,诏书赐援巨鹿缣三百疋”,光武帝刘秀“赐援巨鹿缣三百匹”[5]卷十二。可见两汉时期巨鹿是全国著名的丝纺织业产地。
后世文学家左思在《三都赋·魏都赋》中盛赞河北地区“绵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緫清河”[6]卷六。当时襄邑(今邢台)、朝歌(今河南淇县)、清河(今临清县东)、房子(今高邑县西南古城)的丝纺织品名冠北方。
随着两汉时期张骞、班超出使,途经西域的草原丝绸之路和沙漠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贸易的通道,中国丝绸传到了西方的古罗马。
著名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说,罗马每年至少有价值相当于今天2 000万美元的黄金在与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半岛的生意中丧失,其中大多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公元301年,罗马帝国戴克里先皇帝不得不强制性地把中国丝绸价格规定得高高的,每磅约合274个金法郎,以遏制丝绸消费。
(二)魏晋北朝邺城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魏晋、十六国和东魏、北齐时期,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镇)成为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中心。为了接待来自朝鲜半岛新罗及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旅,邺城建有专门供各国使节居住的传舍。“邺城传舍”的大型瓦当正是这一时期邺城接待各国使节传舍的物证。后赵时期邺城的宏大园林华林苑内,还有仿龟兹国寺院的建筑。
另外在邺城、赞皇、景县等地发掘出北魏、北齐时期大量墓葬,发现了很多来自西域、西亚的文物。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中出土了两枚拜占庭金币,赞皇县北齐皇帝高洋岳父李希宗墓出土了多枚东罗马帝国金币,都是丝绸之路西方贵族到邺城进行丝绸贸易的物证。
(三)盛唐河北道丝纺织品贡赋居十道之首
盛唐时期河北道南部(今京津冀地区)是全国丝纺织业技术最先进、丝纺织品产量最多的地区。技术和产量都远远超过江南,是当时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产品基地。
反映大唐经济命脉的《通典·食货·六赋税》记载了盛唐时期天下州郡常贡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天宝元年(742年)全国十道共318郡向朝廷常贡丝织品的有63郡,总计贡赋丝织品3 464匹,河北道有18郡常贡丝织品1 765匹,占全国总贡赋的51.6%,而河北道博陵郡(定州)丝纺织品贡赋达1 575匹,占全国的46%,居全国之首。
河北道的丝纺织品不仅产量全国第一,丝纺技艺也名列前茅。唐代的绢分八等,一等到四等绢产地集中在河北、河南两道。朝廷赏赐的最精美特种丝织品多出自河北。
据《通典》《元和郡县图志》等文献统计,河北道有五州产12个特种丝织品,品种数量远远超过河南道和江南道,居全国十道之首。其中定州的罗、细绫、瑞绫、两巢绫、独巢绫、二包绫、熟线绫和恒州的孔雀罗、瓜子罗、春罗等是闻名全国的特种高级丝织品。定州的特种丝织品两巢绫年贡14匹。
唐代河北道定州丝纺织业已形成规模经营局面。唐朝张骛《朝野佥载》记载:“唐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远年老,或不从戎,即家贫破。及如故,即复盛。”[7]卷243这位何明远的丝纺织业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而且通过驿站与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进行贸易,成为当时著名的手工业主。
大诗人李白漫游河北,在《赠清漳明府侄聿》诗中写洺水(清漳县属于洺州,在今广平县东北)蚕桑丝纺织的情况:“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赵女不治容,提笼昼成群,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8]231反映了河北桑柘丝纺织业的繁盛。
敦煌文书《诸山圣迹志》载,河北道镇州(今正定)“其城周围四十里,大寺一十三所,大禅院三十六所,小禅院五十七所,僧尼七千余人,绫罗疋帛,故不外求,物产肥浓,田畴沃壤”[9]342。
可以说,河北丝纺织业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辉煌的一页,是支撑古代丝绸之路千年光辉的重要基地和精绝丝织的技艺源泉。
四、“定州缂丝”开创中国丝纺织技艺的辉煌
中国缂丝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昂贵的丝织品,河北定州则是中国缂丝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缂丝古称“定州刻丝”或“尅丝”,丝织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像镂刻而成,故名。古代也叫“刻色”。海外称为“缀锦”“缀织”“织成锦”等,原产地是河北定州。
北宋学者庄绰《鸡肋篇》记载:“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10]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说:“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11]卷三缂丝织物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与云锦合称中国两大手工丝织物珍品。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又被称之为“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
古代最著名的缂丝艺术家沈子蕃,定州孟家庄人,从小学艺,缂丝技艺名冠各州。靖康之变,北人南迁。沈子蕃等定州艺人举家南迁苏州,成为南宋杰出的缂丝名匠、苏州缂丝的鼻祖。从此江南江浙地区丝纺织技艺提高,缂丝方面才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说。沈子蕃的缂丝作品以书画为粉本,高雅古朴,生动传神。经世代珍藏,进了大清皇宫,养心殿《花鸟图》轴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被称为国之瑰宝。清宫重华宫缂丝《梅雀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金元时期,河北路的真定、中山(定州)织锦院仍是封建国家高端丝织品生产基地,保持着国内很高的水平。
五、京津冀是渤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陆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备受关注,“海上丝绸之路”也引起世人关注。其实早在汉朝,就认定海上远航的出海口在千童(今河北省盐山县千童镇),这是秦始皇命徐福携千童出海的真正初始港,所以在徐福出海之后20年,汉高祖在此置千童县,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随着黄河汇入渤海的泥沙淤积,渤海海岸线千年间从千童镇延伸到河北黄骅海丰镇。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沧州黄骅海丰镇及周边地区。随后,河北省考古专家们在海丰镇附近发现一批古代港口仓储遗址,发掘出大批海捞瓷器,为这一观点增添了力证。
京津冀地区连接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绫罗绸缎的重要产地,也是海上瓷器之路的重要产地。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定窑、恒州窑(俗称井陉窑)、邢窑、磁州窑四大瓷窑,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瓷器之路提供了大量瓷器。
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几百家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磁州窑、邢窑、定窑和恒州窑(井陉窑)的瓷器,而且从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瓷器技艺中,都能看到磁州窑文化对这些国家瓷器艺术的深远影响。
瓷器作为重量较大、易破碎的大宗商品,长途运输主要靠水运。因此,在太行山区的恒州窑(井陉窑)遗址、磁州窑遗址附近的河道内,都发现过外运瓷器,与海丰镇古代海港遗址和海捞瓷器纹饰、窑口完全一致,证明横跨河北境内的古代水路通道是古代海上瓷器之路的内河通道。
内河的丝绸之路,从太行山瓷窑出发,通过水运一直到达海丰镇,然后沿着古代渤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运销海外。而海丰镇就是中国渤海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大港。
六、太行八陉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通道
素有“太行八径”之称的太行山八条东西通道,自古就是中国东部通往西部古都长安、河西走廊沙漠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要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从太行山通道进出,井陉县的核桃园、地都、乏驴岭、白皮关、微水等地还保存着留在基岩上的秦皇古道遗址。在大唐盛世这里是通往长安的军事和商旅要道。
唐代中叶,日本和尚圆仁法师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到大唐求法,朝拜五台山,游学长安,留下的《大唐求法巡礼记》记录了他经过河北道赵州和真定、紫荆关到达五台山的历程。
赵州桥是隋朝为方便陆路交通而修筑的东都洛阳直通涿郡的驿道上的交通设施,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运输的历史见证。唐代更是日本遣唐使行走的驿道。
在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中,留下了河北的镇州(今正定)城下新罗(朝鲜)使团、福建使团马队的身影。这些都是连接古代海上丝路和陆路丝路的佐证。
七、元明清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
元明清时期,北京成为大一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这里连接世界各地的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核心。
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跟随父亲和叔叔带着教皇的信和礼品,踏上赴中国的旅程。他们跨过伊朗,越过帕米尔高原,来到中国。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到敦煌,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再穿过河西走廊,1275年夏天到达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
马可·波罗的父亲向忽必烈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元世祖很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带他们从元上都到了元大都(今北京)。
马可·波罗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之后,他奉忽必烈之命巡视各地,先后到过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福建等13个省市区,去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详细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
马可波罗父子在中国度过了17年。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受忽必烈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嫁到波斯(今伊朗)去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转路回国。1295年他们回到了阔别24载的亲人身边。其见闻引起了意大利人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东方带回的元大都周边生产的丝绸等无数奇珍异宝,使他们成了威尼斯巨富。
著名的东方三大游记之一《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他从元大都南下,经涿州、真定到洛阳的经历,他写道:从汗八里(元大都)“西行二十里,沿途皆见有美丽旅舍、美丽葡萄园、美丽园囿、美丽田亩及美丽水泉。行毕然后抵一大而美丽之城,名曰涿州。内有偶像教徒之庙宇甚众,居民以工商为业,织造金锦丝绢及最美之罗,亦有不少旅舍以供行人顿止”[12]192。再往南,行至真定。马可波罗说:“哈寒府(真定)是一座贵城,城中民恃工商为业,饶有丝,以织金锦丝罗,其额甚巨。”“城南有一大河,丝织品水运到汗八里。”[12]194
丝绸之路的产业基地在京津冀。京津冀地区是沟通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和产品基地。
明代创建北京城以后,北直隶的宣府(今宣化)周边长城沿线的关隘不仅是北京城的军事屏障,也是商旅大道的交汇点,是沟通北京城与西域和俄罗斯的交通要道。而张家口作为长城上一个商贸流通的大境门,也就成为这条商道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在《俄罗斯的对华贸易》和《资本的流通过程》等论著中对中国到俄罗斯的茶叶贸易作了详细论述,其中说,“俄国和中国的茶叶贸易可能是1792年开始的”,从江南装运茶叶的“这些船只离开上海,沿着海岸航行到天津,在天气好的时候,大约要15天才能到达。在天津,又把茶叶装在较小的约能载200箱的船上。它们沿白河经过10天到达离北京约22俄里的通县。从那里茶叶继续由陆路用骆驼和牛车运抵边防要塞长城边上的张家口(或口外),距离约252俄里,再从那里经过草原,或沙漠,大戈壁,越过1 282俄里到达恰克图。大家知道,位于俄国和中国边界上的恰克图和买卖城是茶叶商队贸易的中心”[13]83。马克思这段记述,证明了当时江南的茶叶主要是通过海运到天津港,沿着海河以及元代河北人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到达通州,然后陆路经北京、张家口,沿着张家口到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的商贸大道到俄罗斯的恰克图。
张家口作为中原通往恰克图的贸易通道,从明代的隆庆议和开始开通西境门,创建来远堡,作为长城内外商贸流通的基地。清代顺治时,开辟大境门,打开了北京通往关外乃至俄罗斯的商贸通道。张库大道也由此远行。
这条北方茶马古道早在唐代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茶马贸易和丝绸贸易的通道。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茶叶原产地。全世界所有引种的茶都来自中国。中国最古老的茶马古道是从唐代开始的。宋辽时期,签订了茶马互市盟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始令镇、定、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辽)交易”[14]卷186。设立榷场,官方主办茶马交易。宋辽边界河北路的定州、霸州、雄州、莫州、沧州就是茶马互市的边地。此后,在河北的蠡县留史、束鹿辛集、肃宁、大营等地逐渐形成了皮毛、皮草、裘皮加工等皮货产地。
张库大道是北方的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的重要商道。在这条商道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骆驼和老倌车日夜不停地行走。一代又一代的商旅从内地采购绸缎、布匹、米面、纸张、砖茶、生烟、红糖、瓷器、铁器、服装、酒类、鞍具、小百货等,与北方的契丹、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交换回马、牛、羊、皮张、绒毛、药材等,与俄国人交换毛呢、毛毯、天鹅绒、银器等。清代张库大道全盛时,年贸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约60多亿元人民币。
八、河北是当代“一带一路”的龙脊
京津冀地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丝纺织产地,也是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文明之源,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更是支撑丝绸之路丝纺织品产地的起点之一。
从当今中国的经济战略格局来看,京津冀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自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进入北京,汇聚到这里。京津冀也与中国中部经济隆起带密切相关。就区位而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东部与西部交汇的战略承接点、京藏公路必经之地,是欧亚大陆桥东端的交通要地;河北省、天津市的渤海港口是亚欧大陆桥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之地。因此,“一带一路”宏伟战略中,京津冀应该是一道龙脊,左携渤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右控太行,挽起中部和西部的亚欧大陆桥。从历史走来的“一带一路”,如今在京津冀交汇,而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中,京津冀更是中国实施国际战略的核心地带。
为了更好地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和文化影响,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不仅要协同发展,也应该在“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中大有作为。
任何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都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任何成功的战略宏图,都需要整合历史与现实的各种资源。把“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整合起来,“一带一路”才能辉耀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光辉,才能进一步体现京津冀战略在更大地缘经济中的地位。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刘歆.西京杂记[O].明嘉靖三十一年关中官署刊本.
[5]东观汉记[M]//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左思.魏都赋[M]//萧统.昭明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
[7]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8]抱犊山人.唐诗一万首[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9]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10]庄绰.鸡肋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曹昭.格古要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12]陈开俊.马可波罗游记[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责任编辑 程铁标)
Historical Rol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n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LIANG Yong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11,China)
Standing on the joint of history and reality,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One Belt and One Road”,demonstrating China’s position on the world stage.This strategy boasts profound culture and great reality,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response from abroad and improv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world.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trateg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layout of“One Belt and One Road”,the rol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s very important.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One Belt and One Road”;strategy;role
K207
:A
:1673-1972(2015)05-0017-06
2015-07-10
梁勇(1955-),男,河北石家庄人,研究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