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规制与突破

2015-04-11汤建静

关键词:双师应用型转型

刘 晖,汤建静,陈 慧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新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崛起正在改变关于劳动与教育的传统观念,将高等教育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期。作为高等教育中坚力量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角色的重新审视和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等一系列紧迫问题。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随着“本科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政策出台,转型成为了地方本科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并开始走向合法化与制度化。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缘由为何?其动因是什么?转型的要素是什么?转型的关键矛盾与冲突为何?如何选择合理路径,实现持续发展?探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之路,对进一步厘清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模式不无裨益。

一、地方本科高校的滥觞与定位

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研究与认识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要回到它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现实,回到高校应然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上,从而为进一步剖析转型的关键内容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逻辑铺垫。

(一)地方本科高校的滥觞

1.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

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1]。地方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为其注入了动力,提供了机遇,为其滥觞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改革开放的成果激活了社会经济,沿海城市纷纷发展起来。为适切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群的崛起,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日显重要,地方政府纷纷确立“科教强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地方高校的规模。加之当时相对滞后的高等教育与前沿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推动政府考虑兴办地方本科高校或者说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规模和质量水平。地方本科高校的迅速增长回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滥觞是地方经济的拉动与地方城市的理性选择。

2.社会体制转型的推动

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体制的整体转型,地方本科高校的诞生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2]中央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自上而下的直接推动使地方本科高校取得了“合法性”,为其诞生提供了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获得举办权,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创办有地方特色的高校。以广东为例,20世纪80年代广州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佛山大学等11所地方高校横空出世,如雨后春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地方大学的产生与发展是最近30年中国社会转型、政府权力下放的逻辑结果。[3]在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央政府由高度集权转为向地方政府放权与分权,为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可能与发展的空间。

3.地方发展的内在需要

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是与市场经济人才结构多元化相匹配的基本需求,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基本表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加速,传统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仍跟不上城市化进程中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造成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地方本科高校的兴起正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需求使然。[4]传统的大学规制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应用复合型人才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本科高校敏锐地回应了传统大学无法操办而地方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中央政府统一办学的路径依赖。地方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促使了地方本科高校群的建设,积累了“地方”资源。

(二)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

1.教育层次定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按照教育等级和教育计划定向交叉分类(见图1),其中,第五层级为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分为5A1、5A2和5B三种类型。5A1是学术研究型大学,5B为职业型高校,5A2介于5A1与5B之间,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国内实情,地方本科高校本身涵盖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义,属于5A2。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高等教育分类标准

2.培养规格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日趋多样化,少数传统重点大学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多数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格也是多元化的。蕴涵“应用型大学”使命的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目标应然是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地方本科高校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重视基础教学,从学科或行业发展出发,综合区域经济发展对学科专业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具有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见表1)。

表1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举要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与挑战。开发新产品、提高效益等,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联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带来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变革。高等教育培养的大部分应然是应用型人才,其中大部分应然是复合型人才。前者是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主要因子,后者是匹配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主要因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技术崛起的内部驱动。换言之,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技术职业的能级以及层次的提高,推动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层级的提高,[5]促进了高校转型。

(二)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分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过渡是以客观需要为基础,顺应了“教育—经济—社会”积极互动的发展趋势。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阶段,单一的学术型培养规格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必须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学术型走向学术型与应用型两大高等教育体系均衡发展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逻辑走向,亦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分化,学术型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少数的研究型人才,而应用型的教育体系是培养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型教育体系与应用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两种类型,由此,应用型应该与学术型教育体系相对应,涵盖从大专、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系列,包括相对庞大的高校群。为了实现错位发展,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转型发展是地方性本科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回归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回应高等教育分化的内在需求。

(三)理论定位上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向

地方本科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政策问题,其实质是高职在中国究竟是层次还是类型的老问题。政府针对此问题的政策、措施日趋明确,建立转换制度,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升学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其作为教育的补充和辅助,更多地被视为“层次教育”,即专科层次。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及大众化进程的深化,高等教育模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实践和政策上从“层次”向“类型”转向。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显然是一种类型的高等专门教育,依据产业需求,需要建立从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相对独立、开放的应用型体系。“类型”的构建需要应用型大学的支撑,从“层次”走向“类型”奠定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基础。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规制与要素

(一)办学功能转型

作为地方性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应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回应社会需求是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的基本价值诉求,其核心办学功能的转变也应于此。进一步而言,从传统到应用型的转型,高校应坚持并凸显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大学与社会共生,可以用“地方化”“实用性”和“功能性”以概言之。由此,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向的同时,顺应社会的内在需要应渗透到办学功能之中,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另外,采取错位发展的方式,从“985”“211”等重点大学无暇顾及的小企业、小技术的革新着手,积极鼓励学生服务于地方。

(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应用的。学生在课堂掌握了充分的学科知识后,应用能力是课程设计的起点,核心是将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设计的内容主线。进一步而言,在培养计划中除了设计理论课,实践课的比例也需要相应地增加。课程的内容应结合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进行设计,重视能力的培养,考核的方式也不仅仅是考试,而是以能力考核为主。另外,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与相关行业、产业部门一起设计,如此一来,人才的培养亦增添了一份社会的味道,缩短了与岗位的距离。例如广州大学借助广州发达的传媒平台联合培养宽口径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借助城建行业合作培养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鉴于此,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向,核心是将“应用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合理地体现出来。

(三)专业科类转型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主要发展应用型学科。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提出以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学校依据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先后设置了对接先进制造业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航空运输工程”等学科;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了“社会保障”“物流管理”“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学科。[6]由此,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向的同时,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切合社会的需求,培育特色学科与营造学科特色,由单科性向多科性转型。

(四)师资队伍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趋向双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实践能力。这也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这两种要素,即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应然是“双师型”的。概言之,应用型高校在引进师资时需要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同时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等,但与此相应的教师在高校的毕业生中难以找到。当前,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引进以刚毕业的研究生为主,长期单一的师源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此,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向的同时,需要逐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构建充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实困境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断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以学术型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转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其两者期许均衡发展之际,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呈现出动力不足的体征。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上,高职是培养的主要场所。产业的升级、经济的发展,使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断层”,直接导致其教育层次停留在专科层面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使得应用型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也蜗步难移。

(二)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

“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国内高校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以及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7]在现实中,提到“应用”两字,大家感觉比“研究”低一个层次,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是“下里巴人”。[8]因此,一些新建的本科高校为提高名气,就一味地向研究型大学看齐。不少高校发展模式趋同,放弃特色专业而去追求“高层次”,单一地搞研究、攻课题。高校发展模式实质为升格模式,专科要办成本科,本科要办成研究型高校,还得争取成为“211”“985”重点大学,争取硕士点、博士点等并以此掌握更多的资源。同时,由于政府评价的一元性,强化了高校形成升格模式的“路径依赖”。长期如此,高校容易忽视人才培养的类型、自身的定位层次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系。在高校圈形成的导向,使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之际亦陷入了角色迷茫的境地。

(三)师资“先天”不足,“后天”难产

从现实情况来看,本科高校的教师大多是硕士或博士学历背景,换而言之,教师在职前教育接受的是学术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大多数是学术型人才。由此,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缺乏行业企业经验,实践能力较弱,掌握的理论知识难以在现实情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这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情况,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师资上的“先天”不足。另外,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出现后天“难产”情况。一方面,应用型高校把教师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培训时间及空间条件的缺乏,由此形成了强烈的矛盾。一位新教师需要成为教学的能手,需要充分的培训时间的保证,但由于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师的教学任务亦日趋紧张,科研方面也在增压,高校和教师本人也无暇顾及培训的工作。另外,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交流,鼓励教师下到企业去,学习新技术,无疑是提高教师水平的有效路径。但就当前来看,高校与企业这样的合作较少,并未能为教师的在职培养形成有效的方式方法。

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除了高校自身成熟的条件,也需要广泛的支持,如在政策、财政及外部治理结构等,而且这些领域都是相互作用的,所谓“牵一发动全身”,必须从政府、高校等层面寻找突破高校转型发展瓶颈的路径。

(一)体系延伸,打破培养的“断层”格局

国内应用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大多停留在专科层次,与学术型的培养体系相比,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尚付阙如,打破培养“断层”的关键在于融通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教育体系,培养各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完善专业型与学术型衔接、职普沟通、分类考试招生等制度建设(见图2),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提供基础性的铺垫,为其发展提供可能。其中,建构完善的学历、学位层次体系,与学术型教育体系相对应,受教育者可以选择一条路径走下去,亦可以搭配升学。因此,应用型教育体系的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为高校的转型提供现实依据。

图2 高等教育体系的应然逻辑

(二)趋同存异,落实转型的分类分步

趋同存异,弱化等级定位、排名行为,避免高校过度趋同发展,通过高校分类定位来引导高校的分层发展。同时,由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及高校自身的条件,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冲突也不尽相同,转型需要分类分步,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制定出不同的转型路径,分层递进,允许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办学模式,进行差别化探索,允许“百花齐放”。另外,转型应然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在推动转型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采用“先让一部分专业转”“先让一部分高校转”或者“高校整体转”的多元方式,以先转带动后转,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纵深推进。

(三)知能并重,构建“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逐渐成为焦点。回应师资的“先天”不足,后天“难产”,政府与高校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发展“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首先,在“双师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方面,依托相关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可聘请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从企业中来,是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实践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与“技能”两条腿走路。其次,在“双师型”教师的在职培养方面,依托校企合作,完善在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让教师下到行业企业去深度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促使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此外,构建“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需要政府提供环环相扣的政策引导,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在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路径、体系制度等关键问题上应给予明晰的改革方向。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察与统筹,通过政策的支持消解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规制与冲突,为机制的构建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4-10-21.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5-05-28.

[3] 刘晖.中国地方大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5-19.

[4]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2.

[5] 季桂起,宋伯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16.

[6] 陈礼达.打造优秀工程师的摇篮——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教授[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44-46.

[7]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8] 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38-42.

猜你喜欢

双师应用型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