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骅苜蓿产业发展对策

2015-04-11于合兴

河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黄骅干草苜蓿

于合兴

黄骅市位于北纬 38°09'—38°39',东经117°05'—117°49'之间。处于“环渤海、环京津”的“双环”枢纽地带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年降水量平均567毫米。全市土地面积22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万亩,湿地15万亩,天然草场及撂荒地51万亩,人工草场(苜蓿)17.3万亩,是一典型的粮食牧草大市。

一、发展历程

和其他产业一样,我市的苜蓿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概括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从上世纪末至2003年。1999年市委、市政府在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从改善生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角度出发,作出了大力发展苜蓿种植的重要决定。在过多的行政命令干预下,全市八个农业乡镇遍地开花,2003年末种植面积达到顶峰(30万亩),种植品种达19个之多,如沧州苜蓿、保定苜蓿、敖汉苜蓿、金皇后、先驱等。加工销售以三利、国富等大企业为代表,产品丰富,有草捆、草颗粒、草粉、草块。草农亩均年收益580—600元。

二是2004—2006年。这一时期是我市苜蓿产业由行政干预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型阶段。大型牧草企业在政府扶持断奶后,逐步退出牧草经营,取而代之的是布局合理、以原草捆销售为特点的个体收购草点。这一阶段虽然苜蓿种植规模出现了萎缩(毁草改粮的多是种粮效益好的高产田),但是却筛选出了适宜黄骅气候、土壤条件的苜蓿品种如中苜系列、耐盐之星等,草农也熟悉和掌握了种植技术,积累了成功经验。产量提高,草农收益增加,也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种草积极性。

三是2007年至今。三鹿奶粉事件后,奶业界普遍认识到牧草对牛奶质量的重要作用,纷纷大量采购苜蓿干草以改善原料奶的质量,造成国内苜蓿市场供需缺口大增。致使我市品质不太好的苜蓿干草都一度涨到2000元/吨,草农、草商收益大涨。2010年以后,高品质的进口苜蓿干草大量涌入,对国产苜蓿冲击很大,尤其粗放生产的黄骅苜蓿不提高质量无法与之竞争市场。到2014年末全市种草面积达17.3万亩,年产商品干草13万吨,种植专业合作社15个、小微型收购加工草企136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苜蓿收获技术落后。我市苜蓿发展了十五年,基地面积在稳定中逐年扩大,但是收割设备却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以小型往复式、圆盘式割草机为代表,几乎没有大型的收割打捆机械,苜蓿收割仅限于割倒,搂草翻晒、捡拾打捆机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造成了苜蓿茎叶干燥速度不一,叶片易碎落,蛋白流失严重,苜蓿干草品质无法保证。

二是草农认识水平不高。我市苜蓿种植全部为旱作雨养型,无水浇条件。草农一般不进行田间管理(追肥、病虫害除治等),基本是苜蓿开花后收割,自然生长后再割,如此反复。我们都知道,每茬苜蓿的最佳收割时间是现蕾期,此时苜蓿的蛋白含量、营养价值最高。而我市草农一味追求产量,苜蓿干草增加的只有纤维素、木质素,本身我市种植的中苜系列就是一耐盐耐旱品种—茎秆粗大、叶片少、叶面积小,让干草质量更是雪上加霜。

三是收购加工企业管理水平滞后。我市加工企业收购的苜蓿含水基本都在50—60%,而干草捆的安全储存含水量在18%左右,由于企业缺少足够的晾晒场地和必要的晾晒手段,造成雨季苜蓿霉变严重。无液压打包设备,磕头式机械打捆使苜蓿干草叶片碎落殆尽,且碎落叶片收集困难,叶蛋白大量流失。据河北农大测定,我市收割前的苜蓿质量与美国、加拿大的相差无几,但是经过收割、晾晒、打捆等环节后,蛋白含量仅有13—17%,比进口苜蓿(22—24%)低35%,简直是天壤之别。

三、发展措施及建议

一是提高收加技术含量。收获方面,调整苜蓿种植地块,引进大型收割、翻晒、捡拾打捆等成套机械,提高收获效率、改善收获质量。收割时间走美加模式—现蕾期收割;加工方面,硬化作业场地、建设适宜的储草棚或储存仓库,摒弃传统加工模式,以先进的加工技术来保障产品质量。

二是因时制宜,合理调制各茬苜蓿产品。根据黄骅的气候特点,非雨季的一、四茬,气候干燥,便于晾晒,适宜调制苜蓿干草。雨季的二、三茬宜于制作苜蓿青贮,此法既可保证苜蓿蕾期品质又能减少阴雨天影响的茬次延迟。目前苜蓿青贮已渐成苜蓿产品主流,仅国内需求就达1亿吨之多。

三是整合各环节于一体,成立苜蓿合作社。目前我市苜蓿种植、收割、加工、销售等环节相互脱节,它们之间只是利益合作联系,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苜蓿合作社应类似美国的苜蓿协会体制,使整个产业链成为利益的共同体。

四是引进大型乳品企业或饲料加工企业,通过近距离及时转化实现苜蓿价值的提升。

五是完善规范苜蓿的质量标准,切实达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六是变化政策支持方向,由单纯扩面向逐步提质转变、由单一种子补贴向补农药化肥收加机械等系列环节转移、由单纯的扶持补贴向引导型资金介入转移。

综上所述,各项措施运行到位,即可进一步巩固完善平原农区苜蓿第一大市的地位,保持苜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猜你喜欢

黄骅干草苜蓿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埋藏史研究及生烃有利区预测
Around the Farm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风铃
苜蓿:天马的食粮
黄骅坳陷中北区多元复合成因浅层气藏与序列
要造就一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