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其实是一种快乐
2015-04-11于永军
文 □ 于永军
善行,其实是一种快乐
文 □ 于永军
故事悄无声息地发生、继续着,除了源动力人之外,没人知道,当然也没有媒体报道。完全出自一种纯朴的爱,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行义举。近日,我从源动力内部小报《幸福源动力》上,看到了这个消息报道,读后联想,一种感动油然而生。
老子有云:“善行,无辙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个低调行善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行义举就像“上善”的水一样,清澈透明,至柔无形,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然总能无声无息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缝隙。行善并不需要大动作大波澜,有时候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帮一把、扶一把、拉一把,一个主动让座,一个善意鼓励,哪怕是“少吃一袋零食,少喝一杯饮料,少买一件新衣”,都闪现着善的光芒。行善并不一定要大张旗鼓、大嗡大轰,不事张扬地从个人做起,从助人为乐的点滴小事做起,同样富有意义。行善当然也并不一定要与金钱挂钩,只要心存善念,一个经意或不经意的善念,就会播下善的种子,收获善的果实。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说得是一天晚上,一男子回家后偶尔发现阳台上的灯亮着,他以为是妻子忘记关了,就想去把灯关掉,妻子制止了他。他很好奇,妻子就指着窗外让他看。他看到窗外的路边,有一辆装满垃圾的三轮车,车上坐着捡垃圾的夫妇,他们正沐浴在自家阳台投射出的湿润的灯光中,边说边开心地吃着东西。窗外那对夫妇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在生疏的城市中,有一盏灯是善念特意为他们亮着的。
在浮华、喧嚣、快节奏的城市中,“善”就是这样悄然无声在城市的一角流淌。诚然,行善之人并不图回报,只求一种内心安逸,但收获却是双向的。从前有位盲人晚间出门,总要提着一个照明的灯笼。有人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个灯笼走路呢?”盲人回答:“我提着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人能看见我。这样我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这位失明者的做法,表面看是一种单一的“利他”助人行为,实际上收获的却是一种“双赢”效益——予人方便,于己方便。善行其实也是这样,既提升了他人的快乐指数,也使自己在助人利他中找到了快乐,感受快乐的社会含义。
人从本质上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活动必然打上同实存相联接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烙印,这就必然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价值相关性。价值相关性越高,“为我”与“为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价值需求层次越高,共享兼容性就越大,就会在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中获得“双赢”、“多赢”、“共赢”的结果。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你取得再大成就,也不知道快乐的来源是什么,但利他助人行为却会给你快乐的理由,让你感到自己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有用,你有能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一个团体与他人、与社会互动越大,自身的价值存在感越大,享受人生乐趣的感觉就越好。
心理学认为,以“利他”助人为特征的善行,是一种精神富有和奉献,但同时又是一种快乐来源和获得。一个人只有与他人、社会互动,才能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中收获信任和尊重,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从广义上讲,我们每个人每天在做的事情,大都脱离不了这个范畴。比如我们善待同事,以乐于助人获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我们善待工作,从优异的工作成就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我们善待服务对象,在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等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雷锋满怀热情地写下了那个普世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无限多的为人民服务视为自己的最大快乐,走到哪里就默默无闻地把好事做到哪里,在利他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快乐。
崇尚善行、秉承善行,其实是一种文化,一种道德修为的外化状态,或曰精神播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之道”,始终是一个理想高地。所谓“内圣”,就是你要有最高的道德修养,成为道德最高尚的人;而道德高尚的人,并不只是独善其身,而必须把崇高道德向更大范围播洒,进入“治国”、“平天下”。显然,这是做好事行善事的理想境界,千千万万以助人为特征的善行义举,正是这种理想内核的散发和扩展。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因为有善而温馨。善行犹如灯光,点亮自己,照耀他人。一个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阳光的人,内心深处就会经常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和谐的富足状态;一个乐于社会公益、懂得回报社会的企业,是一个阳光的企业,企业内部就会氤氲出一种温馨、弥漫着一种爱的气息。而且这种气息是流动着的,可以传递的,感动感染周围人,擦亮更大范围人心向善的镜子。
崇尚善行、秉承善行,其实是一种文化,一种道德修为的外化状态,或曰精神播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