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故里的“谢罪碑”

2015-04-11曹新旺摄影闫广君

雷锋 2015年5期
关键词:太郎炮弹老子

文 □ 曹新旺 摄影 □ 闫广君

老子故里的“谢罪碑”

文 □ 曹新旺 摄影 □ 闫广君

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我走进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去聆听一个让人震撼、感动而传奇的故事……

梅川太郎在老君台立的谢罪碑

1997年9月19日,一位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人从日本专程赶到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在该县一个叫老君台的地方双膝跪地为那场邪恶的、惨无人道的战争磕头忏悔、谢罪,为世界和平祈祷。他从日本带来一根白色方柱形“谢罪碑”,碑四面分别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英文刻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旁边。

梅川太郎是谁?他为什么千里迢迢从日本来到中国的一个小县城磕头谢罪?这里面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走进了那个让日本人磕头忏悔、谢罪,且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地方。

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出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境内的太清宫、明道宫是老子出生、讲学的两大景观。而明道宫里的老君台,则是鹿邑县一处独有的景观。老君台,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后历代修葺,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下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1938年6月1日上午,侵华日军第四骑兵旅团藤田所部从安徽亳州方向进犯鹿邑县城。当年鹿邑小城全是低矮的平房,这座高高耸起的老君台被日军认为是一处军事据点,日军集中火力想先拔掉这个据点,于是用迫击炮向它一气发射了13颗炮弹,大有将其炸平之势。但日军只听见炮弹的出膛声,却没听到炮弹的爆炸声。

日军指挥官和年轻的炮手惊得目瞪口呆,怎么打出的炮弹一发也没听到个响,目标依旧高高地耸立在那里,岿然不动。于是日军改变射击方向,向县城连发数十炮,炮炮皆响。此情让日军十分诧异和不安,他们又向县城打了一通后,才敢进城。日军进城后发现,城内十室九空,当地军民早已转移。日军来到那个他们打了十几发炮弹而未爆炸的、高高的建筑物面前寻找答案。当日军得知:他们炮轰的目标原来是中国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时,同样信奉道教的日军此时更加不寒而栗,惊呼:“中国的老祖宗显灵了”,忙跪地磕头谢罪。

两年后,逃难百姓陆续回到县城,老君台上的道士也回到老君台。道士和当地的民众见到日军没爆炸的炮弹还留在老君台上。为了安全,道士和百姓们纷纷反映给慈善会会长赵万成。赵万成派他教私塾的弟弟赵万本老师,领着几个年龄较大的学生到老君台察看发现: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十二发,其中两发炮弹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梁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前神龛上,还有一发卡在了殿东柏树的树杈上。他们师生几人爬上梯子,把这些危险的家伙一一卸下,用绳从老君台东墙吊下,挖坑就地掩埋。老君台虽然后来经过几次修复,至今东山墙和古柏树上弹痕还清晰可见,留下日军侵华又一铁的罪证。

据当时知情的道士罗笑尘和老人们回忆,日军共打13炮,后来慈善会只找到12颗炮弹,那一颗炮弹哪里去了?

这个疑问存了几十年,也查找了几十年,这个谜团直到2003年才被解开。炮弹的出土,被当地群众说成了是老子要把日本侵略的罪证凑齐,公布于天下

今日老君台。

2003年9月5日8时许,正在老君台上烧香的李道姑忽听一声巨响,老君台西南角坍塌一个大豁口。在对这一坍塌处进行维修施工中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枚已经生锈的炮弹。事也凑巧,当天我正在军分区作战值班室值班,接到鹿邑县人武部对此事的报告,说是排爆专家正在现场处理。

经过层层请示并经有关技术人员鉴定,确定为日军进攻鹿邑老君台时留下的。几十年的谜底终于揭开了,那发没有找到的炮弹也打到了老君台上,只是打到了土里。这枚炮弹的发现,被当地群众说成了是老子要把日本侵略的罪证凑齐,公布于天下。

当时,现场的群众问在场的排爆专家:为什么打到这儿的炮弹没有爆炸?排爆专家说,迫击炮弹不爆炸一般是弹头上的引信受外力不够或是引信失效。这位专家说,这一颗打到了土里,可能是由于土质松软造成的没有爆炸!群众又问,哪打到老君台上炮弹又怎么解释?排爆专家微笑着说,世上有很多事是难以说清楚的,也无法用现在的科学加以解释。

日军炮击老君台的13发炮弹无一爆炸的传奇事件,至今,也没有人能解释出这其中的原因,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也引出了一个传奇故事。

对此,鹿邑县宣传部副部长闫广君讲出了老子的战争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之道,为而不争”,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 ”的现象。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就是说: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正所谓“仁者无敌”,可见老子是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是无道之举,我国人民的抗日是正义的,是用“慈爱”所进行的守卫战争,因此是无敌的,必胜的。

岁月苍桑,乾坤朗朗。在中国,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罪证被一一发现,又被一一证实。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繁荣昌盛,到中国大陆观光旅游的日本人越来越多。1983年,当年那个炮击老君台的年轻炮手梅川太郎怀着一颗忏悔的心来到了鹿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向老君台低下了悔罪的头颅。梅川太郎说:“我就是当年炮击老君台的那个炮手,我们的炮弹应该是打得很准的,打在老君台上的炮弹为什么不响,这不仅是太上老君显灵护佑的结果,更因为我们发动那场战争是非正义的,是赤裸裸的侵略!”他说:“我今天这所以虔诚地跪拜中国的老祖先,是请求中国的老祖先原谅,请求中国人民原谅,向中国老祖先和人民忏悔请罪!”

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正所谓“仁者无敌”,可见老子是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

如今,老君台已成为鹿邑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被日军炮击的弹痕和弹孔,那锈迹斑斑的炮弹,那矗立的 “谢罪碑”,都在诉说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诉说着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诉说着和平来之不易……

正如鹿邑县宣传部副部长闫广君所说:“现在日本右翼分子蠢蠢欲动,我们在警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人民群众和下一代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热爱和平,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虽然包括梅川太郎在内的日本侵略者在鹿邑犯下了滔天罪行,但鹿邑县人民还是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博大胸怀,把梅川太郎所立的“谢罪碑”改为了“和平碑”,这表明了鹿邑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

猜你喜欢

太郎炮弹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孤独是基本条件
树上长“炮弹”
从暴走战士到西瓜太郎
装填炮弹
“炮弹”表妹
积木炮弹
智者老子
「舞姫」の研究——豊太郎の二つの心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