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2015-04-10杜菲,张勇志
杜菲,张勇志
摘要:笔者对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观点,并对所采取的措施加以阐述。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党建;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1-0036-02
大学生党员作为作为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与骨干队伍, 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以及学生群体自身出现的新情况, 如何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纪律等各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称之为学风。高校学风建设对于在大学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扬刻苦学习、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风尚,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少数学生党员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和榜样示范的作用,是培养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一、目前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目前的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都是以学生入学后现实成绩的积累为依据的,而要积累到满足党员发展要求时,一般都上大三了,这就导致大一、大二班级内部党员人数极少,很多大一的班级内甚至没有(在高中期间就可以入党的学生毕竟是凤毛麟角),造成党员群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被弱化。而等到高年级时党员人数增多时,又因为他们在校的时间相对短暂,更加之课业繁重,还要忙于考研、找工作等,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二,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已高达95%以上,大一刚入学就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就占60%,但在很多学校在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都是从大二开始的,大四一般不再发展党员,党员的发展都集中在大二、大三两年,培养发展任务极其繁重;更加之,高校中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比如在很多高校一个二级学院仅设一个学生党支部书记主管,而且一般这个学生党支部书记还是由辅导员兼职,因此,党务工作的重心就不可避免地放在了发展上,而在后续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就有所忽视,相关配套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就更加欠缺了,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传统的高校党组织的结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需要,随着学生党员人数的增多,高校党组织自身的建设也必须逐步加强,特别是在学生党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党员的自律等方面。
二、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关系
第一,学生党建工作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政治保证,可以在校园中营造的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政治氛围,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更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第三,高校学风建设还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质量保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借助载体,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而优良的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人才成长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党建工作和高校学风建设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学风建设。
三、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做好党员发展前移工作,建立班级党支部,为高校学风建设奠定基础
党员发展前移工作的目的是,班级党员在大一、大二达到一定的数量,力争在大三上学期建立党支部,从而在班级内形成一个稳定的党员模范群体。首先,在班级内拥有一定的党员数量是党员这个模范群体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基础,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其次,通过班级党支部开展活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校的班级制虽然没有中小学那么严格,但无论是授课还举行活动还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占绝大多数。
要做好党员发展前移工作可从以两方面着手:其一,学校二级学院的学生党支部在新生入学两个月内就要积极组织开展他们的入党启蒙教育,并在其中发现优秀学生,直接参加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其二,增加低年级推优学生比例,改变很多学校大一学生不能推优的惯例,以增加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党支部要加强对低年级推优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为优良学风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完善的学生党员管理考核机制,使其成为学风建设的推动者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核心力量,有着他们自身的先进性,但同时,他们也只是青年学生,自身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同时代、同年龄人的弱点和局限性,所以,制定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是督促大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由之路。首先,学生党员自身在保持学习上先进性的同时,还要对同寝、同班甚至同年级、同专业的学业困难的同学进行帮扶,团结与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其次,所有的学生党员都要进行“挂职”锻炼,在班级从寝室长做起,在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从最基础的部员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促使他们主动深入到同学中去,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随时接受广大青年学生的监督,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三,建立班级联系制度,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担任副班导师,协助班导师做好班级管理、建设工作。
我们不仅要用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来约束、规范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使他们成为学习成绩的优秀者和遵守纪律的模范者,还要用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来明确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义务,学生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在学风建设中的工作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生党员自觉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推动者。
(三)积极构建有利于学风建设的组织结构
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可在综合考虑学生党员人数增多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扩大学生党支部委员的人数。在过去传统的组织模式——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的基础上,增设学业指导委员、科技创新委员和纪律督导委员等,并由高校二级学院党委选派优秀的教师党员担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促进教风学风和谐发展。
(四)学生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教风促学风
高校可以建立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即由高校二级学院党委选派一名教师党员全面指导本专业的一个或多个班级学生的学业。他们不仅要及时了解被指导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途径,提高被指导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还要重点关注群体中的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端正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党建工作进公寓,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
高校可以在学生公寓建立一个有学校直接领导的党员工作站,与高校二级学院党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党员工作站主要负责学生公寓内全校所有学生党员的教育、评价、管理工作,侧重于落实学校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各项决议;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可以在本学院学生工作部以下,设立本学院的公寓管理委会,由专职辅导员和学院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组成,负责本学院学生在公寓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组织本学院的学生党员开展实践活动。各学院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和各学院公寓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的《党员发展对象学生公寓日常表现考核意见书》作为主要依据,只要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和各学院公寓管理委员会双方中有一方在《党员发展对象学生公寓日常表现考核意见书》上签署不同意或建议暂缓发展的则不能发展,这就形成一个学校、学院、公寓对学生党员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培养、考核的整体,从而增强学生公寓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积极推进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六)依靠学生党员、信任学生党员,让他们成为学风建设的责任者
我们要让学生党员充分意识到自己个人的荣誉和寝室、班级、学院乃至学校的荣誉是一体的,他们自己的先进性是否充分发挥的主要表现就是寝室、班级、学院乃至学校的荣辱,在寝室、班级、学院乃至学校建设优良的学风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责任。高校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学生党员学风建设责任区,让一名学生党员负责几名学生;在学生公寓内设立学风建设点,让一名学生党员负责一个或几个寝室。每个学风建设责任区或学风建设责任区的负责人,不仅自己首先是学习成绩的优秀者和遵守纪律的模范者,还要以自己过硬的素质感召同学,以强烈的责任感督促同学,以身先士卒的行动带动同学;他们不但直接负责责任区或责任点内同学的政治表现和专业学习,责任区或责任点内同学的生活作风、卫生纪律和心理状况等方面,他们也负有直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方志红.高校学生公寓工作推进学风建设重要性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8,(27).
[2]王务均,王俊.抓好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J].高校党建,2008,(11) .
[3]武妮娜,方雷.高校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刊),2009,(8).
[4]王鑫.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大学生党建工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