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2015-04-10冯馨
冯馨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开放,某些市场经济的模式亦进入了高校,促进高校的发展,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其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支付及核算风险、生源风险。产生风险原因是由于高校过快扩大招生规模、大规模举借债务;现行会计制度有缺陷,学校对校办企业管理不善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高校应加快合理确定贷款规模,加速建立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高校财务风险主要的表现形式
1.筹资风险
由于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扩建校园、购置科研教学设备等,融资渠道不断拓展。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高校的银行贷款的规模就不断扩大。2001年教育部直属74所高校中,大部分都向银行贷款,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至20亿元之间,年末尚未偿还贷款的额高达51.75亿元,其中本金48.4亿元利息3.31亿元。有些学校单利息支出每年要占学校总收入的20%左右。这些巨额贷款的、还本付息压力巨大,甚至超出该校的财务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我国的财政实行了零基预算后,所带来的筹资风险亦随之相对增加了。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包括对外投资和内部自身投资两个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办了很多公司、企业,这些公司、企业形式上已脱离学校主体,形成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组织,但学校主体作为校办企业的主要投资人,实际上承担着主要责任,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甚至破产等,其后果仍然由学校主体承担。例如:某校举债5000万元投资建设娱乐城,以学校100亩土地作抵押;某校在湖边建设大量房地产作为休闲场所等。在对内投资方面,由于学校之间竞争压力很大。社上对高校排名并提出了各种严格要求,以至于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建立新校区、改进各类基础设施、引进人才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扩招速度或内涵建设力度过大,就必须大量举债,这些举债超过了学校正常资金承受能力,必然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这是各校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3.支付及核算风险
在支付风险方面,高校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协议等,由于双方理解不同,协议内容不全面不合理,应定的条款未写入或对方缺少诚信等造成纠纷,导致货款已付但货物迟迟不到位,或货物已到位因学校资金短缺而无法按合同履行支付义务,造成支付风险。
高校核算风险主要包括一定的会计核算风险,一是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处理会计业务时错误操作。二是成本费用列支不规范,可能造成年终收支、结余不真实。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决策错误等问题,使学校利益受损。
4.生源风险
部属省属学校在几年前大规模扩大招生,使在校生大大增加,每年必需有足够的生源才能维持当前学校规模的正常运行。据有关方面的测算,我们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即18岁到22岁的高峰期为2006年至2008年,其中2008年达到最高峰,即从200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不断下降。此外学生出国读大学的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无疑生源问题的风险将在我国高校逐渐变成现实,将有很多高校难以维持下去。
二、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过快扩大招生规模,大规模举借债务
我国从1999年起在种种压力下开始高校扩招政策。1998年,高校入学率从9.8%迅速上升至21%,高校扩大招生的速度好似当年的大跃进。由于在校生大量增加,各校必须大量圈地进行大规模校舍建设(基建),特别是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以及教学实验设备,科研设备,需投入大量的资金。高校财务普遍存在“拨款仅够吃饭(维持),收费保证运转,基本建设靠贷款”的现象。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为学校发展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亦使高校财务风险加大。
2.现行会计制度有缺陷
与过去相比较,当今经济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事业收费已成为财务收入的主要部分,负债经营理念已成普遍现象。用学校年末对外负债总额占学校总经费收入的比重、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金比重等指标来判断学校财务风险,是未考虑高校债外事实负债因素,他们对学校财务风险反映是不完全的。同时,应收及暂付款中的暂付款基本是垫付款,未核销数,实际已是支出,因此,应收及暂付款的实际资产含量与表列数据相差甚远。通过资产负债率来衡量高校偿债时,必然高估学校偿债能力,低估偿债风险。
3.校企不分,学校对校办企业管理不善带来学校财务的巨大风险。
很多大学举办了大量公司,对其进行了投资。虽然表面上这些公司是独立的,实际上对这些公司及校办企业的管理亦是参照教学部门的管理办法,从人事安排聘请经理等,从投资决策到经营手段都是由学校决定的。由于学校善长的是教学与科研,在市场经营管理方面能力不强,对外部市场的环境和复杂的经济变化缺少及时了解和应对能力,所以常造成盲目投资或错误投资,造成经营不善或亏损,甚至企业倒闭,有时甚至上当受骗。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1.合理确定贷款规模
要预警财务风险,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一定要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向银行贷款数额在考虑合理招生规模、学校建设规模、发展计划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学校现有财力及偿还贷款能力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确定贷款规模时,既要考虑贷款的成本,筹资结构,也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用综合成本低,财务风险小的贷款。切不要盲目扩大学校规模,盲目扩大银行贷款规模,甚至存有侥幸心,认为政府一定会帮助偿清债务,还清贷款。
2.建立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
首先学校领导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明确划分相关人员的风险监管职责。要建立风险传导预警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累计借款总额占总资产比等,对高校财务要建立正确及时的风险分析报告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应用财务风险指数分析法,衡量事业单位财务运行质量和经济安全程度。如果某高校现有的财务风险指数小于0.2,说明该校目前的财务风险很小,如果在0.2以上0.5以下,则说明财务风险已进入中等风险期,如果风险指数在0.5以上1以下,则表明已进入较高风险期。如果超过1,则学校财务风险已进入紧急状态,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化解财务危机,决不能再增加任何新的债务资金。
3.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
高校应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对筹资采购、支付、基本建设、对外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行内部控制,首先要建立资金支付的授权审批和大额资金流动的集体决策制度;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完善岗位责任制;第三要建立预算控制,严格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过程,坚持量入为出,严禁赤字预算。第四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应独立,直接对学校管理委员会负责。
学校还应建立完善内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要成立以有关校领导为首,各有关单位领导参与的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全校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参 考 文 献]
[1]蒙亲绒,马丽芬.高校内部会计风险控制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2]徐道宣.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
[3]马荣江.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探究[J].山西科技,2007(4)
[4]郭轶.高校财务风险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5]魏良华.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控[J].会计之友,2007(1)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