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归何处
2015-04-10雷霆生
雷霆生
多年来我的专栏所谈及的一直是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方向,无论技术还是其他方面,都有所涉及。与此同时,我也一直信守承诺,为中国的制造商和企业领导层答疑解惑,对他们所提出的关于投资和未来趋势方面的问题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很多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未来科技”这个关键词,很多大型制造商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是“下一步的头等大事”,其他制造商也迫切地想要知道什么才是他们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如何才能实现最可靠的投资?理想和现实如何达成平衡?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需要更多的有效燃料,低排放车辆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们把应该关注点放在如何利用潜在的未来技术实现目标,这涵盖了最热门的话题:大众的MQB(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动力传动系统电气化、轻量化和日益紧迫的降低总成本。
特别是像MQB和电动汽车这样的模块平台,无论是对公司创意还是销售前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高额的成本费用。
举例说明,大众的MQB利用模块工具包降低了整体投资成本并增加了潜在性能。毫无疑问其他制造商也希望将他们的模块战略达到同样的程度。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需要明确的是MQB在成本和花费上的确呈下降趋势。
大众的MQB可以由制造商决定一定比例的开发范围,这种战略技巧令人垂涎,其他制造商为了负担那些昂贵和复杂的花销,也在探索开发一些简易的方法。对动力系统的电气化也同样如此,即使它会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效率。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越来越多的电动车类型是所有制造商都在关注的话题。
然而实现动力电气化并非易事,它需要将整个车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并花费巨大成本。降低成本的重任必然导致压力的增加,每一项新的投资费用也会相应紧缩。但这些并没有对大众、通用、丰田的财务和工程能力产生影响。
轻量级设计是为了解决高排放标准和提高燃料效率最简单也最现实的办法。车辆燃料所获取的自然利润和释放能力可适用于越来越高效严苛的后处理系统。相关立法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更加严苛的规范标准,这也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在轻量级领域中,积累经验是全球范围内的制造商需要优先考虑的事,这同样也包括中国制造商。目前我已经看到一些中国制造商极力想在该领域内掌握一些至关重要的经验,与此同时一些欧洲的制造商已经在该领域获取了大量经验,他们的中国同行仍然需要在轻量级规划中制定出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变革的进程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变得缓慢,已经形成的供应关系也会遭到破坏,不管我们看到与否,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举例说明,韩国现代汽车用铝制车身板件替代了原有的铁质板件,这无疑对其兄弟企业现代钢铁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制造商们本不应该被成本问题绑住手脚,他们应当根据解决方案逐层支付。轻量级解决方案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些需求交错进行,非结构性的,一部分一部分地改变。这不仅会将成本降低,也将带来平滑性的过渡和技术性的变革。
制造商们正在发掘一种最好的方法用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这也是在未来保持竞争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国内工资水平竞争力的丧失,降低材料成本对制造商们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读者们一定觉得我说的这些都已经是老生常谈,然而降低成本依旧是亘古不变的重要话题,这也和企业主管团队设计研发和制定采购计划密不可分。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在初期阶段准确地将成本进行预估并且最大限度地将成本降低,最后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将这些很好地利用起来,这些技能的潜力将会最大限度地得以施展,特别适合那些沉寂已久的,已经丧失劳动力优势的中国制造商。
到了该规划未来的时候了,很显然也包括了未来产品时代。尽量减少在生产线上的投资成本,引进可能多的投资给新生代产品。车辆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阶段规划,包括第一代和下一代产品。这与其他领域是截然不同的,至少目前西方制造商们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其潜能得以开发。
通常情况下,他们会花费巨大的成本建造一条全新的产品线用于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近期西方制造商在舆论的压力下也变得清醒起来,他们逐渐意识到一条老生产线所蕴含的潜力和价值(特别意识到当那些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后)。关键在于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哪些设备应保持不变,哪些需要为新技术腾出空间而替换掉。(举例说明)正如西方制造商正在做的,中国制造商需要向他们的邻居日本学习借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了发掘更大的潜在能量,日本制造商携带了大量生产线进入下一个生产方式。
无论对于生产制造还是最终产品,中国的制造商们特别容易将所谓的“重大突破”视为救世主,事实却恰恰相反,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所谓的“一鸣惊人”,而是脚踏实地地在技术领域建立自己的优势。这里面包括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测试指标,为了使其走上正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而不是追求一个诱人但是极端的改变。这样不仅可以使制造商们将水准维持在一个平均水平,甚至可以迎头赶上。
每当投资遭到削减,销售量的压力总是会因为成本降低进而增加,新技术的研发成为重中之重。国内制造商若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得以存活,“变强大”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