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山西省和顺县农村养老事业现状的思考

2015-04-10李喜梅

山西农经 2015年1期
关键词:和顺县养老保险养老

□李喜梅

对山西省和顺县农村养老事业现状的思考

□李喜梅

站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晋中市和顺县农村地区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判断,不难发现,加快破解农民养老难题,已不仅是某个村庄单个农村家庭的个性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这是对经济新常态下,为了继续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特别是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努力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站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晋中市和顺县农村地区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判断,不难发现,加快破解农民养老难题,已不仅是某个村庄单个农村家庭的个性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

1 现状与特点

1.1和顺县农村老年人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分析

和顺县位于晋中东部、太行山腹地,有“山西东大门”之称。全县国土面积2250km2,为晋中市域内面积最大的县,辖5镇5乡,294个行政村,截至2013年底,总人口14.4万,其中农业人口11.4万,占总人口数的79.2%。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为4347元,其中有20%的人口仅有1400元。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众所周知,我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和顺县农村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820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13%。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和顺县已跨入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大,彻底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已刻不容缓。

1.2农村老年人呈现出有别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

当前,和顺县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较为单一,基本依赖家庭子女赡养。他们在生活中仅仅只是要求基本保障,而不太注重营养保健和丰富老年生活,即便子孙有能力、有意愿提供,大多也舍不得消费;他们渴望但不苛求子孙的精神赡养,不少老人在被子女接进县城生活后,因生产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和故土难离的情节,导致再次返乡生活,这些都是农村老年人与城镇老年人的显著区别。

1.3农村养老现状的主要模式

长期以来,该县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盛行,绝大多数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对以养老院为代表的集体养老和参加养老金很低的农村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大多数人在年轻时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孩子的身上,没有养老保障的意识和打算,等到老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丧失继续操持农活的能力,加上自身积蓄不多或没有积蓄,只得依靠子女来维持生活。因此,就该县当前社会环境、传统养育思想和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农村的养老基本上是传统的家庭养老。

1.4农村养老的精神层面重视不够

伴随国家人口管理政策的调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县大量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长期在外务工、经商,许多家庭只留下“993861”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家,出现程度较高的“空心化”。虽然绝大多数在外人员能够定期往家中汇去钱款和物品,但老年人更加关注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与呵护,空虚和孤独的感觉始终无法摆脱。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询问镇村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了解到该县义兴镇、李阳镇、松烟镇、青城镇、横岭镇、喂马乡、阳光占乡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此种现象尤为明显。

2 问题及成因

2013年,尽管和顺县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72317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隐藏的问题和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

2.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带来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的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新生活方式的产生,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家庭道德规范对子女养老的约束显得越发脆弱。二是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接触了城市的理念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与留守老家的父母在思想观念上产生较大差异,两代人之间产生代沟,感情变淡。三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家庭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在下一代的身上,对父母的关心、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亲近,时常出现“娶了媳妇忘了娘”、“只顾小家不管老家”、“宠幼轻老”的现象。

2.2家庭经济发展状况带来的问题

农村家庭养老条件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小农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土地资源,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收益上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二是很多农村成年人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迫于家庭生计,选择离家外出务工;留守妇女一方面要照顾孩子,承担繁重的家务农活,另一方面还要前往县城或工业园区企业打工挣钱,在精力上很难做到主动去了解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情况和健康状况。三是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储存意识,他们尽可能地省吃俭用、存钱储蓄,但就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银行的存款利率远低于日益上涨的CPI和通胀率,再加上年纪大了身体状况日益不佳,使得储存养老方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2.3集体养老基础薄弱带来的问题

作为和顺县这样一个以山区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传统养老观念十分浓厚,老年人渴望得到子孙的精神慰藉、情感维系,子女也希望老人在家帮助照顾小孩,大家在思想认识上,对集体养老普遍持反对态度;再加上现有为数不多的农村养老院硬件设施条件和软件服务水平滞后,经费保障能力有限,进一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因此,目前农村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不可能成为替代形式。

2.4保障政策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问题

农村养老和城镇养老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城镇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退休生活费或基本养老金;而农民在年轻力壮时进城务工,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基本上只能靠土地基本收益、子女供给和个人积蓄来养老。虽然近年来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但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财政补贴和兜底需投入的资金十分巨大,保障发放标准不高,不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再加上现行的养老保险缴纳年度过长、增值预期不高,很多农村居民对政策的延续性持怀疑态度,导致参保意识消极热情不高,退保现象时有发生。

2.5其它诱发因素带来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农村的中青年群体,因自身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相对弱势地位,且“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较为困难,身心压力巨大,容易因资源分配紧张,引发家庭问题,导致家庭冲突与家庭失和,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这种局面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农村中青年的经济、健康等将会严重透支,也影响到他们自身老年资源的储备,进而形成一种交替反复、不可持续的社会运行模式。

3 对策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在我国是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农村养老问题备受关注。政府部门应充分整合各方力量,依据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出台帮扶措施,切实改善农村养老现状。

3.1强化农村养老意识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关注,加强对农村“尊老、养老”道德意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转变“水往下流”的思想怪圈和行为定势。在县乡建立家庭养老的奖励扶持机制,如将敬老爱老、家庭和睦、计划生育等进行星级评定,并与银行信贷指标挂钩,与农村各项奖励资金和帮扶措施挂钩,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农村青年对老年人的养老积极性。

3.2夯实养老经济基础

要真正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拓宽家庭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夯实经济基础是关键。一是要加快落实各项农村优惠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养植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中的调配作用。三是政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吸引和帮扶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3.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投资渠道、培养和吸收投资人才,解决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和保障水平过低等问题;二是要规范和完善基金的管理制度,杜绝各地政府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发生;三是要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其它保障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达到保障老年生活的目的。

3.4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特别是在青少年范围中深入持久地开展敬老、爱老的传统教育,让每一个公民充分认识到赡养老人是应尽的基本义务。对尊老、敬老,赡养高龄老人的农村典型家庭,可根据地方发展实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对不赡养父母的家庭,要在全社会予以公开曝光。司法机关要对那些有能力而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遗弃老人的案件,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老人的利益。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工伤保险中心)

1004-7026(2015)01-0029-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9

A

猜你喜欢

和顺县养老保险养老
和顺县科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三个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序列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和顺县食用菌企业经营与质量管理调查分析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