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探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5-04-10曹婷彭湘奇
□曹婷 彭湘奇
农科类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探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曹婷彭湘奇
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三项基本功能,也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在学历学位、科研能力、思维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五型创建”研究生团学工作体系中“服务型”项目为例,分析总结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模式及经验,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促进研究生早日成长成才,贡献社会。
研究生;社会实践;五型创建
高等教育承担着三项基本功能: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亦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三十多年来,在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研究生属于特殊的大学生范畴,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在学历学位、科研能力、思维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不同于本科生、专科生,这也就决定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以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模式为例,分析总结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经验,以期对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提供启示。
1 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
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活动形式,按照活动目标与内容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1以社团组织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各高校的研究生会、各类社团组织等
在校园内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的同时,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团委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五型创建”(民主型、发展型、服务型、开放型、枢纽型)团学工作体系,进一步指导在校研究生规范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该体系以创建“民主型、开放型、服务型、枢纽型、发展型”团学组织为5条基本主线,每条主线由5个分支作为支撑,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该校研究生团学组织的精神风貌。这就形成了学生参与—学校支持—学生自治—学生参与的良性互动循环体系。
1.2以公益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这里主要是指研究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参与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中去,积极参加公众有益、公共有利的实践活动。如各种募捐、祈福活动。
1.3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在知识面、科研能力、培养方式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通过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培养他们坚定的意志、踏实的作风、远大的抱负、无畏的胆量和良好的团队意识,从而较好地克服现有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如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与长沙县黄花镇建立的科技帮扶活动、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等。
1.4以勤工助学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一方面增长才干,另一方面通过兼职或假期工作的报酬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行为,为研究生以后的创业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启动资金。如研究生院给学生们提供的助教、助管等。
1.5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社会调研是指研究生利用课余或者假期时间,在班级、导师、学校相关处室等的组织下,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情,发现社会问题,反思和解决社会实际的过程。主要运用访谈、问卷、观察、文献四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2 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规模、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而研究生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术性、互动性、创新性。
2.1学术性
服务型研究生团学工作体系中划分为五类,其中一项是科创服务,旨在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最新学术动向,激发其科研积极性,提高整体学术创新能力。以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为例,该论坛以“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为理念,依托湖南省内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举办,打造了湖南省各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盛会。从2006年第一届发展至今,一共举办了六届,13所高校承办了创新论坛分论坛52个。据统计,六届论坛共收到研究生科研创新论文6928篇,录取论文4274篇,录用率62.7%,评选出优秀论文1848篇,占录取比例43.24%。从首届论坛收到投稿论文579篇、录用212篇、评选优秀论文42篇、分论坛4个,发展到2013年收到投稿论文1757篇,增长203.45%,录取论文1 199篇,增长565.56%,评选优秀论文583篇,增长近13倍。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促进了省内各研究生高校交流学术思想、拓宽学术视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并在启示研究生勇于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出了实际贡献,形成了不同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们交流,对其进行指导,这对提升湖南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2.2互动性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实践项目,确定实践内容,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走进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地方开展实践活动。在此期间,老师继续指导学生们实施实践项目,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锻炼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动手操作能力,磨砺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实践单位的负担,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择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社会实践的互动性也就是搭起了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现在,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与21个地方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2.3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形成了许多共同的特征,在稳步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呈现出创新性的特征,这表现在组织规模化,活动品牌化,对接基地化三方面。
“三农”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2004年至2014年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这里我以全国“百名农学博士老区行”活动为例介绍。该活动也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团委重点支持的品牌性活动,秉持服务型实践服务、枢纽型校企枢纽的理念。从2005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发起,活动的足迹遍布陕西延安、江西赣州、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山东临沂、广西百色、安徽大别山、广西防城港、重庆等7省的44个县市。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17所学校,约1000名博士生参与其中,撰写各类调研报告600余篇,听取讲座和接受科技指导的各级干部、农技人员和百姓达到3万余人。活动主题从“继承红色革命精神,贡献老区新农村建设”到“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以“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为原则,采取集中组队和分散方式进行,着力打造“高学历、多专业、重服务、讲贡献”的专业化博士实践服务团,引导博士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民情,深入革命老区,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围绕老区的“三农”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为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现在已经形成了“跨学校、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3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模式
首先是准备阶段,包括联系实践单位、确定实践项目、宣传实践项目、成立实践小组、确定指导老师、寻求后勤保障、建立应急预案6个方面。联系单位以单位需求为指导、以学生专业为背景、以研究生院为桥梁的原则,在联系好实践单位后,确定社会实践的项目,并运用校报、官网、学校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QQ群、人人网等新媒体进行宣传,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并参与其中。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实践小组、明确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方法等。同时积极寻求学校、政府等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由学校组织专门的筹备会议,并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著作、专利权等。
其次是实施阶段,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进入实践单位。一方面指导老师要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顺利开展实践任务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在合适的时机学校要与实践单位建立合作意向,以便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现在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已经与广西省防城港市、重庆市永川区、长沙县黄花镇等21个实践单位建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接下来是反思阶段,即对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重点及困难、实践的效果和实践的收获做反思性的总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分析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期在以后的实践中扬长避短。
最后是评价阶段,整个实践活动锦上添花的环节。由学校邀请实践单位负责人、组织实践者和指导老师,根据《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表彰的若干规定》评选出“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指导老师”等荣誉以及一定数额的奖金。一方面是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二是激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回顾社会实践兴起和发展的历史,研究生社会实践具有科研背景的学术性、稳定基地的互动性、一定程度的创新性。研究生们运用自己扎实的学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我们各级党政、教育职能部门、家长、社会各界都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行动,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生们早日服务社会,贡献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1]杨波,邱建国.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指南北京[M].兵器工作出版社,2003
[2]徐元善,刘礼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论》徐州[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3]常莉萍.我国农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中国农大农学门类为例[D].2007
[4]吕锡文,赵凤桐.2008年首都高校挂职锻炼博士生和博士后建言献策文集北京[M].北京出版社,2009
[5]段丽萍,王青.了解社会体会责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2007年社会实践北京[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1004-7026(2015)01-0125-03中国图书分类号:S6-33;F3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