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高校学生评教的路径探索

2015-04-10白忠德高向平

商洛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评教教学质量评价

白忠德,高向平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创新高校学生评教的路径探索

白忠德,高向平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和永恒主题,由高校扩招引发的教学质量下滑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创新学生评教路径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评教要明确评教的指导思想,评教指标体系要以人为本,评教内容要科学,过程要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评教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学生评教;路径措施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教学评价形式包括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教、家长评价,其中学生评教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占有着重要地位[1]。当前学生评教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学生评教,创新学生评教路径,确保学生评教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笔者在一所省属高校教务部门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学生评教经验,认为在教育事业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学生评教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其创新路径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 明确评教的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普遍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一些高校开展的学生评教也往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明确学生评教的目的,是开展教学评价首要解决的问题。指导思想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就会导致评教功能异化,甚至误入歧途。我们必须明确学生评教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克服其“形式化”“工具化”倾向。高校学生评教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激励、帮助教师改进、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对教师进行鉴定、证明、选拔、奖惩。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提高认识,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明确评教的目的,积极配合评教工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只有教师从学生的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才能对今后的教学不断改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了,最终还是学生受益。

2 构建以人为本的评教指标体系

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学生评教被许多高校采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存在缺陷。所谓“教无定法”,其一刀切的评价指标设计不能面对多元的教学实际。因此,必须进一步合理设计评教指标,构建以人为本的评教指标体系[2]。这才是评教信度和效度得以提高、评教作用得以真正发挥的有效举措。学生评教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提高师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本,以建立畅通的学生、教师、学校多方交流沟通机制为本,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全面成长为本,保障学生广泛参与,充分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建立起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评价运作机制,进而达到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共同成长的目标。比如评价指标要充分反映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内容要丰富、全面,要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不宜过多,避免重复冗沓,便于学生把握操作。在总的评价指标原则下,还要量身定做每一门课程相应的评价指标,尽量做到总分结合、直观易懂。

3 确立科学的评教内容

评教有效性与评教指标的内容是否合理有很大关系。然而,当前一些高校使用的评教表,没有涉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只关注教师的授课情况。教学相长,教学效果如何,既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有关,也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有关。评价一个教师的授课情况,理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现在的评教表没有这个内容,应该列入才对。课程不同,其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不一样。评教内容要有针对性,要随课程的具体内容而设定,不能以同一套指标来评价所有课程,否则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评教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随教学大纲、教材变化增删内容。同时强调师生的深层互动和共同探索,不能仅围绕着“讲授”这一教学形式进行评价,还要有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如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学生的理性质疑,教师的人格魅力熏陶,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尊重鼓励等,都可以成为评教指标内容。

4 利用新媒体使评教过程公开互动

当前学生评教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评价方式比较单调,缺乏过程性评价。随着现代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这个问题应该能得到很好解决[3]。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共享性、即时性、互动性等媒体形态,如博客、微博、微信、QQ、飞信、论坛等。它们区别于传统媒体,使用门槛低,交流互动性强,符合年轻学子时尚活泼的个性,能够使评教过程公开互动。因其不受校园网局限,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WiFi访问互联网,随时注册,以博主、发帖人、发信人等身份,发布个性化信息,不拘泥于学校现有的内容标准,自由发表言论,真正成为评教的主人。新媒体是一个虚拟世界,他们完全可以表达真实感受,有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而这些教学评价性博文或语音聊天,会被清晰地记录下来。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实现了教与学的多向交流。我们就以微博为例,因为它有“评论”“转发”功能,学生通过微博就教师的教学发表看法,教师可以做出回应,接受意见、听从建议;也可坚持自己的做法,并向学生予以解释沟通。其他学生还可以再次做出评论或转发他们的互动信息[4]。这样不间断的评论、转发,有利于信息、情感交流,消除师生间各种误解,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5 建立评教结果的监督约束机制

评教结果不公开,缺乏应有的监督约束,这也是高校学生评教让人诟病的地方。评教结果是教师、学生都关注的,对结果是否处理以及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关乎教师对评教的态度、学生对评教效果的预期,更关乎评教作用的实现。高校应建立一套评教结果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学生评教的规范性、有效性,防止评教流于形式。这种监督约束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公开评教结果,决不能把评价结果锁进抽屉了事,对一些有异议的结果要进行复审,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约束力。其次是要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征求他们的意见,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是慎重对待评教结果,因为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教学与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评教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应避免单纯将结果作为教师评审职称、获得奖惩等的重要指标[5]。管理者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但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判断力毕竟有限,只要完全自由、完全理性、完全信息这三个方面不被满足,他们的评价结果就不会完全可靠,甚至走到客观公正的另一面。另外,评教结果一般是以分数形式体现的,这就容易带上某种不精确性,不能把细小分数差别看得过重。对于得分差的教师,也不可简单下结论,这样容易打击其教学积极性,可以指派专业纯熟的老师再次听课,委婉善意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总之,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一定要予以足够重视。只有建立起合理的评教方式,创新学生评教路径,才能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王婉萍.学生评教作用及其局限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71-73.

[2]崔颖.“以人为本”学生评教体系的建设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61-63.

[3]姚少霞.网络新媒体视野下的学生评教体系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3(12):1645-1647.

[4]张晓玲.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7):28-29.

[5]邓菊香.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及其科学应用[J].教育与现代化,2005(9):58-62.

(责任编辑:彭治民)

Exploration on Innovative Path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I Zhong-de,GAO Xiang-ping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710061,Shaanxi)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fundamental and eternal theme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blems of teaching quality decline caused by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riggered the whole society′s extensive concern.Innov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re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Student should have a clear guiding ideology on the evalu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the content should be scientific,and the process should be opened,only by this can the student play positive role in actual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student teaching evaluation,path and measure

G647

A

1674-0033(2015)06-0085-03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6.020

2015-10-29

收稿日期: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学研究项目(13XCWJ04)

白忠德,男,陕西佛坪人,硕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评教教学质量评价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