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

2015-04-10康永英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院校

余 薇 康永英

(1.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 安徽·合肥 230000;2.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在离开本民族文化环境,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新文化环境要求的过程[1]。随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离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高职院校,加上高职院校组织课堂教学是以汉文字和普通话为载体,提倡无神论思想,宣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传播普识性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必然要面临着文化适应的考验和民族认同的困境。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不但关系到个人在高职院校学习生活的质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还关系到校园和谐和民族团结。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状况,针对性地提出文化适应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的对象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借鉴云南民大黄彩文副研究员关于“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调查表,根据研究需要,量表在题目内容上作了增添,采用随机分发的方法对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文化适应的问卷调查。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元一体的省份。在青藏高原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经过历史积淀的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于青海省的各个地区,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了自己独有族群文化,如:藏族文化、回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土族文化等。本研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014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经认真核查回收有效问卷23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近96%。从被调查者的性别来看,男生141人,女生65人,还有33人未注明性别信息。2014级为209人,2013级为30人,涉及8个民族,其中藏族147人,回族46人,土族24人,撒拉族14人,蒙古族5人,满族2人,白族和东乡族各1人。只有7%的学生不是党团员,少数民族学生总体上是要求进步、积极进取,都努力向党、团组织靠拢。

二、导致文化适应障碍的原因

(一)家庭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历史记忆、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宗教活动等将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父母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必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抽样调查对象中71%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乡镇或农牧区,72%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79%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父母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还有15%父母双方均为文盲,父母一方具有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只占到21%。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居住在经济和文化较落后的边远地区,而且完全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成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本族传统文化活动,深受本民族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文化情结。据调查,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学生占84%左右,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是家庭和本民族社区占72%,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最主要是受父母亲的影响占50%。由此可看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的民族成分以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等直接影响其对主流文化的适应。

(二)态度

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的心理特征[2]。这种心理特征会外显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文化适应的态度,而人的主观态度在其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行为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在高职院校都或多或少感受不同文化的压力和冲击感,只有18%的大学生觉得在高职院校“完全没有过”,近33%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生活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环境隔离会使民族认同感降低或令其无所适从。对于“您认为本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势”问题,47%的学生回答“越来越受重视”;对于“对您来说,维护本族的认同或文化特征”问题,97%学生回答“是有价值的”;对于“如果您将来找工作,您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会”问题,54%的学生表示要“特别强调”;对于“不管您将来环境如何改变,您最可能坚持的本族传统”问题,只有4.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坚持什么传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将坚持本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或宗教信仰,表现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族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归属感。对待主流文化的态度,64%的学生认为“既要维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学习汉文化”,但24%的学生认为在维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接受汉文化,而且41%的学生并不认为“汉文化是优秀的,应主动接触汉文化”,说明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化的接受和适应采取积极态度。对主流文化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否定,将影响其对主流文化的适应。

(三)语言

语言不仅是沟通和融合不同文化的桥梁,而且是社会群体认同的符号。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会影响其文化适应。一些边远地区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的,有些地区虽采用了双语教学,但母语仍然是他们的主要交际工具,在上高职院校之前教学语言是民族语的占13%,汉语和民族语同为教学语言的占28%。进入高职院校后汉语普通话成为主要的交际语言,有24%的学生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普通话。69%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本民族语言,28%的学生在高职院校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本民族语言,这是由于母语是从小习得的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工具,对于母语有着天然的、深厚的感情。在课堂上,少数民族学生都使用普通话,但他们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民族语言:词不达意时就会自然地用民族语言代替,进行语码转换;在特别兴奋时;过民族节日时;和本族人交流时;参加民族特色节目表演时。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少数民族学生常常需要将内部语言由汉语转化为民族语言,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思维节奏慢,在课程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学生,26%的学生不适应普通话教学;表现在课堂上惧怕回答问题,惧怕回答问题的学生达55%;表现在考试时搞不清楚题意、答题时用词不当等。87%的学生认识到学普通话的重要性,语言是既会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也会给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教育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水平低下,教育资源的缺乏,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知识结构和积累上并不能真正达到高职院校课程的要求。甚至受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限制和宗教传统习俗的影响,很多人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意识,41%的少数民族学生并不 “认为现在所学的知识有用”,存在排斥高职教育的现象。教育起点低等原因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业成绩不理想,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感到沮丧、自卑,从而影响其文化适应状况。

三、建议

J.Berry[3]认为文化适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对流出地文化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对流入地文化的态度和行为。根据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J.Berry将文化适应分为四类:(1)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个体不想维持母体文化的认同,却积极融入主流文化,模仿主流文化文化;(2)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个体极其看重母体文化并把自己完全封闭在母体文化中,拒绝主流文化;(3)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个体个体能够很好地协调和平衡主流文化和母体文化,在接受主流文化时保留并揉入母体文化;(4)边缘化的文化适应策略。个体既对维持母体文化没有兴趣,又不认同主流文化。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达到整合模式,避免出现封闭固守、盲目认同或者边缘化等极端现象,使他们在认同母体文化的同时,又寻求同汉文化的互动,汲取两种文化的精髓。

(一)学校层面:构建“以人为本”的各项制度

文化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不能采取顺其自然的方法,完全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采取相应策略积极加以引导。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1、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广泛开展心理调查和咨询活动,建立迅捷高效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尽早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缓解因文化适应而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并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文化适应过程、所面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以及原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设立 “文化适应”专项活动,举办系列心理咨询讲座,使学生了解文化适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减少由于文化适应问题而带来的焦虑。

2、专门设置一位老师负责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最好是挑选留校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或者成长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教师,拥有相似的经历更能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感受以及在生活、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加上文化和语言的优势,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以便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文化适应。

3、加强宿舍管理。宿舍既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地方,又是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宿舍安排管理适当,将有利于文化适应。在安排学生宿舍时,应遵循混合安排的原则,即考虑各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有意识将不同民族的学生交叉安排,这样既扩大了少数民族学生交际范围,又增加了文化体验的机会,这是解决文化适应困难的有效途径;将人数特少的民族学生安排在同一宿舍,使来自同一民族的学生互相照顾,减少刚进入高职院校带来的不适应所引起的孤独感;可以将少数民族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学生的宿舍结成友好宿舍,定期开展联谊活动,以便扩大学生交际范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学习多民族文化。

4、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活动。通过多元的民族文化建设活动来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培养其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宽容与接纳意识,养成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逐步克服文化封闭、盲目排外,提高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沟通和理解能力,克服文化封闭,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与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培育他们的跨文化交往能力,提高他们对主流文化的适应能力。

5、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内容要尽量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对少数民族学生因材施教,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注,48%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如果受到老师表扬,我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教师、学校和主流文化态度的改变,还可能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个人层面:学生自觉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为缓解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力并尽快地适应主流文化环境,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策略,

1、重视入学教育。高职院校一般会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少数民族学生应学会正视文化冲突,培养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主动在高职院校的新环境里尽快寻找新的自我,在进行个人生涯规划和职业设中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2、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识到“一切文化价值是相对的,对群体本身所起的作用都是相等的,因此,文化谈不上进步和落后”[4];认识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方式;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并能以宽阔的胸襟接纳不同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其对主流文化的适应能力。

3、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及社会实践活动,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克服文化适应困难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接触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积极参加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竞聘管理职务,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5]的同时,增加文化体验的机会和文化间沟通、交流与碰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4、改变原有生活习惯。改变原有生活习惯是既是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文化适应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又是其适应结果的表现。进入高职院校后,76%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39%的学生则是“由于自我内心的需要”。在面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时,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应采取积极的策略提高文化的适应。

5、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支持和帮助来自于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58%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遇到烦恼时有比较合理的倾诉方式和求助方式。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个体心理压力、缓解精神紧张、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文化适应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引导,积极寻求对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人,为形成普遍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添砖加瓦”[6]。

[1]吴儒练,刘叶飙,熊山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现状评述与展望[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4):58-62.

[2]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5(5):20-24.

[3]Berry,J.W.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9-51.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33.

[5]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47-57.

[6]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64-68.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院校
我们的民族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