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形成视点的城市与农村关系的再考察

2015-04-10王鹏飞

关键词:空间农村

王鹏飞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与农村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和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多样化特征也日益突出。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因农民外出务工和向城镇地区迁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减少,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空心化①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地理学报》2009年第10期。②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2009年第10期。和农村社区(村庄)活力的减弱。同时,农业用地与农村环境污染、各种农业生产成本增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制约着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在城市地区,随着国家对人口控制的逐渐放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负荷压力增大,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突出。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国城市出版社2013年版。城市地区生态系统不堪重负,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污染效应和拥挤效应愈益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农村研究,还是城市研究,都在致力于解决各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从现状来看,尽管问题的解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近年全球化冲击着世界各地,城市与农村都强烈感受到开放经济的影响,原有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为此,本文在关注中国城市与农村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的同时,试图从空间形成的视角检讨有关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在借鉴农村与城市研究的各种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即城市与农村所构成的总体性。有关城市与农村关系的早期研究,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城市与农村”具有很强的对立性①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②许胜利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央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不过,尽管城市与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从经济体系看,二者也可看作经济体系中的两大地理集合体。

在多数要素相互影响、不断变化的经济体系范围内所产生的现象,比起追求构成其现象原因的要素来,有必要关注其构成要素所产生的关系和其所形成的动态结构。在对农村研究、城市研究分别进行深度考察的同时,解决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不仅需要把握现代城市与农村所面临的各种不同问题,而且也必须强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两者的总体性作为研究的焦点。

二、分属不同领域的城市与农村

首先,思考城市与农村的概念。本文将农村定义为“主要是由以农业为生计的人员所构成的地域社会”,而城市则是“在比较狭小的地域集聚了众多人员、密集的房屋、主要由农业以外的商工业等经济生活为主的地域社会”。也就是说,用某个地域社会构成人员的某种就业形态来区别城市与农村。当然,对决定了城乡不同就业形态的地域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是重要的。一般而论,城乡之间的自然环境要素有较大差异,农村比起城市来更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从历史来看,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基于共同体而存在的,以土地所有为基础,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在共同体中,内部与外部的意识境界非常明确,对内规范与对外规范不同,随着这些不同,能看到经济活动扩大了共同体内的分工与共同体之间的交易,并形成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差异③住谷一彦:《共同体の史的構造論》,京都:有斐阁,1963年版。④李兆祥、牟树勋、马言宝:《社会发展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⑤蒋学模:《人类社会发展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在共同体社会,始于血缘、地缘的人际关系和共同体内部的习惯与制度,除此之外的政治和宗教等,均与经济过程紧密联系,构成了人们的社会生活⑥降旗節雄:《科学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社会評論社2001年版。⑦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孙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⑧尤尔根·哈贝马:《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⑨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作为地理集合体的城市与农村,其共同体社会的本质是一样的,在地域间进行交易的同时,人们在自身归属的地域内生产、交换、消费。农村作为食物生产的场所,在充分确保共同体自身所需食物的同时,向城市提供剩余食物。城市由于集聚了人与物,以手工业为主的商工业得到了发展,食物和原材料的资源则依赖于农村领域。但是,由于城市共同体自身不具备食物生产条件,因此,必须与外部的农村共同体进行交易得到食物供给,从而确保城市共同体的独立性。作为共同体的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交易的同时,也维持着以各自共同体领域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三、货币流通和空间形成

在基于城乡共同体内部劳动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的生活中,产品的使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地域共同体之间的交易主要以共同体内部的消费需要为目的。在此,劳动产品的价值,即物品的使用价值对社会而言是必要的,在经济活动中,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还没有占到较大的权重。但是货币的登场给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即便在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为核心的社会,货币一旦发生流通,因其交换行为的便利性,开始向以判断交换价值基准为中心的经济活动进行转换①内山節:《自然·労働·協同社会の理論》,東京:農文協,1989年版。②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梁光严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劳动产品所具有的价值向价格发生转换,原本不能比较物品的价值,通过价格的制定而能够进行比较。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以抽象的人类劳动为媒介发生了数量变化,并作为商品,在相互之间进行比较。但本文则着眼于物品所具有素材的质的方面和价值的数量方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大米的价值和衣物的价值相互比较是困难的,即使比较也未必有意义。因此,尽管两者根据共同体的习惯规则进行了交换,但不论根据货币还是根据数量交换,达成了绝对以量的多少为准则的交换原则。这意味着,重视使用价值等于质的方面的物的生产、交换、消费向以货币为媒介、重视交换价值等于数量的方面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化。货币优越的交换功能不仅在共同体内部,而且在共同体之间也促进了交易,增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物、财的交流。同时,不同共同体之间不仅频繁地进行交易,而且在确保自身消费的基础上,农村出现了从销售部分剩余食物产品,向销售为满足城市人口消费需要为主的商品作物的转变,除此之外,也能看到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深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扩大了商品经济。货币的普及在各地发展了资本积累,尽管存在不同,但不论城市或农村都渗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与消费。

由于货币经济的渗透,原本作为不同共同体、具有各自既有领域的城市与农村,形成了等质空间。等质空间是指能够维持连锁交换行为的一定范围,不是依据偶发的物物交换为基准,而是以价格数量的交换价值为媒介,形成了能自由流通的空间范围③植木豊:《世界都市空間の社会的編成》,(吉原直樹編:《都市の思想》,東京:青木書店1993年版,第274-297页。)。在城市空间,基于价格原理的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偏好与规范意识带来很大影响,不仅是对物的见解,就是对有关适当物品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支出,比起其劳动内容来,作为代价具有依据能够获得的货币量而进行由数量来规定自身劳动成果的合理构思。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予更加深入地探讨因货币引起的人类劳动的质的变化。

由于货币包含了等值的空间,所以城市与农村基于各自共同体的经济原则所展开的经济活动优先于市场经济理论。因此,作为异质存在的城市与农村形成了一个空间的阈值,稀薄了它们所具有的固有性。当然,并不是说城市与农村不具有差异性。即使取出一个景观,城市与农村也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是不同的。现代农村与其他地域相比不是处于孤立的状态,而是具有多样性的程度差,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素材方面,等质的人、物、财正在进行流通。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使用价值向以交换价值的交换原则为中心发生的转变,在城市与农村经济活动抽象的维度方面形成了具有等质性的空间。

四、等质性与固有性

前面以经济活动的“等质性”观点,叙述了货币经济渗透的历史和城市与农村的空间接合,下面着重考虑有关与等质性对应存在的地域所具有的具体的固有性。地域具有的固有性是城市和农村具有的表象和表层维度的具体要素。尽管城市与农村差异的首要含义是自然环境等特性,但也难以否定依据自然环境,地域的状况会有较大不同的情况。尽管具有以自然特性为各地域的特征而灵活应用的倾向,但是在经济活动的维度中其自然特性,作为直接有关的事物受到重视只不过是近年环境问题显现化的影响所致。

还有,地域的固有性因地域概念的把握方式而发生变化,即固有性的内容也是变动的。例如,依据区域地理学的地域概念,作为地域区分的指标,能用均质性与功能性进行分析①山本正三:《地理空間》,東京:白水社,1975年。。均质性是以产业区分所形成的景观为指标的地理同一性,功能性是以基于中心地阶层构造的各地域的作用为指标的地理关系。在用均质性把握地域时,农业地区和工业地区,或者住宅地和森林地的土地利用配置所构成的全体景观现象乃为地域的固有性。另一方面,在用功能性把握地域时,因与中心地的关系所构成的阶层性成为规定地域的固有性②青木伸好:《地域の概念:都市と農村の関係において》,東京:大明堂,1985年。。因此,地域所具有的固有性因地域概念和分析视角而多样化,在经济活动中,地域固有性的存在有时也被认为是阻碍的要因。

除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外,地域社会的形成要因也存在着许多产业结构和企业区位、劳动力配置等原因,所以单一的自然特性对地域的形成并非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可基本否定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与其说自然的要因和历史的要因扼杀了地域动态的变化,不如说是产生地域慢性停滞的原因。

地域的固有性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存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特定环境之中。特别是在经济维度,在分析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时,比起作为表层维度的固有性来,有必要采用等质性的观点,以基础维度把握修正等质空间所包含的两者的总体性。超过共同体的制约,自由移动的物、财,尽管能够解读为形成交换的等质空间,但是,应该将自由移动的物、财,及与此相伴的人和情报在反复交换、流通的过程中看作是向特定地域的集聚。因经济活动的构成要素的地理集中,使高度化的生产力成为可能,由此能够维持等质的空间③吉原直樹編:《都市の思想》,東京:青木書店,1993年。。因此,资本选择了城市来集聚人、物、财,作为这种积累集聚的结果,形成了像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巨大城市。除此之外,以农村为首,许多具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风土的各地域的固有性,在被经济理论所包含的等质空间内,作为“异质的要素”与其说成为等质性的障碍,不如说成为针对集聚作用的负面要因。当然,在人、物、财的集聚方面,尽管能认为其地域的地理特性和文化特性的固有性原本具有较大的向心力,但在集聚累加过程中,存在着较强的等质空间,替代了异质的固有性,占据了作为等质性集聚的向心力的位置,形成了吸引更多要素的途径。现在,以跨国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为契机,跨越国境的人、物、财的自由移动,在形成“世界城市”方面也存在同样的规则。

五、同一个空间内的城市与农村

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是观察经济现象场所、区位、距离的学科。为此,本节试图确认在这些领域中如何把握城市与农村所具有的形式,或两者的关系。

依据区位论的大量成果,构成了新的区位论。在论述经济现象的空间性、地域性、场所性时,为了计算由市场规模所认知的空间,应重点着眼于生产费用、与距离制约相关的运输费和交通费、通信费的变化④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王守礼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⑤松原宏:《経済地理学:立地·地域·都市の理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7年。。如试图在理论上统合经济论证中充满的地域特性与差异的空间,分析应从运输费和集聚界限的经济要因着手。为此,在考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时,以区位论及地租论作为利润可能性的空间界限范围,设定农产品的市场圈,并以此作为消费地城市的距离关系和工厂用地的区位关系分析两者的地理关系。也就是说,城市与农村不仅作为具有固有的经济法则领域,而且也默默地规定了作为以能用货币换算为基础、并具有利润可能性(即交换可能性)的等质空间的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差异集中了产品和地租及市场圈的大小等指标,并得到确认。地理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未顾及质的差异。同时,也没有特别关注城市与农村实质上的相互的商品流通,而是假定了从农村向城市一个方向的流通途径。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重视“收获递增和运输费用”,这点规定了由前向关联效果以及后向关联效果所构成的集聚循环理论和空间认识⑥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另一方面,作为反集聚的分散力把握了资源移动的不可能性,假定这些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力量平衡规定了经济的空间结构,在微观经济学方面,从距离的制约与利润率的关系论述了因企业的集聚所形成的市场圈。在空间经济学中,城市与农村作为“食物的消费地与生产地”而被矮小化,已经不仅考虑到两者的地理特性与固有性,还假定了所有的地域由相同程度的产业部门所构成的均衡分布,作为主要变数形成了费用的等质空间。

这不仅着眼于城市与农村的具体情况,而且在构筑这种经济理论的现实实体中,或许不能反映出学术体系,也就是说,仅可看作是对存在着城市与农村之间关系所具有的交换可能性的等质方面的认识。所以基于经济要素的等质性的空间认识,因各个地域不同的人、物通过财的流通是从质的差异向量的差异的转换。

六、等质空间中的农村

如前所述,从经济的观点看,在始终存在于等质化空间中的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方面,不论实体还是理论,均考察了如何对各个领域的把握。地域不仅由经济、政治、社会因素构成,也由自然环境、文化和历史等多种因素构成。不过,作为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始人类活动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日常累积的人类生计,造就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同时,自然环境也积极地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了各个地域。但是,这种不同质的多层面人类生计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也具有因经济合理性的价格数量维度而被还原的倾向。尽管如此,在另一方面,不能以数量把握价格的生计依然存在。如果从经济合理性来看,这些生计,包括代表共同体的习惯与习俗,是非合理的,应该被淘汰,但也包含未对货币价值矮小化的营生,尽管确保了人类营生的多样性,但有可能对解决城市与农村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线索。

以货币经济渗透为首的经济因素从地域的质的差异向量的差异转换,促进了等质性的空间形成,在未受到等质化作用影响的地方,依然认为自身具备抵制等质化作用的反作用契机。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势力的“残留之地”,而是人类活动地域固有性的“产物”。这些促进了对构成地域经济以外因素的关注,进而与构成因素的丰富化相联接。但是,不是单单故意强调表层的差异,在维持基于经济因素等质性空间认识的基础上,能更加看到质的差异,本质上具有把握城市与农村之间关系的总体性的视角。

在此,试图采用具体考察在等质空间构造上所构筑的异质性的观点。为此,着眼于抽象等质化的人、物、财的侧面,即现在农村的生活方式。前已述及,农村主要是由以农业为生计的人所构成的地域社会,具有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维度与日常生活维度相互重叠的社会位置。例如,在个体层面能够看到门厅、房间、工作间、仓库、畜舍等设置在农户宅院内的房舍布局,在村落层面,能看到由农地、农道、灌溉水渠所包围的农村宅地从点到面的空间排列,生产和生活一体化。近年来,对农业作为食物供给之源的重视,愈益集中到农林渔业的环境保护机能。

国土保全、水源涵养、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景观形成、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农村功能得到重视,具有这种农业中心产业结构的农村活性化对城市而言也是重要的。农村保护自然环境,其农林业生产场所保管、维持着城市的生活基础。认为城市的生活只是不断由农村持续维持的认识,现在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已经不等于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农户比率下降,由于城市非农户向农村的迁移,农村的混住化不断推进。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与其说不从事农业的人员在增加,倒不如说农村内部不断离开农业的农民在不断增加。例如,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知,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农业户口人数为625121595人,占总人口数的46.7%;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928716229人减少了303594634人①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局编:《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农村人口减少明显。

随着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在由农民所构成的地域社会中能够确认出“农村城市化”在全国有了较大的扩展。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缩小了农村与城市的物理距离,与城市外延的扩大相一致,农村的生活圈向城市扩大。因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区的渗透,“农村城市化”使农村非农户数增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就“农户离农等于离村”的现象产生制动效果,被认为对农村村落的维持有很大的帮助。从这种生活视角来看,或许可以看作城市与农村存在着某种构筑更加等质基础构造的过程①Cloke P.Conceptualizing rurality.In Cloke P,Marsden T,Mooney P.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London:Sage,2006.。

七、农村空间的商品化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村社会也发生了变化。城市生活方式的渗透,“农村城市化”使农村的独立性减弱,瓦解了农村原有的一元化特性,使城市与农村的境界模糊化的同时,通过与城市的接合,农村之间也呈现出差异性。不断涌现的案例表明,大量消费产生的新机械与新制品的生活,使农村生活“城市化”,反映出消费层面浓厚的城市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农村地域自身的空间,即“农村空间的商品化”。

“农村空间商品化”指的是,农村地区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要素(景观、节事、土地、传统、社会关系等),作为消费对象受到市场的评价②Cloke P.“The Countryside as Commodity:New rural Spaces for Leisure”.In Glyptis S.Lesure and Environment:Essays in Honour of Professor.J.A.Patmore:Belhaven Press,1993.。具体而言,包含体验农业、兴趣农业、农户民宿、第二家、停留型市民农园、农产品直销店等城市与农村的交流和作为绿色旅游的各种活动,揭示出农村地区的余暇、体验、交流机会的增加。从农业生产以外的观点来看,作为消费农村地区“与农相关事物”的主体,与其说是农村的内部居民,不如说是农村的外部居民,即城市居民。为了满足来自于这种农村外部的消费需求,农村地区以地域资源为基础提供了各类商品。

至今,城市居民主要消费的农村产品还比较单纯(例如,粮食与蔬菜),但通过“农村空间商品化”,到农村消费各类空间性旅游产品,增强了重视场所性的消费活动。空间不仅成为商品与货币的物质媒介,而且也产生了农村自身的地域特性,意味着农村与城市更紧密的结合。为此,至今一般所认识的农村,在以共同具有的“农村性”的同时,也随着与地域外部的相连程度(物理的距离和经济的关联性)摸索出各种各样的农村形态。也就是说,农村受到地域外部的作用,自身进行了重组③Robinson G.Geographies of Agriculture.Harlow:Pearson Prentice,2004.④Mather A S,Hill G,Nijnik M.Post-productivism and rural land use:cul de sac or challenge for theorization.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6,22:441-455.。同时,尽管一律称之为地域外部,但既然存在多样的主体,受到作用的农村也在与外部的密切交往中,获得了各种不同的自我认识⑤Wilson G A.From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and back again?Exploring the(un)changed natural and mental landscapes of European agricultur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2001,26:77-102.。在同一行政范围内的农村之间,既有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也有那些农业不甚发达的地区,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农园和景观)成功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交流。

在地域人才与资源的基础上,有些农村以发展绿色旅游谋求与城市居民的交流,有些农村构建了农产品直销店,同时,为充分表现与其他农村地区的差异性,在农村之间也不断产生竞争关系。尽管是重复的,但比起农村内生的变化来,不如说有必要深入认识农村外生作用的结果。通过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渗透,即使出现了为强化等质基础构造而形成的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但是“农村空间商品化”仍然是再次构建各个农村地区“农村性”的契机。即以等质关系为基础,再次构建农村的独自性,形成不断扭转城市与农村差异的契机。

八、新型的空间分化与城市问题

尽管由于非农居民在农村居住的不断扩大,使“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空间商品化”有了发展,但这未必意味着城市外延的合理扩张。城市与农村依然存在着社会和地理的分离,但是,按照等质空间的要求,城乡之间尚未形成以“消费”为核心的新型关系。在重视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时代,重视商品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的生产消费是主导性的。“农村空间商品化”,仅重视利用“农村性”含义中的使用价值,以使用价值为主题的生产、交换、消费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即作为不可移动资源,其流通范围受到限制。尽管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等质空间将城市与农村包涵在统一的空间内,但以其等质性为基础,则需在重视使用价值生产和消费的同时,不断培育农村等质空间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生产的重组。

另外,在面临着农村空心化种种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过密化的问题。从重视经济要素的视角审视城市所面临的各种矛盾①宮本憲一:《現代の都市と農村》,東京:NHK出版協会,1982年。,由于集聚不经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失败,造成了城市土地问题、住宅问题、交通问题。即城市问题可看作为城市内部所产生的“市场失败”带来的高额社会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尽管是依据市场经济原则运行,但依据市场机制进行有效资源分配的功能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资源配置的真正市场机制还远未形成。同时,以艺术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的衰退与城市原风景的丧失也造成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变化、城市内部自然环境的破坏,目前,从社会费用量化观点探讨各种质的问题还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

近年作为人类生活的“场所”,以城市再生为目标的呼声不断高涨。提倡“可持续城市”的理念,以复兴被工业污染、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复兴地域文化为目标,已开始摆脱单纯以经济数量指标测定富裕程度,向谋求更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过渡②俞中立编:《全球化时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植田和弘編:《グローバル化時代の都市》,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尽管重视环境舒适性和生活便利性的观点,对单纯产业开发和商业发展偏好的城市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但并非是对经济发展的否定。为了城市复兴,城市应当是摒弃以不成熟的经济理论支配人、物、财的场所,因此,重新认识城市的“场所性”是不可欠缺的。

正如“农村空间商品化”所示,在农村场所生产、消费、体验并与这种“场所性”有密切联系的消费行动,不仅具有经济上的优点,而且也会带来农村保护意识的提高,同样,即使在城市,也能看到经济效益增加、城市环境保护、地域文化复兴并存的发展方向。因此,城市作为单纯的容器,如果仅从外形上对城市进行把握,而不从城市内部活生生的人类活动视角去观察,或许就不能消除城市问题。与“农村性”一样,以城市地域共有的“城市性”为基础,通过对各城市的独立性所做的再考察,萌发了以基础构造为等质空间的基础是构建城乡新型关系的契机,甚至具有压倒性的经济力、集聚力的城市,通过向农村学习才能够实现复兴与发展。

九、结语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反映出它们各自的特性,但等质空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新的空间,是提供了一个再次构建拥有各个固有领域的契机。正如在地域内完成生产与消费那样,寻求与场所性相连的商品消费萌芽,或是破解城市与农村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关键。

但是,在强调对等质空间有促进作用的个性化、重组契机的消费时,不能忽略的是,农村作为构建原“农村性”的农林业生产场所的存在。“农村空间商品化”等于“消费自然环境”的农村,这样的农村才是具有“多样化消费”的农村,是可发展更广阔内容再生产的农村。尽管农村归根到底是生产提供给我们食物的地方,而且基于经济合理性,食物产品已随着从地区外(或国外)的调拨进口而更有保障,这为农村发展农林业生产以外的产业场所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中华民族自然观的基础存在于“对自然的憧憬”,但农村在长期以食物生产为本的方针影响下,已造成了我们农村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崩坏。今天,在维持农村“农林业生产”场所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农村空间商品化”带来的农村多样化生产场所的重要性。

尽管本文未充分讨论作为生产场所的农村本身,但对生产场所的农村空心化现状,对产生新消费活动的成果进行了反省。农村地域的活力不单单取决于域外企业的招商,更取决于依据地域主体性的内部供求,农村复兴和地域复兴①Cheshire L.Governing rural development.Aldershot:Ashgate,2010.应以形成地域循环的产业结构为目标的“内生式发展”,“农村空间商品化”消费活动的主体如果是依靠农村外部城市居民的话,农村地域的活力或许有必要重新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尽管诱发了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但另一方面,在因资本主义的渗透出现的各种矛盾中,也能发现城市与农村存在着的相互补充的关系。当今经济的全球化,使城市与农村的进一步等质化成为可能。今后,目标或许应该是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即使是隔绝的存在,也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的存在关系。最后,如果着眼于城市与农村总体关系的话,农村自身变化也会给两者的关系带来变化,因此,今后的课题有必要在有关总体性变化方向上做进一步的探讨。

猜你喜欢

空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