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文化观教育
2015-04-10郎晓东
郎晓东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沈阳110035)
【教育学与心理学】
论“人”的文化观教育
郎晓东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沈阳110035)
文化,是一个民族产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参与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对国民开展文化观教育就成了重要且迫切的事情。所以,要关照人的意义世界,开展现代文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教育;关照人的理性世界,开展科学精神弘扬下的人文精神教育;关照人的现实世界,开展全球化条件下的本土文化教育。
“人”;文化观;教育
文化观也可称之为文化价值观,是指对何种文化是有益的、正确的、应该传承和不断弘扬的看法和观念。从实践看,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思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如今,我们越来越注意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若是因太过急功近利而以某种不讲求文化的方式开展所谓的文化观教育,即忽略“人”的文化观教育,那么,在大肆开展文化观教育的同时却丢掉了“文化”就成了某种必然,毕竟,文化的基本功能既包括为物质生产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包括为个人生命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的实现,“人”是中介也是核心所在。
一、关照人的意义世界,开展现代文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并不仅仅代表着某种过去存在过的文化。在更深层的意义来说,传统文化能够存活于当下,就意味着它已经由单纯的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而汇聚为一种虽开启于过去,但却生长于现在,也必将延续至未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为传统文化,只因为它是在历史中积淀起来的,又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文化。那些已经变成历史陈迹而被送进博物馆里的传统不是我们现在所关注的传统;只有依然鲜活着、在新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与现代社会和新的文化因素不断揉合在一起的传统才是我们所要继承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定会形成新的传统,这就是文化的特性。
首先,以“现代化”了的传统文化充实当代人的意义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值得我们继承和需要大力弘扬的东西,比如其强调个体品格的修养、意志的锻炼、人际之间的协调,强调“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等等。但是,我们同样必须承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显然并不具备承载着现代文明的根基。现代文明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经济活动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人与人相互独立却又普遍交往、相互依赖,每个个体都追求平等、公正、自由……,社会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拜金主义、漠视公平正义、道德沦丧等现象,但是,如果因此就得出必须用传统文化来拯救“现代文明”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历史遗产的取舍应该以其是否与现代的价值观相符为标准,我们不能因为现代文明出现的问题就把传统的旧价值标准当成治病的良药。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以前一个发展阶段为根基,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绝不能以彼阶段的文明来阐释和解决此阶段文明所面临的困境。
其次,以“崇高”的传统文化引领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在当代中国,很多人看到了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和趋势,从而认定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将成为支配全社会文化的最高和最主要的价值理念,并以此断定这是一个功利主义的时代。在他们看来,崇高已经成了一个鸡肋式的名词,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文理想和道德精神,在当代中国不仅不需要提倡,而且必须彻底抛弃,否则就会成为影响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他们竭力主张躲避崇高,认为进行现代文明建设只需提倡公共理性和底限伦理就可以了。但是,正如他们没有弄清楚,我们所提倡的“崇高”并不是毫无功利意义的崇高,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文明,也不是纯粹的私利追求和物欲横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生应当追求崇高,要有高尚的精神价值引导,这在当代不仅不能丢掉,而且要通过现代文明的转换,使之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真正成为引领人们追求功利的心性护航条件,这样,才能使社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进步。
二、关照人的理性世界,开展科学精神弘扬下的人文精神教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观念、方法与知识理念。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并因此而形成不同世界认知图景。通常来说,科学精神强调要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不断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人文精神的基本规定则是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崇尚至善、仁爱与崇高的人文精神。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各执一端,硬生生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开来。虽然历经多次批判,这种分离在理论上开始呈现衰微态势,但事实上二者的分离不仅是存在的,而且竟然有扩大的趋势。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不仅造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也是产生人的异化发展、片面发展的重要推手。当前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许多矛盾和冲突,其原因也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或对立分不开。因此,开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观教育,培养既坚持真理又充满良知和人文关怀的现代人就成了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进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教育。毋庸讳言,科学对人、对人类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对科学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用充满功利色彩和目的预设的科学理念来“使用”科学的话,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遗失了真正的科学精神——缺少了人文精神的同步发展,科学的进步是不全面、不彻底的,这早已被世界的发展现状所证明。与科学精神相比,人文精神更注重的是人本身的价值,强调要依靠人自身及其精神力量的作用来推动社会发展。在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迷信和伪科学盛行的现象,事实上并不仅仅反映了社会成员缺乏科学精神,同时反映出的更是社会成员人文精神的欠缺。一方面,理性的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彰显,是人的信念、理想、想象力、意志品质、情感体验等的产物;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科学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文化条件,尤其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等都给了科学以丰富的想象和更多的灵感,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一句话,科学的每一项重大发展都与非科学的滋养有关,科学的呈现需要以人文精神为支撑。
其次,开展“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是人的自由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构架,人文精神天然地具有内在性和非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天马行空、超然物外、不食人间烟火。我们在当前倡导培育的人文精神,不是在建构一种抽象的绝对终极价值和绝对伦理道德规范,更不是在树立某种“贵族气息”的人文操守。我们要培育的人文精神,必须是深深植根于人的真实生存境遇和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认知当中,是人在对现实的科学认知和未来的科学展望基础上获得的一种价值维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特性。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与现实相分离的抽象存在。真正的人文精神是人的一种“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尺度来衡量对象”的精神,它能够使人“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1]。真正的人文精神是现实的人对人的现实的超越精神,是人的一种否定“神性”、扬弃“物性”、追求自我解放、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自我超越精神。科学技术的市场化或商品化,容易导致科学技术异化所导致的种种负面效应,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本身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形成既具有理想性,来自于对理想的追求;也具有情境性,来自于对现实的感悟和科学理论的说明和引导。科学不仅用创造性的成果不断提高人类的思想水平,更重要的是,科学活动所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精神,诸如求实精神、自由探索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大胆创新精神和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如果失掉了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终极关怀就失去了智力和技术支持,只能是空想。如果再把人文精神单纯理解为只问善恶、不谈求真的精神,那么这种人文精神只能存在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之中——若无限制发展这样的人文精神,不仅不会对人类发展有所裨益,反而会使人类精神陷入混乱的、甚至是疯狂的状态。
三、关照人的现实世界,开展全球化条件下的本土文化教育
全球化作为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无论我们接纳和喜欢与否,它都已经以不同的形式并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走向全面复兴的中国必须在各个领域尽快学会全球化的操控方式和“语言体系”,包括文化领域里实现本土文化与全球化中有益的观念和精神的融合,从而取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主动资格与主动能力。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描述,更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本土化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的一个概念,其内涵在很多方面与全球化有着某种相互对应的地方。但无论是全球化对于本土化,还是本土化对于全球化,从某个角度来讲,双方都是作为一种批判关系、一种反对力量而存在的。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这样一个现实,那么,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也一定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机遇。因此,我们的文化观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调整视界,致力于培养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真正提升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主动应对能力。
其一,注重培养“站在世界看中国”的全球意识。全球化不是西方化。文化的全球化既是一种过程,包括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交流、融合等;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结果,即各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可以被全人类所共享、共有。它并不意味着各种民族文化的泯灭,而形成某种一致的、共通的、普世的全球性文化,更不是以某些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为标准来改造弱势文化。全球化应该是每种文化在保持自我的同时面向全人类,在解决人类共同课题中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面对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不能再以闭关锁国时的民族文化“优势”而沾沾自喜或自以为是,只有真正意识到了全球化趋势并主动学习其中先进的理念,同时提高本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形成“站在世界看中国”的全球意识,形成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了解当今社会、去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去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逐步确立全球意识和全人类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超越国界的全球视角和全球合作去应付这一严重挑战”[2],全球问题才能最终得以解决;我们也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为,全球意识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全球化时代是一个高度关联,极为开放的时代,从而要求我们在视野、思维、心理、理念等诸多方面进行重大调整。”[3]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崛起刚刚开始,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对国际事务和多元文化不了解、不理解,就难免成为井底之蛙,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很有可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再次落伍。
其二,要注重培养国人“站在中国看世界”的本土意识。本土意识不是“本土生长”意识而是“本土化”意识,它指向的是对外来文明进行主动吸收的文化外铄过程。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中国人注意到了我们的本土文化传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性,也因此大力加强对外来先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外来文化引入、介绍、移植,缺乏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甚至把输入的外来文化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立起来,那么,其结果不是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而恰恰是消解了我们的文化。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是中国当前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但在引进过程中如果做不到融会贯通、吸收消化,不懂得怎么处理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的关系,不知道如何使之适应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公式对公式,以教条对教条,那么,外来文化将始终是外来文化,并不会成为我们发展的助力;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则会逐渐碎片化,最终丧失其全面支撑的能力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所以,我们必须把借鉴外来先进文化与中国现实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实现外来先进文化的“本土化”,最终以其引领中国思想发展的新趋向。当然,实现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本土化如果丧失了原创意识而成了一个单方面的、被动吸收的文化移植过程,那么它就真正丧失了属于自身的文化演进理路。我们最终目的还是要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因为只有在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我们本土社会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积极的联系,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化改变现实的力量。也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原创文化,才有破除西方文化霸权主义逻辑的希望;只有真正本土生长出来的文化,才更能展示那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境遇和文化创造力。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1.
[2]俞正梁,陈玉刚,苏长和.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88.
[3]蔡拓.中国的全球化选择与对策[J].南开学报,2002(4):15-21.
【责任编辑赵伟】
G412
A
1674-5450(2015)04-0115-03
2015-01-11
郎晓东,女,辽宁丹东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