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成语隐喻认知研究

2015-04-10于婧阳朴美慧

关键词:成语隐喻汉语

于婧阳,朴美慧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动物成语隐喻认知研究

于婧阳,朴美慧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基于认知功能的隐喻有别于传统修辞方法,它是人类通过经验获得的一种用已知事物来理解陌生事物的思维方式。动物成语是成语中重要的一类,喻意深刻并蕴含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从认知和文化视角挖掘动物成语的隐喻,阐述了动物成语的认知对象和认知特点,揭示出成语隐喻认知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以此为契机,提出将隐喻认知的理论运用于动物成语的课堂教学,通过加强探究动物成语的理据性和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汉语习得者的隐喻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其汉语应用水平。

动物成语;隐喻;认知

一、隐喻与动物成语

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偏离,持有这一观点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隐喻的研究开始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的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形式,是文化的反映。“它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1]

成语是汉语中长期相沿习用而形成的一种以四字格为主的固定短语,汉语动物成语是指从汉语成语中挑选出的含有动物名称或动物意向语素的成语。笔者分别对几本词典中的动物成语进行归纳搜索,发现在成语隐喻中动物成语的隐喻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成语小词典》[2]中,动物成语为311条,其中具有隐喻义的成语为276条;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3]中,收录动物成语约为503条,其中具有隐喻义的成语约为336条;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库》[4]中,动物成语为482条,其中具有隐喻义的成语为315条。计算数据显示:在动物成语中,含有隐喻义的成语所占比例分别约为88.7%、66.8%、65.4%。这个比例显示出多数动物成语是人们借助于动物词汇和其他词语搭配而组成的具有隐喻性的成语。

二、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动物成语的隐喻

人类的认知是通过自身不断的体验来理解周围的事物,而“隐喻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隐喻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5]。隐喻性动物成语便是人们借用动物所暗含的某一具体的概念域去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某种抽象事物的语言形式,很好地实现了从一个概念到另一概念的映射[6]。

(一)在汉语隐喻动物成语中,隐喻的源域是动物,而作为认知对象的目标域主要分为人、事、物三类

在汉语动物隐喻成语中,作为认知对象,源域所映射的第一类目标域是人。如鼠目寸光、老态龙钟、狐朋狗友、井底之蛙、池鱼笼鸟等成语,这些动物成语的源域分别为“鼠目”“老龙”“狐和狗”“井底的蛙”“失去了家的犬”“池中的鱼和笼中的鸟”,目标域分别是“目光短浅的人”“衰颓的人”“混在一起的朋友”“眼界闭塞的人”“行动受限的人”;源域所映射的第二类目标域是物,如,在龙肝凤胆、香车宝马、龙潭虎穴、车水马龙、龙马精神等成语中,源域分别为“龙的肝和凤的胆”“珍贵的马”“龙和虎的居住地”“很长的马队”“龙和马的神韵”,目标域分别是“珍贵的食品”“品质卓越的车”“危险的地方”“人车繁多的景象”“健旺充沛的精神”;源域映射的第三类目标域是事理,如在杀鸡儆猴、调虎离山、猫鼠同眠、盲人摸象、悬崖勒马等成语中,源域分别是“杀鸡吓猴”“在一起睡的老鼠和猫”“盲人摸大象”“在悬崖边上让马停止”,目标域分别是“罚人警人”“上下串通做坏事”“以偏概全”“在紧要关头停止做坏事”。上述的目标域是动物隐喻成语中出现的三种主要的认知对象,在汉民族的心理文化中,人们在认知上述动物所存在的某种状态时,感知和理解到一些暗指的概念,这些概念曾经与汉民族的生活体验有着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便成为人们获得新概念,并创造汉语新词语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认知源域中的“动物”和认知目标域中的“人事物”完成了思维的映射和再创造,新词语便由此产生。

(二)汉语动物成语的隐喻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对称性的特点

首先,通过动物来认知的思维方式在汉民族生活中是普遍的。人类通过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存习性隐喻着自身的外貌、性格、品德和行为。如,虎背熊腰、生龙活虎、佛口蛇心、马不停蹄等。另外,汉语中的动物成语也可以隐喻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如,蛛丝马迹、泥车瓦狗等是隐喻具体事物的,而白驹过隙、鸡毛蒜皮、鸡犬不宁等则是隐喻抽象的事物。不仅如此,这种认知体验还深入到参悟生活道理的层面,例如,亡羊补牢、塞翁失马、瓮中捉鳖等。其次,成语表达凝练,意义相对稳定,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衍生出的一系列成语,追根究底,意义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多个成语表示同一或相似概念的现象却很明显,其隐喻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形成一种规律。如:鼠臂虮肝、鼠肚鸡肠,是根据鼠的“小”来形容不被重视或气量小的人;骑虎难下、与虎谋皮、羊入虎口,是根据老虎天生残暴凶狠的习性来形容恶人;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肝凤髓,是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传说中“龙”的崇拜来表示吉祥或稀有的含义;代罪羔羊、羊入虎口、饿虎扑羊,则是相对于豺狼虎豹,凸显出了羊的温顺,来形容处在恶势下的弱势群体;而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中的“狗”虽均表贬义,却与狗的习性并无直接关联,而是形成于中国历史的民族情结。因此,在一部分汉语动物成语中,动物名称所映射的对象,依据动物的外貌、习性与行为方式,所隐喻的对象在特点上具有规律性。第三,“隐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并逐渐传入西方国家,被西方人认定为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但成语隐喻在西方以英语使用时,喻体是单一形态的,也就是说一个本体对应一个喻体,如Money is the lens in a camera,而汉语成语隐喻中多采用双本体结构,根据汉语成语的这一特有结构,可以说汉语动物成语的隐喻具有喻体结构上的对称性。如:鼠肚鸡肠中,鼠和鸡是两种动物,肚和肠是人的两个不同部位。但由于本体结构上的对称,则鼠鸡两种动物共同表示小的含义,而肚肠则指人的气量,这样一来两组对称的本体会形成一个一致的认知对象,则形容人的气量很小。再如龙潭虎穴中,龙虎两种动物依据外貌及习性共同表示凶恶的含义,而潭穴则共同表示深处的含义,由此来隐喻极险恶的地方。这种本体结构对称的动物成语除了由两种动物充当本体外,还有一种情况则是由动物和其他物品形成对称结构,例如,鸡飞蛋打、招兵买马、佛口蛇心等。因而动物成语中的隐喻除普遍性与规律性,还具有喻体上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则源于汉民族尚“偶”的文化心理。

三、汉语动物成语隐喻的文化性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动物成语作为汉语言的一种固定短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从动物成语所折射出的文化信息可以体会到汉民族繁荣的农业历史文化、尚德崇义的文化心理、“刚”“柔”并济的审美意趣和质朴幽深的哲学思想。

(一)繁荣的农业历史文化

作为农业为第一产业的大国,数不胜数的动物成语自古就由田间而生,如:守株待兔、顺手牵羊、老马识途、亡羊补牢、蹊田夺牛等,劳动人民用简单的文字,最朴实的手法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动物成语,而每个动物成语的背后都有着各自的经典故事和丰富哲理。劳动人民借助农业生产的故事,凝结出了一个又一个认知自然发展之道和人生的处世之道的动物成语。

(二)尚德崇义的文化心理

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千年文化传承着以礼待人,以诚相待的为人处世之道。论语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说明中华文明对礼的重视,而其中也不少见动物成语,君子有礼“驷马难追”言既出,行必果;小人失礼“豺狼成性,狗彘不如”。得道者,人们颂之如“龙章凤姿”;失道者,必被唾至“声名狼藉”。不论是高低贵贱的品行,都有动物成语来形容。

(三)“刚”“柔”并济的审美意趣

华夏民族的自古就崇尚性格中既具备勇敢、刚毅、强悍的同时又保持文采、柔和与温柔。在动物成语中,人们借用描写神龙和猛虎的动作与神情等隐喻来传达对力量、勇气和威严的崇拜,如虎啸风生、如虎添翼、藏龙卧虎、蛟龙得水、望子成龙等。另一方面,汉民族对“阴柔”之美的欣赏也能从动物成语中得到印证,如,小鸟依人、沉鱼落雁等。

(四)质朴幽深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哲学思想并未像西方哲学那样进行十分清晰的直接推理和系统论证,而是富于象征和暗示,喻“道”于无形,言有尽而意无穷。例如,“画蛇添足”“塞翁失马”“守株待兔”“庖丁解牛”“歧途亡羊”这些成语都是通过极其简短而质朴的故事来示人以道理,透射出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和对世间万物的高度认知。

四、动物成语隐喻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汉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社会文化有别于世界上的其它民族,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汉语思维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来减少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认知负效应,从而解决汉语习得者在目标语学习时所产生的概念混淆、使用偏误、非系统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可以作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个有效契合点[7]。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把富含丰富隐喻的动物成语作为教学内容,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并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培养汉语习得者的隐喻思维能力,从而有效解决汉语习得者由于母语的语义负迁移所造成的偏误问题,提高其汉语应用水平。

(一)课堂教学中融入概念隐喻理论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较少从语言学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隐喻,忽视了通过挖掘字、词的内部结构意义和文化意义去讲解生词,学生对隐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的有限性制约了他们有效地建立起对目标语中不同事物特征的联系机制和概念网络[8]。对于中高级汉语习得者而言,教师若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授概念隐喻理论,并将隐喻概念图式运用到词义的分析过程中,则能够使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动物成语隐喻机制,并运用这种认知机制来进行动物成语的语义探究,从而对动物成语隐喻形成更深层的理解,同时也避免了将母语的认知体系套用到汉语中,可以为汉语习得者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基础性的准备。

(二)教学中注重挖掘动物成语的理据性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对动物原型范畴的意义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词汇语义的认知,动物成语中的喻体承载着大量的汉民族文化信息,而动物成语的双重语义则反映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动物成语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动物成语的隐喻理据,让学生认知“某种动物”在汉文化中是怎样被理解的。例如,“龙腾虎跃”的成语诠释是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展现的是一种积极的意义,而“龙”在有些国家所渗透的语义色彩是贬义的,由此便会产生理解的偏差。另外,许多动物成语来源于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教学中要结合其出处来讲解其语义,以免学生望文生义。因此,教学中探究个别语素与整个词的理据尤为重要,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习得,体会成语背后隐含的隐喻思维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探究概念教学模式

隐喻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具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及化枯燥为生动等特点,利用隐喻的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构建探究概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厘清并理解动物成语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例如在讲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时,可以通过学生猜想、典故情境再现、学生探究概念、教师启发和现实情境再现等几个步骤来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并运用成语,帮助他们“从偏重语言形式即字面本身的分析转向对语言、社会和文化的积极认知,从而在隐喻概念化过程中实现对词汇的联想加工和词汇意义的深层理解”[9]。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99-115.

[2]鲍克怡.成语小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梁扬.现代汉语词库[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5]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2):28-31.

[6]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4.

[7]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8]于婧阳.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4):57-59.

[9]刘瑾.隐喻机制——词汇里安详教学的理论基础[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6):106-110.

【责任编辑詹丽】

H136

A

1674-5450(2015)04-0109-03

2015-04-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74013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743)

于婧阳,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成语隐喻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拼成语
猜成语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