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秀林马火会保护与传承问题初探

2015-04-10赵九洲宋倩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秀林文化遗产文化

赵九洲,宋倩

(石家庄学院a.历史文化学院;b.党政办公室,河北石家庄050035)

北秀林马火会保护与传承问题初探

赵九洲a,宋倩b

(石家庄学院a.历史文化学院;b.党政办公室,河北石家庄050035)

北秀林马火会原是一种娱神活动,包括若干环节,核心部分是马火表演。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着传承方式保守、传承人老龄化且青黄不接等问题。与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保护马火应综合运用施与式、开发式和发展式三种模式。透视马火的传承与保护,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探究,比如保护中的市场饥饿策略与先发优势等。

马火;传承;保护

井陉县北秀林马火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在当地人民的社会生产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承载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早在2007年,北秀林马火会就入选了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但其目前的保护与传承却不尽如人意,倘不加大保护力度,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失传。

受井陉县文化馆委托,笔者带领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大学生暑期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分队于2013年7月12日至17日深入井陉县北秀林村对马火会进行考察,与村干部及多位村民进行座谈,积累了较多口述史资料,此外还掌握了不少视频、音频及图片资料。本文拟以此次考察所得资料为基础,对北秀林马火会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及可能出路作一初步探讨,期望能引起社会大众与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其摆脱濒危状态,更好地生存下去。以下引用资料凡未标明出处者,皆出自2013年7月份的考察。

一、何谓马火会

北秀林马火会包括一整套民俗活动。第一项活动是接贡,从早上6点开始,村民抬着供桌和贡品穿街走巷到达主会场,期间炮声不断,气氛极为热烈。贡品都由白面做成,色彩艳丽,形状各异,有各种瓜果、动物和人物,做工极为精妙。

第二项活动是拉会,从早上9时开始,游行队伍沿主街道前行,沿途进行皇杠、竹马、旱船等表演。所有节目每到一个分会场都表演一遍,所有的表演持续一整天,除了本村民众外,周边各村的文化节目也前来助兴。

第三项也是整个活动的压轴大戏——马火的燃放。先是一般的烟花燃放,随后是马火表演。挎马人挎着点燃的“马”,在火场上快速跑动。“马”上绑扎着各式焰花,燃路交错行进,点燃后发出各种响声,呈现各种光影,烟气缭绕。最后,还有特殊的焰火表演。焰火结束,整个马火会的活动也就落下了帷幕。

整个马火会的核心是烟花燃放,而烟花燃放的核心则是马火表演。所以,北秀林马火会的保护与传承至为关键的一环就是马火的保护与传承。

关于马火的具体特征,井陉当地的文献有详细描述,摘引如下:

“马火”中所谓的“马”,是用实心竹棍或能够承担相当重量的其他材料捆扎成形状似马的架子,依次把当晚燃放的多种焰花组装在“马”架上,再用经特殊工艺精心捻制的导火索串连“马”架上的各种焰花,这就是“马火”。[1]207

据北秀林村高庆林、高三白等老人所言,马火表演最初为当地人祭拜观音庙的重要仪式。每逢大有之年,民众表演马火以娱神。村中观音庙现存的最早石碑记述了顺治十五年(1658年)修建观音庙事宜,则马火至少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除了大有之年的祭拜之外,马火还有大灾大难的人的还愿方式。马火的燃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火在我国的历史上本就象征着吉祥安康,火是红红火火的祥瑞之兆。因此,驾马之人若能顺利完成马火的燃放,那么他们相信,这就意味着还愿成功,大灾大难必能消除。

马火的道具之所以做成马的形状,或许是出于人们早先对马的崇拜。井陉县位居晋冀交通咽喉之地,北秀林亦位于古代交通要道,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健在的老人们讲,北秀林以前有“马王庙”“上马石”“马道像”“饮马石”等,可见人们对马之重视。所以,人们对马产生崇拜情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据可考的最早马火表演是1930年,1990年恢复表演,1994年又表演一次,2002年再次举办。[1]206此后定型为每逢马年表演一次①据高庆林、高三白回忆,1960年还有过马火表演,此后也表演过几次。。

二、马火的传承

(一)传承方式的保守性

人们对于自前辈学来又经过自己潜心苦练而掌握的技艺大都会敝帚自珍,认定这些技艺是本家族或本家庭的独门绝技,绝对保密,不得外传,这样的特征就使得多数非遗项目传承面极为狭窄。[2]262

马火传承的保守性表现也很突出。马火为北秀林村所独有,其他村无此技艺。在历史上,马火不传外村,不传外姓,主要由高、任、程三姓分别传承。据健在老人之言,高、任、程等姓家传之人,可上溯至五六代宗亲。

由于缺乏详细的历史资料记载,清道光之前的传承谱系已无从查考,道光之后的传承脉络亦不是特别清晰,现明确可考的传承系统如下:

高姓:高守业(1858)——高桃气(1887)——高贵堂(1924)——高三白(1942)

任姓:任步云(1836)——任正邦(1860)——任家骥(1890)——任田元(1920)——仁贵贵(1941)

程姓:程连东(1862)——程顺(1892)——程树清(1919)②据井陉县非遗保护档案资料,感谢井陉县文化馆提供检索帮助。括弧中的数字为出生年。

就现在的情形来看,程姓一脉已基本失传,高、任两姓的传承也是险象环生。如何打破传承中过于谨慎保守的心态,值得政府与学界深思。

(二)传承人老龄化

按照非遗的保护惯例来看,非遗传承人的年龄不应偏低,因为掌握、领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然不可能传承非遗。如苑利、顾军即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

他们认为非遗传承人最合理的年龄段为50-70岁。就马火而言,存在的问题不是传承人年龄偏低而是年龄偏高。2007年最早认定的两位传承人中目前有一位已经作古,另一位也年逾八十且健康状况欠佳。此外还有三四位老人在传承马火,但未获政府认定,且都已年过古稀。

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因为大都不具有正式的传承人资格,所以得不到任何的资金支持,但他们对自己的技艺传承却非常关心。一方面,老人不希望这门独特的技艺在自己手中消亡;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马火这门独特的技艺外传。所以,老人们迫切希望马火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可以把马火技艺传承下去,保留住北秀林的民风民俗。

由此来看,当前的非遗保护中非遗传承人认定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非遗传承人获得认定后即可享有相关荣誉和资金支持,但身故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旧传承人及时退出机制以及发生这些情况时的新传承人及时补充机制仍不够健全。我们知道,传承人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包括传承的文化事项是否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否直接参加了非遗传承,是否原汁原味传承非遗,是否愿意将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后人等。[3]68就马火传承来看,健在的几位老人显然都是满足这些要求的。

韩国的差别式资助模式值得我国借鉴,韩国文化财部门有权为无形文化财产持有者配备助教。2003年,除了每月资助持有者100万韩元(合当时人民币6 000元)外,每月还资助助教30万韩元(合当时人民币1 800元)。[3]22倘能采用这样的资助模式,则马火忠实传习者们的生活境遇将会大大改善。

总之,及时给予几名老人传承人称号,并给予资金支持,已经刻不容缓。

(三)传承人青黄不接

正如前文所述,政府认定的马火传承人年龄偏大,而愿意学习并传承马火的人年龄也偏大。我们知道,获得非遗传承人称号的人年龄不宜偏小,但必须有一定的机制来激励年轻人学习并努力传承马火技艺。非遗的传承不仅要求传承者对行业技艺、技巧熟练掌握,也要求其对该领域历史、信仰、文化、行业道德等文化内涵有全面的认识。所以不经数十年的历练,断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3]70

一是积极争取财政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力度。二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发展和制度设计。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补贴力度,将现有扶持家庭农场、专业生产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新型职业农民头上。三是加强与信贷部门沟通,争取在创业资金上有所突破,从简化贷款手续,减免或降低贷款利息等方面着手,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但是,在经济潮流的冲击下,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需要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如果没有适当的收入和经济支持,他们不能也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到马火技艺的学习中。马火虽然已经成为了省级非遗,但能够得到的资金支持是非常有限的,村民们筹集的资金仅够马火会的开销,没有进一步资助年轻学徒的能力。

马火的制作技艺包括马架的编制、烟花的制作与串联等,所需的技术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掌握的,难度之高与强度之大都远远超乎我们想象。另外,与多数非遗一样,成为优秀的继承人,还需要较高的悟性。这样,多数年轻人显然不愿问津。[2]263

非遗的传承需要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在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社会成员开始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产生隔膜。同时,在现代生活方式与新传媒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好程度大大降低。[2]263这些也使得年轻人在传承非遗方面缺乏积极性。

三、马火的保护

学界一般认为,非遗的保护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施与式保护、开发式保护和发展式保护。[4]62-64就马火保护而言,最关键的是前两种,试分述之。

(一)施与式保护

所谓施与式保护,是政府出面提供资金并组织文化工作者对非遗事项加以整理和保护。

就马火的保护而言,井陉县文化部门与石家庄学院历史学院通力合作,在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所以在保护主体的人力投入上是比较有保障的。

最大的短板是资金支持,目前河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能获得的政府经费一年有3 000元,[5]马火传承人也能享受到这一待遇。这样的资助强度不能说少,但在居民平均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也谈不上特别多。而且,这一待遇只为代表性传承人所享有,其他积极传承马火的人是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比如前文提及的高庆林、高三白等老人传承马火就得不到任何报酬。这样的支持方式,显然不足以吸引年轻人加入到传承行列之中。

其实,上述经费支持模式还可能产生其他较严重的问题。苑利形象地称之为“十取其一的补贴模式”,认为有可能影响到传承群体的内部和谐,因为多数非遗一直是群体传承,传承人的风格可能会有不同,但技术水平却没有显著的高下之分,只资助某些人,最终可能导致传承人的集体沉默,马火传承也面临这样的危险。[3]76,[6]苑利提出了应对措施,他认为:

在群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政府最好能以群体资助的方式支持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为避免层层盘剥,还应将资助经费直接发放到传承人或传承群体手中。民间组织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自律性,加之有信仰的约束,在资金的使用上,通常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6]

这一思路在马火的保护过程中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更多关注并资助像高庆林、高三白等这样的传承群体。

(二)开发式保护

所谓开发式保护,是通过文化开发与经济开发的手段,挖掘非遗的市场价值,利用非遗来获得经济利益,从而加强对非遗自身的保护。开发和保护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协调统筹好了却可以大大改善非遗的生存状态。对此,有学者指出:

保护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持其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成不变的,保护工作也并非是一成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性的,不断发展的,只有广为流传为人民所知所用,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利用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保护而保护,非物质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7]

马火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开发式保护做得还不到位。当下,村里开展马火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于观音庙的布施钱,每次募集到的经费是非常有限的,而马火会上所用到的各种道具的原材料价钱却与日俱增,故而常有捉襟见肘的窘况,这一点在我们实地考察时,村干部也并不讳言。倘能积极加以开发,更好地争取并利用市场资源,马火目前面临的诸多传承困境或将能够逐一化解。

关于非遗的开发模式,学界论述颇丰。如傅才武等人即提出了七种开发模式,分别是民俗博物馆保护与开发模式、文化节庆保护与开发模式、特色餐饮开发模式、演艺开发模式、主题公园开发模式、物化产品开发模式、影视开发模式。[8]

对马火保护较有启发性的是文化节庆、演艺开发和物化产品这三种模式,可以建立以马火会为主线的一系列消费链条,提供餐饮、娱乐乡村文化表现大舞台,通过新媒体扩大马火的影响力,制作与马火有关的小工艺品等外围产品在马火会上出售,编写与马火文化及其历史内涵有关的文字材料在马火会上散卖。

当然,在保护非遗时要尊重非遗自身发展规律,实现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在这一保护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切实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避免“政治挂帅”和“经济挂帅”等外在干扰,保证非遗独立发展。对于马火的保护而言,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在助其走出困境时不要过度干涉,以免损伤其原生性与本真性。

综上,笔者以为,在施与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此为保护马火应有之义。

四、对马火问题的两点反思

(一)非遗保护中的市场饥饿策略

我们注意到,北秀林马火会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每次举办都会吸引诸多人群,井陉地方文献记载:

“马火”影响甚广。早年放“马火”时曾有北京、天津、河南等多处名士前来观摩;2002年复燃时我省、市有多位领导及众多人士前来参观,山西省太原、阳泉也有多人驾车来睹盛况,省市多家媒体采访、摄制,后在省台播放。[1]207

虽然关注度如此高,但马火表演却并非年年举行,而是每逢马年举行一次。虽然现在的马火理事会称这是遵循惯例,其实历史上的马火燃放与马年并无必然联系。如前所述,1994年的马火表演就是在狗年举行的。据老人们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有过若干次表演,也并未固定在马年表演,说马火必在马年举行是不确切的。其实,这是马火理事会的一项明智举措,即市场饥饿策略。

所谓市场饥饿策略,就是“有意识地控制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造成一种商品紧张的态势。使消费者产生了逆反心理,促成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越不好买越要买,这种行为的实现会使人们得到更大的心理满足”[9]。善用这一策略,就能稳居市场主动地位。否则,“一旦出现货畅之时,经营者通常的做法,是立即迅速增加产量或扩充货源,拼命满足市场需求。其实,这样做是在自我加速市场的饱和与疲软,是一种目光短视的经营行为”[10]。

对于非遗的保护而言,市场饥饿策略也非常重要。虽然许多人关注马火,但若持续高频度地曝光,人们很快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见好就收,适度曝光,然后用12年的时间来再度增强市场的饥饿感,就会不断有人关注马火。

(二)先发优势与利益均沾

在梳理马火材料时,我们还注意到井陉县的非遗中有与马火颇为相似者。最典型者如南张井老虎火,除了绑缚烟花的载体是老虎形状外,烟花的制作与燃放效果惊人的相似,表演的方式也大同小异。

南张井老虎火主要火种如下:

主要火种有:起火、锅子火、伞火、老虎火、三国故事火、老杆火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老杆火杆高四丈八尺,下联21条火线,穿以“来回码”。分“四门周底”“五马破曹”“八阵图”三个图案。杆上依次主要有“葡萄火”“十二连灯”“老爷开门”“八角青龙”“仙鹤透蛋”等,主要内容是承前续写三国故事。[11]

而高庆林、高三白对笔者讲解马火的主要火种时,提到的名目与上述火种相差无几,老杆的构架方式与最终的压轴表演,亦相差不大。当地文献记载马火燃放时的火场景如下:

烟雾腾腾,遮星闭月;火光闪闪,映红半边天。炮声伴着鼓声,月光伴着火光。场面新奇壮观,情景动魄惊心。当火场上,二龙戏珠跃动,十二斗碰老杆,仙鹤凌空下蛋,“马火”的燃放即告结束。[1]206

从文化演变脉络的角度来看,北秀林与南张井两地相距不远,马火与老虎火当是同源异流的文化现象,不论是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还是社会价值,两者都相差无几。但是,南张井老虎火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而北秀林目前只被列为省级非遗,从荣誉高低与资金多少来看,两者迥不相侔。虽然前者的传承也面临诸多问题,但生存状况要比后者好得多。即以资金支持而言,前者的传承人每年可获得10 000元的补助,[12]而后者传承人则只有3 000元补助。

非遗申报过程中,也存在着先发优势的问题,内容相近的不同非遗申报的先后不同,所获得的保护与支持力度也会大不相同。以马火与老虎火为例,后者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处于同一县域的前者再申报国家级非遗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在以后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如何尽量避免先发优势导致的类似现象,让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非遗利益均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马佶.井陉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线装书局,201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杨利军.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补助3000元[N].河北青年报,2012-06-11.

[6]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探索与争鸣, 2007,(7):66-68.

[7]廖佰翠,伍鹏.关于开发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问题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12):65-69.

[8]傅才武,陈庚.当代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93-98.

[9]华丽.吊人胃口的饥饿促销术[J].供销员之友,1994,(11):28-29.

[10]黎殿春.市场“饥饿度”营销法[J].中外管理,1994,(8):32.

[11]南张井老虎火[EB/OL].[2014-06-10].http://www. hebfwzwhyc.cn/MuLu_Content.asp?id=185.

[12]胡建辉.文化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标准提高到万元[EB/OL].(2012-06-05)[2014-06-10].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2-06/05/content_362 0047.htm?node=5955.

(责任编辑 程铁标)

A Study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Beixiulin Horse and Fire Get-together

ZHAO Jiu-zhoua,SONG Qianb
(1.School of History&Culture;2.President’s Office,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Beixiulin Horse and Fire Get-together used to be an entertainment for gods,in which the horse and fire show was the central part.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such as the conservative inheritance way,the aging of inheritors and the shortage of young inheritors.The protection of the horse and fire show is just similar to mo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prehensive mode of protection needs to be applied;hunger marketing and first mover advantage strategies need to be studied in the protection.

horse and fire show;inheritance;protection

I204

A

1673-1972(2015)01-0014-05

2014-09-10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研究”(2014030506);石家庄学院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专项经费;石家庄学院专门史重点学科专项经费

赵九洲(1980-),男,河北武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研究。

猜你喜欢

秀林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李秀林摄影作品
李秀林摄影作品
李秀林摄影作品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谁远谁近?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