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的地域文化传承
——以湖北卫视《长江文化潮》为例

2015-04-10胡亚婷

视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卫视长江文化

□胡亚婷

电视的地域文化传承
——以湖北卫视《长江文化潮》为例

□胡亚婷

电视文化节目在传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湖北卫视推出的纯文化节目《长江文化潮》注重节目内涵与品位,彰显了省级卫视的责任与担当。节目在报道内容、选题创新、交流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其在地域文化传承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值得人们借鉴。

电视节目;《长江文化潮》;地域文化

电视媒体是一种声情并茂、以形象见长的大众媒体,它不仅是人们获得新闻信息和进行娱乐休闲的主要工具,还具有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功能。电视节目类型众多,其中电视文化节目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视。“电视文化节目通常被认为是电视社教节目的一种,以对外宣传本地形象,弘扬本地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和在电视上推介文化作品作为主要宗旨。”①2013年11月1日,湖北卫视推出纯文化节目《长江文化潮》。开播一年多来,该节目紧紧依托湖北丰沃的地域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

一、弘扬本土文化,彰显省级卫视的责任与担当

我国地大物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与风俗。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其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培养地域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电视文化节目自电视诞生以来,一直就是其节目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然而近年来,各种综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电视剧占据了大量观众的注意力资源,纯文化类节目因创收能力薄弱而所占的领地渐趋狭小,遭受着极大的生存困境。其实,劣质电视剧、娱乐节目的泛滥,在给媒体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消解了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必然导致电视艺术的低俗与劣质。“省级卫视作为各个省、直辖市的主流电视媒体,在各地具有区域性优势。伴随着上星,各省级卫视的传播范围可触及全国其它省份甚至海外地区。因而各省级卫视要想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力,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应兼顾其节目的内涵与品位,理应传播弘扬优秀的民族、区域文化,重视文化类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②

《长江文化潮》节目定位于地域特色,服务本土受众,彰显文化的力量。在各大卫视以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比拼收视率时,其播出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担当与责任。

二、立足当下,聚焦湖北“文化人”和“文化事”

任何一档地域文化类电视节目,几乎都不可能将地域文化全方位地反映出来。《长江文化潮》的节目内容主要集中于当今湖北省内的“文化人”和“文化事”。

(一)拍“文化人”,展名家民艺风采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最鲜活的文化载体。《长江文化潮》关注的“文化人”主要有两类:一是当代文化界名人;二是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灵毓秀的湖北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化名人,电视观众对于名人的梦想、才华、成绩、人生经历乃至生活习惯,有着浓厚的兴趣。《长江文化潮》的多期节目,将镜头对准湖北省当代文化界名人,如画家周韶华、话剧艺术家肖惠芳、说唱艺术家陆鸣、诗人余秀华等等。观众不仅从中领略到名师风采,品味到名作魅力,也从大师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中受到了启迪和激励。

各种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文化潮》在介绍湖北省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时,并没有花费大量精力去对其形成、演变、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做过多刻画,而是将视角聚焦到与其紧密相连的文化传承人身上,带动电视观众对其认同和思考。例如,老河口木版年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义文和他的木版年画》这期节目从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的视角出发,记录了陈氏家族为坚守和传承这份手艺做出的贡献,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带给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此外,像老河口丝弦、通城花鼓戏、恩施土家摆手舞和汉绣等艺术,也都是通过其表演艺人和传承人来展现的。

(二)说“文化事”,显文化建设活力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省,湖北的文化活动一直相当活跃。《长江文化潮》在“拍文化人”的同时,也注重“说文化事儿”,对湖北省文化建设中有价值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进行报道。例如,《微镜头看大生活》这期节目报道了以“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的开幕、演员选拔、颁奖等相关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获奖作品《月湖琴声》。观众通过节目了解了微电影这种新事物,领略了“知音文化”的魅力,也对武汉微电影行业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又如,《一县一品结硕果》介绍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向观众展示了三峡民俗文化博物产业园的打造、秭归等地名人文化节的创建、当阳手工布鞋等民间文化和技艺的市场化探索等一系列成果。各类“文化事”的及时报道彰显了湖北省文化建设的活力,弘扬了时代精神,而且使得《长江文化潮》节目在文化性之外还具有了一定的新闻性,增强了节目吸引力。

三、把握时节,时令文化大餐引发共鸣

观众的需求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在一年当中的不同时间,人们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不同的聊天话题。为了吸引观众的视线,《长江文化潮》节目注意把握时节,围绕不同的时间点寻找能引起人们共鸣的话题。

节日是一年当中的特殊日子,具有很强的群众性。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纪念日,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而且,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节日是地域民俗文化艺术的最佳表现时机。开播一年多来,《长江文化潮》围绕各种节日组织内容,为观众们带来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大餐。例如,2014年春节前一期的《长江文化潮》节目内容为《陈义文和他的木版年画》,年画是一种农历新年期间张贴的传统装饰物,对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介绍和迎新年的气氛正好吻合,而且节目中有个环节就是教观众们怎样选年画,为人们准备年货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大年初八播出的《鄂西生态跨年之旅》带领观众体验神龙架国际滑雪场的冰雪魅力,向观众介绍了当地百姓家里制作的火烧馍、坨坨肉、懒豆腐等特色美食。正月十五播出的《利川灯歌龙船调》介绍了经典民歌《龙船调》的来源,展示了“灯歌”这种新春佳节时的传统民间文艺表演形式,让电视观众感受了一把土家族浓郁的年味。此外,在端午节期间展示屈原故里的端午风情,建军节期间传播军营文化,在春节来临前介绍武汉本土的贺岁大剧,等等,都是合乎时节的节目安排。

除了在节日期间传播节目民俗和节日文化,《长江文化潮》还注意在其他特殊时间段围绕人们关注的话题进行选材。比如,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武汉是一所高校云集的城市,2014年毕业季,《大戏筑梦正有时》将镜头对准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一群毕业生的毕业大戏,展现了年轻人追寻梦想的激情与艰辛。

合乎时节的选题,贴近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期待,加强了节目与生活的联系,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

四、紧跟时代,时尚文化的本土呈现

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有一些新鲜、时尚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出现。在我们身边,是否就有这样的事物?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毫无疑问,新鲜时尚的东西总是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文化节目如能吸纳和融合时尚元素,更容易赢得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认同。在这一点上,《长江文化潮》也作出了积极尝试。

例如,真人图书馆(Living?Library),是2000年起源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种文化形态。所谓“真人图书”就是把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本身当成一本图书,而拥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聚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就可以完成对“图书”的阅读。真人图书馆在2009首次进入中国,因其新颖性、趣味性和公益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好评,2012年全国多个城市开始陆续尝试举办“真人图书”活动。但是作为一项新潮的文化活动,普通民众对其了解并不多甚至缺少耳闻。2014年6月,《长江文化潮》走进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探路者国际青年旅舍,对那里正在举行的“真人图书”活动进行了报道,让电视观众通过影像的方式对这项文化活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感受。

此外,《穿“汉服”的年轻人》这期节目在近年来“汉服风”劲吹全国之际,将镜头对准武汉纺织大学楚风“汉服”社的同学们,让湖北的观众看到了我们身边的汉服及汉文化痴迷者,大家在倍感亲切之余也对这群年轻人的坚持与梦想有了更多的理解。

紧跟时代发展,把文化领域内的时尚潮流与本土情况相结合,既扩大了受众的文化视野,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纯文化节目容易带来的刻板、沉闷之感,展现出敏锐的文化洞察力。

五、多种交流方式结合,轻松与厚重并存

电视文化节目不是严肃的文化课堂,也不是专业的学术研究平台,大多数观众们在收看节目之时,主要还是希望得到消遣和愉悦,同时吸收到一定的文化养分。如何把丰富的文化素材精彩地呈现给电视观众?电视文化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既不能居高临下地进行灌输,又不能以低级庸俗来取悦受众。《长江文化潮》将多种节目形式和交流方式灵活地结合在一起,在轻松与厚重之间适度游走。

《长江文化潮》节目每期约长15分钟,其中大部分内容通过电视短片来呈现,电视短片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综述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要报道的人和事进行较为完整的概述,并能利用影音资料进行补充说明。而节目的开头和结尾,一般采用演播室播报的方式。演播室布置得简洁大方,有一定的文化氛围。在演播室中,主持人采取站立或行走方式播报,其仪态举止显得知性、稳重。演播室播报内容短而精炼,主要是对当期节目进行综述,包括相关背景介绍、对文化现象的意义解读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具有出一定的深度。

除了画外音解说和演播室的叙述,《长江文化潮》经常让摄像机带领观众和主持人一起走进活动现场,来自现场的交流令节目更显灵动、亲切。比如首期节目《铁血红安铸春秋》中,主持人走进电视剧《铁血红安》拍摄时的服装间打探新服装如何做出血淋淋的效果,走上红安将军影视城的城墙揭穿泡沫墙砖的把戏。主持人在现场的看、触摸和询问,让观众对电视剧的拍摄有了更多的了解,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黄梅故里戏韵长》中,主持人在排练现场穿上戏服化好妆,上台和老师一起学唱黄梅戏经典曲目《女驸马》,其戏曲表演才华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梦想邂逅昙华林》中,主持人走进文化街区昙华林的多家店铺,体验其特色商品和服务,观众们也仿佛去昙华林逛了趟街。主持人的现场访谈、讲述及体验,令节目鲜活、生动,给受众带来极强的参与感,拉近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传播效果。

结语

总之,《长江文化潮》节目立意高远、内容丰厚、表现形式创新,虽然还有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但其展示了湖北卫视独特的人文气韵,在表现和传承湖北地域文化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和借鉴。

注释:

①许鑫.电视文化节目的现状与路径选择[J].现代视听,2008(12)

②吴佳.省级卫视文化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新闻世界,2010(12)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省方言文化研究中心)

2014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一般项目“影视艺术与湖北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研究”(编号2014FYY016)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湖北地域文化的影视传播研究”(编号15Q25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卫视长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长江之头
谁远谁近?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