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用方言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思考

2015-04-10余曈桦

视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字幕桂林普通话

□余曈桦

电视节目用方言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思考

□余曈桦

本文要谈及的本土文化,是指电视传媒中专门介绍地方风物的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栏目,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山水胜迹、乡土古镇、地方掌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考古收藏、戏剧小说、曲艺歌谣、艺文佳话、风俗方言、饮食文化等等,都成为栏目的丰富选题。桂林电视台公共频道开设的《板路》栏目,就属于这一类的本土文化节目。

一、让方言留住人们对故土文化的记忆

今天,城市的快速发展把一些古老而美好的事物逐渐冲刷掉,随着古建筑、古村落、旧街道的减少甚至消失,紧接着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聚起来的俗语、俚语等文化符号的丢失。对此,大众传媒纷纷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让受众追忆和欣赏,同时也是唤醒更多的人找回曾经的生活感受,关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桂林电视台《板路》的命名,具有地道的桂林味。“板路”一词,简单说就是“故事”,几个人在一起聊天叫“扯板路”;它和四川话的“摆龙门阵”、北方话的“唠嗑”、广州话的“倾计”都是意义相同的。

《板路》作为地道的本土文化节目,全部用桂林方言播出,节目主持人和嘉宾都讲桂林话,因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大家熟悉的乡土语言最能打动人心。唐代诗人贺知章86岁时,因病还乡,曾书《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歌抓住了“乡音”这个核心,内容虽平凡,就因为它来自平凡的生活和朴实的乡情,所以特别有感染力而为人们所传诵。最近,《板路》又推出了新节目《周末微电影》,演员们把当代生活中已逐渐被人们忘记的俗语、俚语、谚语比较集中地搬出来,使节目更加富有地方特色。播出以来,观众的热情和参与度急剧提升,纷纷自荐当演员,电视台为此设立了报名热线。可见,桂林观众喜欢收看《板路》节目,这是对桂林地域文化的一种认可。它给了本地文化艺术界一个很好的启示:如果作品在反映现实生活中一味狂热关注物质生活和生存条件,而漠视地域文化的意义,就会导致本土文化的萎缩和凋零。早在1923年3月,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中国民俗学开拓者周作人在《地方与文艺》一文中写道:“风土与住民有密切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各国文学各有特色,就是一国之中也可以因了地域显出一种不同的风格,譬如法国的南方普洛凡斯的文人作品,与北法兰西便有不同,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土当然更是如此。这本是不足为奇,而且也是很好的事。”可见,坚守文化的地域性,注重文艺的本土化,致力于地方特点的丰富表达,强烈表现自己的个性,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采用方言播音如何走出“有音无形”的困境

方言是本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桂林方言属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广西所有的方言里,桂林话算是最温柔的,历史上是南方科举考试和官场的通用语言,故有“官话”之称。“桂林官话”是汉族官话方言中“西南官话”的一支,它和湖北、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湖南西南部分地区的官话方言大体一致。

桂林话是一种世俗性较浓的方言,而且“有音无形”的现象不少,因此,作为口语来用,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但作为书面语,就显得力有不济了。最现实的情况是,和语音同步出现的字幕就碰到了大难题,如果要求字幕完全和方言一致,势必缺少大量的字和词。从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还是有的,在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三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口语用方言,字幕用普通话。它的优点是,观众借助字幕“听懂”桂林话并准确领会它的含义。国内不少地方台都采取这一做法。如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用广府白话(即广州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演员在对白中使用的是夹杂了大量俗语、俚语和谚语的广州话,而字幕却全部用普通话写成,十分准确流畅,帮助所有受众都能“读懂”广州话,领略它那谐谑活泼、妙趣横生的特点。深圳电视台的粤语新闻、桂林电视台的《板路》,也基本上采取这种做法。110岁高龄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说过,普通话用来交流,方言用来传承和弘扬本地文化,两者缺一不可。诚然,如果只注重交流,忽视弘扬地方文化,就会使本土的方言、俗语、习俗在新一代人中渐渐消失。以上做法,完全符合周有光先生的主张。

第二种方法是,口语和字幕都用方言,方言中缺少的字,以同音字来代替。严格说,这是一种有缺陷、不规范的做法,因为许多方言字都是“有音无形”,如果在大众传媒上也像网络一样随意造字、造词、造语,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有些字虽然义同形也同,但由于普通话与地方话读音各异,无法统一。以桂林话为例(括号内为桂林话发音):

人(yín银),去(kè克),解(gǎi改),街(gāi该),阶(gāi该),鲜(xuān宣),杉(shà沙),日(yī一),限(hàn旱),绿(lù禄),圆(luán栾),谐(hái孩),鞋(hái孩),岩(aň俺)……

在网络上出现最多的那个“去”字,仅仅因为桂林话和普通话发音不同,非要把它写成意思完全不同的“克”字,实在是值得商榷的。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出现了第三种做法,即对普通话和桂林话字(词)义相同而仅仅发音各异的词句不做改动,如“去”字完全没有必要按照桂林话的发音改为“克”,而只对桂林话中“无形”的专用语词以同音字或字义相近的字表述。如哪凯(哪里),廊子搞的(怎么搞的),挨疲(磨蹭),哈(笨),咆絮(烦躁),吝精(吝啬、小器),打赖死(耍赖),濑(烫)等等。这样处理虽然也不完美,但基本接近“普通话用来交流,方言用来传承和弘扬本地文化”这一思路。至于地方民歌、谚语、童谣等,必须保持它的“原味”,可以用普通话记录整理,但不宜用同音字去代替。

下面不妨以桂林民间歌谣《米粉歌》为例:

桂林米粉细又长,白白嫩嫩实心肠,

一头搭在猫儿岭,一头伸到桃花江。

白天打浆手推磨,三更榨粉把杆扛,

衣裳湿透三五件,好比下河去洗凉。

我为谋生榨粉卖,西门街上美名扬,

牛排熬汤开胃口,马肉配料满街香。

这首《米粉歌》整理成文字时,尽管有6个字(3个“白”字,1个“去”字,2个“街”字)的发音与普通话不同,但并没有改用同音字,仍然很好地保留了桂林话的风格与习惯,不失为一帧有趣的“风俗画”。

另外,桂林的民间谚语,也有许多不需要以同音字替代的,如:

人懒哄地皮,地瘦哄肚皮。(“哄”:骗。)

无钉的扁担两头刷。(“刷”在桂林话中即“滑落”、“丢失”。)

东矼日头,西矼雨。(矼(gāng)即石拱桥,桂林话以其形似而称彩虹为矼,彩虹现东边天放晴,现西边则有雨。)

总而言之,用同音字来表述有音无形的桂林话,是容易引起误解的。

三、从多角度关注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桂林本土文化中除了桂剧、彩调和曲艺之外,最富地方语言特色的当数民间歌谣。特别是端午龙舟竞渡时唱的《龙船歌》,用对唱形式讴歌欢乐和友情,唱词和曲调俱佳,它和桂林渔鼓、桂林文场以及山歌等,都是历史悠久、饱含桂林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说唱艺术和广东的“粤讴”有某些相似之处。“粤讴”是清道光年间广州人招子庸搜集民间唱词、俚句,适当注入古诗词的优美辞藻,增添许多口语俗语,以粤语民歌的音调及表现手法,加以混合整理,创作出的一种雅俗共赏的广府说唱艺术。道光八年(1828)招子庸将他所作粤讴121首编成一卷出版,书名《粤讴》。后又译成英语本,取名《广州情歌》,推介到欧洲和日本。

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第14章“清代的民歌”中说,招子庸是“最早的大胆的从事于把民歌输入文坛的工作者。”“《粤讴》只有一卷,而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读之,也为之神移。拟《粤讴》而作出的诗篇,在广东各日报上竟时时有之。几乎没有一个广东人不会哼几句粤讴的,其势力是那么的大!”

1935年胡适先生南游时,对当时陈济棠执政广东出现的文化复古风气感到不满,他在《南游杂忆》中自述:“我在船上无事,读了但怒刚先生送我的一册《粤讴》。……就用我从《粤讴》里学来的广州话写了一首诗。”诗题为《黄花岗》:“黄花岗上自由神,手揸(zhā)火把照乜(miē)人。咪(mai)话火把唔(wú)够猛,睇(tái)佢(kuì)吓倒大将军。”诗中的“揸”即“执”,“乜人”即“什么人”,“咪话”即“别说”,“睇佢”即“看它”。胡适是安徽绩溪人,竟能适应广州话的特点写出粤语诗来。

广州话还有一个优势,早在清末的光绪三十三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广州创办的方言刊物《广东白话报》创刊,翌年,《岭南白话杂志》又在广州创刊,两者都用广州方言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随之诞生了大量的方言字,而且方言造字及应用一直沿袭下来,许多字还逐渐被采纳并收进了当今多种大型汉语工具书和电脑的汉字输入法中,本文引用的广州方言字,都能从电脑中找到。

近年来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群众活动中,广州市民还将《落雨大水浸街》的岭南童谣改编为“创卫歌”,出现了旧歌新唱的好形式。那首人人会唱的旧童谣:“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已被改编了新词,一共有4首,其中宣传交规的一首为:“落雨大/水浸街/横过马路先企埋/红灯绿灯睇准晒/唔好乱走被警察拉。”它的改编者竟是广州普通市民卢沛鸿老伯。广东的方言文化之所以一直得到传承和发展,得益于它丰厚的历史积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积极的现实因素。

要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重视方言的传承,还有待广大的文化工作者不断去努力探索。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新近推出的(广州话)文化益智节目《粤讲越掂》,同时出现了普通话和广州话两种字幕;桂林电视台《板路》播出的新节目《各地方言讲板路》,分别用桂林市的全州、永福、恭城、龙胜、阳朔、荔浦等县方言讲述地方风物,字幕均为普通话;幼教工作者把桂林童谣编成歌舞引进幼儿园,并在电视台的少儿节目《叮叮糖》中播出,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都是在这方面可喜的尝试。

我认为尽管人们在网络上造字比较随意,但毕竟要有个度。至于大众传媒、影视产品、出版物等面向公众的文化载体,在运用地方方言时,尤其要讲究科学性和做到规范化,以保证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使用和发展。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Z].1923

3.杨焕典.桂林方言词汇[J].方言,1982(2)

4.苏韶芬.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桂林市卷·青山秀水桂林城[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5.徐启文.“睇佢吓倒大将军”粤语方言诗的源起、勃兴、衰歇[N].羊城晚报,2015年1月17日(B2)

(作者单位:桂林电视台)

猜你喜欢

字幕桂林普通话
桂林行
乐!乘动车,看桂林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