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4-10刘增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京津冀河北省办学

刘增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增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农业综合大学为龙头、高职院校为骨干、中职学校和县职教中心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动力不足,院校地域分布不均,涉农专业存在招生、就业“两难”困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加强涉农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调整高职院校布局,加大涉农职教改革力度,积极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河北省; 涉农职业教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应充分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加快农业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推广农业科技和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当前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现状入手,探究问题,寻找对策,以期助力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一、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把握河北省服务“三农”的职业教育现状,本文所指“职业教育”不仅包含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也包含了部分相关的本科院校;本文所指“涉农”专业,既包含了传统的农林牧渔等专业,同时也延伸到了近年新出现的园林艺术、食品加工等与“三农”相关联的专业。

截至2014年,河北省现有省属本科院校42所。其中,以农为主的综合本科院校1所,即河北农业大学;与原有农林专科院校合并后升格为本科院校,现今仍开设涉农专业的本科院校3所,分别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此外,河北省有高职高专院校58所,其中,公办院校42所,民办院校16所;在学校升格过程中兼并原有农林中专学校,现仍开设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的院校有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等8所。

据河北省职业教育网2010年统计,河北省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01所,其中,11个设区市建有农业中专学校,139个县建立了县级综合职教中心。此外,还有部分农业广播学校(农广校)、县级电大工作站、 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涉农教育机构,它们构成了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

由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河北省基本形成了以河北农业大学为龙头,其他3所涉农本科院校及8所涉农高职院校为骨干,各设区市农林中专学校、各县市职教中心为基础的涉农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基础。但认真分析这个教育体系,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涉农职业教育存在被动办学的现象

在4所涉农本科院校中,除河北农业大学是唯一的以涉农教育、涉农科研为主的院校外,其余3所院校,都是因院校调整合并时兼并了原有的涉农院校,才在现阶段学校发展中保留了涉农专业,但因涉农专业不是学校的主办专业,在发展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有的已逐步成为学校的二线专业。由于传统的农林牧渔专业本来就招生困难,在近年来生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招生更加困难,部分院校的涉农专业甚至呈现萎缩趋势。这种现象在原有的因兼并涉农中专学校而保留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就更为突出。

2.涉农高职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

河北省涉农院校除位于保定的河北农业大学、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和位于邯郸市的河北工程大学外,其他涉农院校分别位于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等河北省北部区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河北省58所高职院校中,位于省会石家庄市的有23所,占总数的39.65%;但目前只有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园艺技术、食品加工技术2个涉农专业,其他院校都没有开设涉农专业,更没有以涉农职业教育为办学主体的院校。这种现象与省会作为农业发达地区,现代农业、观光农业迅猛发展,特别是石家庄市城市区划调整后大省会建设的需求极不相称。

3.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存在“两难”困境

一是进口难,涉农专业招生困难。在河北省农村,青少年“一普中,二技工,实在不行去打工,肯定不会去学农”的现象十分普遍。二是出口难,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难,对口就业更难。一方面,现代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急需大批懂得技术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包括“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养能力的生产型职业农民,具有为主体经营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型职业农民和经理级职业农民”[1]。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力资源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强省,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力度,为培养大批现代职业农民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大量涉农专业毕业生抛弃所学专业滞留在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专业,造成了有限人才的更大浪费。

二、涉农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差别导致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与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相比,河北省农村的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现代化程度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客观现实导致涉农类毕业生社会地位不高, 社会认可度偏低。在当今生源短缺的形势下,涉农专业招生难的现象更趋严重。加之现阶段国家就业政策、用人制度和社会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涉农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2.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僵化,办学方式不灵活

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职院校囿于传统教育观念,盯住学历教育不放,眼光向上,一心“升本”,不敢也不愿意放手开展涉农职业教育,更不愿意承担面向农民的短期培训。而现有的一些开展农业高职教育的院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办学形式及人才培养规格等,都不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办学难,教学质量差, 培养的学生素质不高。

3.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不足

涉农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大面积的教学实训场地(实习农场),各级地方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方面都存在不足。河北省现有的一些涉农高职院校,多为市属学校且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费投入不足,一些职业院校基础设施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涉农职业教育的需要,缺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这也使一些高职院校对开设涉农专业望而却步。

三、加快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举措

1.建立激励机制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搞好顶层设计,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引导职业院校转变办学体制和办学方式;在办学主体上实现政府办学、企业办学、社会办学共同发展,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土地资本投资涉农职业教育,鼓励高职院校、涉农企业、行业协会、民间组织联合办学,组建涉农职业教育集团。在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上各级政府要建立“三个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倾斜等扶持手段,激励高职院校积极开办涉农专业;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激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涉农教育;通过示范带动,激励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大力选树农村新型农民致富典型,纠正人们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 努力营造有利于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保障农业职业教育顺利、健康发展。

2.调整高职院校布局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覆盖全省的涉农职业教育体系。应强化以本科农业综合大学为龙头,高职院校为骨干,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县级综合职教中心为基础的涉农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当前应重点加强涉农高职院校和涉农专业建设。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调整高职院校布局,在石家庄区域建设一所综合性涉农高职院校,使之成为带动全省中南部区域、辐射华北周边区域的涉农职业教育龙头学校。同时,应加快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县级综合职教中心建设,“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统筹农村教育资源,健全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重点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3]。采取措施强化涉农专业建设,统筹规划涉农专业设置,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农林类专业招生规模。

3.明确培养目标, 加大涉农职教改革力度

现代职业教育视阈下的涉农职业教育,必须以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关注留守农民作为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涉农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要创新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全日制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职业农民,职业院校必须在农民职业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构建“学历+技能+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什么时间学就什么时间教。

4. 积极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河北省优质职业院校与京津优质职业院校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鼓励河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探索与京津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探索开展河北省与京津职业院校校长和管理干部挂职交流,以及专业教师交流访学工作。鼓励京津冀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与职业院校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专业教学联盟等。”[3]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做强县域经济,实现职业教育反哺农业,城市发展支持农村进步,加速县域特色产业聚集,推进职业教育和中小城市发展的双赢。

总之,河北省涉农职业教育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适应“三农”建设及城镇化发展需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实施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以及专业设置精细化战略。在办学定位上,要以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为本位,立足地方,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差异化发展上,要树立全省“一盘棋”观念,不搞“一窝蜂”,避免发展的同质化;在专业设置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主导产业,面向相关行业的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

[1] 王为民.职业院校拓招“农民学员”的历史选择 [J].中国职业教育,2014(15):55.

[2] 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2010-03-01)[2014-12-01].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3]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Z].冀政〔2014〕77号.

责任编辑:刘 澍

The agriculture-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LIU Zeng-an

(School of Animation,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 China)

An agriculture-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is formed in Hebei with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as the kernel followed b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ut there is still a gap for satisfy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Henc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n incentive system be set up, the agriculture-relat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d, an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enhanced.

Hebei province; agriculture-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2014-12-30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产业转型视阈下河北省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1414170); 2014年度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博士、教授专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4YB1001)

刘增安(1963-),男,河北赞皇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中国文化传播.

1009-4873(2015)01-0011-03

G71(222)

A

猜你喜欢

京津冀河北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