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立军大通首义始末与评析

2015-04-10章小槟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康有为大通

章小槟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001



自立军大通首义始末与评析

章小槟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001

根据史志资料,梳理了自立军大通起义的经过:维新人士秦力山等人以“讨贼勤王”为名,率领自立军前军在皖江大通古镇掀起了一场震骇清廷的史称“大通自立军起义”。自立军以“勤王”相号召,矛头直指掌握清朝实权的后党顽固派,因事机泄露,匆忙举事,加之康有为侵吞华侨捐款,两湖方面起事时间一再延期,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只短短七天时间,便终告失败。它的失败标志着“勤王”改良之路已走到尽头,促使改良派的分化和革命派的觉醒,完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温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向自下而上的武装起义的过渡,为日后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自立军;大通;勤王;改良;革命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五(公元1900年8月9日),在皖江古镇大通爆发的自立军“勤王”起义,是以清末著名政治活动家唐才常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鄂湘皖赣沿江等地组织的反清武装斗争的首场举义,这是一次声势浩大、影响颇为深远的起义。本文根据史志资料,梳理这场举义的经过,评析它的深远意义及影响。

1 “勤王”首义之酝酿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潜往海外,他们愤激于“后党”的顽固不化,悲悯于光绪帝的有名无实。他们不甘失败,“广结志士,谋再起”[1]7。在这些结交的志士中,就有后来联络会党在皖江古镇大通等地掀起了一场“勤王”起义的唐才常、秦力山等人。

唐才常(1867-1900年),字黻丞,后改佛尘,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早年入长沙岳麓书院就读时便以治事、救世为急务,1894年甲午战争后,积极响应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在湖南兴办算学馆,开办时务学堂,倡导新学,创立《湘学报》和《湘报》,宣传变法思想。由于帝后两党的矛盾,光绪皇帝积极推行的变法也随着皇帝本人被囚禁和“六君子”被杀而归于失败。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唐才常经由香港、南洋辗转到达日本。在日期间,他谒晤了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人,确立了“树大节,倡大难,行大改革”的政治抱负。1899年,唐才常与康有为、梁启超欲谋武装“勤王”,商定康有为在海外负责筹集军款,唐才常则回国以会党分子为基础在长江流域起事,推翻当权的慈禧太后,营救光绪帝,促其重新掌权,以利新政之推行,完成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唐才常还经毕永年介绍,与孙中山先生相见于横滨,并与孙中山定殊途同归之约:在长江、广东惠州等地同时举义。

由于长江中游一带早有哥老会等会党活动,有一定的革命基础。唐才常回国后便决定利用长江一带的会党为基础,组织发展举义力量。1900年春,唐才常在上海以日人田野橘次名义组织“东文学社”,实则为“正气会”,并手订正气会章程20余条。为加快举事步伐,唐才常等人加紧筹备。“正气会”组织不久,旋改称“自立会”,寓有“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之意。这亦是一个近乎会党的组织结构,成员大都来自维新人士、兴中会员及长江沿岸诸省联络发展起来的哥老会众。“自立会”对凡入会的人都给以“富有票”一张,作为会员凭证。富有票票面上写有:“证明为据,遗失不挂。凭票发足典钞一串。”背刻印一戳,“日新其德,业精于勤”,此即寓含即将进行“勤王义举”之意,是为起义秘密口号[2]。其时,孙中山已遣郑士良入惠州,史决如入广州,准备发动起义,是为相互协同策应。

2 自立军大通“勤王”首义

1900年7月,唐才常邀集维新人士在上海英租界张园召开会议并成立“中国国会”,容闳、严复分任正副议长,唐才常为总干事。宣布“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请光绪帝复辟[1]233。在张园成立“中国国会”后,唐才常与林圭等人以长江中下游会党分子为基础创建了自立军。自立军建制分前、后、左、右、中五路,其中前军驻安徽大通,由秦力山、吴禄贞统领;后军驻安徽安庆,由田邦璇统领;左军驻湖南常德,由陈犹龙统领;右军驻湖北新堤(今洪湖市城区),由沈荩统领;中军和自立军总机关驻汉口,由林圭、傅慈祥统领中军[3]。唐才常任全军总司令,驻汉口,并直接指挥另设之总会亲军和先锋营。届时,自立军总兵力2万余人,联络共同举义的会党分子达10余万众。自立军总部统一部署,等康有为海外筹集的军饷一到,五军便于1900年8月9日(农历七月十五)同时进行总起义。

同年7月底,前军统领秦力山等秘密抵达大通,迅速与大通“哥老会”取得联系,立即得到大通“哥老会”首领符焕章、秦老耀、高彪、唐二保等人的支持,同时又得到同乡好友、哥老会会员、安徽巡抚衙门卫队管带孙道毅秘密援助的军械。由于康有为的海外汇款迟迟未达汉口总部,因而总部将总起义日期一再延期至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九)。但由于长江沿岸清军实行戒严,总部信使不能通达前军驻地,秦力山在大通未能得到起义延期的军报,在起义准备渐已就绪的情况下,遂于大通设立前军起义指挥部,决定如期起义。

8月7日(农历七月十三),离起义日期还剩两天,自立军前军由秦力山、吴禄贞统领开始在长江北岸桐城境内(今为枞阳县属)聚集。因自立军成分复杂,举义之事泄露,七名革命党人被捕。秦力山、吴禄贞虽知起事计划已泄,但起义已如在弦之箭不得不发。8月8日,秦力山率自立军数百人举行宰牲祭旗仪式,宣布起义。义军四处张贴安民告示[1]340:

中国自立会会长为讨贼勤王事:照得戊戌政变以来,权臣秉国,逆后当朝,祸变之生,惨无天日。至巳亥十二月念四日下立嗣伪诏,几欲蔑弃祖制,大逞私谋。更有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名,贼臣载漪、刚毅、荣禄等阴助军械,内图篡弑,不得则公然与中立为难。用敢广集同志,大汇江淮,以清君侧,而谢万国,传檄远近,咸使闻知。

宗旨 一、保全中国自立之权。二、请光绪帝复辟。三、无论何人,凡系有心保全中国者,准其入会。四、会中人必当祸福相依,患难相救,且当一律以待会外良民。

法律 一、不准伤害人民生命财产。二、不准伤害西人生命财产。三、不准烧毁教堂,杀害教民。四、不准扰害通商租界。五、不准奸淫。六、不准酗酒逞凶。七、不准用毒械残待仇敌。八、凡捉获顽固旧党,应照文明公法办理,不得妄开杀戮。九、保全善良,革除苛政,共进文明而成一新政府。

8月9日(农历七月十五)清晨,自立军前军数百人由秦力山率乘船自江北桐城而下,与西上的裕溪会党汇合,进攻大通和悦洲,打响了进攻大通的第一枪。清军大通营参将张华照闻变,即派炮船4 艘渡江防堵,所载士兵多是自立会众,船刚靠岸,兵士倒戈,且以炮反击大通厘局,张华照投江自尽,于是清营水师士兵、炮舰军火尽入自立军,由秦力山掌握。自立军旋即调集炮舰,反转炮口,轰击督销局,拔之,继而又占领了货厘局,释放了被逮捕的七名革命党人。在攻占大通盐局后,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之毗邻长江,秦力山便设大通盐局为指挥所,分兵多路,一鼓作气拿下大通全镇。

秦力山、吴禄贞等人在皖江大通起事后,得到了大通地区广大乡绅、商埠的一致拥护,他们联名张贴安民告示:“大通于七月十五(阴历)八点钟,有自立会起事,大通和悦洲沿河两岸居民秋毫无犯,其宗旨系为讨贼勤王,不比寻常土匪滋事,我等甚为感激。为此,特行通知,免致他处居民纷纷逃避。”[4]192-194

大通厘局知府许鼎霖将自立军起义的信息急电密告了安徽巡抚王之春,王即派出统领武卫楚军的李定明、营官傅永贵率部会同定安后营李桂馨部火速进攻大通。起义军与之展开激战,一日之内,起义军击沉清军炮艇、小火轮多艘,杀伤清兵众多。大通自立军起义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速命两江总督刘坤一派“龙骧”“虎威”“策电”兵轮3艘,会同清长江水师提督黄少春调派长江水师3个营舢板船及30艘湖标舢板船赶往大通“会剿”。同时,又派营官萧镇江、李维义等部分赴池州、芜湖等地,切断自立军的后路。一时,清兵四处驰援,势力顿加,自立军虽顽强抵抗,浴血奋战,终因腹背受敌,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最后全部退守在大通盐局,凭天险与清军激战。由于外无支援,力量悬殊,起义军伤亡越来越大,难以持久守战。秦力山决定毁船突围,8月10日,兵分两路撤出大通,并命各路起义军在青阳洛家潭村汇集,以保存实力,然后依山击敌,等待武汉总部援兵。撤退途中,起义军一路在丁家洲、横港头、戴家汇村、杨二耆等地与清军激战;另一路在洛家潭、结岭、竹木潭、六町村等地与清军死战。8月11日,起义军牺牲80~90人。12日,秦力山率领义军余部在南陵戴家汇村迎战李定明部,阵亡120余人[2]。至8月15日(农历七月二十一),义军终因弹尽力竭,寡不敌众而失利,共阵亡700余人[4]371,起义军首领符焕章、于锦堂、向广源、朱炳荣、佘老五、朱则徐等人被俘遇害,朱老大部40名义军勇士在青阳脚岭跳崖身亡。秦力山化装走脱,从九华山潜至南京,经新加坡再往日本。自立军大通“勤王”首义遂归于失败。

大通自立军起义后,长江一带其他几路自立军相继举义,但由于一再延误战机,清政府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8月21日,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破获设在汉口英租界的自立军总机关。22日夜(农历七月二十八),唐才常等20余人被张之洞捕杀于武昌滋阳湖畔[1]455。自立军长江举义全归失败。

3 自立军“勤王”首义之评析

唐才常、秦力山领导的大通自立军起义,历时7天,终归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自立军的领导者如唐才常、秦力山等人皆是受过西学熏陶的青年知识分子,乃时之俊杰,仁人志士,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之志,而参加义军多为会党分子,“皆系散兵游勇,无识之徒,不知国民为何物”[5],撒野成性,目无法纪,难以驯服,若假以重赏或许以官爵,恐不难作出通敌报信、反戈一击的举动。实际上,作为起义中坚力量的会党分子并不可靠,所以才有大通事泄之事。

其二,康有为的军饷汇款未能如约,致汉口总部坐失战机。“惟军资尚虞不足,各路待款发动,均派代表驻汉、沪二处坐催。唐乃屡电海外,促康有为、梁启超汇款接济。仅由南洋邱菽园汇到若干,仍缺额甚巨……唐因是滞留上海,待款而行。”[1]367

其三,由于信息阻隔,两湖方面起事时间一再延期,各地起义未能同时策应,以致这次起义孤立无援,而终陷绝境。正如冯自由在回忆录中所写:“秦力山在大通,因长江各口岸防范严密,未得展期军报,及时起事,以后路不及响应,无援而溃”[1]378。尽管自立军大通首义失败了,但参加这次起义的战士,主要是安徽的水军和大通一带的会党群众,他们为救国图强而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给皖江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深远的影响。大通自立军起义是自立军整个举义之首义,是维新人士以武装斗争开辟政治道路的一次尝试,拉开了武装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序幕。它“继戊戌维新之盛轨,开辛亥覆鼎之先河,事业未成,影响实巨”[1]601,在安徽皖江近代革命史上也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自立军起义也是戊戌变法的尾声,是维新改良派的最后一搏。它的失败,标志着“勤王”改良之路的失败已无可挽回,也宣告自立会内部早已存在的革命与改良的纷争走向终结,从而也最终促使自立军内部的分裂和改良派分化。

在此之前,革命与改良两者之间实际上并无明显界限,彼此尚互有交集,即使是革命党人,也曾对清朝封建官僚存在过幻想。例如,义和团在北方闹事后,英国就曾鼓励孙中山领导兴中会与李鸿章在两广合作搞独立,兴中会也一度为其利用。再如,反清一贯甚烈的章太炎也曾上书李鸿章,以为“事机既迫,钧石之重,集于一人”,要他“明绝伪诏,更建政府,养贤致民,以全半壁”[6]。

自立军举事失败,血的教训促使革命派和改良派逐步划清界线,自立军起义可认为是“勤王”与革命之间一大鸿沟,自此以后,革命派和改良派便分道扬镳,各张旗帜。如举事失败后,再次东渡日本的起义领袖秦力山,“失败的打击及对西学的较多接触,使之思想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改良思想受到冲击,革命思想由无到有逐渐发展以至与改良思想发生了激烈冲突”[7]。特别是当他得知康有为侵吞华侨捐款后,痛斥“康有为致力于保皇,当前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会款六十四万金”[8]而已,激愤之余,弃改良而革命之思想则更为坚定,最终“宣布与康有为、梁启超绝交”[1]512。其他部分会众亦多趋之革命,“自唐才常、沈荩先后为满清虏廷所杀,于是自立会、哥老会党徒深恨清廷之暴,遂结不解之仇,结束前期维新‘勤王’之旧局面,开启后期华兴会革命运动之新局面。”[1]589再如,一些士林中人,过去以革命为大逆不道,唯恐避之不及,当他们看到“辛丑条约”的签订,看清晚清政府腐朽没落的本质后,其反清的意识便开始萌芽,并且日渐显张。

4 结束语

唐才常、秦力山领导的大通自立军起义,以“勤王”相号召,矛头直指掌握清朝实权的后党顽固派,因事机泄露,匆忙举事,加之康有为侵吞华侨捐款,两湖方面起事时间一再延期,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只短短7天时间,便终告失败,并未给后党集团造成沉重打击,但自立军起义却有极其重要影响。起义失败直接导致了保皇派的分化和革命派的发展,特别是唐才常等一大批志士的殉难,给时人以极大的震动,使许多原先徘徊于改良、革命之间的人士幡然领悟,想通过清廷来拯救中国,无异于与虎谋皮,于是毅然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自立军起义是改良与革命的转折点,促使了改良派的分化和革命派的觉醒,完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温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向自下而上的武装起义的过渡,为以后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杜迈之,刘泱泱,李龙如.自立会史料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3

[2]李清岩.铜陵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3:473

[3]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安徽近现代史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201-202

[4]赵平.辛亥革命前后的铜陵[M]//铜陵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第五辑.合肥:方志出版社,1992:192-194

[5]唐才质.自立会庚子革命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82

[6]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637

[7]苏有全.秦力山从改良向革命的思想转变及其特征[J].南开学报,1996,5(6):28-30

[8]罗家伦.国民日日报汇编:第三集[M].上海:东大陆图书译印局,1934:798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3.012

2014-10-09

章小槟(1972-),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学。

K256

A

1673-2006(2015)03-0047-04

猜你喜欢

康有为大通
27.99万元起售,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MPV 上汽大通MAXUS MIFA 9正式上市
距离完美只差一点 上汽大通MAXUS G90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寻找你心中的完美之车
——上汽大通D90……虞展
康有为撰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八分说”论略
康有为书学评价及相关问题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普陀山书法琅琊榜·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