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礼仪文化研究
2015-04-10陆晓珍百色学院中文系广西百色533000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福建宁德35100
陆晓珍 苏 佳(1.百色学院中文系 广西百色 533000;.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 福建宁德 35100)
《东周列国志》礼仪文化研究
陆晓珍1苏 佳2
(1.百色学院中文系 广西百色 533000;2.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 福建宁德 352100)
《东周列国志》是集中反映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人物事件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当时社会剧烈动荡,朝野礼崩乐坏,然而,作为人类社会得以维持的根本的礼乐制度却“未隳于地”。探寻那个时代有关“礼”的源头、具体表现,从醇厚的祖先遗产中吸取有用的养分,可作为我们今天立身行事、乃至经天纬地、治国兴邦的镜鉴。
东周列国志;礼仪;修辞
一、关于孝的礼
《东周列国志》有关孝的故事,可见于“郑庄公掘地见母”(第四回)、“茅焦解衣谏秦王”(第一百零五回)等情节。郑庄公是春秋小霸,出生时因为难产,自小就不招母亲待见,但却是工于心计的奸雄一个。他欲擒故纵,养成跋扈的弟弟和偏心的母亲谋反败露,导致弟弟自刎,又将母亲姜氏迁居颖城,并发下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颍谷封人颍考叔听闻此事,以为“母虽不母,子不可以不子”,此举“伤化极矣”!就以献野味为名,进谏庄公,最后以掘泉建室,母子于地室相见的策略,化解了庄公自己设的毒誓,使其母子和解。颍考叔能够调解成功,除了其言辞技巧与谋略,还有就是郑庄公在发了毒誓之后已有悔意。可见,春秋初年,即使位封侯伯,贵为国君,也比较在乎为人以孝,当时的风气还比较纯朴。
到了“茅焦解衣谏秦王”的时候,已经是战国末期,正是“民见威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泥沙俱下、岸崩崖摧的时期。相比春秋初年,已经世道不古,功利之心,泛滥激荡,只要谋利当时,留名后世,为达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作为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主,秦王嬴政对于其母与嫪毐私通生下二子自然怒不可遏,扑杀二弟,车裂嫪毐之后,又囚禁其母。有二十七位大夫因为进谏而被诛杀,陈尸阙下。沧州人茅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冒死进谏。茅焦最后成功了。他的进谏一开始就从“夫死生存亡之计,明主之所究心也”的高度切入,一下子就抓住了秦王的要害,接着慷慨陈词,指出秦王的不仁不友不孝之举无以服天下,最后得出结论:“秦之帝业垂成,而败之自大王也”,终于使雄心勃勃“以天下为事”的秦王嬴政醍醐灌顶,最后收起拒谏榜文,收葬谏死者,迎太后归养。
相比郑庄公,秦王的母子复合已经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孝道在此已经附着于秦帝国统一霸业的事功之上,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为了帝国霸业,秦王才不管什么母子孝道。不过,孝道还可以在这样的纷扰乱世中成为哪怕是做样子的一个招牌,霸业之王也要装模作样地拿孝道来撑持门面,却也说明,孝是中国一以贯之的正统礼仪,只是因时因人不同而有所式微罢了。
二、关于忠的礼
《东周列国志》有关忠的情节,可见于“卫石碏大义灭亲”(第六回)、“叔詹据鼎抗晋侯”(第四十四回)、“泣秦庭申包胥借兵”(第七十七回)等处。卫国的州吁弑兄篡位,国老石碏的儿子石厚是得力帮凶,年迈的石碏巧借陈桓公之手将二逆拿下,莅杀正典,再扶立卫桓公之弟为君。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义灭亲的典范。可贵的地方在于,拿下二逆之后,众大夫提议石厚是从犯,可从轻判,但石碏大怒,发誓决无舐犊之情,一定要手诛酿成弑恶的逆子。二逆最后得到了应有下场。能得忠臣如此,真乃国家之幸!
叔詹是郑文公的谋臣。晋文公为报郑国不礼之仇及背晋款楚新恨,联合秦国起兵围郑,郑国辩士烛武巧舌如簧说退秦师,晋文公分兵独围郑国,郑遣使与晋讲和,晋文公的两个讲和条件之一是郑国必须献谋臣叔詹出来。叔詹为了郑国安危,说服国君,以“舍一臣以救百姓而安社稷”的慷慨前往晋营。面对盛气凌人、炊镬以待的晋文公,叔詹面不改色,言之有据,在晋文公前面树立起一个料事能中、尽心谋国、临难不避的忠臣烈士形象,终于使“文公悚然,命赦勿杀”。有胆勇入强横之敌营,有智计全身而退,叔詹不仅有忠,更兼勇谋,令人击节!
申包胥在《东周列国志》中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形象。申包胥是楚国人,与伍员(子胥)是八拜之交。伍员因父兄被楚平王冤杀,发誓复仇。他逃奔吴国,执掌国柄,最后帅吴师蹂躏楚国,掘楚平王墓鞭尸,以报父兄之冤,大快私心。申包胥在伍员出逃途中相遇,因朋友之谊,没有举报,但面对伍员的灭楚之誓,他也表明了若如此他必能存楚安楚的决心。其后,申包胥果然昼夜西驰,足踵流血,以七日七夜号哭秦廷的执着与悲壮,借得秦兵,光复楚国。在楚昭王论功行赏之时,申包胥“固辞不受”,携其妻子,逃入深山,终身不出。申包胥的举动说明他是一个知事理、晓大义之人,他既有对朋友的小忠,也有对祖国的大忠。相比之下,伍员的所为是大可商榷的。自然,“父兄之仇,不共戴天”,但为报私仇,践踏父母之邦,殃及无辜百姓,所谓“孝意夺忠,家仇及国”,用申包胥的话说,“不已甚乎”?
忠与孝在中国好比是孪生兄弟,常常被相互提及。孔子的高徒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能孝顺父母的人,扩而充之,往往容易成为国家之忠臣烈士。在忠与孝难两全的时候,中国人的标准选项是选择忠,以对朝庭及天下苍生的竭心尽力来代替对双亲的侍奉赡养。
三、关于信的礼
东周列国时代虽然干戈挠攘,贤愚忠奸,纷纷不绝,然而信之礼仪,尚能存乎其间。“曹沫手剑劫齐侯”(第十八回)、“晋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八回)、“晋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回)、解扬诳楚而信晋(第五十五回)等情节,都与信义有关。
曹沫被称为后世侠客之祖。曹沫在之前与齐国的战斗中三战皆败,后来主动请缨,陪同鲁庄公越境与齐订盟求和。在戈甲森森的盟坛之上,单枪匹马的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齐桓公衣袖,以其豪勇之气,挟持桓公归还齐国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桓公不仅当时与曹沫受歃立誓,而且事后止住手下欲劫鲁侯报复的打算,用桓公的话说是:“匹夫约言,尚不失信,况君乎?”次日,桓公将齐国原侵占的汶阳田尽数交还鲁国。要盟可犯而不欺,曹沫可仇而不怨,这是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服诸侯霸天下的气度与胸襟。
晋文公重耳周游列国十九年,六十二岁才为国君,其颠沛流离中历练出来的人情世故非同一般。文公因帅兵勤王,为周襄王平定甘公带引发的内乱,受周襄王赏赐温、原、阳樊、攒茅四邑,其中原邑的原伯贯不甘服晋,拒不交城。文公接受赵衰的建议,下令军士只带三日的粮食,三日攻原不下,即解围而去。约定期满,文公虽知道原城百姓相约明晚献门,仍如约解除原围。文公此举赢得了“宁失城,不失信”的美名,最后原伯贯归降,文公收服了原城。“晋楚城濮大交兵”也是晋文公“全信”的著名故事,为此诞生了“退避三舍”的成语。晋文公在流亡途中得到楚成王厚待,文公曾于宴饮之时对楚王有若异日晋楚交兵当退避三舍不敢即战的承诺,后来在晋楚交战中,文公为不失信楚王,主动以君避臣,退让楚军元帅成得臣九十里,最后取得了城濮大捷。
解扬是晋国大夫,奉命到被楚兵围困的宋国传达救援信息,却被楚兵擒住,献于楚王。楚王要求解扬为其假传晋救不至的假信,以瓦解宋国固守待援的战斗意志,事成之后,给解扬活命封官,否则斩杀。解扬为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假装应允,却在登上楼车之后,将晋侯亲帅大军、救援将至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给了宋国。楚王以“既许寡人,而又背之,尔自无信,非寡人之过也”责备解扬,喝令左右斩讫报来。解扬却全无惧色,徐声应对,说我并非无信,如我全信于楚,必然失信于晋,如果楚国有大臣违背了自己国君的托付,接受贿赂,服从外邦,那你认为这是全信还是无信呢?要杀要剐随便,以此证明在楚国只需对外国守信而对本国不需守信。这一番话下来,倒使楚王大为感叹,不得已放了解扬。
齐桓公、晋文公是先后称雄的春秋五霸的成员。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的“全信”之举,带有很强的投机取巧的成份。齐桓公也许世态炎凉经历得比晋文公少,质朴的成份会多一些。不管如何,霸业政治总是将事功放在第一位,与上古讲究道德的王道政治已经有天壤之别,到了战国末期,则连事功也谈不上了,起而代之的只有手段与权术,只要达到目的,可以无所顾忌。看看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的风光显赫,以及其嫂“位高金多,不敢不敬”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就知道“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乃是人情通患,古今同理。但再不堪的乱世也总有遗世独立的人,拨开尘氛,总难掩其熠熠之光。解扬的权宜之计与应对楚王的何为“全信”的措辞,告诉我们信也与忠勇及正义相连。***第35卷第9期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9月
[责任编辑 王占峰]
Vol.35 No.9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Sept.2015
I206.2
A
2095-0438(2015)09-0045-02
2015-05-22
陆晓珍(1969-),女,百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东周列国志》修辞学批评”(KY2015LX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