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研究
2015-04-10高琰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研究
高琰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信息中心,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高校是我国培育相关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传播最为广泛的地方,很容易成为公众了解相关民意的重要地方.作为高校的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其自身的知识地位和独特的个性也就决定了其在网络舆情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对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高琰(1975—),女,四川阆中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
1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对于不同的学者其认识是不相同的,就狭义上来说,主要就是指在高校内部相关的学生、教师以及职工对高校内部的管理模式、教育方式以及相关的公共管理事务的相关看法,从中表达出来的自己的各种不同的意愿、情绪、态度以及意见等.[1]和在大环境下的社会舆情不同的是,高校的网络舆情都是发生一定的小范围内的,也就是常说的局域网之中.但是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的网络基本上已经和高校的内部网络融合了.[2]因此,在高校内部的网络空间当中讨论相关的社会问题就会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网络舆情,很可能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逐渐引起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针对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群体性.这是网络舆情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本身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群思想态度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社会上的某一个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态度,从而形成一种舆情;第二,开放性.对于网络来说其本身就是开放的,在网络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随意地进行表达,不会受到任何的制约;第三,隐匿性.在网络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发布信息的人可以对相关的人隐藏身份,但是其发表的相关信息和观点将会被人们看到;第四,互动性.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交换平台,舆情在形成的过程当中往往是比较迅速的,因此,在网络上的实时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多样性.由于在网络上面信息量很大,种类也很多,不同的师生关注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导致了网络舆情的多样化;第六,特殊性.由于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针对高校当中的相关事情和事件进行的,所以一般来说都比较贴近校园的实际,可以很好地突出校园的生活;第七,表层性.对于学生来说,形成的网络舆情大多数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开始的,在相关的地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往往都是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的,很多的东西都是表层的,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理性的分析;第八,可控性.由于在网络上相关的信息具有非常大的开放性,相关的高校舆情只要经过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推进就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3]
2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的现状
2.1网络信息技术革新
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Web6.0当中就系统地提出互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相互连接,对于之前的相关概念来说,这是一种崭新的观点和理念,这种全新的方式必将很好地惠及到亿万的网民.同时,这还是一种重新定义互联网的方式,不需要在把互联网当做是其附庸,而是需要再动态当中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利用它来发现世界,然后改变世界.
2.2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理念的转变
和相关新闻工作不一样,舆情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新闻在进行相关的策划时往往都会出现针对性的目标或者是方向,但是在网络舆情当中,相关的主导方向有时候根本就行不通.目前来说,针对已经出现的网络舆情,主要采取柔和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直接采取相关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禁止等,这样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现在主要采用的是正确的引导加上一定的限制措施来对相关的有害的网络舆情加以控制.我国在相关控制思想的指导下已经在制度上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信息工作规律性规定》等相关文件对网络舆情管理进行制度上的建设,相关的网络管理培训人员的工作也开展得很好.[4]
2.3高校网民群体的独特性
对于高校来说,其网络舆情的主要制造者是大学生群体,主要就是在相关的社交平台上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或者是在相关学生团体当中进行舆情的传播和制造,但是在整个校园的主体当中,这一部分的学生都是少数的,但是其中的参与者确实非常众多的.特别是在网络化程度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很多的学生对于当前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怀疑的态度,对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教育手段进行了巨大的批判.在加上现代教育在理念和观点上的不断更新,强调学生需要关注创新、大胆、质疑等,相关的问题就很容易暴露出来,从而形成很大的网络舆情,对相关的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影响.[5]
3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常见的问题分析
3.1监控与引导两种观念的冲突
对网络舆情加强监管和控制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对于有一些相关的信息工作,其工作的规律性较强,不能说的一般不说,不该说的一般也不能说,运用监控管理的方式可以对信息的来源以及传播的途径进行很好的控制,从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方面对信息进行审核,发现相关信息当中的规律性.但是如果光是采用监控的方式进行管理很容易和公众产生大的冲突,促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失衡,从而导致更大的网络舆情的产生.[6]因此在相关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当中还需要加入引导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指导,主要就是在发现不良的言论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及时的参与,在参与当中进行积极的引导,一般在参与讨论是不可以使用过激的言论或者是表达,这样很容易激起群众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因此在具体的事件当中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保证事情的发展向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3.2队伍和培训机制不完善
对于相关的网络舆情进行管理需要大量的管理队伍,因此对其进行培训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长期的网络舆情管理当中需要一支长期稳定的、思想水平高、政治素养过硬、知识储量丰富的专业的管理团队.由于这种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在思想上就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可以引起舆情的相关的言论需要特别敏感,一旦发现问题就对相关的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相关的舆情的情况,需要严格的把握好原则,采用正确妥善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因为采用的方式过激导致舆情增长,产生的后果将是致命的.同时在相关的网络社区当中还需要防患未然,在日常的言论当中加入积极引导作用的言论,促使网络舆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4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对策分析
4.1宏观信息工作规律性与具体引导相结合
我国针对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主要就是需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开展.目前来说,在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国际上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我国在国家的制度方面和西方国家不相同,在社会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很多的优秀经验需要经过本地化之后才可以更好的是使用.例如在网络舆情的管理当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针对性的加强信息口径的统一管理,对于相关的内容进行审查,防止恶意的信息发布,在整个网络产生不好的舆情影响.同时采取监管和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具有很大的好处.
4.2自由表达与规范组织相配合
针对个体的网名,在其没有触犯网络相关的法规的时候,其在网络上的话语权是受到保护的.在网络上很多的网友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在进行相关的评论时故意的言辞过激,对现实的情况加以夸大,想利用这种方式来引得更多人的关注,这种有预谋的灌水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会对舆情产生很大的误导.在处理这一类人的时候,需要减轻其刚开始时的高关注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其就会被人们遗忘,从而其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也就会消失.
4.3网络文化与大学文化相融合
在高校的网络舆情当中,网络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促使了人们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对于高校来说,在不同的网络文化的当中,有好的,也有坏的,在其针对性的接受相关的网络文化时就需要有所判别,在高校的相关教育当中,针对网络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别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同时网络文化也是大学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的教育当中需要将这些东西都进行融合,积极的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在进行网络文化判断时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4.4网上处理与网下处理相联合
高校论坛也会为网友提供“申诉”渠道,并有一整套的受理裁决程序以保障终裁的公正合理.多数情况下,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人员的初期判断没有问题,当事人则会选择沉默或非正式地表达不满.这种不满通常不成气候,也会被继续“处理”掉,网上是干净了,但对当事人来说,心结可能仍在.一些细心的信息工作规律性人员会从网上发私人信件向当事人简单地告知一下处理原因,一般都能取得谅解.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尤其是当事人发表了与信息工作规律性口径严重抵触的博文、造成负面影响并给学校带来麻烦的时候,网下处理就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勇. 网络舆情事件给新形势下办好广播带来的启示[J]. 中国广播,2009(11):43.
[2] 王克群. 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J]. 长白学刊,2010(1):62.
[3] 曹效阳,曹树金,陈桂鸿. 网络舆情的结构与网络特征分析[J]. 情报科学,2010(2):71.
[4] 曹劲松. 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 新闻与写作,2010(5):33.
[5] 李鹏. 网络舆情监管难题探析[J]. 信息网络安全,2010(6):27.
[6] 姜胜洪. 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J]. 兰州学刊,2010(5):90.
[责任编辑范藻]
Regularity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GAO Y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a place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so it is easy to become a space to obtain related public opinion. As college students and young intellectuals, their own knowledge status and unique personality will decide which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mids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related content of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lleg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strategy.
Key words: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work; regularity